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选的青少年时代
郭洪波、纪光碧 编著
张卫民评注
王选育人真卖力,
捐资千万设奖励;
执著狂热不近利,
只为别人不利己。
天才勤奋志不移,
绞尽脑汁解难题;
激光照排新世纪,
现代毕昇乘鹤离。
幸福和睦的家庭
1937年2月5日,一位可爱的小男婴,迎着新春的曙光,在上海市衡山路一家知识分子的宅院里诞生了。新生的婴儿除了啼哭声很响亮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父母给他起了个很普通的名字——王选。他上面已经有了两个哥哥和两个姐姐,他排行第五。
当时,谁也不曾料到,这个普普通通的小男孩儿,40年之后竟成为中国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始人,而且在北京引发了一场震惊中外的汉字印刷术大革命,成为名扬中外的电脑科学家。
王选的父母都是为人正直、宽厚的知识分子。父亲王守其是学铁路管理专业的,毕业于南洋大学。在动乱的旧中国,他没有机会在对口专业上施展才华,就在上海新通公司担任会计师。这家公司主要是同欧美国家进行机械工程方面的贸易,经济效益不错,王守其身为高级职员,收入也还算丰厚。
王守其做事认真严谨,他管理的帐目和现金从来没有出过差错。他相信科学技术能救国,因此,他对几个子女的数理化成绩特别重视,他常常督促子女们要学好数理化,将来好报效祖国。父亲的爱国热情和民族气节,曾给王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天才儿童智力潜力发展的关键。张卫民评注)。
在上海的黄浦江上,横跨着一座外白渡桥,这本来是上海人跨越黄浦江的自由通道。日本鬼子占领上海后,为推行奴化教育,滥施淫威,在桥上挂了一面日本国旗,并派兵把守。凡过桥者,都得向膏药旗三鞠躬方能通过。王选的父亲为了不受这份侮辱,宁肯绕远道去买东西,也绝不过桥向侵略者的国旗鞠躬。
还有一次,王选的姐姐买回几支价钱便宜的日本铅笔。爸爸见到后非常气愤,严令女儿把铅笔扔进火炉里烧掉。王守其告诫子女们:家里再穷,也不许买日本货!
母亲周邈清,是一位贤惠的知识妇女。她的父亲,即王选的外祖父,曾留学日本学过化学和测绘,思想开明,具有强烈的反封建意识,坚决反对妇女缠足。王选的母亲和姨妈们都没有受过缠足之苦。
王选的父母待人宽厚,疼爱子女,一家七口过得十分和睦,家里充满了温馨和谐的气氛。兄弟姐妹之间也都能互相关心,十分友爱。有一年,王选的二哥患了重病,长期低烧不退,全家人都焦虑不安,王选自告奋勇地给哥哥量体温,{yt}三次,每次量完之后都把体温记在小本子上,然后再根据记录画出哥哥的体温变化曲线。只要一发现哥哥的体温下降了,王选就会高高兴兴地把喜讯告诉全家每一个人。(小王选这么小就能将数学统计与医疗实践相结合,显示了王选将科学与实践相结合而将科学应用融会贯通的能力,小荷才露尖尖角,于无声处听惊雷。张卫民评注)。
1962年,王选患了"结节性动脉周围炎",是一种罕见的凶险病症,当他回上海疗养时,也得到哥哥姐姐们的热心关照,他每月都能收到哥哥姐姐寄来的钱和营养滋补品,王家兄弟姐妹之间充满了人间美妙的骨肉亲情。
美满幸福的家庭,为子女们的健康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家庭环境。
难忘的母校
王选从4岁上幼稚园起,一直到1954年高中毕业,他都是在一所学校就读的。这所学校的名字叫上海南洋模范学校,它不但设有小学部、初中部和高中部,同时还设有幼稚园。别看这是一所私立学校,但因校长懂教育,办学有方,不但校风好,教学质量也高,先后培养出不少栋梁之材,是上海的一所xx学校,声誉同省立的上海中学相媲美。
王选从小就是个守纪律、有礼貌、学习勤奋的好学生。他的学习成绩总在班里前三名,当过副班长、班长。他在五年级时还被班里同学评选为"品行{zh0}的人"。王选从小学升初中,从初中升高中,都因品学兼优被保送直升。
王选是好学生,可不是书呆子。他很喜欢体育活动,他喜欢打乒乓球,也爱踢小足球。王选还是踢毽能手,他一口气能踢几百个。
王选性格温和,待人宽厚,做事很有主见,很有股子倔强劲儿。他被保送上南洋模范中学初中部时,家里发生了一场激烈的争议。原来,南洋模范学校的幼稚园和小学部都在上海市内,唯独初中部在上海郊区的一个小镇子里,虽说田野小镇的风光迷人,但生活条件比城里艰苦得多。学生宿舍很简陋,几十个人住一间大屋子,又闷又热。当地没有电灯,上晚自习时只能用咝咝作响、白光耀眼的汽油灯。一日三餐就更无法同城里相比了。父母出于对小儿子的疼爱,担心王选过不惯乡镇艰苦的生活,不赞成王选上"南模"的初中部。可是,王选对南洋模范学校的感情很深厚,非要上"南模"读书不可:不就是生活艰苦些么?那算什么,男子汉还怕苦!
家里人拗不过王选,{zh1}还是尊重王选的意愿,到郊区去寄宿上学。
王选用事实证明,王选的选择是正确的。当年南洋模范学校校长沈同一是位很有教育思想的办学人,他利用"名校"的声誉,高薪聘请了一大批高水平教师来"南模"任教,其中有不少是从大学聘来的讲师、教授。(“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面对前来探望的温家宝总理,钱学森多次提出这样一个刻骨铭心的疑问。我认为,钱老的疑问,也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疑问,是社会各界对中国教育的疑问,是一个伟大民族必须直面的疑问。前不久,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讲话中说:“当前,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正处在关键时期。
”“应该清醒地看到,我们的教育还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温总理的感叹,源于对中国教育深层次问题的忧虑。缺乏人才长远规划的短视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扭曲的考核评价和选拔机制,怎能催生“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怎能让创新之花盛开、创新之树常绿?对于中国教育家的束手无策,我作为一名民间天才教育学业余研究者即“民科”可以提供良方xx——中国教育界首先要聘请一大批像当年南洋模范学校校长沈同一这样的很有教育思想的办学人来担任中学校长、聘请一大批像当年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马寅初那样的很有教育思想的办学人来担任大学校长,钱学森之问即可迎刃而解,问有何难?子曰:“温故而知新。”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不仅应当为了学术而研究历史,更应像伟大的导师xxx那样如饥似渴地从历史之中获得灵感,让学术不是为了职称、晋升铺路,让学术为现实实践指路,此为“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也。张卫民评注)。
{yl}的教师带来{yl}的教育教学水平,高水平的教师极善于通过自己的教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成各类优秀人才的茁壮成长。王选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就是在中学时代培养起来的。他在初中时就已经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读初三时就曾抢在老师讲课之前,超前做完一厚本练习题。到了高中,由于赵宪初老师把三角课讲得十分生动风趣,王选对数学课的喜爱简直到了入迷入魔的程度。解放后,赵宪初成为上海xx的数学特级教师。
王选中学时代的两位英语老师也很出色。他们流利的英语对话能力及认真负责的教学态度都很令同学们钦佩。他俩的英语造诣都很深,其中一位老先生是哥伦比亚大学的文学硕士。王选所以能有良好的英语基础,跟中学的英语老师有很大关系。(天才固然有其遗传基因的成分,但是,良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是天才幼苗茁壮成长的关键之所在,是天才幼苗智力潜力得以提升和发展的催化剂。张卫民评注)。
王选不但学习上刻苦、勤奋,在思想上也要求进步。他早在初三时就加入了青年团组织。他被保送上高中之后,还担任过团支书,发展了十多名团员。
1954年夏,王选高中毕业了。17岁的王选心中早已选定了未来的志向。他在填报高考志愿时,三个志愿都报的是数学系,{dy}志愿报的是北京大学数学系,第二志愿报的是南京大学数学系,第三志愿报的是东北人民大学(现在的吉林大学)数学系。(我在中小学时代就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我会因为喜欢一位老师而喜欢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我也会因为讨厌一位老师而厌恶这位老师所教的学科。王选之所以三个高考志愿都报的是数学系,与赵宪初老师把三角课讲得十分生动风趣有直接必然联系。张卫民评注)。
上海南洋模范学校为王选的健康成长,为他日后成为栋梁之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献身数学科学的远大志向就是在"南模"培育起来的。每当他回忆起母校那优美的校园,想起师长们对自己的精心培育,他都会热泪盈眶,激动的心都会久久不能平静。是的,他永远也忘不了在上海"南模"那段美妙的时光,他永远也忘不了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母校的师长们所倾注的心血......
北大骄子
1954年8月,17岁的王选登上火车,离开上海向北京飞驰。他怀揣着北京大学录取通知书,凝视着窗外一掠而过的青山绿水和稻谷飘香的田野,不由得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七年前,王选随父母到黄浦江码头送大姐去北平燕京大学医科预备班的时候,觉得大学是那样遥远神秘、那样高不可攀,如今,似乎是一眨眼的功夫,自己也将成为一名大学生了!风华正茂,鹏程万里,怎不令人陶醉!这次去北京,他不但要一览古都风貌,而且要踏进全国{dy}流的高等学府深造。他要向神秘莫测、奥妙无穷的数学王国挺进,数学王冠上的那一串串明珠,已在他眼前忽隐忽现地放射出令人炫目的光彩。当王选踏进北大校门,跨过未名湖之后,他的心中又增添了一股激情。北大的校园,比他想象的还要美!碧波荡漾的湖面,古香古色的宫殿式建筑,藏书数百万册的图书馆。教师队伍中名扬中外的专家教授,这一切都使这位衣着朴素、身材修长的江南青年振奋不已。
北大54级数学系总共录取了200多人,都是全国各地的数学尖子。年龄最小的马希文当年只有15岁,马希文是系着红领巾踏进北大校园的,被《北京日报》称为神童。张恭庆、陈天权、张景中,杨路等人在中学时代都是数学教师的宠儿,后来都成为我国xx的数学家。
马寅初校长在开学典礼上,面对朝气蓬勃的新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贺词。仿佛,他已经预料到本届新生中必将涌现出一批出类拔萃的人才。
马寅初在办学上和他的人口论一样,很有卓识远见。北大把教学重点放在基础课上,抽调校内xx的学者教授任基础课教师。例如,教王选解析几何的是江泽函教授。他在1954年就已是北大一级教授,在学术上与华罗庚齐名。教王选高等代数的老师,就是后来担任北大校长的丁石孙教授。数学分析课由程民德教授任教。教理论力学的王仁先生是解放后才从美国归来的学者。教实变函数的冷生明先生是一位教学经验十分丰富的优秀教师。
担任基础课的教师们不仅具有真才实学,而且各自都有一套科学、严格的教学方法。他们不端教授的空架子,上课一丝不苟,大课下来有小课,每节课后都留有精心选编的习题,治学十分严谨。
学过高等数学的人都知道:初等数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常量和不变的图形。而高等数学研究的对象则是变量和变化的图形。对于新入学的大学生来说,由初等数学进入高等数学,是一个很高的门槛,是一次质的飞跃。历年都有一批大学生就因没能迈过高等数学的门槛而败下阵来。这里固然有学生的素质问题,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高。王选是幸运的,在优秀教师的指导下,他以门门5分(当年北大在教学上实行5分制,5分是{zg}分。)的成绩轻而易举地越过高等数学的门槛。他还融汇了老师们不同的治学风格,总结出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法。
王选看参考书坚持少而精,以一当十。看书的目的是为了鉴别对比。在学习实变函数时,王选把老师讲课时所采用的教材体系与苏联的教材体系都找来,他钻透一个体系之后再钻进另一个体系里去,然后再进行对比分析,对概念的理解就深刻多了。不像有的同学,东一本西一本地看了不少书,费时不少,收效不大,{zh1}连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成绩自然不会好。做习题时,王选也从不搞题海战术。做题前先把基本概念搞清楚,做完题认真总结:哪些题是同一类型?有何特色?做这类题有什么规律可循?如果发现自己解题方法不如别人,王选就会严厉地质问自己:我王选为什么采用这么笨拙的方法?
我王选为什么没能想出他那种聪明的方法?
时过三年,王选学会了科学归纳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养成了严密、xx逻辑思维方式,大大提高了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王选在回忆自己成才过程时曾感慨地说:"北大的基础课学习使我终生受益。它对我三十多年的科研工作起了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
确实,搞计算机,不论搞硬件还是软件,都要有坚实的数学基础和xx的数学思维方式。在进行逻辑设计或编制程序的时候,只要有一条指令发生错误,就会使整个计算机系统瘫痪,产生灾难性后果。
王选前些年曾做过一个有趣的统计。他发现,世界上获国际计算机{zg}奖--图灵奖的20多人中,几乎都是学数学出身的,偶有例外者也都具有很强的数学根基。至于国内计算机界,1988年前荣获国家科委授予的"{gjj}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的,绝大多数都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系。由此可知,北大校长马寅初当年安排高水平教师担任基础课教学,实在是一项高瞻远瞩的措施。
任课教师和同学们都把王选视为班上的高材生。但他自己却一再否认。因为他从上小学起就是学生干部,社会工作的担子随年级的升高不断加重。上北大之后,他先后担任了团支书和系分团委委员,分散了不少时间和精力。上课时难免为一些繁杂的社会工作走神。课余时间也比别人少得多。尽管他绝大多数功课都获得了满分,但他认为自己在学习上下的功夫还远远不够,算不上超{yl}的水平。(xxx说:“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像王选这样谦虚好学的学生就像干燥的海绵一样可以不停地汲取知识的营养,而得了高分就骄傲自满、得意忘形、目中无人、踌躇满志的学生就像浸透液体的海绵那样不愿也不能吸收更多的知识营养了。伟大的科学家艾尔伯特.爱因斯坦Elbert
Einstein说:我所知道的知识好比在一个圆圈之内,我知道的知识越多,我的知识圆圈的周长越长,我与未知的接触面就越大。连世界上伟大的科学家艾萨克.牛顿Isaac
Newton都承认:“我不知道世界从什么角度来看我。至于我,我感到自己不过是在海滩土玩耍的孩童,偶尔在什么地方发现一块比别人拣到的较为光滑的卵石,或一个更为漂亮的贝壳而沾沾自喜,可是对舒展在我眼前的一片茫茫无边的尚未开发的真理的海洋却一无所知。”伟人承认自己的无知并没有影响人们对爱因斯坦和牛顿的崇高评价。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来否认我们的无知呢?认识自己并不容易,否定自己同样困难,人最容易自以为是和固执已见。在真理面前,没有谁有资格自负。我们最需要改变的可能就是我们最坚持的东西。可是,人们往往认为自己总是对的,把傲慢当作成熟,把固执当作个性,{zh1}只能是“追悔莫及”。其实人们的认识原本就很浅薄,加上一切都处在不断地变化之中,我们如何能够不改变?xxx说:“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我接着xxx的话往下说:一个人谦虚一时并不难,难的是像王选那样谦虚一辈子。张卫民评注)。
北大当年的住宿条件并不好,一间大屋子住24人,没有暖气,冬天得生煤球炉子取暖。同学之间相处得很好,彼此互相关心,真诚相待。有一位从海南来的同学,因患肺结核,身体很瘦弱,生活也很困难,在秋雨绵绵的季节,他还穿着一身单衣。王选发现后,把自己的一件新秋衣借给了他。入冬之后,好人王选又捐赠了一个月的伙食费帮他添制棉衣。
还有一位同学,在数九寒天还穿不上绒裤和棉衣,好人王选就和同学们一起凑钱给这位同学买了衣服。大家又担心这个同学不肯接受,便由女同学在绒裤上绣上他的名字,悄悄压在他的枕头下面。时隔三十多年之后,王选依然深情地怀念着寄宿北大校园时那种洋溢着淳朴友爱气氛的大学生活。
我就选计算数学专业
1956年9月,王选升入大学三年级。当时数学系共分三个专业:数学专业、力学专业和计算数学专业。
大学生们对专业的选择历来是非常重视的,它对一个人的发展方向往往起着决定性作用。在这决定人生前程的关键时刻,王选也在认真思考:到底选哪个专业好呢?
数学专业当然是诱人的。这是一门古老而又成熟的科学。古今中外的数学家们,用非凡的智慧和辛勤的汗水,已为人类开拓出无数令人惊叹的数学领地,产生了一套套严密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宛如一朵朵令人惊叹的奇花异葩,在神奇的数学花园里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数学专业又如一条崎岖曲折的山路,通向高深莫测的数学殿堂。它是有志攀登数学高峰,跨入数学家行列,在数学王冠上摘取明珠者的必经之路。王选在两年前的北上列车上就曾经做过这样的美梦!
相比之下,计算数学专业却像一片正待开垦的处女地,显得荒凉、清冷。它是根据我国十二年科学规划的精神,刚刚建立的新兴专业。当时连一套像样的教材都没有,更不要说什么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了!在那些渴望学习高深理论的大学生眼中,实在缺乏应有的诱惑力。
还有,计算数学应用性强,编制程序繁杂琐碎,包含大量非创造性的技术工作,搞不好,忙忙碌碌几十年,一事无成,悔之莫及。
志向远大的高材生们,理所当然地纷纷选择了数学专业。王选却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思考:新建立的计算数学专业,在眼下确实没有什么系统的理论可学,但新生的专业总是代表着未来,越不成熟,留给人们的刨造空间就越广阔。相反,越是古老、充实的学科,越是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就越难以取得新的突破。
不过,选专业毕竟是一件大事,王选没有匆忙做出决定。但是,他对报刊上有关计算机的报道和论述,开始关注起来。钱学森关于电子计算机与航天工业的论述,就使他激动了好几天,还产生了不少驾驶宇宙飞船,遨游太空的美妙遐想。数学所胡世华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论及计算机在国防中的重要作用时断言:在未来的战争中,导弹的发射、拦截,飞机的投掷及空战,统统离不开电子计算机。计算机在未来的国防及航天工业中的神奇作用,更使王选对计算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最重要的是,周总理在1956年的一次讲话中,把无线电子学及计算技术都列为xxxx科研项目,这对王选也是一个很大的鼓舞,对他选择专业方向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王选经过反复的思考,{zh1}终于拿定了主意:我就选计算数学专业!(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天才总是既有自知之明,又有主见。张卫民评注)。
可敬的专业课教师
1957年9月,王选升入大学四年级。计算专业课由张世龙老师担任。
张世龙是天津人,这年才28岁。他1951年毕业于北京燕京大学物理系。张世龙不但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动手能力极强,是个无线电迷。他知识渊博,思想活跃,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教师。他对王选的专业课学习产生过重大的影响,是王选所敬重的老师。
张世龙在学生面前从不摆老师架子。他和学生初次见面时就幽默地说:"先生,先生,不过比你们先出生几年而已。"电子计算机技术在当时还是{jd0}技术。即使在科学最发达的美国,也把它列为高级国防机密。别看张世龙先生大胆地开了专业课,但他并没有见过计算机是什么模样。董铁宝教授虽然在美国用计算机解过题,但也不知晓"黑匣子"里面的奥秘。
教计算机课没有计算机怎么行?张世龙钻进图书馆翻遍了有关的资料,终于从一本外国杂志上查到一则很简单的关于计算机的报道。张世龙就凭这则小小的报道,在没有详尽资料、没有样品的情况下,独自进行逻辑设计和电路设计。工作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他每进行一步研究都要付出艰苦的代价。但是,这位年轻的教师居然取得了成果,设计出一台小型电子计算机模型。(试问中国现在有几位像张世龙老师那样能够主动自己动手自制教学模型的讲师、教授呢?张卫民评注)。
从实验结果看,模型的逻辑设计和电路设计都是严密、正确的。张世龙取得了教学主动权。他根据自己的实践,绘制出详尽完整的电子计算机原理图。当时,有一家空军研究所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张老师编写的讲义比很多国外的教材还要充实、具体得多。
张世龙揭开了"黑匣子"的秘密,使神秘的电子计算机一下子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
54级计算数学班的20人中,除了少数同学被错打成右派,不幸中断了学业之外,其余的10多人,日后都成为我国计算机事业的优秀骨干。而王选则是其中的佼佼者。王选不但从张世龙老师那里学到了比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从他研制计算机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到勇于创造、勇于实践的大无畏气慨,在攻克科技难关中的巨大作用。
挫 折
在大学期间,王选在学习上始终一帆风顺。不论基础课还是专业课,他的成绩一直xxxx。在攻克科学堡垒的征途中,王选不愧是一名智勇双全的优秀战士。但是,在政治生活中,他却单纯到近乎天真的程度,致使他遭到了意外的挫折,险些招来横祸。(科学天才大多在政治方面比较弱智,彼长此消,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人无完人,科学家只要够专就OK了。张卫民评注)。
王选不是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恰恰相反,他很关心国家大事,一贯热心社会工作。1955年,他在担任系分团委委员期间,曾在班上搞了个"大家谈"的活动。他发动同学们深入社会采访调查,归来后畅谈家乡及新中国各个领域里的发展变化。形式生动活泼,效果好,受到北大团委的好评。
从同学到老师,从党支部到团委会,一致认为王选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党支部自1956年起就把他列为重点发展对象。他填写了入党申请书之后,心情非常激动,十分坦率地向组织交心。所谈内容也很简单。
他还对某些党政干部进城后的腐化现象提出了忠告,并提请党组织予以足够的重视。
王选怀着对党的一片赤诚之心,把自己对历史和现实的一些看法,都毫无保留地全盘托出。他做梦也没有想到,在反右斗争前夕,他的坦诚直言很容易被人误解扭曲而招来灾难。果然,王选的这次交心谈话,引起一些领导人的极大震惊:表现出色的王选怎么会有这样的"反动思想"?!
王选的入党申请书被抛到一边,他的入党问题被无限期地推迟了。
转年,反右斗争开始了。王选的同学中,有四分之一被打成右派,不得不中止了学业。数学系中一些超{yl}的天才如张景中、杨路等同学都被打成"极右",发配到新疆。
一些同学因言获罪,遭到批判斗争的严酷现实,使王选目瞪口呆。他对此感到困疑不解。于是,这位深受同学拥护,热衷于社会工作的团干部,突然变得沉默了。
至于王选本人还算万幸,他的评语中虽然出现了"大鸣大放期间思想混乱"等不祥的字眼儿,但这和"右派"大帽子相比,已经是够幸运的了!他总算平安地度过了人生道路上{dy}个险恶的政治旋涡。
王选的父亲可没有他幸运,他在上海被扣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这无疑在王选日后的人生旅程中投下一道浓重的阴影。
艰苦的实习
1958年春天,王选进入大学{zh1}一个学期的学习。这时,专业课已经全部学完,学校把调试"北大一号计算机"列为计算数学专业的实习课内容。王选和同学们一起参加了调试工作。
"北大一号"计算机是由张世龙老师设计的。这是中国最早的两台自行设计的计算机之一(另一台是科学院夏培肃先生设计的小型计算机,后被命名为107机)。由于零部件的工艺水平太差,调试工作非常困难。于是,张世龙又重新设计了一台,命名为"北大改进型一号机"。张世龙在确定了主要设计原理和设计思路之后,大胆地把具体设计任务交给了一名青年人。这个青年不是别人,正是张老师最得意的门生——王选!
当时挑中王选是否出于偶然呢?有位记者在三十年后采访张世龙教授时曾向他提出过这个问题。张教授回答说:"并非偶然。王选当时是我最喜欢的学生之一。他勤奋好学,头脑聪明,心胸又开阔,具备科学家的良好素质。"
张世龙教授在三十年前就看中了日后的栋梁之材,真是好眼力!
王选接受了老师的重托之后十分兴奋,他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同空军第三司令部派来的三名协作人员一起,紧张地投入了设计工作。
1958年是大跃进年代。北大当时想用半年多的时间,在实验室里研制出实用的电子计算机,向国庆节献礼。这一充满革命浪漫主义的设想可把具体研制人员忙坏了,由于工作艰难,时间极为紧迫,王选他们夜以继日地干,连星期日都搭进去了。
设计工作固然不易,调试工作更加烦难。有时,王选半夜起床到机房接班调试机器,直到第二天吃午饭时才跌跌撞撞地跑到食堂去吃饭。
空前紧张的调试工作,很快就把王选忙昏了头。{yt}半夜,他从双人铺上爬下来,匆匆穿上衣服钻进实验室调机,一口气调到中午12点才出屋去买饭。去食堂的途中,他忽然发现身穿的蓝上衣不知怎么竞变成了铅灰色。
"今天的眼睛花得好厉害!"他一边走一边用手揉了揉眼睛。
进饭厅之前,他猛然想起一个调试数据,唯恐一会儿会忘掉,连忙掏出钢笔记在了手心上。奇怪,他又隐隐感到钢笔也变得不大对劲儿,似乎骤然间变细了一圈儿。
"一定是刚才调机累的。"他把笔插进衣兜,自言自语地说。
王选刚一抬脚迈进食堂,一阵笑声迎面扑来。有位同学立即从餐桌旁起身迎过来:"嗨!王选,你穿着谁的衣服呀!"他低头仔细一看,自己也乐了。灰上衣比蓝褂子至少短了一寸多,穿在身上短厥厥的,经同学一问才恍然大悟:"呀!我只觉得颜色不对头,没想到穿错了衣裳。"
"对不起!对不起!"他连忙脱下上衣还给了对方。王选的马大哈从此出了名。
由于北大实验室的条件远不够成熟,毕业班的师生虽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能把"改进一号"机调试好。直到放暑假也没能调试成功。
王选又接着干了一暑假,仍然没能成功。
这年9月,苏联列宁格勒大学校长来北大参观时,特地参观了"改进一号"计算机。他对北大师生的苦干精神表示钦佩,但对10月1日能否献礼表示怀疑。他直率地说:"依我看,这台计算机至少也得在一年半之后才可能投入使用。"这位学者的断言,使王选他们很泄气。
后来,计算机果然没能试制成功,也没能实现向国庆节献礼的愿望。因为作为主存贮器的磁鼓,在工艺技术上过不了关,致使计算机无法投入实际运行,只能做些简单的演示。
"改进一号"计算机最终虽然没能调试成功,却使王选获得了一次难得的实践机会。由于张世龙老师的器重,使他亲身参与了从逻辑设计到{zh1}调试的完整过程,大大提高了实际动手能力。王选深信,汗水是不会白流的。
未完待续,请继续阅读激光照排机之父王选传记第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