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渔业项目的思考与建议-转

休闲渔业项目的思考与建议-转

2010-05-05 08:44:59 阅读10 评论0 字号:

发布日期: 2006年04月10日

作者:于建国

[作者单位:上海水产(集团)总公司]

    一、鱼文化内涵的思考。

    鱼文化的内涵和有关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

    鱼文化的历史沉淀与发展展示:先民的渔猎生活已形成鱼文化的起源。由此联想,能否借助现代化的手段,把上海渔业历史浓缩,从远古延伸到现代。

    鱼文化的集成:国内有一位诗人徐英杰出版了一本专写鱼的诗歌集,书名为《蔚蓝色的花》,用诗歌的形式和简练、优美的语言,对人们常见的100余种鱼类的名称、来历、生活习性、营养价值乃至医药功效等作了惟妙惟肖的描述和刻画。那么,还有古今中外鱼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如能聚集在“渔人码头”的陈列之中,便是鱼文化的大集成经典。

    鱼文化的传播:“渔人码头”如能形成鱼文化的大集成经典,接下来应该是传播(科普),可以从以下着手:如鱼类标本的陈列。初期以合作租借、租赁的方法展示(巡展)各种鱼类标本。以后成立工作室,自己进行标本的制作,也可以针对青少年或老年人普及标本制作,收集、收藏其中的上品,并留下姓名、单位,这样可以调动利用{zd0}的社会资源。如文化科普的交流。可以定期介绍国内外xx的海洋大学、水产大学和科学院所等,也可以邀请学者、教授前来普及海洋生物动植物等科学知识,也可以举办鱼文化节、音乐节(前年,韩国南部一个小渔港举办了一次第二届统营国际音乐节,世界xx的乐团、乐队、音乐家都参加了这个为期8天的国际音乐节。)如发挥影视的作用。可以放映中外关于鱼文化、海洋文化的影片——《老人与海》、《蟹工船》、《渔光曲》和海洋风光片、海洋旅游片等。另外,可以拍摄一部故事片,就象电影《庐山恋》一样,可以在一个景点盛放几十年。同时,如捕捞工具、垂钓用品系列的展示;金鱼、热带鱼等的展示;渔船模型的展示;以及海鲜美食、营养与保健和反映鱼文化的旅游纪念品等都是可以考虑的内容。

    二、休闲渔业项目启动的建议。

    休闲渔业项目是我集团的强项或长处,但往细处想又感到其内涵丰富,涉及面非常宽阔,启动实施该项目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要有一个其发展空间的规划或蓝图,符合城市发展的实际,在一定的时间段内都具魅力,要三年五年一变化,或称一期工程、二期工程;要实行多元的投资,包括国资、民资、外资,在文化理念上也要体现多元的鱼文化,国内、国外、淡水、海洋的鱼文化都应充分得到体现。

    在宣扬鱼文化的同时,要兼顾海洋文化,注意鱼与水的关系,捕捞与海洋的关系。在鱼文化与海洋文化之间还有一个载体文化的存在,表现形式为船舶文化,这三个文化相对独立,但又是比较有机统一的。今后江浦路沿江段将建成“渔人码头”休闲区,那么我们能否考虑再加一个后缀“航海人家”。在青年报曾刊登过一篇文章,主题:黄浦江也等待翟墨上岸,副题:找不到帆船码头,三小时无法停泊。文章主要讲翟墨单人当时从辽宁省大连市星海湾驾驶一艘8米长的帆船,要独自完成对中国万里海疆无动力航海考察。途径上海,在黄浦江中找不到可以停泊帆船的专用码头。我国拥有300多万平方公里的自主海域,海岸线长达18000公里,航海活动将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而得到开展,希望以后无论国人,还是外国人,凡所有航海爱好者都能来上海,并停泊在“渔人码头”的“航海人家”,航海者可以在此上岸观光游览,百姓也可以上船了解航海的故事,接受一些海洋文化的洗礼。

                                          

<#--{zx1}日志--> <#--推荐日志--> <#--引用记录--> <#--相关日志--> <#--推荐日志-->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10.04.29="" by="" yangfan--=""> <#--右边模块结构--> <#--评论模块结构--> <#--引用模块结构-->
郑重声明:资讯 【休闲渔业项目的思考与建议-转】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