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篇潜水员溺亡事故报道引发的感慨

     

              从一篇潜水员溺亡事故报道引发的感慨

 

   下午正端着咖啡在网上闲逛,女儿让我上“XX潜水论坛”去看个帖子。本来我已经对这个论坛没了兴趣,看女儿这么认真就随手打开了网页找到她所说的话题。

    原来,这是转载一篇来自国外的报道,说的是前些日子在Galapagos的一条潜水船上发生了一起意外,一名年轻的女潜水员不幸身亡。这本身是个悲剧,但在这个论坛上却引起了不少“潜水专家”的点评。当然,事情一出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无可厚非;但是我最讨厌的是假行家。说句不中听的话,自己不懂没关系,出来教育别人就不对了。

    galapagos本来就是一个洋流极为复杂的地方,是我心目中潜水人的“麦加”,是潜水的{zj2}之地。两年前,我曾经在这个论坛上征集潜伴前往Galapagos,提出的条件是至少要有100以上的安全下潜记录。没想到在我看来的这个{zd1}要求居然受到了质疑!其实,我认为安全下潜记录的多少就是你潜水经验的积累。神xx是子弹堆出来的,坐而论潜不是真正的潜水员。

    我自认为潜遍世界几乎所有知名潜地,拥有数千个安全下潜记录是有资格说这样的话的。在我和女儿经常谈论的话题里,潜水安全是最多的问题,她做为一个资深职业教练也会给我很多建议。我们也时常感慨国内的潜水环境,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潜水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一项运动。一旦喜欢上这项运动的新人也很难磨练成老鸟,就是因为很多急功近利的潜水机构以及每年下潜不到50 瓶、喜欢指导新人的潜水“老鸟”在误导这些新人。本来,今年7月我女儿在马尔代夫包下一条船几个好朋友要去看Manta  Ray与鲸鲨共舞的奇景,因为还有几间空房不想浪费,就在论坛上发帖想特意带2个不到50个下潜的新手上船,一是我们这些住船的都是有上千个下潜的老鸟,省下两个跟船的DM可以一对一的带两个新人,让新人领略一个独特的潜水环境;二是可以多几个人分摊费用。并没把它当做啥商业机会,(总不能说还要免费吧?)没想到的是被论坛的主人锁了贴,理由更是莫名其妙。当然,论坛是你家的,你想不让谁说话我也没办法。可叹的是那些新手失去了一次很好的机会,真的是无话可说。哎!话题扯远了,还是回来说说Galapagos。我曾经两次船潜到达尔文岛和狼岛,这两个岛是Galapagos潜水的标志性海域,也是以乱流、强流著称的潜地。用当地潜导的话说:“如果你看到蓝水,你就到东京了!”每个潜水员发个水下定位仪指导了使用方法,再三嘱咐;无论发生什么情况不能离开礁盘,否则,乱流会瞬间把你冲到几十公里以外。虽然会有海军协助救援但是水下定位仪的有效范围只有两百公里,一旦消失在大洋里那就只能靠你自己了!其实,真的发生了那种情况,恐怕等不到救援,在只有17--19度的海水里更可怕的是失温,那将很快夺去人的性命。

   看那篇有关报道出事的潜水船还刚出发,根本还没来得及配发水下定位仪,因为在Galapagos那只是个初级潜点,水下定位仪只有在到达狼岛的{dy}个下潜之前才会配发。也就是说;狼岛和达尔文岛才是Galapagos的精髓所在。所以有;“不参加船潜就不算真正到过Galapagos的说法”。这也是获得批准的三家船潜公司每年不断抬高船价的原因。话说回来,这只是第二天的{dy}潜;我到过那个潜点,难度不是很大,从死者气瓶的残量来看,出事的时候应该是最初下水的十分钟之内,也就是说;她没能及时穿越急流层到达比较稳定的20米以下。这也是在Galapagos潜水的一个特点;Galabagos是三大洋流的汇集地,水下乱流是由下至上,而深层寒冷的水流遇到上层比较温暖的水流又会卷起旋流 ,汇集在5--20米的深度变得格外强劲。所以,需要潜水员有很强的体能,以尽快的速度下潜穿越激流层到达比较稳定的25--30米。这一点也是DM反复强调的,只不过我发现事后很多潜水员都是忽略了这点。那位出事的女潜水员虽然有百多个下潜,但是显然缺乏穿越急流的能力,惊慌中被乱流打失了呼吸装备。

   其实,我这样判断是有根据的。一个潜水员尽管你有上百个下潜纪录,但是如果你有超过三个月以上没下潜,那还是不要到难度比较高的潜点去挑战自己,毕竟生命只有一次。

   我这次到Malapascua潜水时就遇到了一件险些酿成重大事故的意外,那是在Gato Island我最喜欢的一个潜点,水下24米、微流。我正准备拍摄一只海马忽然发现右后的一位同伴手忙脚乱,呼吸器从口中脱落、面镜也不在原来的位置了。而他的同伴惊呆在一边,不知如何是好。幸好,带我们下水的DM反应极快,冲上前{dy}时间拿起呼吸器塞到他嘴里。同时,我和女儿扶住了他的身体。极富经验的DM先帮他稳定了情绪,清理面镜,重新检查整理好装备,安慰他完成了继续的下潜。

    返回水面后了解到,这名潜水员虽然有AW的资格,也有上百个下潜记录。但是,已经一年多没有下水,居然忘记了面镜排水的技巧。前几个下潜看似很正常,而这次 遇到面镜进水以后搞错了排水动作,慌乱中丢掉了赖以生存的呼吸器。真的是让人吓出一身冷汗,多亏当时在场的都是极富经验的潜水员才避免了一场重大事故。这一事件表明,即使是在风平浪静的海底也会出事故,更何况是Galapagos那样的{zj2}潜地?潜水员自身的安全保障只有依赖自己,平时对设备的检查、维护。每年不少于100个安全下潜记录,这些才是你水下生命的保障。

    最近在网上遇到了一位小朋友,是有总共十来次下潜的发烧友,计划7月和同伴去Galapagos 现在努力准备考取DM资格证书。其对潜水的发烧程度远超过了当年的我。敬佩之余,向她建议;不如拿这些时间和钞票选个亚洲海域多积累些下潜记录吧?

   其实,我注意到很多热爱潜水的朋友多少都有一个误区,就是反复只在一两个潜地潜水。当然,这在初级阶段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如果你有了上百个下潜记录就应该走向大洋,去看蓝水。不同的海域有不同的海况、不同的海流和不同的海洋生物。只有不断地熟悉真正的大海,永远保持对大海的一份敬畏之心,才能成为一个潜水高手,这才是潜水安全的保障。

   

 

 

郑重声明:资讯 【从一篇潜水员溺亡事故报道引发的感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