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与梨俱吠陀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
道德经与梨俱吠陀
--再谈有无
刘晓林
《道德经》与《梨俱吠陀》是世界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分别代表了我们中国和印度传统文化中的高峰;它们都有一个主要的特征,对常人而言其异常的艰深晦涩、玄奥莫测。据说《道德经》是老子一人所为,《梨俱吠陀》则是群体智慧融合的结果。这两部著作涉及到了人类迄今为止所考虑到的绝大多数问题,尤其是所谓的哲学问题都隐在其中或可以从中衍生出来。我在承认我们人类相互间存在差异的同时,我更坚信我们人类相互间存在的共性。这一点通过《道德经》与《梨俱吠陀》就xx可以得到很好的验证,它们的阐述多有交织、多有吻合(也有人认为《梨俱吠陀》是《道德经》西传的结果,或曰翻版。)比如,它们都对有和无进行了探讨与论述。
《道德经》中关于有无的阐述时有出现,它在开篇就提出了有无;可能老子认为有无实在是绕不过去的话题,也可能有无在无时无刻困惑着老子。《梨俱吠陀》作为印度“吠陀”时代的四吠陀之一、xxx的吠陀而言,它将有无问题集中在了《无有赞歌》(另译《无无颂》)中。《无有赞歌》就文字非常直少,共分7节,每节数十字。即“太初无有亦无无”、“无生无死不分昼夜”、“宇始于玄隐于玄”、“心有权舆欲乃生焉”、“力致乎上心尽于下”、“孰知其真莫测其故”、“知之不知唯有造化”等7部分(书者根据自己理解所做的命名,当与其他有所不同。)二者都对有无相融共生默认的成分:无中生有,无非真无。但就深度与广度看,前者较后者更胜数筹!以此来看,《梨俱吠陀》中《无有赞歌》更近似于《离骚》中的“天问”。也就是说,书中提出了著者对有关有无的系列问题的表象而没有深入进去也没有展开。《道德经》则大有不同,它对有无做了相对具体的描述、阐释与挖掘。静心而论,两者在有无问题上最终呈现给世人的是或知之或不知之,依然是一片混沌。
从表面看来,有比无更具客观性、实体性和能生性。事实上呢当我们来分析判断事物时哪能脱离得了主观?脱离得了相对呢?有也不例外。对大多数人来说,理解有比理解无更容易些是无需论证的。事物的从有中可以产生有、从无中可以产生有,你我根据现有的思维不难接受。有中生有,我们即使追问到源头可能也不会产生不解。无中生有则不同,等我们追问到源头就会陷入而无法自拔:无变成了含有有的无!还是无吗?源头的无作为真无与非真无都会对现实中的存在造成混沌!于此,老子在《道德经》中采取了“混沌分类法”:1、整个宇宙的诞生前及诞生时的有无问题,我们要以觉悟为思维特征、以观照为思维原则的境界形态思维方式来考虑。换言,我们要觉悟到“无之有”、觉悟到“不生之生”。在整个的宇宙的诞生后(有出现了)孕育其中的物体之有无就可以在客观实体生成基础上来考虑了。2、在我们需要依靠觉悟来理解有无时,充满智慧老子采取了“恍兮惚兮”;当我们可以从客观xx主观、从主观引申客观时,朴实的老子就采取了黑白分明的“例证”。(王夫之在《老子衍·自序》对老子1中飘渺的有无做出了批判,但最终王夫之也只是对老子2中的有无做了深刻论证,对于1中有无也无能为力。)
《梨俱吠陀》中对诞生前及诞生时的有无问题更是无奈至极,唯有叹息:嘘之以一,茫乎无别。物倏然而全生,其未生之前寄乎空虚。空虚去藏物,概因神明,唯有造化。“无中生有”与“有无相生”都有可取之处,又都有各自的漏洞。“无中生有”好比宇宙出现后万物间的有限循环,“有无相生”好比包括不知宇宙为何物时的无限循环。有限循环的起始(有无)存在是自然而然,而无限循环的起始(有无)存在则是应该这样或那样但真的无法得知有无究竟是怎样!?
在无限的状态中来谈有无,有无存在先后是悖论!有无共生也是悖论。这之如从哪来到哪去、有去无回,都对又都不对。
附:
《梨俱吠陀·无有赞歌》译文
刘晓林
〈1〉太初无有,当亦无无。无上无下,何物隐藏?无上无下,何物相护?“天水”莫测,未知居何?
〈2〉无生无死,无昼无夜。无声无息,鸿蒙不在。无声无息,鸿蒙恒存。其他杳杳,茫乎“{wy}”?
〈3〉起初唯玄,囊括一切。恍惚混沌,“天水”在兹。虛空渺渺,万物相寄。因热而现,倏然大观。
〈4〉心爱踵生,有无明定。圣人睿哲,得其机枢。有生于无,循环往复。
〈5〉光芒破玄,或上或下。宏微有分,以成格局?创造衍生,天人有别。
〈6〉孰为真知?孰堪穷绝?生于几何?化于几何?“{wy}”而后,灵神相继。“{wy}”始出,有谁确知?
〈7〉茫然造化,何所由起?其所自生,或假他力?遥处九天,岂有未明?有无无尽,抑有不知?
人类永远的困惑
----关于“无”的思索
刘晓林
我们人类有太多的困惑,或大或小。迷惑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我们的认识是否到位,“一竿竹影敲明月”这xx是可以实现的“海市蜃楼”。而有的事情则实在是非“你我思维”所能为,可能永远会困惑人类直至灭亡,比如“无”。
我对“无”思索了不短的时间,终未得解。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否则宇宙规律岂不被打破?宇宙始终会存在未知!世间之物在诞生后多会以循环的状态发展下去,于是老子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意思很明了:无中生有,无xx了一切。因何无中会生有?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导致。但再发展变化,无向有转化的那一瞬间“无”到底是什么?无中生有必定会经过漫长的过程,这我们可以理解。但一种物质或者宇宙的出现,它理应存在开始才是。我们是不是可以这样想:整个宇宙在“无”中开始了?既然作为开始,它理应有开始的“点”才是!而这个开始的“点”理应是无才是,或者这个开始的“点”在“无”的周围徘徊。于是“无”只有两种可能:真的不存在,如同冰点一样是“冰水”的混合物。(有无的混合物,并非真的不存在)对后一种可能我们可以一眼看出,无中生有其实还是有中生有,有中生有没有分析的困惑。对真的不存在变为真的存在,如果以发展的观点来看也没有分析的困惑。但问题还是出来了,因为发展变化的存在把万物放在宇宙诞生后来讨论“无中生有”似乎没有障碍了。而在宇宙诞生前一切皆无的状态下,发展变化如何“进行”?发展变化如果不能得以“进行”,那么“无中生有”也就无法存在!
量子引力理论认为,无可以理解成伪真空。在伪真空里虽然没有任何物质粒子,但有巨大的能量。辅之海森堡不确定性原理,因为那里的能量会随机起伏,在这种能量的起伏中,光子、电子、质子和中子等粒子可以用xx能量的方法成对地产生。只要将这份xx来的能量马上归还就行。由xx能量产生的粒子叫“虚粒子”。正负成对的虚粒子产生后立即因成对湮灭而消失必须将xx来的能量归还。但是,这些虚粒子如果在消失之前能够获得另外的能量则会成为{yj}存在的 “实粒子”,即组成物质的粒子。类似的“道理”即我上文所讲的无并非是真的不存在状态下发展变化的结果导致了“无中生有”,至于真的无怎样成了有仍然没有解决。随机起伏即事实上的发展变化,能量难道不也是有(存在)吗?如此以来,我们继续往下分析就会得出宇宙始终是存在的。如果这样,它又与万物无不受制于有始有终的客观规律相悖。
“无”理应存在,但我们的确找不出真正的“无”。“无”如果不存在,我们不能解决的问题将更多。“无”,人类永远的困惑,它可能永远会困惑人类直至灭亡!
郑重声明:资讯 【道德经与梨俱吠陀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
在线投诉
】,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
阳江旋喷桩施工电话
2018/2/14
功夫鸡排加盟费
2016/5/19
全自动站群源码 Q5738538 陈默外推
2017/1/15
惠城xxxx官网
2016/3/9
广州港隆水晶膜
2016/4/13
衡水哪里有MT4平台出租提供{zh0}优质
2014/4/2
【xx灰指甲的有效办法】-xx专家解答推荐:xx灰指甲的有效办法
2013/3/20
xx美容_极瘦美体网
2015/3/19
怎样能快速去黑眼圈
2015/3/18
西班牙什么橄榄油去xxx的
2015/3/16
控股美利中冶图谋纸业龙头- 信用卡资讯- headquarters - 和讯博客
2010/4/5
蜘蛛救救机械月光族_zpkemao_新浪博客
2010/5/12
南京会计实务培训行业{lx1}
2015/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