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次教学模式尝试(09-10 第16周)

俗语说:教无定法,因为受教者的情况不同,也因为知识层次的需求不同,在课堂模式中要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一成不变肯定不可取,但是经常变化也会徒增受教者的负担。所以基本上我这学期教学模式尝试的周期为一个月。例如课堂教学模式、环绕实训模式、挂图辅助竞赛模式、独立自学模式等,又例如这周考虑到实训资源的欠缺所进行的“多项目循环实训模式”。

【教学环节大致设计如下】

全班33人,四组形式,设计出四个实训项目,其中“轮胎的拆卸与检查维护”、“扒胎机的使用”已经进行具体的指导讲解;“硫化补胎机的操作”、“动平衡仪的使用”发放指导工作页,尚未具体讲解。

两节课,中途不休息,大概每项目进行20分钟,循环交替进行。

【教学实践过程】

“轮胎的拆卸与检查维护”,项目组长负责指导、安全检查。要求学生熟练使用风炮进行轮胎拆卸与轮胎的检查。结果:学生对于风炮很好奇,忙碌着轮胎拆卸,甚至在组长不督察的情况下用风炮直接紧固;轮胎检查项目部分学生根本没有进行。现场氛围乱。

“扒胎机的使用”,指导老师负责指导与安全检查。因为涉及到安全问题,所以基本上是负责在此处。

要求学生对一只轮胎进行熟练的拆卸与安装。结果:使用的的旧轮胎因为多次扒胎拆装,轮辋边缘和胎圈边缘过度磨损和变形,安装轮胎时常卡滞,延误了循环交替时间。现场组织一般。

“硫化补胎机的操作”,项目组织负责协作探讨。要求学生利用工作页了解补胎的各种工艺,并且观察硫化补胎机,了解其操作部件的功能。结果:项目组长不懂协调,学生忙于观察,但是并未思考,工作页根本没有拿出来进行辅读。我暗想,是不是我发下去的工作页和学校的教材,学生根本就没有主动性在自习课时拿出来复习?他们习惯了被动的教育模式,让写作业就写作业,让他们看书,必须规定好看第几页至第几页,否则他们的世界就被小说书、手机的新功能所充斥着??!

“动平衡仪的使用”,项目组织负责协作探讨。要求学生观察轮胎动平衡仪上的测量位置;操作按钮等,可以根据工作页模拟操作。结果:学生因为{dy}组没有找到试验用的备胎,后面几组都没有用轮胎进行模拟练习,整组乱乱的就在平衡仪处指手画脚。

 

所以,这次的教学模式,让我心力交瘁,一头两个大,期望中的教学目标没有实现,现场的混乱局面还造成了负面影响。改进措施:

(1)       增强实训组长能力与执行力;

(2)       实训目的再加细化;

(3)       实训目标还是要细化到人,每人{zh1}都要见反馈;

(4)       现场不能放置凳子,有闲赋者;

 

我又一次暗道:“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

 

 

                                                     2009-12-16
郑重声明:资讯 【又一次教学模式尝试(09-10 第16周)】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