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成长的烦恼
综观我区翻译业目前的状况,正可谓繁荣有加,提升无序。庞大的市场中鱼龙混杂,就象早期的菜市场,各自守着自家的门口吆喝,经营和竞争缺乏组织与管理,大的大,小的小,无序竞争困扰着我区翻译业健康发展。
普遍存在的问题有:
(1)单打独斗
群龙无首 目前全疆翻译市场上,小企业多,大企业少,年营业额超过100万元的翻译机构和企业寥寥无几,而且这其中主要是没有知名的翻译品牌,无法对市场起到良好的xx和规范作用,而且许多翻译小部门都是独立包办从接单到出货的全过程,能干的接,不能干的勉强接,实在太大的业务做不了就只有放弃,翻译市场充斥着小米加步枪的“个体户”,新疆翻译企业基本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
(2)鱼龙混杂
唯利是图 由于目前我国翻译行业的市场准入门槛很低,大量不具备翻译能力和背景的人混入了翻译者之列。业务水平有限,翻译资源匮乏,导致翻译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急功近利、译德低下、唯利是图的非规范经营极大地损坏了翻译服务市场的整体形象。
(3)流量失控 质量无保 缺乏整体质量控制流程
我区目前有将近90%以上的翻译机构还停留在手工、半手工的操作阶段。缺乏翻译质量控制工具、没有完整的翻译品质控制流程,整体的翻译质量不高,其结果就是大大影响和阻碍了我区的对外经贸、文化交流。
(4)低价竞争
恶性循环 因为缺少核心竞争力,许多“翻译游击队”采用压低成交价格等低劣手段导致翻译市场无法做大的恶性循环。依靠低成本、无从业资质的人力资源胡翻乱译,不顾质量,不讲信誉,使客户蒙受巨大损失的案例枚不胜举。
(5)多级市场呈待开发 虽然全疆大大小小的翻译部门及翻译公司有百余家,但都集中分布于首府乌鲁木齐,南疆地区目前除了【金桥·
GBTCC】以外,几乎没有一家规范化的专业翻译机构。全疆许多外贸活跃的中、小城市几乎找不到一家象样的翻译机构。比如:一年一度的“喀交会”,除了【金桥·GBTCC】外,根本就找不到第二家正规的专业化翻译公司,其商务成交损失额估计不下一千多万元。
(6)翻译公司难找
对其作用认识不清
不少政府部门、企业机构在获取外语资料与信息时,找不到专业的翻译公司提供服务,只得找自己人处理,进行“内部消化”;有的宁可自己在单位内部设置一两名稍懂一门外语的人充当翻译,也舍不得找资源、设施齐备的专业化翻译机构。
诸如此类的怪状严重阻碍了我区翻译产业的健康发展。
没有专业翻译公司的支持将会造成许多边贸企业的巨大经济损失;没有专业的翻译公司,对一个想要发展外贸的地、州、市、县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二、翻译产业的转型势在必行
正如许多逐渐成熟的行业一样,当翻译逐渐成为一门产业时,随之而来的发展必将会步入规范的市场化时代,只有掌握和运用{zx1}的翻译技术、具有良好管理能力的翻译公司,才能提供优质的翻译服务,谁抢先把握住市场的先机,谁就会成为{zh1}的赢家。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从如下几方面抓起:
(1)、翻译公司本身必须主动创造条件,实时引进当今最{lx1}的翻译服务理念,完善各项软硬件建设,努力将自身服务水准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2)、重视建立质量认证和质量鉴定体系。这方面,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中小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xx标准,也是中小企业质量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标准,虽系自愿性认证,但其对中小翻译企业意义重大!
(3)、勇于打破“条块分割”、“单打独斗”的怪圈,走区域化合作道路。鉴于国际化趋势的来临和人类语言的丰富多彩及翻译业本身的行业特性,传统的“单打独斗”和“各扫门前雪”的经营方式已越来越显得被动和狭窄,以至于使整个“蛋糕”难以做大。因此,有条件的翻译机构要勇于走出去,与外地,包括境外的优秀翻译机构、相关团体及个人建立优势互补的多重横向往来。
近两年来,【金桥·GBTCC】深入洞悉市场契机,已分别在中亚三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设立了三家境外分支机构,并与俄罗斯和土耳其的专业翻译机构与资深译员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率先为新疆的翻译行业建立国际化分工协作模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随着全球一体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区翻译产业的转型和建立一种高度集约化的跨区域合作模式势在必行。我们有充分的理由可以相信,随着翻译业跨区域合作模式的进一步成熟,必将会彻底颠覆我区传统翻译业个体松散的经营状态,进而使我区全面进入一个规模集群的产业化翻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