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方高调不再掩饰:中国航母排水量8万舰载机38架- 军迷10号的个人空间 ...

/  2010-05-07 08:54:35

1、江南造船厂已经拿到了由无锡船研中心、701、708等所联合设计的航空母舰图纸,航母的满载排水量7万8千吨,动力是沪东厂造的蒸汽轮机,非核动力。武警派的一个中队上月20日进厂,厂里正在为武警腾宿舍。

4、舰载机据说是国产机,可能是歼11和歼10。很多辅助厂的技术员已经进厂,乱哄哄的。为造航母,还成立了指挥部,厂长只当了个常务副总指挥,总指挥不知是谁。上海船舶公司外事处我认识的一个南开毕业的俄语翻译。这几天,天天来这里上班,说是来了几个技术专家,与造航母有没有关系,他也不知道。

5、上航母船台的,每月还有220元津贴。

6、大连船厂造的是两栖攻击舰,排水量22000吨。我们厂能争到这艘航母,是因为船用钢板是用宝钢的,蒸汽轮机是沪东的,运输安装方便。

7、根据我造军舰的经验,加上安装武备、试航等,起码要到2016年才能服役。如还要让航母与舰载机磨合,真正形成战斗力恐怕2018年才行。

9、来了四位法国专家。据说,当初法国出售给幻影2000战斗机导致降低与法国外交关系级别,后来恢复时法国许诺也在工业上帮忙。再后来..,这件事就放下了。这次正好我们要造航母需要帮忙,法国也借机来还旧情来了,不过中国也还给了法国另外一些商业利益,据说包括京沪高速铁路、南京地铁项目等。

10、厂里不同意现在就给保密费,但同意多给一些冷饮费。据设计室的人说,航母上可以载38架飞机,不过有几架是直升飞机,舰载战斗机肯定是国产机,法国人要帮的忙,可能就有改造国产飞机的项目。

11、俄罗斯专家主要是帮助解决动力问题,航母的{zg}航速达到32节,俄罗斯技术的蒸汽轮机每台可达79000马力。

12、在江南厂建造中的航空母舰这几天总政保卫部、南京xx、东海舰队、安全局等机构纷纷xx这件事,并且在指挥部下专门设了一个保卫处。保卫处一成立就召集所有的人开会,宣布保密事项和纪律,特别是又把我们一线的一百多个大学生研究生召集起来,要求大家根据威海会议精神,不要将航母机密告诉亲朋好友。

13、这次建造航母的预算,是三十亿人民币,这不包括舰载飞机的费用。航母的甲板基本上是学的,采用斜线跑道,艏跳板滑跳起飞,因为用的是歼10舰载机,所以不用弹射器。歼11飞机已经国产化80%,舰载型据与我关系很好的毕业于武汉海军工程学院的驻厂军代*表说,已经没有大的技术障碍,肯定能造出来。7万8千吨的航母放24架一个中队的歼11,另可能会有3架后备,另外的预警、反潜和空中加油机等,基本是国产或改造的,但都有引进的外国技术。

14、我见到的俄罗斯技术专家,原以为是动力方面的,现在搞清楚了是来指导安装"顶板"雷达的。这次航母上的火控和自动控制系统,以俄罗斯的为主,也有部分引进法国、以色列、意大利和瑞典的技术。我感觉比较杂,因为我不是搞这方面的,所以说不出多少道道来。

15、为航母护航的舰艇,也已经安排就绪,093核动力攻击潜艇美国已经报道,不算我泄密。新型的护卫舰,有4100吨,是隐形设计,其他我不多说,你有机会可以到复兴岛轮渡码头用望远镜朝对岸的沪东船厂的船台上看看就知道了,线型{jd1}漂亮。

16、据那位军代表和我聊天时说,这次造航母还是造两栖攻击舰之争,各方压倒性的意见是造两栖攻击舰,连军方内部都有人主张两栖攻击舰,但海军内大多数人主张造航母。{zh1}...在听取了两位关键人物的意见后,拍板决定造航母。两位关键人物都是建造舰艇的专家,认为两栖攻击舰要解决的舰载机、火控系统、电子系统、动力等难题与航空母舰遇到的问题差不多,两栖攻击舰虽然船体造价比同吨位的航母低四分之一,但技术设备的研制费与航母是一样的,所以整体造价上不比航母便宜多少,而作战功能却要低了一个档次。另外专家认为人造的大隅号,是欲盖弥彰的准航空母舰,美国造的硫磺岛号、塔瓦拉号和黄蜂级虽也能载飞机,但主要功能不是"航空"。所以,两栖攻击舰使用功能到底怎样并没有定论,航母就相对成熟些,我们不应该去冒这样的风险。再有两栖攻击舰定位模糊,解放台湾,要获得制空权有岸基飞机就够,登陆需要的是大型登陆舰,无需两栖攻击舰和航空母舰,解决南海问题,两栖攻击舰的舰载飞机又太少,争夺制空权仍有问题,而对付那些岛屿上敌守军,强大的登陆攻击能力又有些多余。

17、从我了解的情况看,这次建造航母有些设备有"边设计边制造"的味道,目前我厂建造的航母肯定是用常规动力的蒸汽轮机,第2艘视新型核潜艇的核反应堆的技术水准和使用状况,有可能用核动力。军方要求造3艘,但目前计划造2艘。从8月2日起,我们就要转到航母船台工作了。作为有百年的近代中国{dy}家造船厂造中国的{dy}艘航空母舰,这是历史对我们厂的厚待,感谢历史。我们将竭尽全力将航母造好,使它成为军舰中的精品,通过它展现新一代造船人的豪迈。

18、我深信,江南造船厂是有这个实力的。我们建造的112(哈尔滨号)、113(青岛号)导弹驱逐舰就是{zh0}的证明。说实在的,厂里对造军舰是非常重视的,造112、113时,主要负责技术的和领班基本都是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人,一般工人也都有五级以上的职业证书。

19、这次造航母批的预算是30亿人民币,占整个军费的2%—3%

20、中国{dy}艘航空母舰的主要指标:

满载排水量:7万8千吨

动力:蒸汽轮机(沪东厂引进俄罗斯TB12技术制造)

{zg}航速:30节

航速:20节

舰载机:歼-11海军型×36、歼-10海军型×18

13架反潜、预警、搜救(由直8和直9或进口飞机改装)直升机

甲板跑道:斜线布局舰艏滑挑起飞

雷达:引进俄罗斯"顶板"雷达  导弹:舰首和舰尾(靠近右侧)下甲板各两组6×2垂直发射井。
21、其中的吨位比较确定,舰载机到底是否用歼-11,军代*表说海军方面对国产机性能有疑虑,一直摇摆不定,最近又有一说要用即将引进的Su-33。我透露的其他性能都是引进技术,在中国保密,外国人不会替我们保密,所以我透露也只是先洋人一步。国产{jd0}技术我一点也没有透露。这里我透露一点点:为了降低综合成本,我们的航母不会象美国那样配备那么多驱逐舰、护卫舰和潜艇,力求提高航母的自身反击能力,所以设计时特别强调航母的自救能力,从武备可以看出配备的火力不亚于{zx1}的驱逐舰,我粗略地算了一下航母的火力大概等于一艘168(旅洋级) + 二艘529(江凯II)。当然这样的设计牺牲了舰载机的数量。

22、造航母地点:上海长兴岛位于位于长江入海口,比邻崇明岛,全岛面积76.32平方公里。

为飞机工业设计贡献了30多年的中航{dy}飞机设计研究院副总设计师吴介琴坐在记者的对面谈笑风生,一点也看不出来他是年近六旬的老人,当窗外一阵阵飞机的轰鸣声传进房间的时候,他半开玩笑地说,飞豹战机的设计,如果没有“数字样机”的应用,恐怕很难成功。

CATIAxx应用 外国同行折服

事实上,吴总之所以要坚持选用CATIA,这和IBM还有一定的关系,CATIA软件是由法国达索公司开发,但软件的销售、方案实施和售后支持一直是由IBM来完成。十几年前,IBM便为当时的603所提供产品和技术支持,到目前为止,中航一院的计算机硬件设备基本都来自IBM,其中包括两台服务器和275台NT图形工作站。考虑到软硬件能够在统一的平台上协同集成、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吴总力排众议,坚决采用CATIA。他开玩笑地说:“当时就有许多人问我干嘛要在一棵树上吊死,为什么不去多采用些其他品牌的产品,我就反问他们,我为什么要吊死在两棵树上,那样岂不很难受!如果当时杂七杂八选用一大堆软硬件产品,仅是xx这些设备,就够花个10天半月的时间,可时间耽误不起啊!”
  当时采用CATIA软件进行飞机无纸设计的还有波音公司的767和777两个型号,但他们使用的都是CATIA的Vertion4版本,还没有直接采用Vertion5,吴总和他的攻关组之所以敢直接上马V5,除了他的魄力之外,更重要的一点便是从Vertion4到Vertion5不是简单的产品版本升级,而是整个产品结构和运行界面的改变,V4根植于UNIX平台,而V5则可以在NT上运行,后者速度快,图形卡效果好,有更好的技术和产品售后支持,因此,Vertion5便直接应用在飞豹“数字样机”的设计上。
  在吴总的电脑上,展示着由CATIA制作出的“数字样机”三维模型,在这个模型中,飞机的各个零部件毫发毕现,飞机的每一个机械动作流程也十分流畅自如。吴总说,这些都是通过CATIA设计出来,但要实现全数字化样机工作,光有软件还是不够,数字样机设计出来之后,要进行检验测试,然后再回到我们这里进行对照,{zh1}再进行数字产品的装配加工,如果数字产品装配没有出现问题,到{zh1}的物理装配肯定也不会出现问题。
   2000年9月26日,603所的三维无纸设计传到西安飞机制造公司。西飞按此图纸生产加工出{dy}个零件。这标志着国内航空无纸设计获得了xx性的成功。随后,603所做出了中国{dy}台电子样机,最终建立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CAD/CAE/DMU/PDM集成数字飞机工程设计系统。其中,在国内率先引进NT版CATIAV5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应用,从5.0版发展到5.6版,实现了飞机三维设计,超越了传统的设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在飞豹的设计中,仅用1年就完成了任务,比预定的时间提前了1年半,缩短了研发周期的60%,真正创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迹。当吴总在欧洲访问做报告时,国外的同行听说他们使用CATIAV5获得了成功时,紧紧追着他们讨教经验,连法国达索公司的高层都对此连声称叹。
  意气风发的吴介琴副总设计师对中国航空工业未来前景充满了信心。
  副总挂帅 首尝无纸设计
  1998年,在第二届珠海国际航空展上,一架国产歼击轰炸机以一系列超高难度的动作赢得了中外专家的高度赞叹,一年后的建国50周年阅兵式上,这款战机又一次出现在中央首长和亿万观众的眼前,这就是由西安中航{dy}飞机设计研究院设计、西安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飞豹FBC—1歼击轰炸机。它的问世,使中国的战斗机生产制造进一步逼近世界先进水平。
  近日,应中航{dy}飞机设计研究院的邀请,记者一行来到了位于西安市阎良区的中航{dy}飞机设计研究院,了解到飞豹战机设计过程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据吴总介绍,飞豹战机是我国{dy}代超音速歼击轰炸机,它是在没有原准机可供参照的情况下,由原603所xx依靠自身力量按照“20年不落后”标准设计的,当时飞豹战机的零部件总共有43万个,每个零件都是设计人员用手工完成的,{dy}代飞豹飞机就是这样用了整整10年时间才设计出来。当时参与飞豹飞机研制的工作人员只有800多人,处理成千上万的数据仅仅依靠手摇计算机和计算尺,整个绘制过程都是用铅笔和尺子在图板上一点点画出来的,条件非常艰苦。
   {dy}代飞豹飞机研制成功后,上级紧接着下达了飞豹飞机改进型号和新型号飞机研制任务,为了缩短同国外先进航空工业的差距,603所立下军令状。由于上级给的设计时间只有常规时间的一半,如果当时仍用手工绘图设计,肯定无法按时完成。因此603所决定将CAD软件应用到飞豹飞机的设计上,在国内率先起用全机三维数字化设计、电子预装配的无纸设计。当时,57岁的副总设计师吴介琴毅然受命,成立以他为首的攻关组,选取曲面外形复杂的机体某段为突破口,进行计算机三维设计。
  吴总告诉记者,在当时时间紧、任务急的条件下,选择何种CAD设计软件是他当时面临的一个巨大难题,在综合比较UG和CATIA之后,吴总决定采用达索公司的CATIAVertion5。在当时,CATIA的这个版本还没有被世界上任何航空公司所采用,吴介琴走的这一步棋,确实有些冒险。
  攀登CIMS高峰
  谈到下一步的工作时,吴总表示还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先告诉了记者在飞豹装配加工过程中发生的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当时很多传统的零部件加工工厂不xx是用数控车床来加工,还有相当一部分用传统方法,因此中航一院的三维设计根本派不上用场,不得已,只有重新翻译成原始的二维图纸,可计算机过不了从三维设计自动翻译成二维图纸这一关,为此又要用绘图机绘出由三维转成二维的图纸。在这过程中,吴总和他的攻关组耗尽了心血。“当时领导天天掐着表催我,大家都快急疯了,我也为此大病一场,虽然最终问题解决了,但是反映出的问题也是发人深思的。”
    这件事的教训便是航空工业要实现信息化,仅仅依靠“数字样机”的成功是远远不够的,“数字样机”的成功只能说明航空工业信息化迈了一小步,真正要实现航空业CI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必须依靠以后扎扎实实的工作来推进。吴总告诉记者,中航一院在2000年无纸设计的基础上,为推进航空工业CIMS战略,又指定了一系列的任务,其中包括建立VPM系统和ENOVIAPORTAL软件应用运行环境;将飞机的产品数据由应用UNIX文件系统管理转为应用VPM系统进行管理;将飞机的预装配过程由应用文件产品结构改为应用VPM系统进行预装配管理;根据新支线飞机研制需求,建立异地分布式VPM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和运行体系;编制基于CATIAVS三维结构件设计员手册;研制数字化设计、制造标准规范等。
  在采访中,吴总特地提到了“飞豹精神”,一个飞豹的成功可以成为以后更多飞机研制成功的巨大动力,以后无论是设计新型号的飞机和实现CIMS战略,都需要这种精神的支撑。

上一篇;

下一篇;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郑重声明:资讯 【军方高调不再掩饰:中国航母排水量8万舰载机38架- 军迷10号的个人空间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