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分析

产业现状:机会与挑战并存

户外运动用品市场增长非常迅猛。根据中纺协户外用品分会的《中国户外用品2008年度调查报告》,2007年中国户外用品市场发展迅猛,户外品牌总数为230个,相对于2006年增长了31%,年度批发、零售总额为37.83543亿元人民币,相比2006年增长了34.17%,渠道建设也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2008年,中国户外用品零售总额达到36.5亿元人民币,较2007年的23.8亿元人民币同期增长53.3%。2009年零售总额将超过50亿元,预计到2010年户外用品的销售将达到60亿-80亿元人民币。2011年有望突破百亿元。

户外休闲用品市场充满机会。我国户外休闲用品产业从起步到现在只有10多年时间,人均年消费量仍然非常低。调查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户外用品年消费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7,是美国的1/45。保守估计目前我国参加户外运动的人数超过1000万,其中经常参加户外运动的人数约为110万人,我国户外用品市场一年的产值约为35亿元,而欧洲有400亿到500亿元的空间,未来增长空间巨大。

国内外品牌竞争激烈。目前,国内户外用品市场上的国内品牌和国际品牌超过400个。据COCA的统计,截止2008年底,国内共有415个品牌,其中国内品牌151个,国外品牌264个。国外户外运动品牌大举进入国内市场,90%的国外户外品牌都可以在国内找到身影,其品牌数量及增长率、出货量都暂时{lx1}于国内品牌。国外品牌比较强势,国内公司的主要优势是价格相对便宜。

制约国内户外休闲用品发展的因素。目前户外店中超过80%90%是单店,约10%是多店,区域连锁店不到2%,跨区域连锁店和全国连锁屈指可数;缺乏足够丰富数量和差异化的品牌和产品供应,无法适应和满足多层次消费者需要;资金募集能力决定和局限着连锁发展速度。

 

 

产业特征:户外用品的消费与大众生活理念、可支配收入、城市化的进程、社会保障体系和旅游交通等因素密切相关

1.本土品牌在不断丰富自己产品线,走向成熟发展之路,国内企业进一步加强管理、增加研发投入、培育自有品牌。

2.前六大品牌占据市场半壁江山,产业集中度继续提高,未来户外用品行业主要是技术、质量和品牌之争。

3.境外品牌持续看好中国市场,普遍加大了投入力度,2008年度,按照销售量计算,户外用品行业国内市场占有率{zg}的3个品牌有两个是国外品牌(哥伦比亚、奥索卡),他们的营销网络分别为430个、300个与173个。

4.专业户外店在向连锁经营、规模化方向发展,5年前全国只有400多家专业户外用品经销商和300多家专业户外用品店,现在已经分别超过了2000家和1500多家。

5.专业化和“泛户外”都有生存和发展空间,专业的户外品牌,技术上要求高,国内厂商未必达到要求,泛户外的市场更大,两者比例约为15%-85%;户外运动已经成为一种生活符号,一种时尚的标志,未来的户外运动将是以大众参与为主的一种生活方式。

 

产业发展趋势:“休闲、健康、自然、环保”的理念推动产业进入长期增长阶段

国内市场快速扩容。户外用品市场是一片蓝海,中国的户外运动市场尚处于开发起步阶段,上世纪90年代初,拥有了自己的专业户外用品零售店以及较为初级的户外运动产品。2000年至2008年中国的户外用品市场零售总额以年均48.9%的速度增长。2010年是户外用品的开端之年。未来五年行业的发展速度会维持在35%以上。业内人士预测,中国的“大户外”市场将以50%的年增长速度飞速发展,呈直线上升趋势,所蕴藏的市场将会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生活方式转变和消费结构升级推动行业发展。我国户外用品行业迅速发展得益于城镇人口的扩大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持续增长。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已进入较高的消费层次,中高收入群体正在形成和扩大。这些群体在满足了基本的物质需求后,开始追求时尚潮流、健康、探险的生活方式,体验大自然乐趣,其中尤以企业家、高收入群体、高知人群、白领及热爱探险旅游者为主。登山、露营、漂流、飞行滑索等在近几年受到了不少时尚人士的青睐,带动了户外用品市场的繁荣。随着GDP增长带来的消费增长、消费者兴趣的转变,加上中国丰富的户外旅游资源,未来5年我国户外用品市场年均有望保持不低于40%的增速。

出口市场仍有发展空间。据预测,未来十多年内,发达国家相继进入“休闲时代”,发展中国家也将紧随其后。“休闲经济”将成为世界支柱产业之一。据海关不xx统计,2009年全球户外家具及休闲用品(涉及到户外家具、运动及滑雪装备、帐篷、遮阳用品、睡袋、烧烤炉、人造花、转动坐具等)出口金额1631亿美元 ,我国户外家具及休闲用品出口395亿美元,占全球的24.2%,成为世界上主要的户外家具及休闲用品的生产国。目前我国从事上述产品出口的企业家数接近10万家。美国、欧盟和日本是世界上户外家具及休闲用品的主要消费国家。

产品发展注重追求原始、简约、生态环保以及性能、舒适和安全。户外用品行业有别于一般消费品,具有与自然资源紧密联系的特征,户外运动产品对技术含量及专业性能要求甚高。户外运动服装讲究面料吸湿排汗、防水防污、抗静电、抗紫外线等;户外运动鞋还要讲究除臭、耐磨、防滑、耐折等等。因为有时要从事剧烈的运动,户外用品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户外运动参加者的安全。走专业化与时尚化相结合的道路,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户外用品零售终端向规模化、专业化和多品种发展。户外用品销售较为发达的欧美国家,他们的零售终端主流都是那些容纳众多不同风格、功能、价格,品种众多的较大规模的户外用品专卖店。只有集合高低差异、不同品味风格特点、多样化的产品品牌,才能更好地满足不同消费者不同需求,才能形成长久销售发展力。国内户外零售终端从单店、多店、区域连锁、跨区域连锁发展为全国连锁。

“拿来主义”和自主品牌相结合。户外运动企业除了自创品牌,与国际户外运动巨头“联姻”是主要选择。户外运动市场在国内已经相对成熟,借助国际{dj0}户外运动品牌,可以迅速开拓市场,在品牌号召力和产品功能方面也更有保障,并可以学习国外的户外运动品牌的运作、研发、设计和管理,帮助自主品牌成长。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户外休闲用品产业分析】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