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热\祛痰--牛黄_本草情缘的空间_百度空间

别名

犀黄、各一旺

        【药性】甘,凉。归心、肝经。
        【功效】化痰开窍,凉肝息风,xxxx。
        【应用】
        1.热病神昏。本品性凉,其气芳香,入心经,能清心,祛痰,开窍醒神。故用治温热病热入心包及中风,惊风,xx等痰热阻闭心窍所致神昏谵语,高热烦躁,口噤,舌蹇,痰涎壅塞等症,常与麝香、冰片、朱砂、黄连、栀子等开窍醒神,xxxx之品配伍,如
(《》)。
        2.小儿惊风,xx。本品入心、肝二经,有清心,凉肝,息风止痉之功。常用治小儿急惊风之壮热,神昏,惊厥抽搐等症,每与朱砂、全蝎、钩藤等清热息风止痉药配伍,如牛黄散(《证治准绳》);若治痰蒙清窍之xx发作,症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四肢抽搐者,可与珍珠、远志、胆南星等豁痰、开窍醒神、止痉药配伍,如痫证镇心丹(《中医内科学讲义》上海科技出版社,1964,160)。
        3.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痈疽疔毒。本品性凉,为xxxx之良药,用治火毒郁结之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痛,常与黄芩、雄黄、大黄等同用,如牛黄xx丸(《全国中药成药xx集》);若咽喉肿痛,溃烂,可与珍珠为末吹喉,如珠黄散(《绛囊撮要》);xx痈疽,疔毒,疖肿等,以牛黄与金银花、草河车、甘草同用,如牛黄xx丸(《
》);亦可用治乳岩、横痃、痰核、流注、瘰疬、恶疮等证,每与麝香、乳香、没药同用,如犀黄丸(《外科证治全生集》)。
        【用法用量】入丸、散剂,每次0.15~0.35g。外用适量,研末敷xx。
        【使用注意】非实热证不宜用,孕妇慎用。
        【古籍摘要】
        1.《
》:“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痓。”
        2.《别录》:“疗小儿百病,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xx。”
        3.《日用本草》:“治惊痫搐搦烦热之疾,清心化热,利痰凉惊。”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本品含胆酸、脱氧胆酸、胆甾醇,以及胆色素、麦角甾醇、维生素D、钠、钙、镁、锌、铁、铜、磷等;尚含类胡萝卜素及丙氨酸、甘氨酸等多种氨基酸;还含粘蛋白、脂肪酸及肽类(SMC)成分。
        2.药理作用:牛黄有xx抗惊厥及解热作用,可增强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牛黄主要成分胆红素有降压及抑制心跳作用;牛黄水溶液成分SMC具有胆囊收缩作用,所含胆酸,尤其是脱氧胆酸,均能松弛胆道口括约肌,促进胆汁分泌而有利胆作用;牛黄酸对xxxx引起的急性及慢性大鼠肝损害有显著的保护作用;家兔静脉点滴牛黄,可使红细胞显著增加;牛黄还有xx、止血、降血脂等作用。
        3.临床研究:据报道,以牛黄、麝香为主组成的牛黄千金散,用灯心草、薄荷、金银花煎汤冲服,xx小儿高热惊厥,仅服一帖即奏效如神(河北中医,1984,4:24);用牛黄xx丸加生理盐水外搽,xx带状疱疹30例,一般6~8天痊愈(中成药,1989,9:25);用
,xx黄疸性肝炎,效果良好(江西中医药,1988,6:17)。另有用牛黄等xx乙型脑炎、冠心病、中风、急性胰腺炎、上呼吸道感染等。
        4.不良反应:服用牛黄xx片可出现血小板减少,消化道出血、荨麻疹型药疹、过敏性休克、膀胱炎、支气管xx等。服用牛黄制剂中毒或过敏反应主要是超剂量长期服用所致;其次是服药者属特异性或过敏性体质。牛黄中毒救治:停止服药,给予抗过敏、抗休克及对症xx。
        【其他】除黄牛、水牛外,牛科动物牦牛、及野牛的胆结石亦可入药。另有人工牛黄,系牛胆汁或猪胆汁,经人工提取出胆酸、胆甾醇、胆红素、无机盐等,加工制造而成;又有人工培植牛黄,根据xx牛黄的成因机理,在牛胆囊内植入异体,培植成功人工培育牛黄,以缓解xx牛黄药源之短缺。

各家论述

       1.《医学发明》:中脏,痰涎昏冒,宜至宝之类镇坠;若中血脉、中府之病,初不宜用龙、麝、牛黄,为麝香治脾入肉,牛黄入肝治筋,龙脑入肾治骨,恐引风药入骨髓,如油入面,莫之能出。
  2.《纲目》:《别录》言牛黄恶龙胆,而钱乙治小儿急惊、疳病,凉惊丸、麝香丸皆两用之,何哉?龙胆治惊痫,解热杀虫,与牛黄主治相近,亦肝经药也,不应相恶如此。
  3.《本草经疏》:牛黄,《别录》有小毒,吴普云xx,然必xx者为是。入足厥阴、少阳,手少阴经。其主小儿惊?经热,热盛口不能开,及大人癫狂痫痉者,皆肝心二经邪热胶痰为病,心热则火自生焰,肝热则木自生风,风火相搏,故发如上等证,此药味苦气凉,入二经而能除热消痰,则风火息,神魂清,诸证自瘳矣。
  4.《本草汇言》:牛黄为治心之药,必酌佐使得宜而后可。故得丹砂而有宁镇之功,得参、苓而有补养之妙,得菖蒲、山药而有开达心孔之能,得枣仁、远志而有和平藏腑之理,得归、地而有凉血之功,得金、银而有xx之美。凡诸心疾,皆牛黄所宜也。
  5.《本草崇原》:李东垣曰:中风入藏,始用牛黄,更配脑、麝,从骨髓透肌肤以引风出;若中于腑及中经脉者,早用牛黄,反引风邪入于骨髓,如油入面,不能出矣。愚谓风邪入脏,皆为死证,虽有牛黄,用之何益。且牛黄主治,皆心家风热狂烦之证,何曾入骨髓而治骨病乎。脑、麝从骨髓透肌肤,以引风出,是辛窜透发之药,风入于脏,脏气先虚,反配脑、麝,宁不使脏气益虚而真气外泄乎。如风中于府及中经脉,正可合脑、麝而引风外出,又何致如油入面而难出耶。临病用药,畏首畏尾,致六腑经脉之病留而不去,次入于脏,便成不救,斯时用牛黄、脑、麝未见其能生也。
  治则:
  1.《本经》:主惊痫,寒热,热盛狂痫。
  2.《别录》:疗小儿诸痫热,口不开;大人狂癫,又xx。
  3.《药性论》:小儿夜啼,主卒中恶。
  4.孙思邈:益肝胆,定精神,除热,止惊痢,辟恶气。
  5.《日华子本草》:疗中风失音,口噤,妇人血噤,惊悸,天行时疾,健忘虚乏。
  6.《日用本草》:治惊痫搐搦烦热之疾,清心化热,利痰凉惊。
  7.《纲目》:痘疮紫色,发狂谵语者可用。
  8.《会药医镜》:疗小儿急惊,热痰壅塞,麻疹余毒,丹毒,牙疳,喉肿,一切实证垂危者,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收集,杀牛时取出肝脏,注意检查胆囊。肝管及胆管等有无结石,如发现立即取出,去净附着的薄膜,用灯心草包上,外用毛边纸包好,置于阴凉处阴干,切忌风吹、日晒。火供,以防变质。xx牛黄因来自个别病牛体,产量甚微,供不应求,为解决牛黄药源不足,目前采用人工培植牛黄取得很好效果。现将人工培植牛黄的方法介绍如下:
  凡计划施行手术的牛,要作术前检查,牛种不限,公、母均可。本前应绝食8-12h,但饮水不限。术前要准备好手术器械,核体(即埋入胆囊内的异物)一般采用塑料制成。手术的进行可按常规外科方法处理。培核1年左右便可取黄。取黄方法与培植手术相同。可以再次埋入核体,作第2次培植。核体从
  牛胆囊中取出后,先用吸水纸轻擦表面,除去胆汁粘液等,然后用硫黄熏蒸,{zh1}烘干(温度控制在50-60℃)或在通风处阴
  干。
  上述加工方法所得牛黄为碎片状,研粉后即可制药。

选方

1.牛黄八宝丸(《杂病源流犀烛·内伤外感门》),用治痧证发斑发狂,浑身赤紫,及痧后恶毒疮疡。

2.牛黄上清丸(《国药成药xx集》),用治头脑昏晕,暴发火眼,口舌生疮,咽喉肿痛,牙齿疼痛,头面生疮,大便燥结,身热口渴。

3.牛黄丸(《太平圣惠方》),用治小儿慢惊风,发歇不止。

4.牛黄丸(《小儿药证直诀》),用治小儿疳积。

5.牛黄丸(《婴童百问》),用治肝受惊风,眼目疼痛。

6.牛黄丸(《审视瑶函》),用治小儿双目睛通(即头视)。

7.牛黄xx散(《外科大成》),用治牙疳,臭烂穿腮者。

8.牛黄抱龙丸(《医学入门》),用治小儿急慢惊风,及风热风痴等症。9.牛黄定志丸(《杂病源流犀烛·六淫门》),用治中风昏冒,神情不爽,如有物蒙蔽,及风犯于心,心神不宁,健忘惊悸等症。

10.牛黄青黛散(《疡医大全》),治青腿牙疳,症见牙疳腐烂而腿肿色青者。

11.牛黄承气汤(《温病条辨》),治阳明温病,下之不通,邪闭心包,神昏舌短,饮不解渴者。

12.牛黄清心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治诸风缓纵不遂,语言蹇涩,心神恍惚,怔忡健忘,头目眩冒,胸中烦郁,痰涎壅塞,精神昏愦,心气不足,惊悸悲忧,虚烦少眠,喜怒无时,或发狂癫,神情烦乱。



郑重声明:资讯 【清热\祛痰--牛黄_本草情缘的空间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