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元素创新美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纺织资讯- 中国纺织网- 纺织综合服务商

  在全世界的殷切期盼中,2010年世博会拉开了大幕。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这次世博会,意在探讨全球面临的日益复杂、紧迫的问题,展示人类在创建美好城市、创造美好生活方面的成就与愿景,并教育公众热爱城市与生活。尽管与上海世博会的xxx接触只有短短几天,记者已然充分领略到世博会的博大精深,也感受到纺织元素为世博会带来的美好和创新。

  高科技异彩纷呈

  记者观摩过几大场馆后发现,无论是世博会官员、服务人员,还是志愿者、保安、新闻媒体记者,都有特别定制的服装。这些服装得既美观又具有人性化特征,称得上是我国纺织行业在设计和科技方面飞速发展的一次成果展示。

  三六一度(中国)有限公司为上海世博会城市志愿者提供了13万套装备,包括T恤、长裤、外套和帽子、腰包、水壶及背囊等。据了解,这些服装的表面经过防雨处理,防风保暖、轻盈挺括,科技含量高,功能性强。其中,女装采撷了中国传统元素,采用旗袍式小立领,令女性志愿者更添韵致。

  上海美特斯邦威公司为采访世博会的媒体记者专门设计了一款极为人性化的服装,选用了高科技轻薄面料,透气防雨,方便记者在多种天气条件下工作。另外,服装上大面积反光条的运用为夜间采访的记者提供了更好的安全防护。不仅如此,服装的主色调为突显环保理念的“世博绿”和“海宝蓝”,既融入世博元素,又充满活力。

  在世博园区游览时,记者被联合国馆的中国服务人员吸引。他们身着白色西式上衣,搭配黑色或紫色短裙,色彩搭配赏心悦目。服务人员告诉记者,穿着黑色裙装的为中文翻译,而紫色裙装的为英文翻译。

  据了解,这次世博会服务人员的服装大多出自东华大学设计团队之手。他们为世博会志愿者、服务人员、礼宾接待和司机提供了近500款设计方案。据东华大学服装学院副院长刘晓刚介绍,世博职业服装不但要满足舒适性和美观,而且要在功能性、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等方面做得更好。

  东华大学设计的世博服装在如何融入中华服饰文化元素、汇集海派文化特点等方面颇费心思。在设计参观者服务人员与礼宾人员接待制服时,上海市市花——白玉兰造型被运用在女裙,服装的领口、袖口的盘扣花型以及衬衫底纹上,生动展现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地域文化特点。刘晓刚说:“不仅外观设计独具匠心,世博服装还采用环保快干、吸湿排汗、挺括抗皱、防紫外线等功能性面料,包含了多项专利技术,可以说是对东华大学服装科研成果的一次集中检验。”

  用纺织品鼎力相助

  膜结构材料这种具有透光阻燃、轻质防雨、抗紫外线和自动清洁功能的产业用纺织品,在世博园区标志性建筑中处处可见。尤其是环绕世博中心,连接中国国家馆、主题馆的白色膜布拼接成的世界{zd0}连续张拉索膜结构,犹如一把把巨大的伞为参观者遮风挡雨,又宛如片片白云,构成园区一道独特亮丽的风景线。

  记者通过与产业用纺织品行业专家的交流了解到,膜结构材料一般以高强度聚酯工业纤维或玻璃纤维机织物为基材,两面复合或涂覆聚氯乙烯(PVC)、聚偏二氟乙烯(PVDF)或聚四氟乙烯(PTFE)高分子材料而成,是当今世界大空间跨度建筑{sx}的材料,具有结构轻、跨度大、安装快、成本低、防火阻燃和安全性高的优点。记者发现,除世博轴外,世博园中许多为方便参观者休息、候车和安检等设计的白色建筑也采用膜结构材料。绿色、低碳的膜结构材料成为世博会的“建筑名片”。

  目前,我国部分产业用纺织品生产企业已经能够生产PVC膜材、PVDF膜材和PTFE膜材。但由于我国生产的膜材料与国外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上海世博园使用的膜材料大部分源自进口。有专家预测,我国的膜结构产量将以每年15%~20%速度增长,2010年将达到60万吨。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和文化生活的不断丰富,产业用纺织品中的膜材料将进一步发展,为建造更多具有新功能和新形式的建筑出力。

郑重声明:资讯 【纺织元素创新美化2010年上海世博会纺织资讯- 中国纺织网- 纺织综合服务商】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