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汽车巨头中国市场布局——美程汽车产业观察

  链接自:

  仅供学习参考

20080117

 

一、世界汽车业发展呈现的新倾向

  时任日产 CEO 、现升任雷诺 - 日产 CEO 的卡洛斯 - 戈恩 2004 年 3 月 8 日接受美国《财富》双周刊采访时说,汽车业现在的格局并不稳定,情况还会发生变化,还会有新一轮并购、重组、联盟等浪潮,汽车业的发展呈现 3 个主要倾向。

  、兼并和重组在继续,呈集团化倾向

 

  20 世纪和 21 世纪之交的短短几年里,就发生了多起重大的世界汽车业兼并重组事件,其中 1998 年 11 月戴 - 克(戴姆勒 - 奔驰、克莱斯勒)合并数{zd0},还有通用先后兼并五十铃、富士重工、大宇,福特收购沃尔沃(轿车),戴 - 克兼并三菱、与现代联盟(现代兼并了起亚),雷诺与日产合并等。

  汽车跨国公司通过收购、兼并、控股和参股等联合和重组等手段,已形成目前普遍认同的 “ 6+3 ” 的汽车公司集团的格局。

1 、通用系 ---铃木 ---五十铃 ---富士重工 ---萨伯 ---欧宝 ---大宇 ---萨博

2 、福特系 ---马自达 ---沃尔沃(轿车)--- 美洲豹 ---阿斯顿 -马丁 ---陆虎

、戴姆勒-克莱斯勒系---三菱 ---现代---起亚

4 、大众系---奥迪 ---斯堪尼亚---朗伯坚尼---宾利 ---西特---斯科达 ---布加迪

5 、丰田系--- 大发---日野

6 、雷诺-日产系--- 雷诺---日产---三星---达契亚

7 、标致-雪铁龙系

8 、本田系

9 、宝马系

  考虑到通用汽车与菲亚特于今年 2 月 13 日刚刚协议“离婚”,故菲亚特另列

2 整车、主机和零部件供应商体系相对分离的倾向

  汽车整车企业打破生产内部一体化的分工方式,形成规模化基础上的零部件大集团。德尔福从通用伟世通从福特电装从丰田整车企业中剥离出去,实施整车与零部件的相对分离,成为独立的汽车零部件巨头。目前全球大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有

北美-------德尔福、伟世通、李尔、江森控制、天合、德纳、玛格纳

欧洲------博世、法雷奥、大陆、弗雷西亚、采埃孚、纳铁福、奥托立夫、本特勒、海拉、贝尔

日本------电装、小糸车灯、矢崎汽车线束、爱信精机

  此外,还有米其林、固特异、普利斯通这些汽车零部件巨头,又不少入选财富榜的世界“ 500 强”

  戴-克、三菱和现代三家的采购部长于 2002 年 10 月在汉城签署合作协议,实行在全球范围内的零部件统一采购,年采购额达 130 亿美元,是目前世界上汽车企业{zd0}规模的采购行动,表明整车厂家的零部件采购也开始步上合作的道路。

  、以汽车制造业为主导,形成相应的汽车产业链

不仅拉动上游产业如汽车主要原材料工业、汽车制造装备业的发展,而且促使汽车销售配件服务维修保养物流信贷保险租赁美饰公路石油汽车旅馆汽车文化等延伸服务的加强和发展。

 

  二、整车跨国公司悉数进入中国

  世界上普遍认同的“ 6+3 ”跨国公司,已经全部进入中国。

  1、 通用系 (合资企业前的百分比系外方投资股比,以下均同)

  通用汽车与上汽集团合作 ------50% 上海通用 ---50% 泛亚技术中心 ---25% 上海通用北盛(沈阳) ---25% 上海通用东岳(烟台) ---34% 上汽通用五菱 ---25% 上汽通用汽车金融 ---42.1% 通用大宇汽车技术公司(此外铃木有 14.9% 、上汽集团有 10% )

  (通用) ---20% 铃木 公司与长安集团合作 ------35% 重庆长安铃木 ---4.98% 长安汽车---20% 铃木 公司与昌河集团合作 ------39% (江西景德镇)昌河铃木

  (通用) ---48.45% 五十铃 公司与广州汽车集团合作 ---49% 广州五十铃

---48.45% 五十铃 公司与(长安汽车)江铃汽车集团合作 ---12.5% 江西五十铃---48.45% 五十铃 公司与庆铃汽车集团合作 ---5.92% 重庆庆铃汽车(引进五十铃技术)

  (通用) ---20% 富士重工 与贵航集团合作 --- (参股)贵州云雀

  、 福特系

  福特汽车与长安集团合作 ---50% 长安福特汽车 ---50% 福特长安南京工厂(马自达公司参股) ---29.96% 江铃汽车、

  (福特) ---33% 马自达 公司与一汽集团合作 ---50% 一汽马自达销售公司(长春) --- 一汽轿车股份公司(技术合作) ---17.5% 海南马自达

  、 戴姆勒 - 克莱斯勒系

  戴姆勒 - 克莱斯勒与北汽控股合作 ---50% 北京吉普, 8 月 30 日起更名为北京奔驰戴姆勒 -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其中戴 - 克 42.4% 、戴 - 克 ( 中国 )7.6% ) --- 准备收购北汽福田生产卡车

  37.3% 日本 三菱 ---14.81% 台湾中华汽车 ---50% 东南(福建)汽车、 20% 湖南长丰汽车

  戴 - 克与扬州亚星客车集团合作 ---50% 扬州亚星 - 奔驰

  戴 - 克与国家兵器工业集团合作 --- 包头北方奔驰(技术引进)

  戴 - 克与江淮汽车集团合作 --- 安凯客车(技术引进)

  (戴 - 克) ---37.3% 三菱 公司与北汽控股合作 --- 北京吉普(提供帕杰罗、欧兰德车型)

  (戴 - 克) ---37.3% 三菱 公司与长丰合作 ---19.95% 湖南长丰汽车

   - 克) ---37.3% 三菱 公司与福建汽车的技术合作

  (戴 - 克) ---37.3% 三菱 公司与中国航天合作 ---50% 沈阳三菱汽车发动机 (2.0~2.4L) 及变速器 ---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 (1.3~1.6L) 及变速器(技术转让)

  (戴 - 克) ---37.3% 三菱 公司与东风公司合作 --- 东风柳州汽车(引进技术 , 生产 MPV 风行)

  (戴 - 克) ---10% 现代 公司与北汽控股合作 ---50% 北京现代汽车

  (戴 - 克) ---10% 现代 公司与东风公司合作 ---50% 东风悦达起亚

  (戴 - 克) ---10% 现代 公司与江淮汽车公司合作 --- (引进技术,生产 MPV 瑞风)

  (戴 - 克) ---10% 现代 公司与山东荣城华泰合作 --- (引进技术,生产 SUV 特拉卡)

  (戴 - 克) ---10% 现代 公司与广州汽车集团合作 ---50% 广州现代汽车(商用车)

  、大众系

  大众 + 奥迪与一汽集团合作 --- ( 30%+10% )一汽 - 大众

  大众与一汽、上汽合作 --- 大众汽车发动机公司(大连)

 

  大众与一汽、上汽合作 ---60% 大众汽车变速箱(上海)公司

 

  大众与上汽合作 ---50% 上海大众

 

  大众与上汽集团、上海大众合作 ---30% 上汽大众汽车销售公司

  、丰田系

  丰田与一汽合作 ---50% 一汽天津丰田汽车({dy}工厂、第二工厂) ---50% 一汽丰田汽车销售公司(北京) ---50% 一汽四川丰田汽车 --- 一汽丰越汽车(原一汽轿车厂房改造后组建,生产丰田 SUV 陆地巡洋舰) ---50% 天津丰田汽车发动机公司

  丰田与广汽合作 ---70% 丰田广汽丰田发动机 ---50% 广汽丰田汽车

  丰田与华晨金杯合作 --- 华晨金杯客车(引进技术,生产金杯海狮轻型客车、阁瑞斯xx商务车)

  (丰田控股) --- 大发 与一汽、天津汽车集团合作 --- 天津夏利(引进技术,生产 MPV 幸福使者、 SUV 特锐)

  (丰田控股) --- 日野 与沈阳 - 飞机公司合作 --29% 沈飞日野(其中日野 24% 、丰田通商 5% )

  、雷诺 - 日产系

  雷诺与航天科工集团等先后合作 ---45% 雷诺塔菲克( 1994/ 三江 ---2000/ 华晨 ---2002/ 德隆 --- ?)汽车

  (雷诺) --- 20% 沃尔沃 客车与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合作 ---50% 西沃客车

  (雷诺) --- 20% 沃尔沃 客车与上汽集团合作 ---50% 申沃客车

  (雷诺) ---36.8% 日产 与东风汽车合作 ---50% 东风汽车乘用车公司(花都工厂、襄樊工厂) ---30% 东风郑州日产汽车 ---25% 东风日产柴汽车(杭州东风日产柴大型商用车底盘)

  、标致 - 雪铁龙系

  标致 - 雪铁龙与东风汽车合作 ---26.87% 神龙汽车(还有法国兴业银行 2.5% 、巴黎银行 0.625%)

  8 、本田

  本田与广州汽车合作 ---50% 广州本田汽车

  本田与东风汽车合作 ---50% 东风本田汽车(武汉)有限公司 ---50% 东风本田发动机公司 ---50% 东风本田汽车零部件公司

  本田与广州汽车、东风汽车合作 ---65% 本田(广州)汽车出口基地(其余 25% 广州汽车、 10% 东风汽车 )

  、宝马

  宝马与华晨金杯合作 ---50% 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

  * 菲亚特 ---50% 江苏南亚自动车

  (菲亚特集团) ---{bfb} 依维柯 ---50% 南京依维柯、 50% 常州依维柯

  沃尔沃 卡车是个独立的部分,因而也单列

  沃尔沃 卡车与重汽集团合作 ---50% 重汽济南华沃卡车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跨国公司基本完成了中国汽车制造业方面的布局后,他们开始了占领中国市场新的谋划。

  跨国公司和其它外国公司也全方位进入中国汽车产业链

  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投资公司或管理公司,本田技研工业(中国)投资。

  在汽车制造的上游产业,日本新日铁与宝钢合资建造汽车钢板生产厂

  在销售领域组建中外合资公司上汽大众销售、一汽 - 大众销售、一汽丰田销售、一汽马自达销售、昌河铃木汽车销售

  进入汽车金融领域,有合资的上汽通用汽车金融、有独资的福特汽车金融和大众汽车金融(中国)

  科技方面,通用汽车和交大组建上海交大卫星实验室,利用通用汽车车身制造技术研究汽车车身。大众汽车和同济大学合作建设汽车研究院。新东风的汽车研发中心、北汽现代的研发中心等相继成立。本田帮助一汽进行红旗轿车平台上的技术合作。长安汽车同 IBM (计算机)、 CISCO (网络)、 ORACLE (数据库)、 UGS ( GM 的三维造型软件公司)组建而成的长安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主要功能是提高长安汽车公司的综合管理水平。

  汽车售后服务方面的合资,上海地区是这方面的一个缩影:

  1/ 、上汽 --- 荷兰天地物流控股有限公司组建上海安吉天地汽车物流有限公司。上汽 ---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有限公司 --- 日本邮船株式会社 --- 上港集箱(澳门)有限公司,共同组建上海海通国际汽车码头有限公司。中美三家公司 --- 考瑞根( CORRIGAN )货运系统、上海中航 --- 斯堪维尔公司及 Z&P 国际集团联合组建 DC 物流有限公司。

  2/ 、上汽 --- 安飞士( AVIS )欧洲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组建安吉汽车租赁有限公司。

  3/ 、上汽与壳牌海外控股有限公司及其壳牌(中国)有限公司组建“上汽 --- 壳牌汽车快速保养”公司,合作拓展汽车服务后市场

  4/ 、上汽与日本黄帽子汽车用品组建上汽黄帽子汽车用品公司,拓展汽车用品市场。

 

  三、零部件企业在中国的投资

  目前世界xx知名的汽车零部件公司,几乎都在中国建立了合资或独资企业,总数达 500 左右,大多分布在汽车整车厂的周边,名曰汽车配件园区,或者在一些开发区。

  1 、德尔福 ------

  1999 5 月从通用汽车分离,总部美国密执安州

  主要产品为动力和驱动系统,安全、热工和电气系统,电子和移动通讯系统

  1994 年进入中国,北京、上海、长春设有代表处。有独资企业 5 家,合资企业多家(其中上海的有与长江仪表厂合资的德科电子仪表、与上海汽车空调器厂合资的德尔福汽车空调器、与上海实业交通合资的德尔福汽车门锁防盗系统),技术中心和培训中心。雇员 7000 多。在中国年销售额 5 亿美元,在华企业 1/3 出口。

  2 、伟世通 ------

  2000 年 6 月从福特汽车分离,总部美国密执安州。亚太总部迁至中国

  主要产品为底盘,内饰件,外饰件,空调控制,动力总成部件和电子产品系统,还有玻璃

  1994 年进入中国,与上汽合资成立延锋伟世通汽车饰件公司,该企业与东风汽车、北京汽车和长安汽车分别组建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与上海自动化仪表公司组建上海福电汽车电子有限公司,与耀华玻璃厂组建上海福华玻璃有限公司。

  3 、李尔 ------

  世界{zd0}的汽车内饰件系统生产厂家之一。总部美国密执安州。主要产品为内饰件、座椅系统和电气系统三大类。

 

  1997 年进入中国,成立李尔(中国)投资公司,在上海、武汉、重庆、南京和江西等有多家零部件企业。李尔上海实业交通汽车部件、上海李尔汽车内饰件、上海松江李尔汽车地毯声学元件等企业。

  4 、天合 ------

  创建于 1901 年,总部美国俄亥俄州,世界{zd0}的汽车安全带和安全气囊制造商。生产基地主要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上海天合汽车安全系统天合(苏州)汽车电子天合(宁波)电子元件紧固件装置,独资的天合汽车部件技术服务(上海)、天合汽车零部件(上海)天合系统咨询服务(上海)

  5 、德纳 ------

  创建于 1904 年,总部美国俄亥俄州,经营业务有四个单元,汽车、售后系统、发动机和流体管理系统、重型车技术系统。独资的德纳上海代表处(销售业务)、德纳(无锡)技术有限公司,合资的东风德纳车轴有限公司、天津维克斯滤轻清器有限公司

  6 、玛格纳 ------

  与上海交运股份合资的上海龙马神汽车座椅有限公司,生产座椅骨架。

 

  7 、菲特尔 - 莫古 ------

  成立于 1899 年,总部美国密执安州。制动摩檫片之父、欧美火花塞第 1 品牌{gj}

  1996 年进入中国,广州、武汉、南昌、上海、青岛、安庆等地设有独资、合资企业,上海菲特尔 - 莫古轴瓦有限公司。

  8 、博世 ------

  创建于 1886 年,总部德国斯图加特。电子燃油喷射系统,一直处于{sjlx}地位。全球独立的{zd0}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之一

  1990 年设北京代办处,北京有博世(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多家合资独资企业,有 5000 名中国员工。在上海有合资的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独资的博世贸易(上海)有限公司。罗伯特 - 博世(香港)有限公司,南京、无锡、杭州、苏州、顺德等地皆有企业。

  技术先进、模块化和售后市场大是博世在中国市场的又几个特点,联合汽车电子要成为进气模块、点火模块的供应商; 1996 年进入上海售后维修市场,现在全国有 263 家维修站

  9、法雷奥 ------

  全球xx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主机配套( OEM )、售后服务( OES )、为独立配件经销商和最终用户提供售后服务( IMA

  上个世纪 80 年代进入中国, 1994 年 8 月在北京设立法雷奥中国总部, 1998 年法雷奥销售公司在中国设联络处。有 6 家合资企业,上海法雷奥汽车电机雨刮器系统有限公司上海法雷奥汽车电器系统有限公司法雷奥汽车空调湖北有限公司湖北法雷奥车灯有限公司法雷奥温岭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南京法雷奥离合器有限公司

  10 、大陆 ------

  成立于 1871 年,德国汉诺威。主要生产橡胶制品。

  上海有 2 家合资公司,上海汽车制动系统有限公司(防抱制动 ABS )、上海康迪汽车制动器有限公司(主缸和真空助力器)。

  11 、采埃孚 ------

  成立于 1905 年, 1992 年组建采埃孚集团,确立了动力传动和底盘技术在世界上的{lx1}地位。

  在北京和上海都有代表处。上海地区的合资公司有:上海采埃孚转向机有限公司采埃孚汽车变速箱(上海)有限公司上海汇众萨克斯减振器有限公司上海伦德汽车配件有限公司采埃孚销售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南京有采埃孚转向泵有限公司柳州采埃孚机械有限公司北京采埃孚北方传动系统技术有限公司,采埃孚传动技术 (苏州)有限公司

  12 、纳铁福 ------

  创始于英国工业革命开始, 19 世纪发展为世界{zd0}的钢铁企业之一。生产的动力传动产品和粉末冶金产品闻名于世界。上海有纳铁福传动轴有限公司。

  13 、奥托立夫 ------

  1956 年建立,总部斯德哥尔摩。世界{zd0}的汽车安全装置生产商之一。

  1989 年在中国建立合资企业,上海、南京、长春设有 3 家公司。

  14 、本特勒 ------

  1922 年成立, 1999 年发展为集团。总部德国 Paderbom 。集成的底盘和悬挂模块处于{sjlx}地位。上个世纪 90 年代后期在上海设立代表处, 2001 年与上海汇众合资组建上海本特勒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轿车副车架和相关结构件。

 

  15 、贝洱 ------

  1905 年成立,欧洲{zd0}的热系统供应商。总部在德国,{zd0}的工厂在西班牙。

  贝洱的汽车空调系统具有系统设计和开发能力。上海有贝洱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16 、电装 ------

 

  1949 年 12 月从丰田汽车公司分离出来,总部日本爱知县。

 

  生产动力控制系统、热系统、电子系统、电气系统和小型电机等。天津、重庆、广州和上海都有它的合资企业。与一汽集团的富奥合资,在天津成立天津富奥电装空调有限公司

  17 、爱信精机 ------

  丰田汽车的核心成员动力传动、车身、制动和底盘、发动机、电子信息等。

  18 、小糸车灯 ------

  1915 年创立,铁路信号灯起家, 1945 年生产汽车车灯, 1957 年成为日本{zd0}的汽车车灯制造企业, 1983 年与美国、 1986 年与泰国、 1988 年与中国台湾、 1989 年与中国上海成立合资企业,上海小糸车灯目前占汽车灯具市场 50% 的份额

 

  四、中国仍然是跨国公司投资的热点

  跨国公司完成了对中国汽车制造业方面的布局后,开始了拓占中国市场的新谋划

  在市场低迷的 2004 年,跨国公司纷纷宣布新的投资设想,中国依然是跨国汽车公司投资的热点。

  1/ 、东风汽车集团与 PSA 集团双方投资 6 亿欧元,使产能从 15 万辆增加到 30 万辆,形成两个轿车平台( 1 月);

  2/ 、通用汽车计划投资超过 30 亿美元, 2007 年达到产能 130 万辆( 6 月);

  3/ 、大众汽车决定到 2008 年投资达到 53 亿欧元,产能达到 160 万辆( 6 月);

  4/ 、丰田汽车计划到 2008 年,产能达到 50~60 万辆( 6 月);

  5/ 、东风本田宣布总投资 28 亿元,引进本田 CIVIC 稀薄燃烧发动机轿车,产能由 2006 年前从 3 万辆提升到 6 万辆( 11 月)。

  2005 年厂家扩产频频, 5 月底,北京现代完成中期计划,产能达到 30 万辆; SGM 南厂建成,产能 48 万辆; FA-VW 开始成都工厂建设,产能将升至 76 万辆;长安铃木 20 万辆扩能投产。 6 月,上汽通用五菱收购青岛颐中,扩能将在 25-30 万辆。 12 月, SVW 三厂改建工程,再提高 15 万辆产能,达到 60 万辆;广州本田二厂建成,达 35 万辆;东风本田扩产至 48 万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十一 - 五”预测报告认为, GDP 保持 8% 左右, 2010 年 GDP 达到 2.3 万亿美元,人均 1700 美元。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预测,未来 15 年末即 2020 年 GDP4 万亿美元,人均 3000 美元。跨国公司的新谋划、新追加投资,不是没有道理的。

    

郑重声明:资讯 【世界汽车巨头中国市场布局——美程汽车产业观察】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