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溪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胡超云2005年11月
登革热概述
登革热是登革热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列为乙类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xxx,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白细胞减少和淋巴结肿大.
病原学
登革病毒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包括Ⅰ、Ⅱ、Ⅲ、Ⅳ四个血清型. 病毒颗粒呈哑铃状(约为700nm*30nm)、棒状(约为185nm*43nm)或球形(直径约为45nm),含单正链线状核糖核酸(RNA),长约11kb,基因组RNA的5\’端有Ⅰ型帽状结构,3\’端无多聚A结构.
病毒颗粒与乙型脑炎病毒相似,最外层为两种糖蛋白组成的包膜,包膜含有型和群特异性抗原,用中和试验可鉴定其型别.登革病毒与其他黄病毒属的病毒之间,如乙型脑炎病毒,在血清学实验中可有广泛的交叉免疫反应.
病毒的理化特性
登革病毒对寒冷的抵抗力强,在人血清中贮存于普通冰箱可保持传染性数周, -70℃可存活8年之久;但不耐热,50℃、30min或100℃、2min皆能使之灭活;不耐酸、不耐醚.用乙醚、紫外线或0.05%福尔马林可以灭活.病毒的酚提取物仍然具有感染性.
登革病毒能在多种哺乳动物或昆虫的细胞系中复制,细胞系与毒株的不同,可使细胞致病作用轻重不一.登革病毒在1~3日龄新生小白鼠脑、猴肾细胞株、伊蚊胸肌及C6/36细胞株内生长良好,并产生恒定的细胞病变.但接种猴子、猩猩和其他实验动物,不产生症状.目前,最常应用白纹伊蚊C6/36细胞株作为分离登革病毒的细胞株.
免疫反应规律
首次感染的病例中,从发病第5天起血清中即可检出IgM抗体,1~2周内达高峰,此后缓慢下降至消失,可在体内维持2~3个月.检测到IgG抗体的时间在发病的第14天左右,14~21天达到高峰.
第二次感染时抗体产生时间xx不同于首次感染.IgM抗体在发病后1~2天内达到远低于{dy}次感染的水平,然后很快消失,"一闪即逝". 病毒血症期很短,产生IgG抗体的时间很快,在发病第2天即可检测到,并迅速上升到远高于{dy}次感染时的水平,此后缓慢下降,可以维持终生.
指导实验室诊断方法
首次感染 发病1周内血液:病毒分离 发病1周左右以后血液:IgM抗体 发病2周后血液:IgG抗体二次感染 临床高度怀疑,但IgM检测阴性,进一步检测IgG
流行病学
1、传染源 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h至病程第6日,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
2、传播途径
当人被带病毒的蚊子叮咬后,病毒会从蚊子的唾液进入人体血液而感染如果患者在刚发烧前至退烧期内(大约6~7日)被蚊叮咬,病毒就有可能传给蚊子继而传播开去与患者接触是不会被传染的
传播途径
患病者
带病毒蚊
潜伏期:3~15日常见为5~8日
健康人士
外潜伏期:8~14日3、传播媒介
我国登革热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前者分布于南方沿海,如海南岛等地区,后者则在南北地区广泛存在,以长江以南为普遍.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
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日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白纹伊蚊
4、人群易感性
人对登革病毒普遍易感,但感染后并非人人发病.由于对不同型别毒株感染无交叉xxx,因此可以发生二次或多次感染.感染后只对同型登革病毒株有较强的xxx,并可维持多年.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传染.
地理分布
登革热广泛分布于有媒介伊蚊存在的热带、亚热带地域,有时侵入温带地区引起流行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区和美洲加勒比地区更呈地方性流行亚洲流行严重的国家有泰国、缅甸、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尼等我国主要流行于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澳门等地,云南也曾发现病例,在丛林猴、蚊中分离到登革病毒
全球形势
全球约25亿(5分之2)的人群处于DF威胁中WHO估计全球每年有5000万人感染登革病毒,其中约50万DHF病例(其中大部分为儿童)需要住院xx,至少2.5%的DHF病例死亡1955年~1998年间共有80个国家向WHO报告发生过DF/DHF,共报告876万多病例1998年,全球报告120万多例DF/DHF病例,2001年美洲报告超过609000例DF病例(其中15000例为DHF)
我国登革热流行概况
输入性流行广东省1978年以来,连年不断海南、广西,近年无流行福建1999年暴发2004年福建、浙江局部地区暴发输入性散发江苏、浙江、河南、江西、湖南、四川、上海、贵州、北京、山东、云南等省市台湾几乎连年不断
1978-2001年中国登革热发病概况
发病数
年
发病数
年685789
合计
375
2001
376
1990
405
2000
15
1989
1868
1999
7454
1988
490
1998
32830
1987
634
1997
119077
1986
2
1996
16385
1985
6836
1995
19
1982
4
1994
19543
1981
367
1993
454189
1980
2
1992
635
1979
902
1991
22122
1978
季节分布
发病季节与气温、雨量、蚊虫繁殖有关.在广东省流行季节为6~12月,高峰期为8~10月;海南省流行季节为3~11月,高峰期为4~6月;福建省1999年的流行发生在7~10月.
人群分布
任何年龄均可感染发病.在新疫区或输入性流行区,所有年龄组均可发病,但以青壮年为主.在老疫区或地方性流行区,发病年龄多为儿童.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别.输入性流行区所有职业人群均可感染发病.感染机会主要与被伊蚊叮咬的机会多少有关.任何种族均可患本病,但是在1981年古巴的登革出血热流行中,黑人的发病率明显低于白人.
带毒伊蚊叮咬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增殖
{dy}次病毒血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淋巴组织 复制
第二次病毒血症
普通型
出血/休克型
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潜伏期3~15天,一般5~8天,按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分为典型登革热、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3型. 临床表现有发热、畏寒、xx、全身疼痛、疲乏不适、胃纳差等主要临床特征突然起病、迅速高热(可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三痛及疲乏等症状(剧烈的xx、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三红征(颜面潮红、颈红、胸背红, 酒醉貌 )多样性皮疹白细胞明显下降或和血小板减少
典型登革热
⑴发热:成人病例通常起病急骤,xx、发热和眼球后疼痛,24小时内体温可达40℃.发热持续2~7天.部分病例于病程的第3~5天体温降至正常,1天后又再上升,称为双峰热或马鞍热型.发热期可有相对缓脉,虚弱感觉常需病愈后数周才能xx消失.
⑵皮疹:于病程3~6天出现,可为斑xx、麻疹样皮疹、猩红热样疹、红斑疹或皮下出血点等.在同一患者身上可同时看见不同形态的皮疹,分布于全身,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多有痒感,大部分不脱屑.皮疹持续约为3~4天.
⑶出血:约25%~50%病例有不同程度不同部位的出血,如牙龈出血、鼻衄、皮下出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xx出血,腹腔或胸腔出血等.出血多发生于病程的5~8天.
登革热病例临床表现统计
登革出血热
有典型登革热表现;2~4病日内四肢、腋窝、粘膜及面部可见散在出血点,迅即融合成淤斑病情进展中有鼻腔、牙龈、消化道、泌尿道或子宫等任何一个以上器官的较大量出血,常见肝肿大血球容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低于100*109 /L者.脑出血的病例也有发现.异常严重出血的病例可导致死亡.
4型登革病毒均可引起登革出血热,但以第Ⅱ型最为常见.1985年起在我国出现的登革出血热亦是由第Ⅱ型登革病毒引起的.
登革休克综合征
具有DHF表现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皮肤湿冷、脉数弱、烦燥或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或脉压低于2.67Kpa(20mm汞柱以下)等危象,甚至血压和脉搏测不出病情凶险,病死率高.WHO将DHF/DSS依病情严重度分为4级,在我国的临床实际意义有待实践中应用和总结.
DHF/DSS 4级Ⅰ级:仅有束臂试验阳性Ⅱ级:有皮肤和其它部位出血现象Ⅲ级:出现循环衰竭表现:脉搏细速,脉 压差≤ 20mm汞柱和低血压Ⅳ级:出现严重休克,血压和脉搏测不出(Ⅲ级、 Ⅳ级属于登革休克综合征)
登革热的诊断
诊断原则综合判断进行临床诊断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须有血清学或病原学检查结果登革热暴发疫情确定后,没有必要所有病例都做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
流行病学资料
生活在流行地区或发病前15天内去过流行区发病前5~9天曾有被蚊虫叮咬史
临床表现
主要为急性起病、高热、全身疼痛、皮疹、出血、淋巴结肿大.皮疹呈多形性,即斑疹、xx与出血疹同时出现.
实验室检查结果
发病早期血清抗登革病毒IgM抗体阳性,或恢复期血清中特异IgG抗体滴度比急性期升高4倍以上或病毒分离阳性,有明确诊断意义.发病早期病人血清检测登革病毒抗原亦可作出快速诊断.PCR检测登革病毒RNA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及血清型鉴别
常规检查
白细胞大多显著减少,从病程第2天开始降低,第4~5天降至{zd1}点,可低至2*109/L,至退热后1周才恢复正常.中性粒细胞也减少,淋巴细胞增多,可见少量异型淋巴细胞.血小板减少,束臂试验可呈阳性.部分病例出现蛋白尿,尿液镜检可发现红细胞与白细胞.发生脑膜炎症的病例脑脊液压力升高,白细胞和蛋白质正常或轻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血清转氨酶可升高,一般仅为轻度升高.
病毒分离
可将急性期病人的血清接种于白纹伊蚊胸肌细胞系C6/36 细胞培养中进行登革病毒分离.患者发病3天内病毒分离的阳性率在73%~82%之间,发病第8天仍可分离到病毒.
登革热诊断标准(WS 216-2001)
1 生活在登革热流行区或15天内去过流行区,发病前5-9天曾有被蚊虫叮咬史.2 临床表现2.1 突然起病,畏寒、发热(24-36小时内达39-40℃)2.2 伴有较剧烈的xx、眼眶痛以及肌肉、关节和骨骼痛
2.3 伴面部、颈部、胸部潮红,结膜充血2.4 浅表淋巴结肿大2.5 皮疹2.6 少数表现脑炎样脑病症状和体征2.7 出血倾向2.8 多器官大量出血2.9 肝肿大2.10 伴休克
3.实验室检查3.1 血小板减少,白细胞总数减少3.2 血红细胞容积增加20%以上3.3 单份血清IgG抗体阳性3.4 血清IgM抗体阳性3.5 双份血清IgG抗体4倍以上增长3.6 分离到病毒或检测到病毒抗原
病例分类
疑似病例:具备1、2.1、2.2,以及2.3-2.7之一以上者;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3.1(登革热流行已确定)或再+3.3(散发病例或流行尚未确定);确诊病例:登革热:临床诊断病例+3.4-3.6中任一项登革出血热:登革热确诊病例+2.8、2.9、3.2登革休克综合征:登革出血热+2.10
登革热的鉴别诊断
⒈流行性感冒 上呼吸道卡他症状明显,无皮疹,无淋巴结肿大,束臂试验阴性,血小板正常 ⒉麻疹 有前驱期卡他症状,有科普利克(Koplik)斑,皮疹从面部开始且数量较多,淋巴结和肝肿大少见.
⒊猩红热 有明显扁桃体炎症表现,起病第2日出疹,出现口周苍白圈,血液白细胞增多. ⒋恙虫病 有草地坐卧史,急性起病,多为斑xx,皮肤可发现焦痂,血清变形杆菌OXk凝集反应(外斐反应)阳性,氯霉素xx有效.
⒌流行性出血热 急性发热,全身肌肉xxx,出血性皮疹,出现低血压或休克,少尿或无尿,周围血液白细胞明显升高,出现较多异型淋巴细胞,血清抗流行性出血热病毒抗体阳性.
xx原则
早发现早隔离早就地xx对症支持xx一般xx预防性xx(预防出血、休克出现)无特异xxxx 物理降温 口服补液
一般xx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在有防蚊设备的病室中隔离至xx退热为止.注意口腔和皮肤清洁,保持大便通畅.
对症xx
高热用物理降温.由于止痛退热药可引起G-6PD(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 缺乏的患者溶血,应谨慎使用.严重毒血症患者,可用小剂量肾上腺皮质xx,如口服强的松 5mg,每日3次,短期应用.有大量出汗、吐泻致脱水者,应及时补液.尽可能以口服补液为主
有出血倾向者,可选用安络血、止血敏、维生素C及K1等止血xx.对大出血病例,应输入新鲜全血或血小板,大量维生素K1 静脉滴注,口服云南白药等.脑型病例应及时使用20%甘露醇250~500ml快速静脉滴注脱水,同时静脉滴注地塞米松,也可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及速尿,与甘露醇交替使用.对脑型病人的补液量不宜过多.对呼吸中枢受抑制者应及时使用人工呼吸
病原xx
对早期发热病例可试用利巴韦林(ribavirin),每日应用剂量为10~15mg/kg,静脉滴注,4天后改为半量,6天为一疗程.
预后
登革热:常呈自限性,病死者不多.一般病死率为30/10万左右,1980年我国登革热流行时,病死率为16/10万,绝大多数死于重型登革热.在脑膜脑炎型病例中,病死率较高,可达50%以上,死因主要是中枢性呼吸衰竭.登革出血热:各地病死率在1%-5%之间,有休克者预后不良.
预防
[防制策略]爱国卫生运动,环境整治,xx蚊虫滋生地[人群预防]尚无特异的疫苗可保护人群加强宣传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