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师,钱学森问了一个傻问题! 也说我们是不是需要大师需要精英 ...

钱学森大师(姑且称其大师)在临死的时候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吧!一时间,上上下下都来xx。这不,温总两天前去了北大,又说这个问题了。 

其实,钱学森不一定懂大学,就算他懂大学,也不一定懂社会。小妖现在就可以毫不客气地批判他:钱老,你提了一个傻问题。

为什么呢?因为提这个问题的时候,钱老有一个隐性的假设:中国需要杰出人才。可是中国真的需要杰出人才吗?

小妖曾在天涯写过一个文《中国,不需要大师》,文后有读者风争三月的评论,描述了一下中国景象。比小妖的文写得好多了,如下:

“教师和校官们在依仗着手里{wy}的资源——学生来敛财,学杂费的取消解决不了这一问题,因为任何不受监督与制约的权力都必然腐败,学校当然也不例外。听听家长们的抱怨:许多倒不是冲着一次收取的学费,而是今天五块明天八块的种种名目,如资料费,补课费,班费服装费等等。

医生和医官们自然是要靠着病人来致富了,小毛病的可以多开天价药,比小毛病大一点儿的,就正好可以把各种先进检测仪器都利用一遍了。倘若有了急病却又没钱,很抱歉,现今这医院的大门和古代衙门一般,都是朝南开的。

电力,电信,石油等垄断企业员工,任凭社会的抱怨和指责如风吹浪打般袭来,却仍是抱着自己的高工资高福利,我自岿然不动。

弱势一些的工人,在血汗工厂里忙碌着,却从不问自己亲手生产出来的产品,合不合乎质量卫生标准,会不会对消费者产生什么危害。这自然也不能怪他们,社会既然并不对他们负责,也就无从指望他们负起本应有的社会责任。

农民们把田地分成了两块,一块用农家肥来精心培育庄稼,给自己吃。另一块则用化肥和农药来{zd0}限度的催高产量,用高xx的饲料来喂养牲畜,至于这些人吃了会有什么后果,又有谁有资格来责问他们呢?

强势一些的官员和老板们自然是最得意的了,手里边{jd1}的权力和可赎买权力的资金,再加上可任意曲解以排斥异己的法律,他们享受了这个社会绝大多数的资源,却也背负着几乎所有的指责。

似乎每个人都在利用一切有可能利用的,来为自己谋取利益。结果是,教师们拿着学生上缴的钱,出门后却又要送到医院和电信等部门去挨宰,而电力石油的员工,又不得不把自己的孩子送进医院和学校的大门,去等待屠戮。农民和工人们把超标的产品卖到市场,然后拿换回的钱来去供养官员和教师医生们。而官员和老板们拿着巨额财富来挥霍,吃到嘴里的却是不干净的食物,还有被污染了的水和空气。人们埋没了良心,抛弃了尊严,玷污了灵魂,换来的却只是越来越累的生活,越来越糟的环境。

问起来,又大都是各自委屈的。教师可以说药价和电价都那么高,我不收资料费补课费,那我怎么活下去?这样的理由,几乎所有人都可以理直气壮的说出,不同之处只在于,弱势者说来更为无可指责一些,而官员们却又得了便宜卖乖的嫌疑。但他们却也有自己的委屈,冒着违背法律的风险和民众痛恨的道德负担,去上下打点,请客吃饭,迎来送往,好不容易做上几年官,若不抓紧掠夺财富,岂不辜负自己前期那非人般的付出?更何况,对于个体来讲,腐败的理由更为充分——整个社会如此,只我自己不贪,除了倒霉我一个,又有什么用?

人们不满着并指责着他人的非法利益,同时在极力的掠取着自己有可能得到的,并振振有辞。于是乎每个人便也都正大光明的去做那肮脏勾当了,有着道德底线不愿去做的,反倒成了一根筋的笨蛋和实实在在的可怜虫。偶有良知者想要大声疾呼,其声音却又被压抑在角落里变为私语。

或许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那一亩三分地得到足够的利益吧,或许每个人在自己所占据的领域内都能够是一个赢家吧。可最终,我们输掉的,却将是整个社会。等到有{yt}大树不堪重负轰然倒下时,即使是那一片片鲜肥饱满的叶子,又将何所依附呢?而我们,又果真只有这一条绝路好走吗?”

风争三月,高人,言简意赅,一针见血。

看了风争三月的文字,读者您还会觉得“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个问题值得人们大肆探讨吗?您不觉得这个问题的假设是错的吗?中国,需要大师吗?需要精英吗?需要杰出人才吗?

小妖说:现在的中国,不需要什么惊世的大师,需要的是脚踏实地的普通人。

————————————

从历史上看,出大师的年代一般都伴着时代的更迭。如春秋战国的老子、孔子、墨子;明清更迭时的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新文化运动的梁启超、陈独秀,胡适。大师不是自己要成大师的,在风云变幻的时代,大师才会出现。如果生在现在这个和平的年代,他们可能也只是普通的工人而已。

而中国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呢?一个充斥着恐怖的精神病院的时代,一个说了几句话就被判和谐罪的时代,一个打着公众利益旗号来搜刮民财的时代,一个没有律师愿意接行政案件的时代,一个喝牛奶、吃韭菜、打疫苗需要考虑会不会因此而丧命的时代,一个民靠卖和谐血、卖和谐璧、卖和谐肝、卖和谐肾来维持生计的时代,一个连什么是真什么是假都让人分辨不出的时代,在这样的一个“普通人连人都不会做”但看起来又非常“稳定”的和平时代,我们有什么理由相信“中国需要大师”?

如果普通人都能把生活过好,没有大师又何妨?如果大家都能把生活过好,就算中国没人获得诺贝尔奖,又有什么可丢脸的呢?大师就像sb会,可以用辉煌来掩饰灰暗。

————————————

钱学森,很阴险。提出一个弱智的伪问题后,拍拍屁股走了,却给教育界又扣上一个屎盆子。“中国为何这几十年没有出现大师?为何大师都是在49年之前受的高等教育?” 这个问题让大家把问题的矛头指向了教育界,甚至今年两会时也有人在叫喊:为了让中国人得到诺贝尔奖,教育必需改革。于是,从初等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所有工作者都被指责,他们被说成是不合格的。这给人们造成一种错觉:一切问题都是教育惹的祸!中国教育工作者没用!

真是这样吗?

把诺贝尔奖与教育水平联系在一起,本身就不是教育家该说的话。诺贝尔奖更注重创新,而教育更xx人的幸福。为何要牺牲人的幸福去搞什么创新呢?那这样的创新又有什么意义呢?科技应该以人为本。为了创新而创新,这样的创新是没有人性的,也是功利的。功利的创新压力一度让咱们的科技工作者失去了人性。为了创新,大家去搞论文xx,以致中国的论文数据在世界上都不被承认;为了创新,一个被民工打磨出来的山寨芯片能被院士和863专家评估成是“世界先进水平”;为了快速创新,没有人愿意坐几年冷板凳,去搞什么长线研究、跟踪研究……这就是中国的创新,没有人性的创新。

————————————

另外,中国教育有问题,这不必钱老说,大家谁不知道?但是,教育的{zd0}问题不在于出不了大师,而在于培养不出合格的普通人;解决教育问题不仅在于教育体制的改革,更在于教育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变革。大家不要再让教育工作者充当“出不了大师”的替罪羊了。中国的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基层的、农村的)已经够苦的了。他们的收入在世界上倒数,又没什么社会地位。中国没几个孩子真正愿意选择教师作为自己的职业。上面要做的不只是指责教育,而是给教育(特别是基层教育、农村教育和职业教育)拨钱!

拨钱,是硬道理。中国教育投入占鸡的屁不到3%!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教育要培养合格的普通人,就是要让人能乐于做凡人,而不是做圣人。要让孩子们身体好,会生活,有爱心,有担当。小妖给教育部门提几点建议。

教育内容。基础教育要加强体育、德育、美育和劳动课,提高孩子的生存能力和道德水平;职业教育要增加人文课,扩展孩子的视野和思维,让他们在获得生存能力的同时,生活能力也得到提高;大学教育要取消两课,变为哲学选修课,另增语文和历史为必修课。

教育部门的结构。高等教育机构要精减,取消行政机制——让教授治校,本科招生规模要下降,研究生教育要宽进严出,高等教育的学生规模小了,平摊到每个学生身上的经费自然也就多了,质量也就上去了,再加上学术少了行政的限制,也就容易出大师了;职业教育要扩充,增加资金投入,提高教师水平(可把被减掉的大学老师拿来用),增加对学生的补贴,加强职业教育与就业的接轨;对于初等教育,国家要重点增加基层中小学和农村中小学的资金投入,并建立独立于学校的教师委员会来负责教师资格的管理和教师的评估——切不可让校长来对老师进行绩效考核,要提高教师工资和社保水平,增加教师职业病(咽炎、颈椎病、高血压等)的补充医疗。

{zh1},还有一点非常重要:打破职业的学历壁垒。各个职业证书不可以拿学历来作为报考的限制,公务员也要取消学历限制。另外,劳动法中的学历歧视条款要细化。

————————————

谏言完毕,小妖再扯回来,回答钱老之问:我们的学校能不能培养出杰出人才,这不要紧,因为和平稳定的中国是不需要大师也不需要精英的,我们需要的是回归平民的教育。

崇拜精英教育的不只钱老,从孔子就开始了,孔傻子还推崇什么贤人政治。扯淡!贤人统治就是专和谐制统治。同理,精英教育就是愚民教育。教育的本质,说到底,是为了人更幸福的生活,而不是为了向其它国家显摆那狂飙的大学入学率。



郑重声明:资讯 【关于大师,钱学森问了一个傻问题! 也说我们是不是需要大师需要精英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