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瑞汽车研究院总工:混动与电动车将并存20~30年

  在北京国际车展期间举行的“奇瑞-英飞凌2010新能源汽车电子研讨会”上,奇瑞汽车工程研究院总工程师廖越峰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中,由于技术等原因,混合动力汽车将在短期内呈现量大的发展态势,风头会盖过电动汽车,但从长期来看,电动汽车将是主流。混合动力车与纯电动车市场将并存20~30年。”

  英飞凌汽车电子系统部副总裁Hans Adlkofer和汽车电子系统专家Patrick Leteinturier、英飞凌(中国)汽车电子业务总监刘鲁伟、科技部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办公室清洁汽车生产促进中心主任王成、上海电驱动公司总经理贡俊、上海大郡动力控制技术公司市场部总监徐东、英飞凌-同济大学汽车电子实验室的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对于奇瑞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战略,廖越峰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下半年政府将宣布个人消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配套基础设施也将逐步完善,混合动力及电动汽车在2010年将正式起步。鉴于国际上丰田、本田等大厂对锂离子电池技术发展的态度非常谨慎,现阶段混和动力汽车市场较为看好,同时由于国内发动机电控技术的空心化问题,因此我们的重点放在弱混(BSG)和中混(ISG)方面,如A5 ISG、M11 ISG,城市路况下节油效果可达25%左右,强混只是在做技术跟踪和探索。



  纯电动车方面,本次车展的插电式纯电动车S18、S18B和B21,用了万向电动车公司提供的40Ah高性能磷酸铁锂电池,并装配了336V、40kW的大功率电驱动系统。下半年QQEV电动车将上市,其中用了奇瑞新能源汽车与浙江天能动力合作研发的稀土硅胶动力电池。

  廖越峰表示,由于目前国内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和隔膜等关键部件主要从国外进口,从技术和成本考虑,奇瑞同时采取了可更换电池的电动车策略,与Better Place联合开发量产型可更换电池电动车方案。这次车展上的瑞麒G5样车就属于可更换电池的电动车。

  据刘鲁伟介绍,英飞凌为奇瑞新能源车提供了IGBT功率模块、16位单片机电机驱动控制方案、电池充电管理芯片、DC/DC模块、PCB设计及相关软件等技术方案。廖越峰认为,整车厂商最看重的是控制方案和软件算法的实现,上述技术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奇瑞整车性能和竞争力。另外,奇瑞 与英飞凌的创新中心正在对AUTOSAR的技术标准作前期研究,探讨今后在车上的应用。

  科技部的王成在谈到中国电动车产业发展总体情况时表示,十二五期间,汽车业的总投入将达2万亿元,电动车部分的投入将保证在2000亿元以上。目前已经有包括底盘在内的160多种电动车产品进入中国电动车产品目录。今后将把先进动力电池作为产业重点,燃料电池发动机作为研发重点。

  上海电驱动的贡俊主要介绍了我国车用驱动电机系统的研发和产业化进展。国内部分企业和研究机构对一些新原理的电机系统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如基于双机械端口电机的电力无级变速系统(EVT)、混合励磁电机系统等,有些已做出样机,或进行了台架试验和装车。



  在部分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如满足各种整车封装需求的电机转子位置传感器、绝缘材料、永磁材料取得了突破,并已用于车上电机产品。

  在车用电机制造工艺方面进行了探索,如拼块式铁芯、高密度绕线技术和整体充磁工艺已用于工程产品。

  在规范产品技术标准方面,正组织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和电机测试基地,结合整车发展需求,进行标准修订工作。

  对于车用驱动电机发展趋势,贡俊指出,这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永磁化、数字化和集成化。永磁电机功率密度和转矩密度高,具有高效、高功率因数、高可靠性等特点。采用矢量控制的驱动控制系统,可使永磁电动机具有较广的调速范围。集成化是指电机与发动机总成、电机与变速箱总成;电力电子总成(功率器件、驱动、控制、传感器和电源等)

  关于英飞凌的电池充放电均衡技术、、电动车的安全技术、上海大郡的电动车电机控制器设计、英飞凌-同济大学汽车电子实验室的混合动力汽车镍氢电池管理系统,本站将陆续介绍。(记者 恩平)

■相关报道










郑重声明:资讯 【奇瑞汽车研究院总工:混动与电动车将并存20~30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