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1)_小美女靓靓_新浪博客

    靓靓爸爸和妈妈都是喜欢看书的人,尤其是靓靓爸爸买书更是厉害,装修的时候,特地留了个小房间作书房,把两面墙做成了书柜。家里每次来了朋友,都对我家的书柜和书柜上密密麻麻的书籍,叹为观止。

 
两面墙的书柜

大书柜

大书柜

小书柜

    靓靓出生后,我也开始给她买书,3年多的日子,属于靓靓的书籍也有几百本了。两个大大的收纳盒都装不下了,等她再大点,我们看来也要给她整个书架了。我们一起分享阅读的乐趣。

    靓靓0-2岁的图书

    靓靓出生到2岁,买的最多的就是布书和小手撕不烂、翻翻书、卡片,这个阶段,书籍对她来说就是另一种色彩鲜艳的玩具。

(1)布书

  布书体积小、柔布书软、厚度适中、适合宝宝小手的抓、握、翻动。图案生动、形象、突出,避免了因图案繁杂引起宝宝注意力的不集中。布书是用棉布缝制的:棉布上既可以印刷文字、图案,又不像毛绒玩具那样会产生静电、沾染灰尘,减少宝宝的尘埃 过敏机率;中间填充棉花或海绵:给宝宝带来柔软、舒适的感觉,增强学习、玩耍乐趣;配有玩偶、摇铃、BB器、搭扣、魔术贴、安全的玩具镜、多种触觉训练材质等等,给宝宝提供了主动感知、探知的空间。

 
靓靓床围上的布书

香港买的德国布书————农场探索

拉拉布书--可爱的动物

(2) 宝宝认知百科(挂图,大卡):(0-3岁)

为0-3岁婴幼儿设计,72面大卡,6面对开挂图,2本硬卡图画书。
这是一套专门为0-3岁婴幼儿设计的认知读物,这套书既是大卡,又是挂图,合起来又是漂亮的图画书。本读物按照婴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同阶段的认知特点而变化阅读方式,可以举一反三,灵活运用,从而取得百读不厌的效果,对婴儿视觉和听觉的发育具有极大的帮助。

视觉剌激阶段:婴儿初期视觉发育尚不xx,家长可以把卡片放在婴儿床的周围,剌激婴儿的视觉发育。同时,把卡片中的儿歌念给婴儿听,可以促进婴儿大脑的发育。


色彩和图形识别阶段:婴儿成长到5-12个月,已经有了初步的视觉能力,这时可以把卡片用塑料圈连接挂在塑料架上,变成多种形式的挂图。
图画书阅读阶段:婴儿一岁后,认知能力逐渐提高,家长可以用本书提供的红丝带把卡片串成图画书,让婴儿自己翻阅,以培养婴儿爱好读书的良好习惯。两岁时,家长便可以照着图画书教孩子认字,这时本书又变成了识字课本,由于婴儿已非常熟悉其中的事物,在此基础上会很快学会识字。如果能把72面卡片上的字全部认识,婴儿就基本上能顺利进入看图识字阶段了

(3)立体的翻翻书

可以锻炼她的手指和简单认知,图案简单,画面可爱

 

(4)幼幼成长图画书系{dy}辑(共六本),(日)柳原良平 等著

幼幼成长图画书》系列图书针对6个月到2岁的婴幼儿,设计符合孩子的心理特点,能够帮助父母与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本套书首批推出在日本畅销的婴儿图画书有:《连在一起》《脸,脸,各种各样的脸》《月亮,晚上好》《小手手,出来了》《小鞋子,走一走》《喝汤喽,擦一擦》。

靓靓最喜欢看了这本"连在一起“大象和大象连在一起了 猴子和猴子连在一起了妈妈和宝宝连在一起了还有爸爸也连在一起了


还有各种各样的脸,哭的,笑的,威风的、生气的~~~

 

 

(5)0-2岁启蒙丛书

有好几本,动物、人物、数字、生活用品、歌谣等好几本,靓靓最喜欢动物那本,认得很快

(6)噼里啪啦丛书:

这是日本画家佐佐木洋子编绘的,共七种,分别描绘孩子在刷牙、洗澡、游玩、吃点心等各种时候所碰到的问题,以风趣的方式教会他们人生的最初的知识。书中的图形不仅夸张诱人,而且采用了一些局部折叠的方式,在书页中可以不时翻开一些折叠面,让人看到图画内部的东西,这是很符合低幼儿童的阅读心理的。这套书也是属于翻翻书性质的,用非常生动活泼的语言和画面教会了宝宝一些日常生活的常识,里面的洗澡、拉粑粑游泳你好等符合小宝宝的年龄特点,而且很有辅导作用。


这套书其中有一本“我要刷牙”,每天都要拿着牙刷,"上面的牙刷刷,下面的牙刷刷,左边的牙刷刷,右边的牙刷刷",自己边说边做动作,还有一本拉臭臭,靓靓也知道拉完臭臭要擦屁股和冲水洗手,对一些日常好习惯的培养非常有好处.

(7)儿童故事精品乐园  延边大学出版社

共30本,有乌鸦喝水、小兔子乖乖、龟兔赛跑、猴子捞月、小蝌蚪找妈妈、小马过河、神笔马良等我们小时候常听的故事。

1岁半开始,我就给她开始讲这些故事,特点就是图画形象特别可爱,颜色亮丽,故事长短很适合小宝宝,很容易让孩子喜欢阅读并记忆住这些代代流传的中外经典故事。每天要讲上N遍,讲得我脑袋都大了,但收获就是女儿很快也会自己讲这些故事,语言能力和情商貌似都比较高,上幼儿园那天,给老师讲故事,连她们都很惊叹她的本事。

 

2-3岁,3-4岁的待续~~~~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与孩子分享阅读的乐趣(1)_小美女靓靓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