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山乌鲁克盆地探险考察计划-王铁男-搜狐博客

2010-05-10 | 昆仑山乌鲁克盆地探险考察计划 该日志已被收录

计划名称:走进神秘的高原盆地

计划简述

      计划用20天时间,从新疆于田县普鲁村徒步进入昆仑山,穿过普鲁河谷,翻过5114米的硫磺达坂进入乌鲁克盆地,考察盆地中的三座火山,三个湖泊,然后绕过乌鲁克湖,翻过5015米的双羊达坂抵达小湖边上的温泉,在此建立营地,考察和田河源头的雪山、冰川、海拔{zg}的温泉,然后沿原路返回普鲁村。

险地描述

      当我们经过4天的艰难跋涉,翻过海拔5114米的硫磺达坂,向南眺望,在远处雪山和脚下高山之间夹有一片长约50公里,宽约15公里的洼地,这便是青藏高原上xx的乌鲁克盆地。站在海拔4921米的亚洲一号火山上,环视盆地,色格孜库勒一潭潭蓝绿各异的水洼似乎与东边的阿其克库勒湖连成了一片,东边的乌鲁克湖与南边高耸的雪山之间处处都充满了生命的迹象,绿色的草地;蓝色的水湾;冒着热气温泉;欢唱的水鸟;成群野牦牛、羚羊无不给这片广袤的高原盆地带来了勃勃生机。这便是我们要涉足的险地。

计划目标

1、考察乌鲁克盆地三大火山,地震断裂带。

2、考察乌鲁克盆地的色格孜库勒(淡水)、阿其库勒、乌鲁克库勒三大湖泊。

3、考察乌鲁克盆地的鸟类、植被、野牦牛、羚羊、野驴等野生动物。

4、寻找中国海拔{zg}的温泉群。

5、考察玉龙喀什河的发源地。大雪山、冰川。

6、拍摄制作一步考察纪录片,揭开乌鲁克盆地的神秘面纱。

参考线路

乌鲁木齐—于田县—普鲁村—硫磺达坂(5114米)—色格孜库勒—阿其克库勒—亚洲一号火山—二号火山—三号火山—乌鲁克库勒—双羊达坂(5015米)—尖刀峰(5650米)—原路返回

简要行程

7月26日-7月27日从乌鲁木齐出发,次日抵达于田县。

7月28日抵达普鲁村,看望普鲁小学和我们曾资助过的学生。

7月29日-8月2日、沿普鲁河谷徒步进入昆仑山,翻过5114米的硫磺达坂,抵达乌鲁克高原盆地。

8月3日-8月4日考察一号火山、二号火山、三号火山,三个高山湖泊、野生动物及周边的生态环境、晚上在乌鲁克库勒畔宿营。

8月5日-8月7日、翻越5015米的双羊达坂到达温泉,建立营地,考察温泉群、小湖泊、大雪山、冰川及地震断裂带 。

8月8日-8月12日沿原路返回普鲁村。

8月13日抵达和田市观光。

8月14日-8月15日、返回乌鲁木齐市,活动结束。

备注:考虑到不可预见的因素,活动计划8月20日前完成。

团队构成

领队一人,摄像师一人,高山协作一人,队员5-7人。

活动费用

包括:往返交通,食宿、公用装备、高山运输,协作,保险等,每人9600元。

活动的意义

1、用小规模的团队和和纯粹的探险方式去体验高海拔、长距离无人区探险的乐趣,弘扬不畏艰险对未知领域的探索精神。这也是希普顿先生所倡导的,因为他的{zd0}乐趣也在于“未知的旅途和没有地图的目的地 ”。

2、1957新藏公路开通以来,从普鲁村至邦达错这条线路是沟通新疆和西藏的纽带,这次探险活动将向世人再现古道的沧桑和自古以来探险英雄们的xx故事。

3、通过纪录片向人们展示藏北高原和羌塘无人区奇特的自然风光,唤起人们对西部生态环境的xx。

成功完成探险计划的理由与条件

1、经验丰富的领队,优秀的队员,久经雪山攀登、极地探险磨合成长起来的团队和团队精神。

2、在冬季和夏季两次进入险地进行考察,收集掌握了大量的险地一手资料。

3、充分的人力和物资保障,地方政府的xx和支持。

风险的估计与对策

1、夏季克里雅河上游的普鲁河水势较大,要准备绳索和渡河的装备,尽量在上午过河,避开水流的高峰。

2、在乌鲁克盆地附近的两个高山湖泊都是咸水湖,该地区的引用水都依靠雪山融水,有可能在较长路段没有饮用水。除了团队要装备容器外,队员个人要配备至少2升的容器。

3、进入青藏高原后,险地的海拔都在5000米左右,很容易一起高山病,为此,在进山前所有队员都要进行高海拔适应,请医学人家讲授防治高山病的知识,活动的药品按照攀登高山的要求配备。

4、保持通信畅通,一旦队员在途中出现意外,必须有协作人员和驮工护送到最近的接应点,如果出现危机生命的伤害,全队要不惜一切代价进行救助。

我们的口号

我们崇尚真正的探险。

险地地图(点开链接查看地图)

沟通方式

队长:王铁男  电话:15022966227  QQ:5278349  MSN:xjma@mail.xj.cninfo.net

 

收集和掌握的险地资料

险地的气候情况

      硫磺达坂以北属于昆仑山前山地带,受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影响气候干燥,夏季气温在20左右,冬季在零下20度左右。硫磺达坂以南进入青藏高原,夏季在15度左右,晚上在零下4度左右。冬季在零下25度左右,南边的大雪山及温泉地区属于高原永冻带,夏季常常有风雪和冰雹,冬季气候特别寒冷不适宜进入该地区探险。

色格孜库勒

      是乌鲁克盆地三大湖泊中{wy}的淡水湖,它与西面的阿其克库勒湖紧密相连,如今的色格孜库勒充其量是一个个水洼连成的“湖”。实际上,早在几十年前湖水已基本干枯,只是在夏季阿其克库勒的渗水和来自南面雪山融水的注入,色格孜库勒才形成了一个个水洼。

阿其库勒

      阿其克库勒位于一号火山西北2.5公里处,面积超过12平方公里,湖水苦涩不能饮用。站在一号火山上俯视碧波闪闪的湖面,在荒芜的盆地中显得格外抢眼。

乌鲁克库勒

      乌鲁克湖长7公里,最宽处3.6公里,它是盆地中{zd0}的湖泊,水面积几乎是阿其克库勒湖的一倍。湖水澈见底的湖水,又咸又涩,毛驴都不肯饮用。

乌鲁克盆地的火山

      乌鲁克盆地共有14座火山,其中在盆地中央的三座火山锥形特征非常明显。

一号火山

      位于阿什库勒东南2.5km,据报载该火山曾于1951年5月27日爆发。火山形态保存完好,可能是本区最年轻的一座火山。外形呈对称的截顶圆锥状,相对高度约150m,坡角35度左右,火山口为一直径120m的圆筒状深凹锅底状,内深56m,内倾角40度,底部有坍塌堆积的熔岩碎块。边部岩石呈水平产状环形出露,可以看到熔岩多次迭加的似层状构造。在火山口南侧有一个约10m深的垣口,是熔岩溢出的地方。与垣口相对的北侧内壁上有一深穴,直径2m余深2.5m左右,可能是火山期后的喷气孔道,一条近南北向的断层通过垣口和喷气孔。一号火山的熔岩主要是斑状结构、气孔构造的辉石安山岩,斑晶是普通辉石和少量中基性斜长石,基质以玻璃质为主交织一些单斜辉石和斜长石的雏晶。火山口顶部岩石气孔更为密集,颜色带紫红。偶尔可见到一些砂岩的捕虏体呈碎块包在熔岩中。在1号火山西北侧附近有一火山锥残体,高约20m,可能是与1号火山伴生的子火山。
二号火山

      位于盆地北缘与1号火山相距9km,锥体规模较大,相对高度264m。从形态上看火山口具复合迭锥构造,可能反映火山沉寂后再度复活的历史。从卫星映象图上也发现新喷出的熔岩覆在早喷发熔岩之上。该火山也是沿南北方向裂开成口,熔岩由北而南流动。
三号火山

      乌鲁克库勒东北1.3km处一个保存完整的火山锥体为3号火山, 相对高度仅70-80m,火山锥四周已发育了放射状冲沟。但它不具备一号火山那样典型的锅底坑,锥顶为内陷的负地形但底部比较平坦,北高南低向南开口并有积水痕迹。从一条直达锥体顶部的清晰的小道可以判断,一年中大部分时间锥体顶部存有积水,是这一地区野牦牛赖以生存的水源地之一。岩石主要为具斑状结构和气孔构造的粗安岩或石英粗安岩,表部岩石也因受大气氧化而带褐黄色调。

黑石滩

      位于一号火山的西面,长约8公里,宽约4公里,喷发出的火山灰和熔岩沿着阿其克库勒南岸一直延伸到色格孜库勒湖畔。受其南边雪山融水的滋润,夏季的黑石滩成了一片肥沃的土地,一尺多高泛黄的针毛草在阳光下呈现出一片金色,这里也是野牦牛的天堂。
高原温泉群

      据三次考察乌鲁克盆地的中国地震研究所的裴军令先生介绍,在乌鲁克库勒的西南面的大雪山下有一片温泉群,流淌的泉水温度在40-50度,估计泉眼处温度很高,这也许是中国海拔{zg}的温泉。(裴军令摄)

和田河之源

      和田河由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两大河流汇合而成,其两大河流的发源地就在其南部的昆仑山,其上游的上百条冰川密集分布在尖刀峰以南一带。这一地区目前还是地理空白,没有任何资料。

险地的历史概况

      唐朝时,吐蕃2次入侵西域,并在唐朝中期后统治塔里木盆地百余年,当时就是翻越克里雅山口,穿过乌鲁克盆地进入塔里木地区。至今,在普鲁村以北还保留着阿拉叫依古驿站。

      二十世纪初,橘瑞超也就是在这个季节,带领普鲁村雇佣了30多个驮工、几十头毛驴和马匹,来到了乌鲁克盆地,试图找到一条进入西藏的高原秘道,但没能如愿以偿。当他历经艰险翻越硫磺达坂到达色格孜库勒淡水湖时,驮工都跑完了,毛驴和马匹几乎都死了,就连橘瑞超自己也得了高山病差点死在那里。

      1950年解放军独立骑兵师136人沿普鲁河谷进军西藏,经过45天艰苦行军,翻越硫磺达坂、克里雅山口进军西藏。同年,解放军开始沿着普鲁河谷修筑新藏公路,但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塌方严重、高山缺氧等原因,{zh1}被迫放弃,改道1956年动工修建新疆叶城到西藏普兰全长1465公里的新藏公路。至今沿途仍存有公路遗迹,在阿拉叫依和苏巴什有当年筑路大军营地遗址。
      2002年9月 ,丹麦人Martin和瑞典人Janne Corax、Nadine从松西出发骑自行车翻越克里雅山,穿越乌鲁克盆地,翻越硫磺达坂,15天后抵达普鲁村。

      2005年2月、2006年7月和2008年8月 ,乌鲁木齐市登山探险协会王铁男、邢锐等人曾三次沿克里雅河的支流逆流而上,翻越硫磺达坂进入乌鲁克盆地考察。

 

   

郑重声明:资讯 【昆仑山乌鲁克盆地探险考察计划-王铁男-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