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管理,协同办公软件,协同软件的由来_喂_你寂寞吗? 寂寞的时候看看 ...

协同软件有时也称为协作软件,它更为准确的一个学术名称是:CSCW(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系统。1984年MIT的艾琳-格雷夫和DEC的保罗-卡什曼两位研究人员,正式提出了CSCW的概念,可以看作是协同软件最早的规范定义。

    协同软件从一开始,其范围和焦点并不是很清楚。这一现象不仅在国外如此,在国内也是如此。2006年以来,国内对协同软件的质疑之声越来越多,其根本原因也是因为协同软件的定义不明确。各个厂商的理论体系和功能核心都不一样,研究人员对协同软件也偶有“管窥见豹”,甚至不乏个别人有意扰乱市场的情况。因为协同软件与SOA、EAI等新型的软件架构思想和IT应用思想有许多融合,甚至还有人误认为协同软件是S、EAI,而对协同软件市场持悲观态度。

    在国外,对协同软件的悲观与质疑其实早就有了,有人曾经认为“从某种观点上看,CSCW只是一把大伞,在其下面来自不同学科的人们可以讨论计算机系统设计与应用的各个方面”。这种并不严格的阐述,使协同软件无法明确其功能和价值。

    随着协同软件的不断发展,目前对于协同软件已经有比较明确的定位。我国xx协同软件专家,清华大学史美林教授对CSCW定义可以概括为:地域分散的一个群体借助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互相配合来完成一项任务。通过建立协同工作的环境,改善人们信息交流的方式,xx时间和空间上的障碍,提高工作效率。如:信息共享系统提供资源共享能力,电子邮件和即时通讯、多媒体会议系统提供人与人之间的通信支持功能,工作流提高组织管理能力。

    我国产品竞争力位居{dy}的协同软件厂商复旦协达,对的定义是:辅助跨组织、跨区域的人员,互相配合完成管理事务的应用软件。这一定义与史美林教授对CSCW的定义意思基本相近。因为复旦协达协同软件产品在理论上标准规范,并且功能设计合理实用,被国家高教委选定为{wy}配套使用的协同OA教学软件,成为国产协同软件事实上的产品标准。

    目前对于有多种分类方法,实践工作中比较有效的分法是:依据工作流的柔性化程度分类,可以分为全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依据底层技术分类,分别为以通讯、文档、流程三者为中心;依据任务传递机制分类,分别是以文件、消息、WEB网络为基础。

    在理论研究上,对协同软件还有另外三种分类方法,分别是:依据交互方式,分为同步与异步协同;依据群组规模分为两人与多人协同;依据空间距离分为远程与同地协同。综合上述理论研究的分类方法,我们可以用下图来列示协同软件相关功能。(参考《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理论与应用》,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年第1版)

    依据史美林教授编写的《计算机支持的工作理论与应用》一书的内容,协同软件的功能核心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工作流管理系统。工作流是指多人参与的工作事务中所使用的一系列步骤,这些步骤可以是顺序的或并行的。工作流是协同软件应用的重点和难点,对于协同软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即时通讯系统。即时通讯包括了文字、语音、视频三种即时通讯方式,因为其可以一定程度取代传统会议,也时也被称为多媒体会议系统。因为其能够处理音频、视频、协作数据等大量信息,提高了计算机的协同工作能力,是快捷高效、经济方便的协同工具。

    三、协同编著和。这类应用为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用户,提供了协同工作方式完成文档编辑和产品设计的功能。美国Michingan大学的DistEdit就是典型的协同编著系统,依托复旦大学力量研发的协达软件,也提供了丰富的协同编辑功能,以面向公文管理的应用。

    四、协同出版系统。这是一种基于WEB的信息发布与集成系统,在实践工作中常常被直接称为“信息发布与集成系统”,新闻、公告等是常见的协同出版系统。优秀的协同出版系统,还能够动态更新内容。

拓展阅读:

更多精彩:

请阅读



郑重声明:资讯 【协同管理,协同办公软件,协同软件的由来_喂_你寂寞吗? 寂寞的时候看看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