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日志
融化的冰川作者:叶文玲(作家) 2010-04-30
海宝看着画面里巨大的冰山,隐隐猜到大云给自己打电话的目的:“你是说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海宝看见大云脸上写满了焦虑,“是的!这座冰山现在正在快速融化!如果不赶快采取措施的话,会导致北半球地区海平面在几个月的时间内上升50厘米!我们的城市会受到威胁……” 不知道是同步卫星受到了干扰还是大云的通话系统没有电了,海宝只看见大云焦急的眼神{zh1}闪了一下,视频通话窗口就剩下一片漆黑。
海宝想,必须马上行动起来防御海平面上升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可是,该怎么做呢?
龙尾:
海宝搜集有关各方意见,有的认为 针对xxxx最离奇的猜测是:病毒其实是当年纳粹德国运往南极基地的生化武器。根据是——在1938年以后纳粹德国突然对南极洲大感兴趣,先后组织两支科考队飞往南极,拍摄大量南极冰带的照片,并将数千枚印有纳粹标记的金属旗子分散在南极大陆上。美英情报机构的档案记载表明,二战末期一艘代号为U-530的德国潜水艇于1945年4月13日离开基尔港前往南极洲。到达后,船上16名成员在南极洲多年冻土带挖了一个冰窟窿,将他们随船带去的箱子埋了进去。所有的一切,令一些科学家怀疑它们就是化学武器。
不过,亲临冰川现场进行微生物研究取样的科学家们的解说更具说服力。目前,威胁人类的冰山“{zj2}病毒”究竟将从何而来,一旦被“xx”又将如何传播?科学家们进行了大胆的猜想。
猜想一:南极冰湖释放“史前杀手”
极地冰芯微生物考察、科研计划的发起人和组织者斯科特·罗杰斯教授,昨天在电话中向晨报记者介绍了目前正在进行的{zx1}研究:“南极洲沃斯托克冰湖被科学家们称为‘地球上的木卫二’,这个和北美的安大略湖一样庞大的冰湖深藏在4000米厚的冰层下。冰层起了毯子的作用,阻隔了湖泊与地表的低温,也保护了众多史前微生物。我们目前正对沃斯托克冰湖上覆盖的冰层进行微生物取样研究。我们已经分析了10根冰芯样本中的xx、xx。虽然里面的微生物数量稀少,但它们依然活着。{zh1}我们总共在沃斯托克湖的冰芯中发现了36种不同的微生物。我们的相关报告近期就将出炉。”“我们找到的确实是一些奇异的东西——是我们以前从未见过的东西。”美国宇航局马歇尔空间科学实验室的理查德·胡佛说:“在冰里有多种微生物。一些是已知的如蓝藻、xx、xx、孢子、花粉微粒和硅藻类,但另一些是我们从前从未见过无法辩认的。”
距湖面100米深处的极端深冰的样本(年龄大约有40万年),是由美国、俄罗斯和法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采集的。由于针对它的微生物研究尚未结束,科学家们尚无法确定这个地下湖泊是否将在未来释放“{zj2}病毒”。
猜想二:候鸟打造“病毒培养基”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从事冰川微生物研究的张新芳博士认为,古老的xxxx会与现代的一些病毒基因进行交换,衍化出像SARS一样对人类具有极大威胁的新型病毒。
“骑”着鸟儿全球飞的病毒,通过冰山实现保存,在合适的机会,它们和同类大聚会,最终将成为“变形金刚”,这也让科学家担忧。罗杰斯教授正在对北极圈附近冰湖内的A型流感病毒进行研究。这些湖泊上常年有候鸟来往(例如鸭类和鹅类),它们会在水中排放病毒,这些病毒在冬天被冰层储藏起来。等候鸟来年再返回时,它们会带来新型的病毒毒株,融化的冰中释放的旧毒株则与“新面孔”的同类“聚会”,湖泊便成为了xx的“混合培养基”。“这增加了病毒遗传变异的几率,实际上我们也不断在冰层的融化、冻结过程中发现这样的例子。我将会提取样本,和科学界已知的A型流感病毒进行比对,确认在这些冰湖中发生了什么。”
而候鸟的全球迁徙,更增加了极地湖泊季节冰这一“{zj2}病毒培养基”病毒外传的可能性。
猜想三:病毒乘着沙尘暴“全球飙”
有的病毒是随着大气中的尘埃降临,随后在冰雪的堆积之中慢慢地被掩埋起来。被冰封的尘埃恰恰为xx、病毒的孳生提供了可能。无论xx、病毒的来源如何,依赖于尘埃这一能提供“营养”的物质,它们可以存活——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冰冻圈科学xxxx实验室研究员任贾文如此认为。
科学家曾对尘埃和病毒之间的关系做过研究。一项针对马兰冰芯微生物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历史上的几个冷期,大气环流向冰川输送大量沙尘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的微生物,这说明,沙尘本身就是病毒传播的一种途径。以此类推,眼下常常能在新闻中听闻的沙尘暴,便有可能成为未来xxxx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要搭上沙尘暴这班“顺风车”,有的xxxx还必须跨越重洋,它们将通过海风、海水的流动,或单独行动,或寻找并依附于海里生物的尸体残骸,完成这一旅行。
人类前往南北极研究的行为本身,也有可能成为病毒“偷渡”的方式。随着人类活动的日趋频繁,南极、北极这曾经的处女地将建立与人类之间越来越密切的联系——交流越多,也就意味着病毒传播的途径越多。
若新病毒来袭,人类抵抗力脆弱
俄勒冈州立大学的病毒学专家加尔文博士对xxxx的极大危险性深信不疑,他认为:“人类健康的自我防御机制,不会预见到那些在人类社会中已经消失了几千年的病毒会重新出现,因此针对这些病毒的抵抗能力很脆弱,一旦传染发生,就可能导致大规模的疾病流行。”为了说明这一危险前景的可能性,加尔文还援引了一种能够引起痢疾状腹泻的病毒,这种病毒每隔几十年便在沿海地带出现一次,而它的栖身场所就是南极和北极的冰川。
中国科学院张新芳博士认为,在古病毒经变异而产生的新品种病毒面前,人类的xxx很难有把握经受住它们的考验。
一个将引发人传染疾病的病毒个体,在找到{dy}个宿主之后,就会以几何级数全面扩增自己的“家族”。而只要它找到一丝与人体接触的机会,就会毫不客气地侵入人体,然后谋求下一个感染机会。对于可能影响人类的病毒的扩散方式,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防控所研究员杭长寿表示,也许用“无孔不入”来形容最为合适。
由于病毒的“急速”复制,大自然界许多动物都在不经意间成了它们的携带者。当人与这些动物接触时,病毒便开始了自己的传播之旅。“就拿曾被怀疑为SARS病毒源的果子狸来说,人们在宰杀它时,它会本能地进行反抗。此时,或许只要它打一个喷嚏,就足以让宰杀者成为病毒的第二受害者。”杭长寿表示,一个两个病毒个体对人来说或许问题不大,人体内的白血球就可以将其轻松解决,但如果病毒的侵入量很大,人体内免疫防线就可能无法匹敌,最终败于对手。
减缓冰川融化,尚有足够时间应对
罗杰斯教授认为,目前尚无法确定这类微生物何时会引起环境问题或恐怖的流行病。“我们觉得微生物通过这种方式释放,已经经历了几百万甚至几十亿年历史。世界曾经体验过这样的释放,事实上这每天都在发生。我个人认为,融化的冰层中释放的微生物引起毁灭性的流行病尚机会渺茫。但是,尽管这种病毒传播方式在人类历史上还没有任何文献记载,我们也无法确认它就不会发生。”
“当然,即便面对那些未知的病毒,人类依然可以有所作为。”中国科学院专家任贾文表示,一方面,对于病毒,只要能给科学家充裕的时间,及时研制出相应的疫苗,人类便不用那么担忧。另一方面,如果能想办法“拖延”气候变暖的脚步,古代病毒再厉害,也终究将受制于冰川的封锁。任贾文表示,有一种预估:到2070年至2080年,随着气候的变暖,北极的北冰洋海冰可能消失;格陵兰的冰盖xx融化,则需要至少1000年;至于南极,由于其冰盖面积十分之大,xx融化并释放出其中的未知病毒更需要一个漫长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人们xx可以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手机让非洲农民“随机应变”
在去年年底举行的日内瓦通信展上,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表示,目前全世界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应对气候变化威胁解决方案的一部分,比如,一种可传达气候资讯的手机文本信息的新技术,就在非洲大陆发挥着其独特的功能。
非洲实施的这个项目叫做“天气信息让大众受益”,它由联合国气象组织和全球人道主义论坛、哥伦比亚地球研究所联合进行。联合国与爱立信、中东及非洲地区的头号移动运营商zain集团等合作,在非洲近5000个自动气象站安装了相关设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这些气象站能在{dy}时间将降雨量、风速和风向等的变化信息传递到农民的移动电话上,以让更多的农民及早对天气变化作出反应,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联合国的数据显示,大约70%的非洲人口依靠农业谋生,不断变化的气候模式让非洲农民几百年来赖以为生的农业传统知识变得过时,因此,这种及时的气候信息将帮助农民应对天气变化带来的影响。
全球人道主义论坛的现任主席、联合国前秘书长科菲·安南表示,在非洲,拥有手机的人越来越多,在非洲的每个地方都会看到手机天线塔,如此庞大的气候监测系统得以建成,可让非洲的农民从中受益。
印度农民青睐多样化的耕种方式
就在各国为温室气体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的资金援助等问题争论不休、推托搪塞之际,在印度北部水患越来越频密的地区,这里的农民早已探寻了多种适应气候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栽种更多样化的农作物,抬高路基和房屋地基,建造新的泄洪渠道等。
过去数十年间,印度北方的农民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恶劣天气。暴雨和山泥倾泻淹没了该地区很多村庄和城镇;无数房屋和农作物遭受破坏;大批家畜被淹死。气候造成的相关问题让印度数百万人深受影响,有些人因此负债累累;有些人被迫迁移到市镇或城市打工;有些人则变卖家畜等家产,以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财政问题。
专家表示,由当地一些传统的农业操作方式演变而来的措施,或许能让这些地区的贫苦农民脱离“苦海”。例如,在印度北方的马诺哈扎村,这里的农民们甚至不知道什么叫“全球变暖”,但是,他们已经开始在农田里尝试一些既简单又有效的农耕方法,结果证明,这些方法非常,且改善了他们的生活。
当地农民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播种更多种类的植物。过去3年来,他们种植的农作物包括稻米、小麦以及豌豆、菠菜、番茄、洋葱、马铃薯等各类蔬菜。另外,在环境组织的协助下,农夫们开始耕种一年可收割两次、可抗洪涝灾害的稻米。农民们表示,多样化的耕种方式能带来许多好处,尤其是当小麦和稻米歉收时,可让他们更好地适应变幻莫测的天气。
越来越频繁的雨天意味着该地区的农民必须与淤泥沉积作斗争,他们播种、插秧等都会造成淤泥沉积。但这里的农民先在苗圃中培育蔬菜种子,再将其移种在地上,这样就有效避免了淤泥沉积带来的危害。
你可以通过这个链接引用该篇文章:http://masonyong.bokee.com/viewdiary.48565322.html
个人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