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对安徽农村劳务输出的影响及策略研究_创业法规_创业网

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大危机正疯狂席卷全球,世界各国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打击。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企业倒闭或破产,民工失业,社会经济发展受阻……“多米诺骨牌效应”在悄无声息中滋生暗长。安徽是一个农村劳务输出大省,如何解决好返乡民工的就业问题,已成为我省在维护社会安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中迫需解决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严峻形势,积极探寻解决我省农村劳务输出策略的任务迫在眉睫。

关键词:吴圩镇;次贷危机;国际金融危机;农村劳务输出;农村剩余劳动力

一、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此次国际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是非常深刻而复杂的,除了宽松次级房贷政策、金融衍生产品泛滥、监管不力等因素外,最主要的原因是美国房地产次级xx。

(一)金融创新。金融机构杠杆率过高,风险管理模式存在严重缺陷。华尔街为了把银行不良资产推销出去,挖空心思地创造了很多金融产品,将次级债包装后推向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杠杆原理将次级债的危险放大了若干倍,严重超出了承受范围。

(二)信用评级机构。创新的金融产品本来购买者甚少,一些银行便与金融评级机构合作欺骗,评级机构将不良资产评上A级、AA级、AAA级等。在所有的次级xxMBS债券中,大约有75%得到了AAA的评级,10%得了AA,另 外8%得了A,仅有7%被评为BBB或更低。这看起来大多像优质资产的不良坏账使得这次危机一发不可收拾。

(三)房地产xx。美国房地产市场与金融市场循环交互影响,形成了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房地产行业向来就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但近年美国房地产却出现了怪胎,鼓励房地美、房利美这样的住房金融公司对于没有偿还能力的极低信用居民大量无担保地发放房地产xx,形成次级债,导致银行不良坏账急剧增多。

(四)金融自由化。金融自由化就是让资金在国际间自由流动,以解决国家间、区域间的不平衡。美国很久以来就倡导金融自由化,安然事件爆发后,国会一度通过法案加强对金融的监管。但因监管过严导致证券市场低迷,随后又逐渐放松。在这种宽松的大环境下,孕育出了次级债券以及各种金融创新产品,其迅速扩张使得金融业逐渐出现产能过剩情况。

(五)美元的货币国际性。长期以来美国国内储蓄极低,且长期处于贸易逆差,平均每年逆差占GDP总额达到6%的水平,而这些逆差主要靠印刷充当国际货币的美元“埋单”,但中、日等国却与之恰好相反,积累起大量的美元储备。随着国际经济的发展,美元越来越多地为世界各国所拥有。这客观上使得美国金融机构对外负债持续增长。在次级贷危机中,美联储就将本该由美国金融业承担的成本和损失转嫁给了全球,这便引发了全球通胀的问题。

(六)金融商品。金融产品创新过度,大量结构型产品太复杂,难以准确估值,风险不透明,在资金长期过剩的背景下,市场利率趋降,更进一步刺激投机性资金需求。基金经理人为了寻求更高的报酬,因而衍生了各种金融商品。他们透过庞大行销通路很快为全球金融机构与投资人所选购。可一旦爆发次贷风险,投资人便纷纷要求赎回,这些投资银行就会面临挤兑,很快面临流动性危机而无法支撑。无限制地衍生金融产品,无限制地投机,无限制地追逐高额利润和高收入,制造了虚拟经济泡沫,导致了危机的爆发。

二、金融危机下吴圩镇农村劳务输出情况

安徽是一个农村劳务输出大省,而作为安徽农村劳务输出大镇之一的吴圩镇,返乡民工就业及今后劳务转移等问题已经成为全镇上下备受xx的焦点。

一、农村劳务输出彰显的七大特点

至2009年春,吴圩镇农村劳务转移工作于取得明显进展。吴圩镇外务工人员已达到2万人以上,比上年增长1500人,同比增长8%。主要呈以下特点:

(一)从文化程度上看,高中及以上学历务工人员呈上升趋势。调查显示,2009年外出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较上一年增长了3个百分点,达到14%。从总体上看,外出务工人员的文化程度呈上升趋势。

(二)从年龄结构上看,劳务输出呈年轻化趋势。调查显示,在外出务工的20000余人中,年龄构成一般在18岁—50岁,占外出务工人员79%,50岁以上的人口流动数量逐步减少,外出务工人员呈年轻化趋势。

(三)从地域转移上看,劳务转移仍以江浙沪一带为主。调查显示,转移至省外的高达88.7%。而省外转移的务工人员中78.1%集中在上海及江浙一带,且绝大多是面向城市服务的。主要集中在上海市、江苏丹阳、界牌和浙江义乌市。

(四)从行业构成上看,农村劳务输出逐步向第三产业转移。调查显示,外出务工人员中从事第三产业的占外出务工总人员的40.4%,较上年增长2.4个百分点。外出务工人员也逐步由体力向知识、技术和服务型的第三产业转移。

(五)从输出方式上看,劳务输出以裙带关系为主。随着金融危机的进一步加深,“失业快,就业慢”现象的出现,使得‘裙带式’劳务输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调查显示,经亲朋好友介绍或携带出去的外出务工人员约占85.7%,较上年上升3.1个百分点。

(六)从返乡原因上看,失业多因工厂停产减产所致。调查显示,在对返乡民工做的200份问卷调查中,有55%的返乡民工是受工厂停产减产影响而被迫返乡的;有24%是因工厂倒闭而被迫返乡。

(七)从用工关系上看,绝大多数民工没有与用工方签订劳动合同。接受调查的200余名返乡民工中,高达92%的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正因如此,外出务工人员很容易被用人单位解雇。

二、重新外出务工意向依然强劲。

吴圩镇是我省劳务输出大镇之一,全镇总面积225.18平方公里,现有人口67494人,常年有20000多个劳动力在江浙、上海、广东等沿海发达地务工、经商,年创收1000万元以上。

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沿海经济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身处内地的安徽吴圩镇,由于经济发展落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不是很紧密,因而面对此次国际金融危机具有足够强劲的抵抗力。当地的经济实体并未受到太大的冲击,但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环境却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调查显示,镇内年均人收入在6000元—7000元,但若死守家里的那“一亩三分地”,年收入将不及3000元。因而,即便在经常“跳厂”、工资也大不如前的情况下他们依然坚持继续在外寻找工作或是在原单位降薪工作。因为,在外务工至少可以保障年收入在8000元以上,这样就比在家务农强多了。

受其金融危机影响,省内劳务转移较上年有所增长。省内劳务转移增长的方向主要是向家乡周边的县市转移,也大多为临时性季节工。这样他们不用花费很多车费和时间便能顺利回家参加春耕或秋收,避免因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致使农田荒芜,老弱病残无助的现象。

三、金融危机下吴圩镇农村劳务转移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面对这场百年罕见的全球金融危机,尽管吴圩镇在农村劳务转移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

①农民文化程度低,成为劳务输出颈瓶。

②就业观念落后,脏活、累活不愿意干。

③信息渠道不畅通,职业介绍机构服务不规范。

④职业技术技能不行,而期望值却比较高。

⑤劳动技能等相关培训也有问题。

二、针对吴圩镇农村劳务转移工作存在的问题,特提出以下建议:

①坚持普九的同时,加大中职教育的投入。

②坚持正确的就业观念,脚踏实地做事。

③畅通信息渠道,规范职业介绍服务机构。

④提高职业技术技能,把握正确期望值。

⑤宣传到位,确实做好劳动技能等相关培训工作。

三、金融危机下安徽农村劳务输出的现状分析

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积极寻求其解决农村劳务输出的策略尤显得重要,而寻求其解决策略的前提在于了解当前金融危机下安徽农村劳务输出的现状。

省劳动保障厅的摸底显示,2009年2月至3月底,全省已有16.9万回城农民工再次返乡,其中:5.8万人因未找到工作,6万人与单位解除劳动关系,5.1万人因其他原因返乡;从长三角返回的8万人,占47%,从珠三角返回的4.4万人,占26%;从就业意向上看,再次返乡的农民工中,有55%仍希望到省外务工,有21%愿意在省内就业,有14%希望就地就近就业,有3%愿意自主创业。

对于安徽这个劳务大省来说,外出务工仍是大多返乡农民的选择。2009年3月底,全省已有576.7万返乡农民工回城,占春节前615.8万返乡农民工的93.7%。79%的回城农民工岗位已经有着落,共455.8万人;21%的农民工需要寻找新的工作岗位,共120.9万。回城农民工主要流向长三角、珠三角,43%的回城农民工流向长三角,共247.9万人;21%的流向珠三角,共121.1万人,11%的流向京津地区,共63.4万人;16%的在省内就业,共92.3万人。

可以看出,在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摧残下,安徽农村劳务输出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一年多来取得了重大的成绩,但形势却依然十分严峻。今后,还得时刻绷紧农村劳务转移的大弦,不得松懈,才能确实推动我省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

四、金融危机下安徽农村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我省农村劳务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工作体制不科学,人员经费不落实。尽管安徽很多地区都成立了农村劳务输出工作领导小组,但未能形成有效的工作机制,其作用自然也就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乡镇所建劳务服务站,但大多数名不符实,职能不明确,经费不落实,人员不到位。

(二)输出机制不顺畅,组织化程度低。由于劳动保障、农委、职业技术教育机构等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机制,信息和资源不能共享,难以形成多方互动的有机整体。机构编制和人员经费等得不到落实,农村劳务输出中最关键的乡村两级开展工作十分困难。

(三)农民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已成为劳务输出瓶颈。尽管我省在农村劳务输出人员中高中以上学历有所增加,但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者仍占到70%以上。因农民文化程度整体偏低,劳动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文化程度不高又无一技之长使得民工就业压力空前加大。这样严重地影响我省劳务输出的整体质量。

(四)就业观念落后,不愿受纪律约束。有些农民“恋土情结”很重,宁愿固守家里的“一亩三分地”,也不愿意到外面务工;不愿受纪律约束也是一些农民不愿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有些民工职业技能不行,而期望值却比较高。身无一技之长,苦、脏、累的体力劳动不愿干,却想获得较高的收入。

(五)管理不到位,劳务输出渠道不规范。虽然各地政府劳动部门也建了不少外出务工农民职业介绍所、中介所,但由于劳动部门的职业介绍机构程度复杂、劳务市场管理不规范,再加上通过亲朋好友外出联系更方便更简单还可以相互照应等原因,故通过亲朋好友是大多数农民外出务工最常见的方式方法。

(六)劳动技能等相关培训也有问题。为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工作,各县市都先后组织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比如电脑操作、服装缝纫、创业指导等相关培训。但因宣传不到位,加之培训设备不全,故得不到广大返乡民工的参与,培训基地招生越发困难,后期培训工作名不副实,经常出现停课、拖拉等现象。

二、解决时下安徽农村劳务输出的策略

(一)培养劳务输出人才,提高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要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强就业培训,努力为打工者创造就业机会;要加强外出务工人员的思想教育,鼓励其多学本领和知识,争取返乡创业,报效家乡。积极寻求在打工者中那些能吃苦、有创业能力和欲望的人,并对其开展爱家乡、树立诚实守信、勤劳致富观等教育活动,并鼓励、帮助其返乡创业。

(二)加大职业技能培养力度,着力提高农民工的综合文化素质。有四点:一是农村普九依然薄弱,各级政府要从多方面切实抓好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大力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增加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提高办学条件,改进教学方式;三是全面启动“阳光工程”,增加其培训计划,实行订单式培训,并广泛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的积极性;四是克服保守思想,转变就业观念。通过多种形式,教育广大农民克服陈旧保守思想,转变就业观念。

(三)制定有利于农村劳务输出的相关政策。一是制定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的政策措施。如对无钱外出的,可协调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xx,提供资金帮助;对劳务输出带头人绩效较为显著的,给予表彰奖励等;二是制定新的土地流转政策。依据国家有关政策,引导和鼓励耕地向种田大户集中,把更多的劳动力从田间地头解放出来,彻底解除外出务工者在承包地方面的后顾之忧。并出台严格政策限制那些广种薄收甚至耕地荒芜的外出务工者;三处理好输出与就地转移的关系。外出务工只能增加农民的家庭收入,而就地转移既能解决农民的务工问题,又能为家乡的经济建设出力。

(四)加强劳动力市场建设,建立健全劳务输出服务体系。提高认识力度,进一步加强对外出务工农民的组织和引导,并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实现市县市场之间劳务信息联接;建立市、区、乡(镇)、村四位一体的农村劳务输出的协调服务机构,建立垂直的劳动力资源供求信息传递网络,提高劳务输出的及时性、有序性、稳定性、长期性;重视劳务输出中介组织的牵动作用。明确其职责和规范其行为,并鼓励有条件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设立劳务输出中介组织。并加大监管力度,坚决及时取缔“黑中介”,以确保被中介人的权益不受损害。

(五)积极鼓励、支持和引导外出打工事业有成人员回乡创业。在外出务工多年的农民中,一批人已掌握了高超的专业技能,拥有较为丰富的企业管理经验和一定的资本积累。各级党委政府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制定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优惠政策,积极支持和鼓励他们回乡创业,并为其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鼓励他们把人才资源优势变为人才资本优势,积极努力促进家乡经济发展。

(六)加大发展力度,进一步拓展农民工就地转移的新途径。着力抓好劳务输出的同时,也要抓好本地非农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地就业的渠道:一是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引进外来企业安家落户;二是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三是搞好国有企业改革,盘活存量资产;四是以技术创新为主要内容,培育优势企业群体;五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优势农业、特色农业,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可就业;六是积极扩大省域资本积累促进就业。

五、结束语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疯狂施虐全球经济之时,欲保持我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关键在于解决好我省农村劳务输出问题。做好农村劳务输出工作,无论是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城镇化建设、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维护社会稳定、扩大内需进而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必将极大地推动我省经济、社会、文化等事业的全面向前发展。

六、参考资料

(1)《试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肖引?? 江汉大学

(2)《当前全球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 ?王永利 ?中国银行?

(3)《美国爆发金融危机的背景和制度根源》 ?何秉孟? 中国社会科学院报

(4)《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路与对策》? 朱巧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

(5)《我国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村发展的影响?》 ?战冬娟? 北京林业大学

(6)《浅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郭慧? ?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郑重声明:资讯 【金融危机对安徽农村劳务输出的影响及策略研究_创业法规_创业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