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自主创新走出低谷

靠自主创新走出低谷
 

我国模具行业正在加速追赶先进国家的发展脚步
“我国模具业在二00九年实现百分之三的增长,销售额达到九百八十亿元。”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秘书长武兵书日前披露。武兵书同时表示,总体上,中国模具工业与发达国家还有十年至十五年的差距,仍要发奋图强,加油追赶,以实现模具强国之梦想。
□数据作证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模具进出口总额为38.07亿美元,比2008年下降了3.03%。其中进口总额为19.64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2%;出口总额为18.43亿美元,比2008年减少4.11%。
据了解,模具是零件成形过程的重要工艺装备,是汽车、摩托车、电机电器、IT产品、办公自动化设备、轻工制品、医疗器械等制造业的重要基础装备。由于用模具成形的产品精度高、一致性好、外形美观,因此越来越多地用于飞机、船舶和高速列车等设备的结构和内饰件制造中。加之生产过程可实现高效、大批量并节材、节能,所以模具也常被人们誉为“现代工业生产之母”。模具技术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保持这些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优势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模具工业协会的数字显示,截至目前,我国已形成昆山、无锡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泊头、芜湖汽车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宁波、黄岩、深圳、东莞、精密模具产业集群生产基地。模具产品结构更趋合理。我国模具目前的结构比例中冲压模所占比例约37%,塑料模约占43%,铸造模 (包含压铸模)约为10%,锻模、轮胎模、玻璃模等等其他类模具占10%,这与工业发达国家的模具类别比例一致。
与此同时,一批国内模具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有了大幅的提高。各模具行业的xxxx在发展中涌现 (如汽车覆盖件模具有4大企业;大型塑料模具有海尔、华威、群达行;精密冲压模具有国盛、华富;汽车轮胎模具有巨轮、豪迈;铸造模具有一汽铸造、宁波合力、广州型腔、北仑辉旺;精密塑料模具有唯科(厦门)、宁波横河等)起到了xx行业进步的作用。
□研发应用
企业装备水平普遍提高,加工中心等数控机床、CAD/CAM技术普遍采用,成形过程模拟技术也逐渐被采用。企业研发、创新能力有所提高,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如三维设计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的研发应用,双料(色)注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高光无痕注塑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以塑代钢产品的成型技术的开发、应用,高强板、不等厚焊接板的冲压成形技术、高强板热压成形技术、氮气弹簧的研发应用等等。
模具水平大幅提高,以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为代表的高水平的模具的比例达到了35%以上,如汽车覆盖件模具已能生产B级车整车模具;精密模具加工精度已能达到0.5微米;精密级进模具可在2000~2500次/分钟以上的高速冲床上使用;塑料模精度达到了微米级,适应了IT产业发展的需求;单套重量达120吨、直径达4米的轮胎活络模具成为{zd0}型的模具等等。
□差距犹存
武兵书强调,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模具工业还有较大差距,主要是因为我国还处于全球产业链分工的中低端,产品处于中低档,模具工业也是如此。
在新技术研发创新方面,包括成形方法的创新,成形品质改善的创新,新材料成形技术的创新等,我国还没有掌握主动权,基本上是在跟踪发达国家技术发展的进程。在组织模具开发、生产方面,发达国家普遍采用并行工程和项目管理等技术和管理方法,加强了对工作流的控制,缩短了模具开发周期,保证了质量;在专业化生产方面,发达国家更加普遍。在高新技术的应用方面,发达国家对各种高新技术的应用更加广泛,更加深入,水平也较高,包括数字化模具技术(三维设计、可制造性设计、CAPP、CAM、CAT等)、成形过程模拟技术、高速加工技术、自动化加工技术、新材料成形技术、表面处理技术、新型(多功能复合)模具技术、信息化管理技术等等。高新技术的不断开发和广泛应用使得模具的设计制造水平达到空前的高度。“2010年经济逐步企稳,模具作为制造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支撑,无疑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沟通制造业上下游产业,共同促进制造业发展已成为中国模具工业的重要任务。”中国模具工业协会副秘书长秦珂表示。 据中国质量报



郑重声明:资讯 【靠自主创新走出低谷】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