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五
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红色回忆文章,有两个时期值得一看,一是建国后到反右前;一是改革开放之初。而且改革之初因为空气更加民主,有些文章写得更真实。例证之一:在早期红军指战员的回忆录里,都只强调西北“马家军” 非常凶暴;直到在改革开放之后,才有人指出当年康藏地区封建主的骑兵更加凶残。后者印证了我的一个观点:任何宗教,一旦与世俗权力相结合,都会变得黑暗、邪恶。
当然,时间久远了,有些东西难免带有“传说”的色彩,但因此否定一切,也未必正确。如红军过草地时吃皮带的故事,近来也被“伪右”们自以为是地xx了,然而就我个人的研究看,红军过草地时不但吃过皮带,大凡皮制品如皮鞋、皮背心等红军战士们都吃过。
回忆长征的人,有两个地方多半会提起,一是爬雪山,一是过草地。草地恶劣的自然条件、天气与饥饿在他们心中留下太深的记忆。走出草地的时间,大致相同,一般是七天七夜。
因为饿得厉害,才逼得红军战士将几乎能到口的东西全吃了下去,这其中就有皮带、皮鞋、皮背心等物。李春泰在《长征路上二三事》一文中,讲述了自己吃“炖牛肉”的亲身经历。
李春泰说在甘孜会师的时候,他分了两样东西:一条“毛裤”,一双“皮鞋”。“毛裤”是用毛线编成的一条短裤,十分粗糙,像麻袋片似的。穿着走路,把大腿都磨破了,穿了两次,只好把它丢掉。“皮鞋”是两块生牛皮,系上绳子,有点像草鞋,穿在脚上却还不错。
李春泰说到的“毛裤”与我曾经读到的另一故事非常吻合。有个红军战士曾经回忆,有次他们xx缴获了很多羊毛,xx要求每一个战士捻三斤羊毛,捻好的羊毛线交到供应处后可领换一件毛线衣。战士们没有捻羊毛的工具,只能用一根木棍缠着羊毛捻,这“毛线”的质量可想而知。该战士也说,“毛线衣”尽是大大小小的洞眼,穿上也难以抵挡高原的寒冷。
李春泰说,过草地时没东西吃,战士们想了不少办法,有的人把皮带也煮了吃。结果他想到了自己的“皮鞋”。他说:“我把皮鞋脱下来,割成一小块一小块,煮熟吃了许多天。”他感叹道:“要是没有这些‘炖牛肉’,我也许就走不出草地了”。
李春泰吃掉了自己的“皮鞋”,结果是只能光脚走路了。他说:“时间长了脚被划出一道一道的口子,草汁留在裂口里,长成一条一条的花纹”。走出草地直到哈达铺后,李春泰才在一个土豪家找到一双鞋子。
徐芝富在《战斗在长征途中》一文中,也提到了吃“皮鞋”,还提到了吃“皮背心”,虽然一句带过,不过他提到的是“羊皮鞋”,因此印象深刻。
胡龙文在《长征路上》比较详细介绍了皮制品的吃法与味道,他说:“这时候,那一双半双的破旧皮鞋,或者一根半根的牛皮腰带可真成了宝贝,用水洗一洗,切成细条条,放在脸盆里用火死劲地煮……”;“吃吧,软绵绵如橡皮,嚼也嚼不烂,不吃吧,肚子咕噜噜地直叫。{zh1}当然是吃,用手使劲地扯、用牙使劲地咬;有时越扯越长,一松劲,半截滑进喉咙,半截还有手里捏着,只好再拉出来,慢慢地嚼啊嚼啊……”。
南方红壤地区,有一种土壤叫观音土,纯白色,间夹在红壤之中。这种泥土因为粘性强,常被用作建筑材料如糊墙。小时候,家里穷得买不起玻璃珠的小伙伴,用观音土跟糯米混在一起捏成小球,放在火里一烧,如果烧得好也是一粒非常好的“白珠子”,比玻璃珠还好用,也很耐用。据老辈人讲,“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这里很多人饿得没法了,就吃观音土。这观音土可以吃下去,然而却拉不出来,但很多人仍然前赴后继地把自己吃死了。——红军过草地时吃皮带、皮鞋,与此相比,其实再正常不过。
取材于《烽火年月》等。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