分类—填埋—发电,2万吨世博垃圾处理路线图_William_新浪博客
世博会开幕一周,虽然预计的人流高峰没有如期而至,但世博园区随着客流而产生的垃圾并不少,每天足有上百吨。计算下来,184天的世博会周期,会产生大约2万吨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要如何处理,焚烧还是填埋?展示着未来城市发展新技术的世博会,有没有给出垃圾处理的新方案?

  何去何留?

  “园区垃圾分类收集还存在不少问题,很多游客通常把食品垃圾与一般垃圾混装,这增大了我们的工作量。”上海世博局局长洪浩此前在总结世博会首日运行情况时说,其实,此后垃圾分类的改进也并不明显。

  根据可能出现的废弃物种类来划分,园内将实行生活垃圾三种分类方式,即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

  《{dy}财经日报》记者在园区内就看到,虽然很多区域都摆放了分类垃圾桶,但是大部分游客对于“分类”都“视而不见”,垃圾大部分可以保证入桶,但未必能“正确”入桶。

  据洪浩透露,正式开园前,世博园垃圾日处理量高达上千吨,主要原因是“装修垃圾跟普通垃圾混在一起”。即便是4月20日试运行的首日,园区内还是可见大量的装修垃圾四处堆放。不过,随着展馆的陆续完工,园区垃圾有着显著下降。开园首日产生垃圾210吨,此后数日,生活垃圾数量在百吨开外。

  负责世博园区垃圾收集清运的上海环境实业有限公司世博分公司首席运营官袁述民5月4日就表示,目前园区产生的垃圾量要比原先预计更大一些,主要是因为主办方增加了餐饮供应,包括允许游客带食品入园,都增加了生活垃圾和餐饮垃圾的产生量。随着未来客流增多,天气转暖,园区垃圾量可能进一步上升,但目前世博环卫部门已经做好充分准备,确保园区环境整洁有序。

  世博会前夕,一度出现过清洁工供不应求的现象。后来相关部门从郊区找来保洁队伍,每天由专车接送他们抵达世博园区。据了解,目前,世博园区有保洁人员3800名,每人的收入在千元左右,这些保洁工岗位要求严格,责任片区出现纸屑、烟头等垃圾,必须在15分钟内全部xx。

  但世博园区的垃圾毕竟不会自动消化,它最终还是会被运送到远在几十公里之外的上海老港四期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与它们相同命运的还有上海60%的生活垃圾。这也是中国{zd0}的垃圾填埋场,记者在填埋场看到,那儿已经有一座绵延数公里的“垃圾山”,密集的集装箱卡车在弥漫着异味的空气中忙碌地工作,它们从不远处的河道码头将垃圾运往此处。这一处码头,连接着上海市区多处码头,来到这儿的垃圾有90%是通过河道运输至此。

  对于这座日处理垃圾量上万吨的填埋场而言,世博园区产生的垃圾不过百分之一,但是这场世博会却在改变着它的运作方式。“原来每日只有1500吨垃圾是通过集装箱运输,其余都是散装运输,但是为了世博会,从5月1日起,它提升到每日6000吨。”填埋场一位负责人告诉本报记者,这样做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防止垃圾在运输过程的渗漏以及滋生蝇虫。

  “这样做,成本当然会增加很多,但这是一个趋势。”上述负责人说,不仅在世博会期间如此,之后这种集运垃圾的量只会有增无减。{zh1},这些被填埋的垃圾产生的可燃气体,将被抽取出来燃烧发电。

  世博贡献

  世博会对于上海的垃圾处理而言,其意义当然不止于此。就在世博园区,它也正在收集垃圾的环节应用新技术,而这又可能成为一种趋势。

  世博园区内花费6000万元人民币配备的全球先进生活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目的就是让包括“一轴四馆”在内的{yj}性建筑的垃圾都可以自动回收,此外世博园区还设有51个垃圾气力输送投放口,这种高效、卫生、密封、便捷的自动化垃圾收运方式大范围应用于市政道路和大型场馆在中国尚属首次。

  据了解,这种垃圾收集方式,利用环保型抽风机制造气流,通过埋设在地下的真空管道网络,将各个垃圾投放口投入的垃圾输送至垃圾收集站,实施气、固分离,再经过压缩、过滤、净化、除臭等一系列处理,{zh1}被“打包”送出园区,运至垃圾处理厂。

  这种垃圾气力输送系统的优点十分明显。一是垃圾流密封、隐蔽,有效地杜绝了收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其次,它降低了收集垃圾的劳动强度。第三,它xx了人力车、垃圾桶等传统垃圾收集工具,基本避免垃圾运输车辆穿行于居住区。

  上海市环保局局长张全也说,这个系统虽然非常先进,但是目前使用的效率不是很高,游客用得还不多。不过,气力垃圾输送系统在发达国家的城市也是刚刚开始使用,这在世博会上也是试点。

  他认为,这种新型的垃圾收集方法,在特大型城市,尤其是人口密度比较高的城市,交通非常繁忙、压力非常大的城市,应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方法。它可以避免“跑、冒、滴、漏”,可以将中心城区的垃圾输送到收集点,避免了环卫垃圾车在街区里面穿行,也可以减少交通的压力,这是代表未来的先进方法。“在世博会使用以后,不断总结经验,今后会在上海某些街区逐步开始实施。”

  但是,这还仅仅是垃圾处理的“初级阶段”。在世博会的城市{zj0}实践区台北馆展示的一个案例显示,台北要实现的,是一个城市垃圾零掩埋目标,让偌大的填埋场成为“摆设”。

  “就在2010年年底,台北预计就可以实现垃圾零掩埋的目标,成为世界城市的典范。”台北市环保局官员顾志康如是说。当然,台北能走到这一步,也不是一蹴而就。据了解,台北在2000年开始推动垃圾零掩埋计划前,当地居民也是如前文所述世博园区内的一幕,他们并不善于进行垃圾分类。当地政府也花了大力气,在2000年7月之前,台北市政府花了整整一年时间来进行宣导,告诉民众资源回收的重要、怎么实现垃圾分类、政府会制定什么政策等等,尤其是制定法规强制老百姓进行资源回收。

  现在的台北,没有垃圾场。每天固定的时间和路线,台北的环卫车会上门收垃圾。如果民众没有将垃圾分类,那么环卫工人会拒绝带走垃圾。而一旦民众交出的垃圾属于不可回收,又无法焚烧,那么必须掏约5元人民币买一个袋子单独装这些垃圾。也就是说,在台北,多丢垃圾多收费,少丢垃圾少收费。9年多过去了,台北每日垃圾量从每天3000吨下降到了现在的1200吨,而且大部分都是可以焚烧、实现资源回收的垃圾。

  在世博会日本馆里也展示了类似的垃圾场所改造,该馆宣传推进总监上草美纪就告诉本报,在日本,有着非常严格的垃圾分类规定,某天只收某一种类的垃圾,如果业主扔在垃圾箱里的垃圾不是该类,是要被退回的。经过很多年的熏陶,这已经成为日本社会的普遍共识,鲜有违规者。

  “日本的房东不太愿意租房给留学生,因为他们往往不知道怎么区分这些垃圾,{zh1}被退回来,房东也有责任,也会很麻烦。”上草美纪也注意到,在中国,这种垃圾的严格分类还不容易做到,“这可能需要一段时间”。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分类—填埋—发电,2万吨世博垃圾处理路线图_William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