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朱仙镇木版年画现状及发展探究_丘河_新浪博客

            

          朱仙镇木版年画现状及发展探究

                        

                        丘河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北宋王安石在其诗《元日》中这样记载。虽然当时的木版画和如今市场流行的木版年画有许多不同,但木版年画作为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尤其是始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它一度被称为中国木版年画之鼻祖,被认为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作为民俗文化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社会学、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美术学、戏曲学和美学等多方面的价值,是民间工艺美术中的一朵奇葩。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现状

 

一、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独特风格和存在优势。

其一、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开封就盛传着秦王李世民令属下画门神镇妖,保民平安的故事。而且到了北宋就有了中国最早木版年画的记载。《东京梦华录》记载:京城开封“近岁节,市井皆印卖门神,钟馗、桃板、桃符及财门钝驴,回头鹿马,天行贴子……”可以说,北宋门神画在中国绘画史上首开了木版年画的先河,这也正是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最初源头。从北宋的兴起至今,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和朱仙镇木版年画齐名被民间画坛称之为“姑苏版”的苏州桃花坞年画则直到明代才发展成为民间艺术流派。而与苏州桃花坞年画并称为“南桃北柳”的天津杨柳青木版年画则是始于元末明初,包括大致同时期兴起的河北武强年画,至今才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四大木版年画之一的山东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则更稍晚一些(兴起于明代,兴于清朝)。尽管产于竹纸之乡的四川绵竹木版年画也起源于北宋,但它与天津的杨柳青、苏州的桃花坞、山东的潍坊等地年画都受其影响。至于产于广东佛山镇(今佛山市)的佛山木版年画、产于天津东丰台木版年画等等则又更靠后些。如果单从时间这一历史角度来看,确实历史最为悠久,不愧为中国木版年画的和发祥地。

其二、朱仙镇木版年画风格独特。

任何一种木版年画都具有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文化内涵。相对于宫廷市民趣味浓郁的天津杨柳青年画、粗犷朴质的山东潍坊年画、细腻工整的苏州桃花坞年画、色彩浓艳的四川绵竹年画,河南朱仙镇年画则更显得古朴稚拙。具体来说,朱仙镇木版年画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艺术特色。

1、色彩艳丽、对比强烈。朱仙镇木版年画非常讲究颜色的调配和民族传统技法的运用。艺人们多采用青、黄、红三原色,总用色数可多达十来种。正如冯骥才先生说:“朱仙镇年画的特色一看便知,一是少用大红,多用丹朱,色调柔和古雅,大约与中州文化渊源甚久有关……”而现行的也多为五色,甚至更多。所用颜料多采用自制的矿物、植物颜料,用松烟、广丹、槐米、铜绿、葵子、金箔等材料制作,采用炒、熬、滤等多道传统工艺精炼配制而成。用这种传统土法制成的颜色印刷年画,色泽鲜透、浑厚,对比强烈,表现得热情奔放,视觉审美好,且日久不易变色。
  2、线条粗犷、粗细相间。朱仙镇木版年画主要分为、两种,有黑白画和套色画两种形式,雕刻的线条多简练流畅,粗犷豪放,阴阳、粗细对比强烈。艺人们广泛摸索、吸收古代人物画的绘画技法,赋予其北方民族所特有的纯朴厚实、豪放粗犷的气度和独特的地方色彩。

3、造型夸张、头大身小。朱仙镇年画多为人物画,表达英雄形象画面较多,其人物一般“头大身小” 、“人大马矮”,主次分明,概括性、装饰性较强,整体上以夸张的手法表现英雄人物的真实形象,符合北方地区独特的民间审美情趣。

4、构图饱满紧凑、匀称巧妙。这里主要吸收了我国古代的壁画、绘画、木雕、砖雕等各种构图手法。 尤其讲究大小匀称、左右对称的中国传统审美规范。
   5、门神神码多,严肃端庄。其中包括各种神祗、文武门神等,他们大多形象威严、庄重,富于正义和神圣感。

鲁迅先生就曾给予其很高的评价:“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很好,雕刻的线条粗健有力,和其他地方的不同,不是细巧雕琢。这些木刻很朴实,不涂脂粉,人物也没有媚态,颜色很浓重,有乡土味,具有北方木版年画的独有特色。”

其三、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环境优势

这里不仅仅指朱仙镇及其木版年画所处的地理环境,还包括它所处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环境。朱仙镇虽然只是个小镇,但在古代就名列中国四大古镇之一。以朱仙镇为中心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品牌所处的开封位于四通八达的中原地区,且被浓厚的传统文化所笼罩和包围,它深受中原地理人文等环境及古老文化的熏陶和滋养,体现着中原人勤劳质朴、粗犷豪放的性格魅力,以及中原兼容并蓄、雍容大度、中正保守、古朴真淳的文化心态,切合了中原人独特的民间视觉思维与造型审美意识,形成了我国最普遍、最纯朴的民间艺术形式。

80年代朱仙镇木版年画社和朱仙镇木版年画研究会的成立、2002年“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木版年画大联展”在开封的举办、2004年“中国朱仙镇年画博物馆”的挂牌、2008年中国(朱仙镇)首届木版年画节的开幕以及2006年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被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命名为“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研究开发基地”、朱仙镇木版年画一条街和新博物馆修建等重大举措都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力量。

另外,这里有一批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创新的民间艺人,从 “年画泰斗”郭泰运、老艺人辛思会、姚敬堂到年轻的一代张继忠、郑海涛、尹国法等等,都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同时省、市、县及{gjldr}对其发展的重视、各界友人的xx无形中也促进了它的发展。

二、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当下困境

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艺术,虽然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大众需求,甚至曾经它的刻印作坊几乎遍及全国各地。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市场经济的冲击,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手工作坊式艺术正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和挑战。社会的发展,传统习俗的改变,使传统木版年画面临着被机器胶印所取代、市场被挤垮的危险局面,传统木版年画也正渐渐失去它赖以生存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可以说,全国的木版年画都正面临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也丝毫不例外。

其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后继人问题堪忧。

纵观全国的年画市场,对于传统的民间艺术来说,市场经济对它们无疑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从全国来看,在西北,目前从事凤翔木版年画的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人,而能从事创作及研究的只有邰立平、王慧芳夫妇,且至今没有传人,凤翔版画工艺正面临失传。就连曾经年画作坊达到三百多家,拥有制作工匠万余人的四川绵竹木版年画也开始日趋萧条,传承人纷纷卖版毁笔,另谋出路。从事漳州木版年画生产的人员也更是大大减少;而佛山木版年画的传承人仅剩冯氏一家,且已无传人;高密的扑灰年画技艺在高密地区的传承更已是后继无人。

就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继承和发展来看,目前全镇能从事制作的也仅仅剩下万同、天成、曹家等为数不多的七家作坊,而这些作坊中,多数存在着后继无人的担忧,而从业人员据说也不足百人。这个数字与明清时期的300余家门神店及四年前拥有的12家作坊20个xxx店,300多从行业人员相比,确实不能不令人担忧。

据朱仙镇的从业人员介绍,许多的家长都不愿意让孩子到作坊当学徒,而选择外出打工。究其原因,一是工资低,二是出道时间太长。作为一种民间手艺,一般的人很难在短时间掌握并运用。另外,还面临着木版年画制作工艺的缩水,许多制作者已经不能再很完整地继承老一辈这一手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制作采用的是古老的木版刻镂和水印套色相结合的印刷技法。从开始的绘画、雕刻到{zh1}的印刷、装裱等,再加上色彩调制等,一幅画下来大约需要二十来道工序。而这些繁琐的工序并不是一般的学徒就能接受得了的。同时,木版年画效益的不佳也严重限制从业人员的学徒招收和人员扩展。目前作坊里,多还存在一两个人完成所有工序的情况。

    其二、朱仙镇木版年画竞争体制的不良。

就目前情况来看,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作坊依旧采用传统的熬制颜料,而有的作坊则已广泛采用了现代化学颜料,以致制作出的年画颜色深浅不一,色泽晦明不同。同时也存在着作品制作人技艺高低的不同,有的作坊木版年画人物表情呆滞,而有的却比较鲜活;有的作坊采用五色套印,而有的则采用六色或七色套印。这就导致一个地方的同个层次的木版年画也会出现好多种价格。而当市场出现萧条时,这些各自为战的作坊制作者就开始打价格战,出现不良的恶性竞争。导致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价格整体偏低,在全国木版年画市场上不能占有{jd1}优势。而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工艺,它本身就很难存在严格的的价格定位,这也使年画的价格竞争存在一定混乱。

其三、朱仙镇木版年画面临的市场危机。

在全国的木版年画主产区,除了天津的杨柳青和苏州的桃花坞等少数地方外,整个木版年画市场不是很景气。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木版年画当今的用途决定了它的市场。木版年画作为一种艺术收藏品、旅游纪念品和装裱之后赠送的礼品的特殊民间艺术,它本身的性质和用途决定它不太可能形成xx的机械化生产,因而也就太不可能达到一定的生产规模。同时,木版年画作为时令性较强艺术品,销售时间的限制使它的市场始终很有局限。当今市场海报、挂历等相关贴画及胶印年画也严重冲击着木版年画的市场。

2、木版年画版本陈旧,制作者的思想保守。制作者往往固守传统的版本和制作工艺,不能及时地做到创新和改进。所制作的年画反映百姓喜闻乐见的东西较少,内容陈旧,不能贴近现代人的品味,很难得到现代人的认可。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木版年画的市场份额。

3、木版年画的市场价格偏低,而印刷工艺和劳动付出则相应要求过高,收入和支出不成比例,产生的实际利润较少。这也无形中挫伤了年画制作和经营者积极性,影响了木版年画的产量和销售量。

4、木版年画后继无人的局面及口传心授的方法也从客观上制约了其市场的扩大和发展。

5、小作坊式的制作经营模式制约着木版年画的市场扩大。一家一户的小作坊式经营使他们不可能批量生产制作木版年画作品。也不可能有充裕的时间外出展销,也就很难收到大量的订单,同时也很难接受高难度、高品位的订单。

6、自我宣传的缺位和店面经营的被动。因为是小作坊经营,他们一般没有能力作更为广泛的、有效的宣传。只能等旅游旺季、等顾客上门,这种被动的营销模式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木版年画的市场占有力。

7、政府工作力度不够,实施措施不到位。作为民间艺术遗产,单靠老艺人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政府必须做好一系列的服务工作。扩大宣传,做好铺垫,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它,这样才能更好地去保护它。而现实的情况并不是很令人满意。

8、学术研究与交流浮于形式,缺乏务实的精神。一些研究交流会只是浮于表面,不能深入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的改良及发展策略做文章。缺乏与民间艺人真挚、贴心的交流、探讨及务实的学习态度。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和发展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中国民间文化的一张名片;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瑰宝;作为民间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它的社会学、文化学、美学和民俗学价值亟待人们重视、保护和开掘。我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长冯骥才老先生说:“民间文化是中华民族根的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半,是人类重要的文明遗产,是中国{zh1}一道国防线。”

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一种民间手艺,它的存在和发展不能仅靠市场的优胜劣汰,政府必须进一步地加大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抢救力度。同时民间艺人也应该积极承担传承和发展中国古老民间艺术的责任。只有保护好了,才可以进一步谈发展,才可以更好地发展。

落实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抢救工作,首先应给予高度的重视。比如省委书记李长春就曾多次到朱仙镇考察指导,并指出:全省只建一个年画社,社址要建在朱仙镇。此外全国许多领导人也多次到朱仙镇考察指导工作,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给予了高度评价。80年代先后成立了朱仙镇成立了木版年画社和研究会,后来又建立了朱仙镇年画博物馆、举办了“首届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木版年画大联展”。 2004年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河南省{dy}个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项目在开封启动,2006年该遗产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同年朱仙镇被命名为“木版年画艺术之乡”,朱仙镇年画社被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命名为“河南省文物复仿制品研究开发基地”。朱仙镇木版年画亦被定为国礼。这些都表明国家、政府对朱仙镇木板年画发展的高度重视。

落实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抢救工作,抢救的不仅是老板子,更重要的是人才,是原生态的民间工艺,是木版年画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如开封市的郭泰运被确定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首批{gjj}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作为传统民间工艺,每一幅木版年画背后都有一个xx的历史故事,而这些文化也有待于进一步整理和挖掘,这也是人们了解和认可木版年画的基础。2002年,张继忠通过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共整理出5万多字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资料书稿,并由北京三联书店出版发行。近年来,市场上又出现了许多关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著作,如王树村的《朱仙镇木版年画》、蒲松年的《木版年画》以及湖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朱仙镇年画卷》等。这些也都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抢救工作做出了贡献。

二、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

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发展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发展是硬道理。而面对现代印刷技术对传统木版年画手工制版和印刷技巧的冲击,木版年画市场的大面积萎缩,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路应该怎样走?

(一)制作和经营者观念及技术的创新。德国的伽达默尔说:“传统并不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宗现成之物,而是我们自己把它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在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规定了传统。”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创新,万同老店的张继忠说,只有把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统内蕴与现代思想、传统技艺与现代工艺有机地融合起来,木版年画才能找到出路,才能找到市场。

首先,在保留其传统内涵的前提下,积极地迎合融入时代的新元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创作出有地方特色、时代特色、人们喜闻乐见的版画作品。切实做到古为今用,与时俱进。比如创新地融入“福娃”、“奥运”、“神七”、“世博”等现代元素,丰富其作品时代内涵,扩大作品的受众面和接受度。再如由开封青年艺术家蔡瑞勇设计、雕刻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包拯”,就创新地继承并填补了朱仙镇年画中没有包公这一形象的空白,做到了古今的有机融合。

其次,在保留其传统工艺的前提下积极实现与现代工艺的对接,同时借鉴性吸收其它木版年画的先进元素。现如今,制色和印刷技术都有了很大的提升。朱仙镇木版年画可以借鉴性地选用一些色泽比较好的化学颜料,从而使版画色泽上更具现代风格,更符合时代审美。比如朱仙镇木版年画艺人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特有的红黄蓝白黑 “五色审美观”,巧妙地间以绿、紫两色,不仅不违背五色审美观,还满足了画面氛围和人们审美的需求。还可以采用一些现代工艺和制作手法,形成一定的规模,以提高效率,增加收益。同时,可以借鉴、吸收杨柳青年画以及杨家埠年画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半印半画”的方法以及绵竹年画彩绘的手法,使两种艺术相得益彰。另外还可以配以胶版印刷,以扩大年画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二)开发创作不同档次、不同类型的作品,满足各个阶层和各类人群的需求。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比较繁琐,艺人和工人可以根据不同层次人的需求巧妙地结合现代工艺,制作不同档次的作品。还可以借助挂历、报刊、书籍插图等载体制作形式多样的版画产品,丰富木版年画单一的类型,拓展人们审美、生活需求。

(三)改变传统作坊式生产模式,探索产业化流水线经营思路。传统的家庭小作坊式制作经营模式显然已不太适应时代的发展。制作和经营者应该积极探索新型的生产模式。比如万同老店的绘画、雕版、印刷、装裱、销售等分工明细的工厂式生产方式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它一方面可以减少工人的学习难度,另一方面也挺高了生产效率。在资金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着家庭作坊式向这方面的转型。

(四)木版年画制作和销售专业人才的培养。

木版年画后继无人的局面是直接制约其市场和发展的因素。要想取得木版年画的扩大和发展,没有人才是不行的。所以积极地培养版画制作和销售的专业性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这种意识和才能的培养可以是长期的,也可以是突击性的。后备型人才可以长期熏陶和培养,急缺型人才可以突击培训和学习。而且要针对性强,针对人,针对具体工序,做到专而精。

(五)木版年画市场的开拓和培育。

正如朱仙镇木版年画博物馆的郑海涛所言:“我们的木版年画要得到长久的保护,必须要走向市场,在保护传统的同时走向市场,在走向市场的过程中加强保护”。与市场成功接轨是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的出路和必然选择。而当下的版画市场并不是十分景气,这就要求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首先,是对人们需求意识和审美观念的诱导。

目前,许多五六十岁以下的人都很少见过传统的木版年画。而朱仙镇的木版年画要发展,就要从这一盲区入手,开发这一潜在需求。通过各种途径让更多的人了解和接受朱仙镇木版年画。为此版画制作和经营者一方面要尊重人们固有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要深入研究其心理状态和新的审美需求。因为朱仙镇木版年画不仅具有欣赏价值,还承载着人类的精神和文化的寄托,包括人们对神、佛、英雄的敬畏和崇拜,对美好和理想的期望,对历史文化的追寻探求等等。

其次,是对国内外潜在市场的充分开发。

在木版年画渐渐淡出人们视野的当下,反过来说也是一种机遇,也恰恰凸显了它的收藏价值。这在鲁迅、王尚义、王树村等人那里可以发现它的价值和市场。近年来,木版年画在京、沪等市场上也经常出现。尤其是国外市场对中国木版年画的需求似乎有所升温,包括大量华人华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视。其中那些蕴含特殊历史文化的作品更是倍受青睐。比如传统的戏曲舞台造型、经典的名著人物故事等。此外,虽然我国的木版年画制作作坊遍布全国各地,但像新疆、青海、宁夏、西藏、内蒙古、黑龙江等地却很少见到,这也似乎可以作为未来开发的一个市场。当然,木版年画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该在各大中型城市设立年画销售处。

(六)木版年画生产和销售对集体合作的期待。

目前的朱仙镇木版年画生产还多处于传统的家庭作坊模式,人员匮乏,资金不足,交流不畅等严重制约了其发展的动力和规模。即使目前存在的朱仙镇相关机构并不能做到各个环节的协调、管理,使当下的艺人仍处于单打独斗的困境。统一的管理机构或者是以独资、合资、合作等形式存在的公司一旦形成,朱仙镇木版年画就会以整体的姿态走出去,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木版年画市场。那样,就可以顺利地采用外出展销、行业内部交流等多种形式拓展销售渠道,打开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市场。同时还可以避免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加强内部交流和学习,改进老旧的制作工艺,提高产品的整体质量、信誉度和市场竞争力,从而实现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市场期望值。

(七)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深入的交流研究。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扶持,尤其是对其发展的财政投入、政策引导和宣传推动。只有这样,朱仙镇木版年画才能借力高飞,走得更远。比如杨家埠年画就多次赴美洲、欧洲、非洲等多个国家巡回展览。同时还应该进一步加强朱仙镇木版年画及行业内部和国外的研究、交流,为其发展壮大提供理论支持。如朱仙镇曾举办的中国木版年画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了12个国家180多位专家到开封朱仙镇参加学术研讨,不但加深了国外人士对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了解和认可,扩大了其知名度,也一定程度上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发展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理论资料。

(八)打击假冒伪劣和不正当竞争。木版年画既然要进入市场,就不能避免受到市场经济弊端的影响。这其中包括假冒伪劣产品和不正当竞争,这就要求国家相关部门严厉打击,净化市场,畅通展销渠道,规范市场秩序。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现状有喜有忧,但我们可以清醒地看到,它的市场空间依旧很是乐观。如果举措得当,相信朱仙镇的木版年画会在历史的低谷中一跃千里,驰骋于国内外市场,成为木版年画界真正的xxx。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报告:朱仙镇木版年画现状及发展探究_丘河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