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原谅我披星戴月只为一个承诺:24小时骑行南昌—武汉记_we love ...
原文链接:
作者:黎盼(原理工大车友}
首先表示我的敬意,是你们让我读懂责任。你们才是真的热爱骑车的人。。。。

原谅我披星戴月只为一个承诺

—五人24小时骑行南昌—武汉记

题记


  生命本来是一场无止尽的追逐
  刹那的交错照亮寂寞的公路
  有多幸运遇见最美的风景
  原谅我披星戴月只为你歌唱
      ——徐千雅《启程》

  缘起

  事情的缘起,源于一个月前《南方xx》的一篇文章:《金权的东湖,还是公共的东湖?》,载于2010年3月31日,作者是南周的特约评论员笑蜀。原文援引如下:

  中央政治局委员俞正声主政湖北时,为加大东湖保护力度,于2006年将东湖管理局升格为副市级的东湖管委会。但是现在看来,俞正声的苦心很可能落空,媒体报道,刚刚进军武汉的央企华侨城集团,已将历来属于东湖核心保护区的东湖渔场450亩水面,以“土地”名义竞得,并规划填湖营建星级酒店。为此,东湖渔场109户职工住房被强拆,四名女工被殴伤住院。
  纵然升格为副市级,东湖管委会并无力承担保护东湖的历史重任。无力的岂止一个东湖管委会,事实上,华侨城项目遭到武汉市相关部门的普遍xx,包括武汉市发改委、武汉市建委、武汉市财政局等强势部门。但无论它们怎样费尽心机,都挡不住华侨城鱼贯而来的挖掘机和推土机,挡不住东湖渔场被拆迁的结局。而东湖渔场是整个东湖的净化器,主要靠投放特种鱼苗吃掉水华,改善水质。渔场如果消失,东湖就将重新面临水华和蓝藻的威胁。
  东湖是武汉人的母亲湖,不仅在生态上,而且在文化上,在情感上,都与武汉人血肉相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东湖的命运攸关所有武汉人的命运,东湖的尊严就是所有武汉人的尊严。发展当然重要,但发展不等于什么都可以拿来卖。这原本是湖北各级政府的共识。如媒体披露,“俞正声在湖北7年,坚决反对利用东湖搞开发,很多地产商被拒之门外。”如果真要开发东湖的商业地产,原本等不到今天。
  发展要有底线。但遗憾的是,武汉华侨城项目似乎缺少底线。无论是东湖的自然原生态,还是其历史文化价值,还是原住民的权利和尊严,在它似乎都如同草芥。但最令人诧异的不是资本的疯狂,而是公权力的暗箱操作。东湖管委会一位负责人就披露:“深圳华侨城属于武汉市引进的项目,一切都是执行上级部门的决定,管委会除配合外,并无自主权。”武汉城投集团一位负责人也无奈地承认,“这是政府定的事情”。
  公权力的这种暗箱操作,揭示了当下官商结合的新趋势,即与公权力合谋的“商”不是普通的“商”,而是标准的官商。他们与公权力有着xx的姻亲关系,因而更容易抱团。这种“官-官商结合”具有前所未有的巨大能量。这种背景下,仅仅以权力制约资本即仅仅靠权力打破“官-官商结合”,就xx不切实际了。这就需要更高的力量出场,即权力体系之外的力量、不受权力潜规则制约的力量出场。这力量只能来自公民的私权,只能来自成长中的公民社会。
  这就是说,华侨城项目到底如何走向,仅靠武汉相关部门发声是远远不够的。武汉需要一次公共讨论,让所有关心东湖命运、关心武汉命运的市民都有发声的空间。广州番禺垃圾焚烧事件引爆后,番禺地方政府曾经明智地主张市民公决,这个思路其实也可供武汉各方借鉴。通过公共讨论,通过人大听证,通过全民公决,来集中{zd0}多数的原住民的意见。只有以{zd0}多数的原住民的意见为基础,武汉相关部门的正确主张才会有力量,才不至被更高的权力轻易压制。
  这样的公共讨论其实属于天经地义。在利益高度分化之今日,政府的利益并不自动等于全民的利益早已是众所周知。那么相应地,土地国有制必须是土地全民所有制,而不是政府所有制。土地哪里该开发哪里不该开发,需开发的土地到底怎样开发,土地开发的利益到底如何分配,所有这些都不能单单政府说了算。政府只是公共财产的职业经理人,而不是公共财产的所有人,就公共财产的重大处理事项,当然必须首先征询全体公民的意见。把武汉华侨城项目交给全体市民去讨论,去决定,于法于情于理,皆无可厚非。也唯有如此,才能保证华侨城项目忠诚于本土,忠诚于原住民,发展的风险和代价也才可控。
  【南方xx】原文地址:

  从这里,我十分震惊地得知了东湖渔场将面临被填,将被开发成星级酒店的消息。且先不论东湖对于一名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的特殊感情(湖北{zd0}的自行车论坛便是“”,全国有名,是武汉及周边地市自行车运动爱好者的大本营,所谓的环湖当然是指环东湖,这一线路风光旖旎,环境幽雅,堪称武汉最经典的自行车骑行线路),便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湖北人,在武汉度过了大学四年时光的我来说,乍听此消息,也感到十分痛心和惋惜。
  东湖对于武汉的名片意义不必多提,只要到过武汉的人都知道。我时常怀念大学时去东湖磨山踏青的快乐时光,也时常想起在东湖边骑车的日子,那时便是有再多的烦恼,只要骑上自行车去东湖环一圈,都会烟消云散。
所以当我看到那则评论,当时{dy}反应就是:一定要找个时间骑车回趟武汉,去看看东湖,再去环一次东湖。
  而想到要以“马自骑”这种方式,24小时挑战南昌—武汉近400公里的旅程,则是后话了,仅仅是想作为一项自虐式的挑战罢了。之前尝试过一次,只骑了
就以脚跟受伤狼狈收场,也是目前自己的{zg}日骑行记录。这次去武汉,想再尝试一次,不管能走多远,只为突破、挑战自己而已。

  【关于马自骑】
  关于二十四小时马自骑,它的全称应该是“黄山到上海马拉松自行车二十四小时骑行挑战赛”。亦称之为“马自骑”,全长421.95公里,为马拉松赛的十倍,要求参赛的车手在24小时内骑xx程,是对选手毅力,体力,耐力的极大挑战。
  马自骑很多地方的自行车爱好者都有组织,但因为“黄山——上海”的路线更具有诱惑性,规模盛大也是其他民间挑战赛无法比拟的。正如黄衫人车队的队长假行僧所提及的:“黄山到上海,从山水秀美到都市繁华,这是一个经典。如同环法,巴黎的凯旋门一定要过,阿尔卑斯山一定要爬一样!”2005年,{dy}届马自骑,上海骑众组织,到09年已举办了四届。从单一的华东地区车手参加到全国各地车友大聚会,“马自骑”的人气日渐飙升。
  一般正常的骑车旅行,行程大概是150公里/天,骑行时间10小时左右。这个要根据具体车型,路况,爬坡和天气等情况来看。现在,差不多把24小时内连续骑行(包括休息、吃饭、补给时间)挑战400+的类似骑行也叫作马自骑,是对人的毅力、意志和生理的一次考验。
  目前知道的国内日行{zg}纪录是深圳远华和丁丁的
,为城市内公路车绕圈骑行。

  行前

  原本只想私下低调地出行,没有准备发帖召集人马,因为这样不管自己骑到哪里,都无所谓。跟雕说起过,他表示想同去,但后来因为某些事情遗憾地没能成行。后来跟兔总说起此事,便受了“怂恿”,去论坛发了
。这帖子一发,感觉就不一样了,好像箭在弦上,不骑也不行了。既然发了帖,就意味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不管如何,都要上路死磕去了。
  到出发的前{yt},去武汉的人数终于敲定下来,我、老蔫儿、麦子、木瓜、王子五人,周四晚在生活馆碰了个头,商量了相关事宜,该换光头胎的换上了光头胎,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同时承蒙论坛各位车友的xx和支持、鼓励,让我们感到了力量、信心,同时也感受到背负的希望,还有一点压力,因为有那么多人在xx着我们的骑行,出去就再不是我一个人,而是代表前进的整个团队了。之前五个人都没有过24小时这种类似的骑行经验,对于是否能承受强度也无把握,{zd1}限度地想法是:打破各自的骑行记录就行了。
  发帖之后,我一直在xx天气的变化,天气预报让我的心一直揪得紧紧的。但总算天公作美,在五一期间不曾落下一滴雨。

  启程

  出发时间预定在4.30晚八点,当天下午我就请了假在家收拾,休整,晚上早早赶到前进生活馆。很多车友得知我们今天出发的消息,自愿前来送行,很多热心的车友还送来了吃的、喝的(巫毒送的咖啡,野山送的巧克力,还有某某车友送的红牛),车友们的关心让我们非常感动。
  兔子说要和我们同去,晚上七点半从上海回来一下火车就打的赶到生活馆,换上衣服。大约20:20,我们和送行的车友一行人等,排着浩浩荡荡的队伍从生活馆出发,巫毒在前面领骑。香果树、小太阳、大晏、木子等还在沿途为我们拍照、摄像,送行的队伍一直将我们送至蛟桥收费站,然后返回。
  此时约晚上21:30,之后,我们便一头扎进夜色,开始了真正的挑战之旅。此时,队伍有7人,我,老蔫儿,麦子,木瓜,王子,兔子,小廖。

  在路上

  刚开始出发时,路况很好,大家斗志昂扬,体力处于全盛状态,七人编队骑行,我在前面领骑,保持高速前进,按计划于22:30到达永修,骑行40公里。
  在永修作稍微的休息之后,继续高速前进,晚上23:50到达虬津,骑行70公里。在虬津加油站休息,补给食物。前面骑行的速度偏快,此时大家纷纷感觉有了点状态,也出了汗。小廖因为有事,在虬津别过,前往德安去了,此时队伍中还剩下6人。
  过了虬津之后,上到316国道,此时路况开始变烂,坑坑洼洼,到处铺满了碎石子,骑行速度大受影响,已不如之前,基本处于越野状态。时间已经过了凌晨12点,气温越来越低,我感觉到冷,套上了长袖T恤。316国道横亘在柘林湖南岸的乡间,此时车灯之下弥漫着一片白茫茫的雾气。
  由于沿途施工,路况也越见坎坷泥泞,深更半夜了还有后八轮在路上来回运输,灰尘满天,还时不时有小坡。这一路走得非常不顺,这段越野路足足有35公里,我的硬叉已将我的手臂震得麻木,骑完这段路之后有将近10公里的水泥路,我们在凌晨2:30左右到达白水镇,此时已骑行116公里。
  这条路相对于我而言还比较熟悉,因为去年九月环柘林湖,去湖北九宫山时走过一次,当时还曾在白水扎营,但时隔半年多,这条国道的路况已变得大不如以前,十分难走。
  到达白水后,此时队员的体力已消耗不少,明显感觉到了疲惫。木瓜和王子产生了困意,一坐下来就想睡觉,巫毒送的咖啡正好在此时起了作用。兔子也因为舟车劳顿,休息不够,此时渐渐跟队伍距离拉大,到了白水之后十分钟才跟上来。
  补充食物、水分,凌晨3:00继续出发,到鲁溪时,兔子因为膝盖受伤而终于不支,无法骑行,此时已是凌晨4点多,骑行了132公里。最终兔子在鲁溪留下,休息至天亮后返回南昌。剩下的5个人则继续前行。
  我们仍保持编队骑行,一直骑到5点多天亮,此时自带的食物补给差不多也全部干掉了,腹中渐感饥饿。早上6:00左右,我们骑行158公里,到达泉口镇,在这里我们吃了早饭,休息了半个小时。
  从泉口出发之后,我发现双膝的膝盖也在隐隐作痛,感觉不妙,可能是昨晚出发后运动过剧所致。刚好又开始爬坡,我的腿使不上什么劲,只得换成最小档一点点往上挨。膝痛如影随形,渐渐加剧,稍微一发力便疼痛难忍,我的心里十分没底,不知道还能坚持多久,只是想着,只要还能动,就踩一圈是一圈。
  于是从泉口开始,我就开始了在队伍后面摆尾,自始自终再没快起来过,速度始终不超过22码。泉口出发后14公里,总骑行172公里,终于到达江西和湖北交界处,5人在此分界处合影留念。
  进入湖北地界后,令人大失所望,316国道的路况之烂简直超乎我们的想象,始料未及。之前我虽了解路况不太好,但从未曾想到是如此变态,有各种各样的搓板路,碎石路,最要命的是后八轮来往频繁,灰尘漫天,我们活脱脱成了一个个马路吸尘器。呛得我后来实在受不了了,只好找老蔫儿借了个面罩。在我所骑过的国道中,除了海南西线的国道之外,再没有比这更烂的路了。
  这段破路十分漫长,到处在修路,天气又十分炎热,我忍受着膝盖的疼痛,和被硬叉震颤得发麻的手臂,在队伍{zh1}慢慢地晃悠,速度在10-15码之间徘徊,渐渐就看不见前面的人了。往往是他们4个在前面骑了一段休息时,我才跟上,然后又继续出发。周而复始。这样的路差不多有60公里,说实话,我还没骑过这么难受的路,糟糕的路况、膝痛、缺乏补给的体力匮乏,时时在折磨着我,感觉随时都有可能中断骑行。
  中午12:00,终于到达大冶,骑行240公里。在这里吃午饭,休息了一个多小时。此时队员们的体力和精神状态差不多都已经到了一个瓶颈,屁股、手臂也被316国道折磨得欲仙欲死,要死不活了。一坐下,吃完饭都犯困,勉勉强强打了个盹,都想睡上一觉,不愿再走了。下午13:20,我们又重新顶着烈日上路。
  大冶之后到达黄石,在黄石问路如何上106国道费了一些时间。出黄石时那段路再一次让我们崩溃,欲哭无泪,堪称受虐“{jp}”,因为修路,那是一段超级越野、汽车频繁加上灰尘淹没一切的路,这段路不经过黄石市区,只经过黄石的下陆、铁山区,整个城市给我们的印象就是人间地狱,重工业、嘈杂、灰尘漫天、萧条凋敝,不像住人的地方。
  在经过这段越野路之后,王子的平把公路终于不支,开始了{dy}次爆胎。这时我们刚好停留在一个爬坡路段,已骑行270公里。王子开始补胎,我们其余几个则全部累趴下了。就算我喝光了所有的尖叫、红牛,吃完了所有的香蕉、巧克力,我还是快支撑不住了,膝痛越来越剧,都要情不自禁地跪下去了。王子补胎期间,其余4人躺在路上睡了一觉。醒来时,我发现膝盖已经肿了,像两个馒头,站都站不稳。其他人状态也不是很好,感觉处于体力透支的边缘。
  这个时刻可以说是全程中我们集体意志力最为薄弱的时刻,因为爆胎,对越野爬坡的恐惧,以及困顿和伤痛,5人差不多不约而同地同时产生了想搭车的念头。但一是因为此时无车可搭,二是觉得搭车毕竟太过丢份儿,回去不好交差,还是决定先撑着翻过这座坡,到鄂州看情况再说。出发时还有心情拿出相机拍两张,录段视频,但这个下午,我连一点端相机的欲望都没有,嘀咕着,都生不如死了,还拍什么呀,赶紧骑完洗澡睡觉才是正经儿……
  后面的路也不好走,基本每骑5公里差不多就要休息一次。这个时候,我是整个队伍里最薄弱的环节,很痛苦,膝盖基本已经处于半残状态了,只是本能地机械性地在踩踏,一点一点追赶。我跟自己打气说,既然是自己发的召集帖,帖子里也说了不到情非得已,坚决不放弃,不坐车,不能掉队,踩一圈就在向目标靠近一米,反正死不了,大不了废一双腿。
  到达鄂州的时候,约骑行290公里。鄂州的城市状况同样令人骇然,城市上空充斥着重度污染的废气,街市中心不乏后八轮在呼啸奔驰。此次经过黄石和鄂州,大不如两年前给我的印象,不禁感慨于环境破坏之严重。本考虑到鄂州如果膝盖承受不了就搭车,因为过鄂州之后到武汉几十公里即使想搭也不好搭车了,但{zh1}还是狠下心决定将自己一把,骑到武汉去。不管骑到何时,骑一点是一点。
  眼看着太阳渐渐落下去,里程突破300公里,我们还在朝着武汉的方向赶路。出了鄂州到葛店的一段路其实还是挺不错的,柏油路面,路两旁树荫阴凉,很舒服。
  一直到晚上19:30左右,我们终于进了武汉市葛店境内。此时离武汉市中心还有二十多公里,我的膝盖承受能力也已达到极限,队员也均感疲乏,于是决定就此在葛店住宿下来。十分庆幸当时没有去搭车。
  截止,从4.30晚8:20南昌前进生活馆出发,至5.1晚19:30武汉葛店旅店住宿,根据我码表上的数据显示,总耗时23h10m,骑行时间16h30m,休息时间6h40m,骑行里程327公里,平均速度19.8码,{zd0}速度44.8码,卡路里消耗4515。越野和爬坡里程约150公里。
  晚上洗澡时屁股疼得要开花,左臂肩关节也被震颤麻木、疼痛难转,膝盖受损最为严重,上下楼、走路都不成形。所有人的车子全部覆盖上了厚厚的一层灰,连牙盘和飞轮都不例外。但不管如何,我们终于在24小时内从南昌骑到了武汉,于是晚上5人在外面吃烧烤、喝酒腐败,累是累了点,但总归此行顺利抵达,还是要庆祝一下。
  回旅社后就倒头大睡,一夜不醒,连梦都没做一个。

  环湖

  5.2日上午我们一直睡到10点多才起,收拾之后,顺便在葛店吃了午饭然后向武汉市区挺进。离市区还有二十多公里,路况仍旧不好,王子的公路胎仍没能摆脱噩运,梅开二度,再爆一次。熟练地补胎。
  一路上有许多杨花飘落,花粉刺得我眼睛疼痛难忍,不停流泪。终于进入武汉市区,经华科,光谷,到广埠屯,武大。在武大,木瓜的胎也爆了,由于附近没有水,找了半天也没找着漏气的孔,遍寻周边修车铺,终于在一修摩托车的店里才找出来,补胎。
  5人在“国立武汉大学”(倒过来念就是“学大汉,武立国”)门前合影。5人除我在武汉呆了四年,其余4人都是{dy}次来武汉,我自然充当起了向导。{dy}站,便是穿过武大,开始环东湖之旅。也便是我骑行武汉的初衷所在。
  环湖途中,惠风和畅,嘉木阴凉,东湖水波荡漾,感觉格外惬意,{yt}一夜骑行的疲惫似乎也被东湖水一扫而净。
  路上木瓜再次破胎,但已经用完补胎片,只好骑一段打一次气。环湖结束后,我回到学校投奔同学腐败,木瓜,老蔫儿,麦子晚上去户部巷腐败,王子和朋友去光谷腐败,各自花天酒地,醉生梦死。5.2骑行里程62公里。
  5.3上午大家自由活动。中午5人骑车至武昌火车站会和,坐15:20的车回南昌,人多,无座,费了很大一番劲方才挤上车,晚上九点回到南昌。

  感受

  1、确实是一次自虐之旅,这种强度5人之前都没有尝试过,各自打破了自己的日骑行记录。虽然当日行程只有327公里,不到400公里,但路况之恶劣大大加大了骑行强度和难度,个人认为难度{jd1}不会亚于“马自骑”。
  2、24小时骑行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尚属首次,经验不足,比如骑行节奏的问题,对路况的不xx熟悉,加之负重,过多的休息时间,或多或少影响到了骑行的速度和效率,这个是可以解决和有待提高的。
  3、我们能抵达武汉,我觉得除了坚持,更重要的是5个人作为一个团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并肩作战。可以说如果是5个人之中的任何一个人去骑,都不可能完成。而且我们身后有那么多车友的xx和鼓励,我们不是5个人在战斗!

  尾记 

  那自由的风 吹动新的旅程
  从前的迷茫 让它烟消云散
  所有的梦想在超越中永恒
      ——徐千雅《启程》







郑重声明:资讯 【(转)原谅我披星戴月只为一个承诺:24小时骑行南昌—武汉记_we love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