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江悠悠千古情- Jane_788 - Jane_788 - 和讯博客
绣江悠悠千古情 [原创 2010-05-09 21:28:40]   
  绣江河,又称盲河、盲水,是章丘境内{zd0}的一条河。因芹藻浮动、水纹若绣而得名。它发源于明水以百脉泉为冠的诸多泉群,由南向北奔腾而下,穿村过乡,九曲回肠,在绣惠镇金盘村与西巴漏河合流,然后向北、向西,穿过章丘古城,流经“东方商人”孟洛川的家乡旧军村,蜿蜒曲折三十多公里注入小清河,东流入海。   千百年来,绣江以她独特的风姿,宽广的胸怀,滋润着两岸的土地,哺育着沿河的人民。漫步绣江河畔,宛然置身江南,其上游的砚池、浅井村一带,是章丘有名的小江南,这里自古物阜民丰,多得鱼米之利。夏日,荷花绽放,稻花飘香,绿柳染烟,沙鸥翔集,景色蔚为壮观,有诗赞曰:“绣江之水清如许,荷花香接稻花香”。这里盛产xx的明水香稻和白莲藕。明水香稻质粘香甜,向有“一地开花满坡香,一家做饭四邻香”之誉,曾作为贡米向皇帝进贡。1954年,参加在印度举行的国际香稻品种展,以味美质优而名列榜首,获“世界香稻{zw}”殊荣。“明水白莲藕”是享誉国内外的藕中精品,块大色白,质地细腻,甜脆爽口,嚼后无渣,以其独特的风味被人们所称道。李清照《如梦令》中的名句“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写的就是幼年时期在此乘舟游玩的情景。你想,章丘有如此丰美的泉水,怎能不蕴育出一代词宗呢?水势丰满的东麻湾、西麻湾群泉长年累月喷涌不断,汇成波涛汹涌的绣江河。在我国发源于山麓湖泊的众多河流中,像绣江这样出自泉群,妖娆张扬于闹市的河流,堪称天下{dy}!   绣江河水源远流长,右岸的相公镇东依连绵起伏的长白山脉,这里不仅是宰相故里,而且是有名的铁匠之乡。长白山上有xx的醴泉寺,相传是宋代xx文学家范仲淹读书处,章丘八大景之一的“卧看东岭晓月明”说的就是在古城县太爷书房观看长白山岭的美景。章丘八大景之“黉塘夜雪粉妆城”即相公镇巡检村东边的黉塘岭。一代名相房玄令,元代xx的政治家、诗词曲家张养浩都出生于此。过去,这里村头树下,或谁家闲园子,风箱一安,几块砖一垒,泥巴一糊,一师两徒,或一师一徒,腰里围块围裙,将家家户户拿来需要补豁的、淬火的锄镰锨镢等铁家伙往火里一埋,风箱一拉,师傅掌小锤,徒弟抡大锤,叮叮当当,抵挡着迸溅的火星,击打着从白炽的火中用铁钳夹出的铁家伙。一会儿功夫,锋利的铁家伙便打好了。农民不用花太多的钱就可用此继续从事生产。铁匠们靠着这精湛的手艺,走遍大江南北,闯关东,走深州(在河北省),下胶东,直闯得长白山下旗幡扬,王薄起义为民众,王莽改制建大业。真可谓“炉中生造化,锤下定乾坤”。如今的铁匠之乡虽然早已改用了空气锤,但章丘人那种勤劳、勇敢、拼搏奋斗的精神却像绣江河水一样世代流传。   水磨,是古老的绣江河上曾经亮丽的一道风景。据说,仅从明水到绣惠镇金盘村这二十多华里的河道上,就分布着几十盘水磨,当时号称七十二盘。至今,乡间还流传着“绣江河弯十八拐,昼夜十八盘”之说。这些水磨,主要是人们利用水利资源进行生产服务。解放以前,它以磨香为主;解放后,在党的领导下逐步破除迷信,香磨没有了市场,才主要用于加工粮食,服务于农业生产。从“五凤潭”(今五孔闸){dy}盘水磨北去,后营村、宫王村、绣源村、樊家村、宋家磨、四盘、三盘、金盘村,都有水磨。其中,最有名的是金盘水磨,因此地河堰高,故有“绣江{dy}堰”“章丘{dy}磨”之说。如果今日你来金盘村,还能看到当年残存的磨堰。(附:残存的金盘村磨堰)春日渐暖,积雪融化,河水上涨,拍岸起浪,水磨被水冲动发出巨大的轰鸣,在万籁俱寂的春江月夜中声传数里,不绝于耳,形成了章丘xx的八大景之一“绣江春涨水流声”。章丘知县钟运泰有诗赞曰:“{yt}春卷千堆雪,三月晴轰两岸雷”。   江秀桥亦美,绣江河上的桥也各具特色。绣江由泉汇成河流,先过明水东门外的锦江桥,再穿中游的三义桥、金盘大桥、章丘古城的绣江大桥(又叫东关大桥),锦川大桥,后绕过口磨桥,回村大桥等蜿蜒北去。这些桥都是望江观景的绝好之处,每座桥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其中绣江大桥历史最早,此桥始建于明朝初年,距今已有五百余年。整座桥坚固xx,看上去古朴美观。其建筑结构之美倍受人们青睐,可与隋朝李春设计的赵州桥相媲美。桥身由九个立方洞组成,每个洞的两边是由一块四五吨重的巨型三角石块支撑,桥面是巨石连接而成,桥基由光滑平整的巨石铺就,巨石下面打有柳木桩子,河水流过,发出清脆悦耳的声音,远在数十里外就闻水声隆隆,此之谓“绣江春涨水流声。”当年韩国大使来此观看后赞叹不已,亲自画图带回国后,由皇家博物馆收藏。后来他再次来中国寻找当年的绣江大桥,由于改建重修,失去了昔日风采。那韩国人大哭了一场。由此可见绣江大桥在外国人心中的地位。现在的绣江大桥是镇政府于九六年重建,远远望去,像一长虹卧波,壮美迷人。冬日早晨,温暖的河水与寒冷的温差使得河面形成一道奇特的景观。站在桥上,但见水烟淼淼,雾气蒸腾,宛若仙境一般。夏日,一个个小小的泉眼汩汩地摇曳着,在阳光下泛着泡泡,招来许多孩子嬉戏游耍,一只只鸭子扑楞楞飞向远处,或向岸边去梳理自己的羽毛。桥下石洞里,妇女们坐在石块上把脚丫放在水中,或浣洗衣服;或拿一把梳子,把长长的头发放在水里去洗;或拿来麻线一边纳鞋底,一边说笑;也有的老人拿一马扎放在水中,手里拿一书看着;小孩子们则一腚坐在水中,两脚叉开,双手去逮鱼虾……   春雨中的绣江河更是堪称一绝,站在古城西门的锦川桥门楼上远眺,但见细雨濛濛,河上似烟若雾,玉带飘柔,河水轻吟浅唱。烟雾迷离之处,女郎山隐约其中,庙殿佛寺,犹如缥缈的玉宇琼楼。向西望,百川汇流,碧水似练,通向白云湖。人间?仙境?似梦若幻,形成xx的章丘八大景之一——“锦川烟雨”。嘉庆年间,xx诗人马汝舟之妹有诗曰:“锦川带美陂,油壁驻芳时。雨湿村边柳,花明郭外祠。绿烟寒不断,红日上犹迟。风景时时润,前人好句垂。”   金盘大桥在绣江河水与西巴漏河交汇处,此处地势高,水量大,由于巨大的落差,南下的绣江水在此倾泄而下,叠瀑轰鸣,飞花四溅,玉滴金盘,激起石磨旋转,景色蔚为壮观。在此观景会让你思接千古,浮想联翩。元代xx散曲家、政治家刘敏中就出生在金盘桥东边的西皋村。   今天,如果你沿河踏寻,还可发现绣江河两岸有当年残存的建桥石碑。绣江大桥在九六年重建时就曾挖掘出两块镇桥麒麟石碑(后来,那两块麒麟被人盗走)。在今三义村西头的桥畔,也有一处清朝的建桥石碑,记载着当年建桥的情况。如今,绣江河上又架起了许多雄伟壮观的新桥,如章丘古城0八年刚建成的文化路桥,便成了绣惠的另一亮点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枢纽,它与绣江大桥、绣惠大桥之间建成了水上公园,还重建了昔日之绣江亭,亭为六角,飞檐斗拱,雕梁画栋,玲珑典雅,实为望河观景之绝处。河两岸,一幢幢小洋楼拔地而起,成了普通农家的住房。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腰挎手机的农民开着小汽车去做生意,好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景象!古城现代诗人高洪达曾作诗赞曰:“两边景观树,奥迪四轮飞旋。楼高水绕佳丽处,普通人家居住。”   绣江河流至章丘古城,引水绕内城一周形成护城河,出城向西流入烟波浩渺的白云湖。河内鱼翔浅底,荷花绽放,清香袅袅。公元一二三五年,金代大诗人元好问只身来章丘游览绣江,曾有诗云:“长白山前绣江水,展放荷花三十里。看山水底山更佳,一堆苍烟收不起。”民国20至24年,冯云和任县长,从金盘桥架渡槽引绣江水入城壕,在城东南建荷花池,中山亭,并沿城壕堤岸植杨树千株,城郭宏伟,门楼壮观;壕内水清鱼跃,莲香艇游;壕岸青杨钻天,蝉唱鸟鸣。绣江河流经绣惠镇13公里,沿河截流提水灌溉、养殖、置水磨等,颇受其利。1977年,建成长达1200米的渡槽引绣江水上山,灌溉梯田,形成了千亩农业观光区。驰名中外的章丘大葱也因绣江河水的滋润而格外脆甜、高大、白皙。尤其是女郎山附近十余方公里内的大葱为{zj0}。这里,由于水质、气候、土壤等因素,所产之葱与其他地区相比,葱白粗、长。以“大梧桐”为代表,一般株高130——150厘米,粗3——4厘米,单株重0.5公斤,最重可达1.5公斤,株高2米,白长80厘米,且越晒越白,放在油里煎炸不萎缩,反倒开花,用它所烹食物喷香可口,故绣惠被誉为“葱王之乡”,“葱状元之乡”。   古韵悠悠,稻荷飘香的绣江河不仅风光秀丽,景色旖旎,而且水产丰富,硕美可人,使当地居民受益无穷。大致可分为菜蔬类和鱼虾类。菜蔬类就是生长在河边及浅河床内的各种水菜,有河菜、水芹菜、水荠菜、苲菜(也叫苲草)等,一丛丛,一簇簇,一片片,或煎炒或凉拌,清香可口。据说,旧时百脉泉池中的松苲是专门招待前来巡视的朝廷命官的章丘特色菜。但这些水产因其各自的生长特点不同,其个性味道也不尽相同,有的仅可充饥,则不可多吃。生活困难时期,它们填补了沿河人民的肌肠,培养了章丘人吃苦耐劳的精神。鱼虾类中软体的有红翅、豆翅、白条、鲫鱼、鲤鱼、鳝鱼、鲶鱼等,甲壳类有甲鱼(俗称鳖或王八)、螃蟹、嘎啦。另外,还有青蛙、水蛇、蚂匹、水蛭等许多虫类。河水蜿蜒北去,不仅给两岸群众带来了鱼虾之资,灌溉之利,还在河底出产一种珍贵的状如蜂窝的观赏石,此石吸水性极强,被称为“上水石”,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有毒物质,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是居家、办公室内的理想摆设。   河水养育着两岸人民,造就着一代又一代英秀。战国时期xx的思想家邹衍游说于齐鲁之间,撰书十万言,其语闳大,至于五垠,创立了“五德始终论”,城东关北鱼市街曾建有邹衍祠。xxx总理的恩师高亦吾先生也出生在这座古城。城北女郎山自汉经历变迁,距今已有1730多年,据明清县志《三齐记》文,西汉太守章亥之女,溺死绣江河后葬于此,故名。山上有三阳洞,相传是金葆光子学道之处。山下还有真武庙、关帝庙、八腊庙等郎山大观。每年三月二十八山上都有庙会,其场面之宏大,堪比济南的千佛山庙会。山上风光秀丽多姿,曾引得多少文人墨客来此登临。明代xx文学家、戏曲家李开先罢官后住章丘城常登此山,咏五律《游女郎山》一诗,开头两句为“平野千里余,南来首此山”,抒发了对女郎山的钟爱和忧国忧民的心情。清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65年),已经五十七岁的蒲松龄先生就曾来此凭吊,有诗曰:“当年曾此葬双环,骚客凭临泪色斑。连翠飘摇青郭外,小坟杂沓乱云间。秋郊罗袜迷榛梗,月夜霜风冷佩环。旧迹不知何处是,于今空说女郎山。”博学奇才的“怪人”雪蓑先生,在《黄菊》中描绘的是秋日黄昏女郎山之美景。如今的女郎山还安装了电视转播台,建成了人工降雨发射炮台,新修了广场、花园,服务百姓,造福人民。   被称作新河的绣惠渠灌区,也是引绣江之源灌溉着两岸土地,曾一度被人们誉为北方的都江堰。它位于章丘中部,胶济铁路以北,南起明水镇杨胡庄,北至刁镇白衣村,东临漯河,西接杜张水库。解放后,山东省政府选定绣惠渠为试办灌溉工程重点。1956年,国家又对其进行改、扩建,在旧渠上游修建控制建筑物,以控制水源。中游增修跌水工程,改变渠坡冲刷现象。下游新、扩建排水系统,使6000亩盐碱地变为良田。现在由于明刁路扩建、改建,已将水源进行疏浚,新河湮废,沿路成了章丘重要的工商业基地,山东有名的章丘钢铁市场就位于此地段。   绣江河遮挽着女郎山,越过口磨桥,蜿蜒来到古高唐县回军镇(今回村),将其一裁为二:回南、回北。穿越古代两支xx所在地,绕过商业巨族旧军孟家,向北流经水寨、辛寨,奏着一曲《河水谣》,洒满两岸幸福花,谱写着新时代的《章丘颂》,汇入小清河,奔向大海的怀抱。   滔滔绣江河,悠悠千古情,永远造福着绣江河畔世世代代的人民。哦,绣江河——母亲河、幸福河。
郑重声明:资讯 【绣江悠悠千古情- Jane_788 - Jane_788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