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4 08:09:19 阅读1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2.5特殊性和普遍性
特殊性和普遍性为了突出某个问题,在一般教科书上,教学过程中常举一些典型的观点、实例、理论,然而对隐含在典型事物中普遍性往往未能及时揭示。若能在注意典型、特殊性问题的同时,兼顾及其普遍性,将有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能力。
(1)KClO3、CaCO3热分解的启示
3、CaCO3热分解的启示教科书上常以KClO3、CaCO3受热分解作为含氧酸盐热分解反应的两个典型实例。其隐含的普遍性是什么?
了解普遍性的基础是对特殊性的深入了解。它们的热分解反应的方程式
3→2KCl+3O23→CaO+CO2如果CaCO3也按KClO3类型进行热分解反应,则其产物应为“CaC和O2”。从能量角度看,CaO能量比CaC低(即前者更为稳定),CO2能量也低于O2。从总结果看,产物为CaO和CO2的总能量低于CaC和O2的总能量,所以产物只能是CaO和CO2;如若KClO3、NaClO3按CaCO3类型进行热分解反应,则产物为K2O和Cl2、O2,Na2O和Cl2、O2(Cl2、O2是氯的氧化物受热分解的产物)。由于钠、钾氯化物比其氧化物更为稳定[附:钠、钾氯化物更为稳定的一个事实是;用钠(还有镁)还原氯化物,如TiCl4
4+4Na→Ti+4NaCl而不用Na还原氧化物;还原氧化物,则用镁、铝作还原剂。这些还原反应都是生成了更稳定的氯化物、氧化物],所以热分解生成KCl和O2。
由上述讨论可以得到一种观点:热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相对而言)稳定的(附:因为是受热,由环境对体系供给能量,所以相对而言动力学因素降为次要因素,即可根据热力学判断反应的产物)。
基于这个具有普遍性的观点,下面再来判断某些非金属含氧酸盐的热分解产物。
氯酸盐热分解产物 因钠、钾、银的氯化物比氧化物稳定,所以其产物为MCl和O2;由于铝、铁(Ⅲ)等的氧化物比相应氯化物稳定,所以产物为Al2O3、Fe2O3及Cl2、O2;镁、锌的氧化物稳定性和氯化物相近,其热分解产物中兼有氧化物、氯化物及Cl2、O2。
溴酸盐热分解产物钠、钾、银溴酸盐热分解产物为MBr和O2(理由同上);镁、铝、锌溴酸盐热分解产物为氧化物和Br2、O2;溴酸铜、溴酸铅(Ⅱ)热分解产物中兼有溴化物和氧化物、Br2和O2。
除少数几种元素的氧化物不如氯化物、溴化物稳定外,一般元素的氧化物均比(同氧化态的)硫化物、氯化物、溴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磷化物稳定,所以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的热分解产物必为氧化物,而不可能是硫化物、氮化物……。
综上所述,KClO3、CaCO3热分解反应的共同点是生成稳定(相对而言)的化合物。前者的特点是:钠、钾、银的氯化物更为稳定。此外,都是生成了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对于后者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MO+AOnM为2价金属,A为非金属元素。AOn是相应酸酐——非金属氧化物,如SO3、N2O5、P2O5、CO2等
为2价金属,A为非金属元素。AOn是相应酸酐——非金属氧化物,如SO3、N2O5、P2O5、CO2等硫酸盐热分解反应及其普遍性 硫酸盐受热分解,按产物而言,可有以下几类
CuO+SO3Fe2O3+SO3+SO2CaO+SO2+O24===Hg+SO3+O2CuSO4热分解温度低于CaSO4的温度,前者产物中有SO3,后者为SO3和O2。这可被认为是在高温下SO3分解为SO2和O2所致。因此可把CaSO4热分解反应式视为由下面两式加合而成
4热分解温度低于CaSO4的温度,前者产物中有SO3,后者为SO3和O2。这可被认为是在高温下SO3分解为SO2和O2所致。因此可把CaSO4热分解反应式视为由下面两式加合而成4→CaO+SO33→SO2+O2已知SO2、O2和SO3平衡反应于1000K(约),平衡常数约为1,因此,约1000K是硫酸盐热分解产物中含硫化合物以SO3或SO2和O2为主的分界温度。如Ge(SO4)2(473K分解),Al2(SO4)3(883K),其热分解产物中以SO3为主;热分解温度接近1000K者,如CoSO4(981K)热分解产物中兼有SO3和SO2及O2。明显高于1000K者,产物以SO2和O2为主。
FeSO4于810K分解,其产物是SO2和SO3。这是因为在高温下SO3有显著的氧化性,把FeO氧化为Fe2O3。HgSO4热分解生成Hg,显然是HgO受热分解为Hg和O2所致。综上所述,硫酸盐热分解反应的通式是
4于810K分解,其产物是SO2和SO3。这是因为在高温下SO3有显著的氧化性,把FeO氧化为Fe2O3。HgSO4热分解生成Hg,显然是HgO受热分解为Hg和O2所致。综上所述,硫酸盐热分解反应的通式是有还原性的MO(MnO、FeO、SnO、PbO……)可能被SO3氧比;对热不稳定的金属氧化物(Ag2O、HgO……)将分解为相应单质。需要强调:若让Al2(SO4)3在高于1000℃条件下分解,则气态产物也是以SO2和O2为主。
硝酸盐热分解产物 也可按上述方法归纳硝酸盐热分解产物。硝酸盐的热分解气态产物是NO2和O3;若分解反应在高于773K(NO2明显分解为NO和O2的温度)进行,则气态产物以NO和O2为主,在冷却过程NO又和O2生成NO2(和硫酸盐热分解生成SO2和O2不同,在冷却时不易生成SO3);如若热分解反应在高于1100K下进行(NO明显分解为N2和O2),气态产物为N2和O2(冷却时不易变成NOx)。如
4MNO3→2M2O+2N2+5O2 (M=Na,K)
3→2M2O+2N2+5O2 (M=Na,K)如果把NO2和O2看成是N2O5热分解产物,则硝酸盐热分解通式为
由于NO2的氧化性强于SO3,所以Fe(Ⅱ)、Sn(Ⅱ)、Mn(Ⅱ)、Pb(Ⅱ)硝酸盐热分解将生成含有相应高氧化态的氧化物,例如Fe2O3、Fe3O4、Mn2O3、Mn3O4,SnO2及Pb3O4。另一方面,Ag(Ⅰ)、Hg(Ⅱ)硝酸盐热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
碳酸盐热分解 通式为
3→MO+CO2↑由于CO2在高于2000K时才明显分解为CO和O2,而一般碳酸盐又是在约1000K左右分解,所以气态产物以CO2为主。因CO2在升温条件下具备弱的氧化性,它能氧化那些具备较强还原性的金属氧化物(如MnO)
3MnCO3→Mn3O4+2CO2↑+CO↑
3MnCO3→Mn3O4+2CO2↑+CO↑
显然,Ag2CO3热分解产物是Ag、CO2及O2。
用这个观点考察草酸盐热分解反应,其中酸酐为“C2O3”,将分解为等摩尔的CO和CO2
CaC2O4→CaO+CO2↑+CO↑
2O4→CaO+CO2↑+CO↑若是氯酸盐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则相应酸酐Cl2O5将分解为Cl2和O2
4Al(ClO3)3→2Al2O3+6Cl2+15O2
3)3→2Al2O3+6Cl2+15O2若是磷酸盐热分解,则生成金属氧化物及酸酐。读者所熟悉的由磷灰石制磷的分步反应式不就是这样写的吗!
Ca3(PO4)2+3nSiO2→3CaO·nSiO2+P2O5
3(PO4)2+3nSiO2→3CaO·nSiO2+P2O52O5+5C→2P↑+5CO↑以上对于这个普遍反应式的讨论,从逻辑上讲,既注意了各类产物的相对稳定性,对热稳定性,又顾及两种产物间的反应,似乎已经做到了“无一遗漏”的地步。如此这般,就将大多数非金属含氧酸盐的热分解反应“统一”起来了。不可避免,尚有少数含氧酸盐的热分解反应未包括在内,如钠、钾硝酸盐(在不太高温度)分解为亚硝酸盐。然而这些少量的事实不能、也不应该影响我们对上述热分解反应通式的认识和总结。也可以说,上述热分解通式不包括硝酸钠(钾)、氯酸钠(钾)……等少数非金属含氧酸盐。
深入了解个别性质(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而对比有助于更深入了解其特殊性及通性。
只是在占有了一定量事实(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了解其特殊性,并从中较好地了解普遍性。由此得到的规律很可能还有许多例外,然而(有时)恰好是这些例外可能使规律逐步趋于完善,并有可能发展为理论。不可否认,某些例外可能是另一种规律的反映。对于后一种情况,以铵盐热分解反应为例。
铵盐热分解 碳酸氢铵在常温下是极易挥发的肥料
NH4HCO3→NH3↑+CO2↑+H2O↑
4HCO3→NH3↑+CO2↑+H2O↑因之被称为“气肥”,然而相应的钠、钾盐较为稳定。
为什么铵盐(相对于钠、钾盐)较易热分解,而且热分解产物也和金属(相应)盐不同。铵盐热分解的特殊性是什么?
目前认为铵盐热分解反应起因于铵离子,NH+4中的质子,H+传递给酸根(A-)。若HA是强酸,则A-接受质子的能力
4A→NH3+HA不强,则该种铵盐的热分解温度较高。如NH4I热分解温度高于NH4Br,后者又高于NH4Cl;若HA是弱酸,A-较易接受质子,HA的酸性越弱,A-接受H+的倾向越强,相应铵盐的热分解温度越低。已知常温下NH4HCO3很易分解,由此可以预料(NH4)2CO3对热将更不稳定:市售碳酸铵试剂实际上是等摩尔NH4HCO3和NH2COONH4的混合物,后者,氨基甲酸铵与水作用生成碳酸铵,即
2COONH4+H2O→(NH4)2CO3又如,试剂(NH4)2S有很浓的NH3气味,在室温下不易得到它的晶体;再如,(NH4)3PO4热分解温度低于(NH4)2HPO4,后者又低于(NH4)H2PO4。
除了考虑酸性外,还要考虑酸的其他性质。如H3PO4的K3小于H2CO3的K2,就是说PO3-4得质子倾向强于CO2-5,但由于CO2和NH3都是易挥发物,而H3PO4不易挥发,所以室温下(NH4)3PO4却比(NH4)2CO3稳定,即不能仅仅根据A-亲合质子倾向来判断相应铵盐对热稳定性顺序。
再者,NH3在高温下具有还原性。如若HA不具备氧化性,则热分解产物为NH3及HA(如HCl,HBr……)或相应的酸式盐
4)2SO4→NH4HSO4+NH3或酸酐(如CO2);若HA有氧化性,将和NH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NH4NO2→N2+2H2O
NH4NO3→N2O+2H2O
5NH4NO3→4N2+2HNO3+9H2O
2NH4NO3→2N2+O2+4H2O
(NH4)2Cr2O7→N2+Cr2O3+4H2O
4NO2→N2+2H2O
NH4NO3→N2O+2H2O
5NH4NO3→4N2+2HNO3+9H2O
2NH4NO3→2N2+O2+4H2O
(NH4)2Cr2O7→N2+Cr2O3+4H2O
4NO3→N2O+2H2O
5NH4NO3→4N2+2HNO3+9H2O
2NH4NO3→2N2+O2+4H2O
(NH4)2Cr2O7→N2+Cr2O3+4H2O
4NO3→4N2+2HNO3+9H2O
2NH4NO3→2N2+O2+4H2O
(NH4)2Cr2O7→N2+Cr2O3+4H2O
4NO3→2N2+O2+4H2O
(NH4)2Cr2O7→N2+Cr2O3+4H2O
4)2Cr2O7→N2+Cr2O3+4H2O以上5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点是:得失电子关系在铵盐内部是平衡的。
顺便提及,把不发生内部氧化还原反应的铵盐(NH4A)和其他物质(X)混合加热时,应考虑NH3和HA是否和X发生反应。若反应,则可把它看成是2个简单反应的结合
涉及NH3的性质是碱性和还原性;HA的性质是酸性、氧化性(因希望较全面讨论,所以把氧化性也列入了)、还原性。
3:●碱性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还原性2NH4Cl+6CuCl2→N2+6CuCl+
●酸性2NH4Cl+CaCO3→CaCl3+2NH2+CO3+H2O
●氧化性2NH4Cl+Fe→2NH3+FeCl2+H2
●还原性4NH4Cl+6HCl+2K2Cr2O7→4KCl+2CrCl3
+Cr2O3+2N2+11H2O
(附:对于某些加热发生水解的化合物如MgCl2·6H2O,可在加NH4Cl条件下受热制得无水盐。)
(附:对于某些加热发生水解的化合物如MgCl2·6H2O,可在加NH4Cl条件下受热制得无水盐。)
由上可见,深入了解个性有助于对通性的掌握。
(2)中间氧化态含氧酸盐受热分解的反应
中间氧化态含氧酸盐受热分解的反应氯酸钾中的氯是中间氧化态,在没有催化剂及温度不很高时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释热
反应释热是因为两种生成物均比反应物稳定(加热为了提供发生反应所必须的活化能)。根据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规律,可以提出2个问题:Na2SO3、Na2HPO4是否也能发生下列反应
事实上,在没有O2(如有O2,则Na2S、PH3将被氧化,氯酸钾则不同,其热分解产物KCl、KClO4均不可能和O2反应)时确能发生这两个反应。Na2SO3的自氧化还原反应也是释热过程(释42.4kJ/mol)。这是一种产物Na2SO4比较(Na2SO3)稳定,而Na2S不稳定,前者所得能量可以偿后者所失的能量且有余;Na2HPO3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P(V)化合物比反应物P(Ⅲ)稳定,而PH3更不稳定,此处所得能量不够偿其所失的能量(吸热17.6kJ/mol),然而由于pH3是气体,使Na2HPO3的自氧化还原反应在加热时得以进行。
以上3个反应都是中间氧化态含氧酸盐的自氧化还原反应,然而导致反应发生的动力却不同。
●每种生成物均比反应物稳定、能量低,是释热过程;
●一种生成物比反应物能量低,而另一种能量高,所得能量不仅能偿失而且还有“余”,仍是放热过程;
●生成一种能量更低的生成物之“得”,偿不了生成另一种不稳定产物之“失”,需借气体产物之帮助。
下面再列出两个实例。
如果不具备上述三者中的任一种条件,则中间氧化态的含氧酸盐不可能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
以上基于由中间氧化态含氧酸盐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所得到的结论,可以想象,此结论也应适用于非含氧酸盐的其他中间氧化态化合物。如钛有3种氯化物,TiCl2、TiCl3、TiCl4。其中TiCl3受热发生的自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过程,反应的“动力”是生成了气态产物,TiCl4
2TiCl3→TiCl4↑+TiCl2 △Hφ=69kJ/mol
3→TiCl4↑+TiCl2 △Hφ=69kJ/mol如若反应物和生成物方面均有气态物,并且生成物方面气态物摩尔更多,则仍可按上述结论判断。
{zh1}要强调,以上讨论的自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在相应温度范围里进行的,温度过低,则反应不能“起动”(提供能量不够);温度过高,某些生成物发生进一步分解。如
4→KCl+2O2↑3→CaO+CO2↑所有这些,再次提醒我们必须注意实验条件,特别是不要把在一定前提下得到的结论任意推广。对此,傅鹰教授曾一再告诫:“在一定条件下所得到的结论,即使是正确无误的,也不要任意推广,因为任何结论都是有条件的。”
(3)勒夏特里(Le Chatelier)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里(Le Chatelier)平衡移动原理该原理专门讨论改变浓度、压力及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对于有气态物参与的反应,可把改变压力视为气态物浓度改变加以讨论。现将恒温条件下改变浓度、压力(指总压)对合成氨平衡的影响示于图2-1中。
改变一种反应物浓度(无疑这是在体系容积不变前提下进行的),则可提高或降低其他反应物的利用率(如提高O2的浓度以充分利用SO2),但其本身利用率反而降低或增大了,绝不可能出现被增加浓度物种的利用率(如O2)和另一物种(如SO2)的利用率同步增长的情况。改变总压,则平衡体系中所有气态物的浓度均以同等倍数增加或减小,由于反应物方面和生成物方面气态物摩尔不同,平衡发生移动。以合成氨为例,增大总压可同时提高N2、H2的利用率。需要强调,由于增大总压,所以再次达平衡时c(N2)、c(H2)也比加压前增大了[请注意:在这里平衡移动离N2、H2而去,但c(N2)、c(H2)却增大了];若对合成氨体系减压,有利于NH3的分解,再次达平衡时,N2、H2浓度也比减压前减小(平衡向着它而来,但N2、H2浓度却减小了)。改变压力对平衡的影响,也能以浓度改变来表示其移动,但它和前述浓度对平衡移动的最基本的区别是:改变浓度往往只是改变一种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而改变总压,则是体系中所有气态物均以同样倍数增大或减小,只是因反应前后气态物摩尔不同致使平衡移动。从反应体系容积是否有改变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所谓的改变浓度并不包括体积改变,改变总压必
伴随着体积的改变;体积变,浓度相应变。归根结底,改变浓度是核心问题。
讨论了在有气态物参与的平衡中所得到的结论,对溶液中平衡移动是否有效?以醋酸电离平衡为例。如某浓度(~0.1mol/1)CH3COOH已达平衡,电离度(α)为定值,往其中加少量固态CH3COONa(忽略加CH3COONa前后溶液体积的改变:即体积不变),因c(CH3COO-)增大并和H+用向生成CH3COOH方向移动,电离度(α1)减小(α>α1),c(CH3COOH)、c(CH3COO-)比以前大了,但c(H+却减小(和上述增大O2以充分利用SO2相同);若往CH3COOH溶液中加等体积的水,在加水的一刹那间,CH3COOH、CH3COO-、H+浓度均减半,有利CH3COOH继续电离,即电离度(α2)增大(α<α2),但c(H+、c(CH3COO-)比加水前减小(和上述减压对合成氨平衡移动影响相同)。
一定浓度CH3COOH的电离平衡移动也可按改变某条件时溶液体积是否改变来讨论,这样就找到了和改变浓度、压力导致平衡体系移动的共同点(实际上体积和浓度是相通的)。
现在进一步讨论,把少量与平衡体系无关的物质引入体系,如合成氨体系中含Ar——是制备原料气N2、H2时由空气中带入的,将少量NaCl加入CH3COOH溶液,情况又该如何呢?
在合成氨达到平衡后,保持恒温,通入用气Ar时有两种情况。若保持体系客积不变,则在加少量Ar前后,c(N2)、c(H2)、c(NH3)未变,平衡当然不会发生移动;若在通入Ar时保持体系的总压不变[原ρ总=ρ(N2)+ρ(H2)+ρ(NH3),现在ρ总=ρ′(N2)+ρ′(H2)+ρ′(NH3)+ρ(Ar)],则体系容积增大,平衡发生移动。请考虑,此种情况是否和上述减压(体积增大)对合成氨影响相同?如若相同,则平衡移动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同理,往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固体NaCl(忽略溶液体积改变),因c(CH3COOH)、c(CH3COO-)、c(H+未变(严格讲,其活度是改变了,本书不讨论活度,且加少量NaCl前后活度改变不大,可忽略不计),所以平衡不发生移动;若往CH
COOH溶液中加少量NaCl溶液,体系容积增大。请考虑,此种情况是否和往CH3COOH液中加水相同?无疑平衡移动结果是:CH3COOH电离度加大,但c(CH3COO-),c(H+)降低。
COOH溶液中加少量NaCl溶液,体系容积增大。请考虑,此种情况是否和往CH3COOH液中加水相同?无疑平衡移动结果是:CH3COOH电离度加大,但c(CH3COO-),c(H+)降低。
对于加水稀释弱酸稀溶液时,c(H+)下降的一个实际例子是:如因购得的食醋,味道太酸,可加水稀释。加水,电离度增大,如若c(H+)也同时增大,就是说往食醋中加水的过程是酸味逐渐增浓的过程,你能同意这个结论吗?
总之,上述结论适用于任何平衡。{zh1}提一个问题请读者考虑。如Cu(I)和Cl-的络离子有CuCl-2、CuCl2-3,用水稀释此络离子,则释出CuCl沉淀,请问选用下列两个反应式中的哪一个和实际情况相符?
-2→CuCl+Cl-2-3→CuCl+2Cl-2.5特殊性和普遍性
特殊性和普遍性为了突出某个问题,在一般教科书上,教学过程中常举一些典型的观点、实例、理论,然而对隐含在典型事物中普遍性往往未能及时揭示。若能在注意典型、特殊性问题的同时,兼顾及其普遍性,将有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能力。
(1)KClO3、CaCO3热分解的启示
3、CaCO3热分解的启示教科书上常以KClO3、CaCO3受热分解作为含氧酸盐热分解反应的两个典型实例。其隐含的普遍性是什么?
了解普遍性的基础是对特殊性的深入了解。它们的热分解反应的方程式
3→2KCl+3O23→CaO+CO2如果CaCO3也按KClO3类型进行热分解反应,则其产物应为“CaC和O2”。从能量角度看,CaO能量比CaC低(即前者更为稳定),CO2能量也低于O2。从总结果看,产物为CaO和CO2的总能量低于CaC和O2的总能量,所以产物只能是CaO和CO2;如若KClO3、NaClO3按CaCO3类型进行热分解反应,则产物为K2O和Cl2、O2,Na2O和Cl2、O2(Cl2、O2是氯的氧化物受热分解的产物)。由于钠、钾氯化物比其氧化物更为稳定[附:钠、钾氯化物更为稳定的一个事实是;用钠(还有镁)还原氯化物,如TiCl4
4+4Na→Ti+4NaCl而不用Na还原氧化物;还原氧化物,则用镁、铝作还原剂。这些还原反应都是生成了更稳定的氯化物、氧化物],所以热分解生成KCl和O2。
由上述讨论可以得到一种观点:热分解反应的产物都是(相对而言)稳定的(附:因为是受热,由环境对体系供给能量,所以相对而言动力学因素降为次要因素,即可根据热力学判断反应的产物)。
基于这个具有普遍性的观点,下面再来判断某些非金属含氧酸盐的热分解产物。
氯酸盐热分解产物 因钠、钾、银的氯化物比氧化物稳定,所以其产物为MCl和O2;由于铝、铁(Ⅲ)等的氧化物比相应氯化物稳定,所以产物为Al2O3、Fe2O3及Cl2、O2;镁、锌的氧化物稳定性和氯化物相近,其热分解产物中兼有氧化物、氯化物及Cl2、O2。
溴酸盐热分解产物钠、钾、银溴酸盐热分解产物为MBr和O2(理由同上);镁、铝、锌溴酸盐热分解产物为氧化物和Br2、O2;溴酸铜、溴酸铅(Ⅱ)热分解产物中兼有溴化物和氧化物、Br2和O2。
除少数几种元素的氧化物不如氯化物、溴化物稳定外,一般元素的氧化物均比(同氧化态的)硫化物、氯化物、溴化物、氮化物、碳化物、磷化物稳定,所以硫酸盐、硝酸盐、磷酸盐、碳酸盐的热分解产物必为氧化物,而不可能是硫化物、氮化物……。
综上所述,KClO3、CaCO3热分解反应的共同点是生成稳定(相对而言)的化合物。前者的特点是:钠、钾、银的氯化物更为稳定。此外,都是生成了相应的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
对于后者可用下列通式表示
MO+AOnM为2价金属,A为非金属元素。AOn是相应酸酐——非金属氧化物,如SO3、N2O5、P2O5、CO2等
为2价金属,A为非金属元素。AOn是相应酸酐——非金属氧化物,如SO3、N2O5、P2O5、CO2等硫酸盐热分解反应及其普遍性 硫酸盐受热分解,按产物而言,可有以下几类
CuO+SO3Fe2O3+SO3+SO2CaO+SO2+O24===Hg+SO3+O2CuSO4热分解温度低于CaSO4的温度,前者产物中有SO3,后者为SO3和O2。这可被认为是在高温下SO3分解为SO2和O2所致。因此可把CaSO4热分解反应式视为由下面两式加合而成
4热分解温度低于CaSO4的温度,前者产物中有SO3,后者为SO3和O2。这可被认为是在高温下SO3分解为SO2和O2所致。因此可把CaSO4热分解反应式视为由下面两式加合而成4→CaO+SO33→SO2+O2已知SO2、O2和SO3平衡反应于1000K(约),平衡常数约为1,因此,约1000K是硫酸盐热分解产物中含硫化合物以SO3或SO2和O2为主的分界温度。如Ge(SO4)2(473K分解),Al2(SO4)3(883K),其热分解产物中以SO3为主;热分解温度接近1000K者,如CoSO4(981K)热分解产物中兼有SO3和SO2及O2。明显高于1000K者,产物以SO2和O2为主。
FeSO4于810K分解,其产物是SO2和SO3。这是因为在高温下SO3有显著的氧化性,把FeO氧化为Fe2O3。HgSO4热分解生成Hg,显然是HgO受热分解为Hg和O2所致。综上所述,硫酸盐热分解反应的通式是
4于810K分解,其产物是SO2和SO3。这是因为在高温下SO3有显著的氧化性,把FeO氧化为Fe2O3。HgSO4热分解生成Hg,显然是HgO受热分解为Hg和O2所致。综上所述,硫酸盐热分解反应的通式是有还原性的MO(MnO、FeO、SnO、PbO……)可能被SO3氧比;对热不稳定的金属氧化物(Ag2O、HgO……)将分解为相应单质。需要强调:若让Al2(SO4)3在高于1000℃条件下分解,则气态产物也是以SO2和O2为主。
硝酸盐热分解产物 也可按上述方法归纳硝酸盐热分解产物。硝酸盐的热分解气态产物是NO2和O3;若分解反应在高于773K(NO2明显分解为NO和O2的温度)进行,则气态产物以NO和O2为主,在冷却过程NO又和O2生成NO2(和硫酸盐热分解生成SO2和O2不同,在冷却时不易生成SO3);如若热分解反应在高于1100K下进行(NO明显分解为N2和O2),气态产物为N2和O2(冷却时不易变成NOx)。如
4MNO3→2M2O+2N2+5O2 (M=Na,K)
3→2M2O+2N2+5O2 (M=Na,K)如果把NO2和O2看成是N2O5热分解产物,则硝酸盐热分解通式为
由于NO2的氧化性强于SO3,所以Fe(Ⅱ)、Sn(Ⅱ)、Mn(Ⅱ)、Pb(Ⅱ)硝酸盐热分解将生成含有相应高氧化态的氧化物,例如Fe2O3、Fe3O4、Mn2O3、Mn3O4,SnO2及Pb3O4。另一方面,Ag(Ⅰ)、Hg(Ⅱ)硝酸盐热分解生成相应的金属单质。
碳酸盐热分解 通式为
3→MO+CO2↑由于CO2在高于2000K时才明显分解为CO和O2,而一般碳酸盐又是在约1000K左右分解,所以气态产物以CO2为主。因CO2在升温条件下具备弱的氧化性,它能氧化那些具备较强还原性的金属氧化物(如MnO)
3MnCO3→Mn3O4+2CO2↑+CO↑
3MnCO3→Mn3O4+2CO2↑+CO↑
显然,Ag2CO3热分解产物是Ag、CO2及O2。
用这个观点考察草酸盐热分解反应,其中酸酐为“C2O3”,将分解为等摩尔的CO和CO2
CaC2O4→CaO+CO2↑+CO↑
2O4→CaO+CO2↑+CO↑若是氯酸盐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则相应酸酐Cl2O5将分解为Cl2和O2
4Al(ClO3)3→2Al2O3+6Cl2+15O2
3)3→2Al2O3+6Cl2+15O2若是磷酸盐热分解,则生成金属氧化物及酸酐。读者所熟悉的由磷灰石制磷的分步反应式不就是这样写的吗!
Ca3(PO4)2+3nSiO2→3CaO·nSiO2+P2O5
3(PO4)2+3nSiO2→3CaO·nSiO2+P2O52O5+5C→2P↑+5CO↑以上对于这个普遍反应式的讨论,从逻辑上讲,既注意了各类产物的相对稳定性,对热稳定性,又顾及两种产物间的反应,似乎已经做到了“无一遗漏”的地步。如此这般,就将大多数非金属含氧酸盐的热分解反应“统一”起来了。不可避免,尚有少数含氧酸盐的热分解反应未包括在内,如钠、钾硝酸盐(在不太高温度)分解为亚硝酸盐。然而这些少量的事实不能、也不应该影响我们对上述热分解反应通式的认识和总结。也可以说,上述热分解通式不包括硝酸钠(钾)、氯酸钠(钾)……等少数非金属含氧酸盐。
深入了解个别性质(特殊性)是认识事物的基础,而对比有助于更深入了解其特殊性及通性。
只是在占有了一定量事实(个性)的基础上才能深入了解其特殊性,并从中较好地了解普遍性。由此得到的规律很可能还有许多例外,然而(有时)恰好是这些例外可能使规律逐步趋于完善,并有可能发展为理论。不可否认,某些例外可能是另一种规律的反映。对于后一种情况,以铵盐热分解反应为例。
铵盐热分解 碳酸氢铵在常温下是极易挥发的肥料
NH4HCO3→NH3↑+CO2↑+H2O↑
4HCO3→NH3↑+CO2↑+H2O↑因之被称为“气肥”,然而相应的钠、钾盐较为稳定。
为什么铵盐(相对于钠、钾盐)较易热分解,而且热分解产物也和金属(相应)盐不同。铵盐热分解的特殊性是什么?
目前认为铵盐热分解反应起因于铵离子,NH+4中的质子,H+传递给酸根(A-)。若HA是强酸,则A-接受质子的能力
4A→NH3+HA不强,则该种铵盐的热分解温度较高。如NH4I热分解温度高于NH4Br,后者又高于NH4Cl;若HA是弱酸,A-较易接受质子,HA的酸性越弱,A-接受H+的倾向越强,相应铵盐的热分解温度越低。已知常温下NH4HCO3很易分解,由此可以预料(NH4)2CO3对热将更不稳定:市售碳酸铵试剂实际上是等摩尔NH4HCO3和NH2COONH4的混合物,后者,氨基甲酸铵与水作用生成碳酸铵,即
2COONH4+H2O→(NH4)2CO3又如,试剂(NH4)2S有很浓的NH3气味,在室温下不易得到它的晶体;再如,(NH4)3PO4热分解温度低于(NH4)2HPO4,后者又低于(NH4)H2PO4。
除了考虑酸性外,还要考虑酸的其他性质。如H3PO4的K3小于H2CO3的K2,就是说PO3-4得质子倾向强于CO2-5,但由于CO2和NH3都是易挥发物,而H3PO4不易挥发,所以室温下(NH4)3PO4却比(NH4)2CO3稳定,即不能仅仅根据A-亲合质子倾向来判断相应铵盐对热稳定性顺序。
再者,NH3在高温下具有还原性。如若HA不具备氧化性,则热分解产物为NH3及HA(如HCl,HBr……)或相应的酸式盐
4)2SO4→NH4HSO4+NH3或酸酐(如CO2);若HA有氧化性,将和NH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NH4NO2→N2+2H2O
NH4NO3→N2O+2H2O
5NH4NO3→4N2+2HNO3+9H2O
2NH4NO3→2N2+O2+4H2O
(NH4)2Cr2O7→N2+Cr2O3+4H2O
4NO2→N2+2H2O
NH4NO3→N2O+2H2O
5NH4NO3→4N2+2HNO3+9H2O
2NH4NO3→2N2+O2+4H2O
(NH4)2Cr2O7→N2+Cr2O3+4H2O
4NO3→N2O+2H2O
5NH4NO3→4N2+2HNO3+9H2O
2NH4NO3→2N2+O2+4H2O
(NH4)2Cr2O7→N2+Cr2O3+4H2O
4NO3→4N2+2HNO3+9H2O
2NH4NO3→2N2+O2+4H2O
(NH4)2Cr2O7→N2+Cr2O3+4H2O
4NO3→2N2+O2+4H2O
(NH4)2Cr2O7→N2+Cr2O3+4H2O
4)2Cr2O7→N2+Cr2O3+4H2O以上5个氧化还原反应的共同点是:得失电子关系在铵盐内部是平衡的。
顺便提及,把不发生内部氧化还原反应的铵盐(NH4A)和其他物质(X)混合加热时,应考虑NH3和HA是否和X发生反应。若反应,则可把它看成是2个简单反应的结合
涉及NH3的性质是碱性和还原性;HA的性质是酸性、氧化性(因希望较全面讨论,所以把氧化性也列入了)、还原性。
3:●碱性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还原性2NH4Cl+6CuCl2→N2+6CuCl+
●酸性2NH4Cl+CaCO3→CaCl3+2NH2+CO3+H2O
●氧化性2NH4Cl+Fe→2NH3+FeCl2+H2
●还原性4NH4Cl+6HCl+2K2Cr2O7→4KCl+2CrCl3
+Cr2O3+2N2+11H2O
(附:对于某些加热发生水解的化合物如MgCl2·6H2O,可在加NH4Cl条件下受热制得无水盐。)
(附:对于某些加热发生水解的化合物如MgCl2·6H2O,可在加NH4Cl条件下受热制得无水盐。)
由上可见,深入了解个性有助于对通性的掌握。
(2)中间氧化态含氧酸盐受热分解的反应
中间氧化态含氧酸盐受热分解的反应氯酸钾中的氯是中间氧化态,在没有催化剂及温度不很高时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反应释热
反应释热是因为两种生成物均比反应物稳定(加热为了提供发生反应所必须的活化能)。根据周期表第三周期元素规律,可以提出2个问题:Na2SO3、Na2HPO4是否也能发生下列反应
事实上,在没有O2(如有O2,则Na2S、PH3将被氧化,氯酸钾则不同,其热分解产物KCl、KClO4均不可能和O2反应)时确能发生这两个反应。Na2SO3的自氧化还原反应也是释热过程(释42.4kJ/mol)。这是一种产物Na2SO4比较(Na2SO3)稳定,而Na2S不稳定,前者所得能量可以偿后者所失的能量且有余;Na2HPO3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中P(V)化合物比反应物P(Ⅲ)稳定,而PH3更不稳定,此处所得能量不够偿其所失的能量(吸热17.6kJ/mol),然而由于pH3是气体,使Na2HPO3的自氧化还原反应在加热时得以进行。
以上3个反应都是中间氧化态含氧酸盐的自氧化还原反应,然而导致反应发生的动力却不同。
●每种生成物均比反应物稳定、能量低,是释热过程;
●一种生成物比反应物能量低,而另一种能量高,所得能量不仅能偿失而且还有“余”,仍是放热过程;
●生成一种能量更低的生成物之“得”,偿不了生成另一种不稳定产物之“失”,需借气体产物之帮助。
下面再列出两个实例。
如果不具备上述三者中的任一种条件,则中间氧化态的含氧酸盐不可能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
以上基于由中间氧化态含氧酸盐发生自氧化还原反应所得到的结论,可以想象,此结论也应适用于非含氧酸盐的其他中间氧化态化合物。如钛有3种氯化物,TiCl2、TiCl3、TiCl4。其中TiCl3受热发生的自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过程,反应的“动力”是生成了气态产物,TiCl4
2TiCl3→TiCl4↑+TiCl2 △Hφ=69kJ/mol
3→TiCl4↑+TiCl2 △Hφ=69kJ/mol如若反应物和生成物方面均有气态物,并且生成物方面气态物摩尔更多,则仍可按上述结论判断。
{zh1}要强调,以上讨论的自氧化还原反应都是在相应温度范围里进行的,温度过低,则反应不能“起动”(提供能量不够);温度过高,某些生成物发生进一步分解。如
4→KCl+2O2↑3→CaO+CO2↑所有这些,再次提醒我们必须注意实验条件,特别是不要把在一定前提下得到的结论任意推广。对此,傅鹰教授曾一再告诫:“在一定条件下所得到的结论,即使是正确无误的,也不要任意推广,因为任何结论都是有条件的。”
(3)勒夏特里(Le Chatelier)平衡移动原理
勒夏特里(Le Chatelier)平衡移动原理该原理专门讨论改变浓度、压力及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对于有气态物参与的反应,可把改变压力视为气态物浓度改变加以讨论。现将恒温条件下改变浓度、压力(指总压)对合成氨平衡的影响示于图2-1中。
改变一种反应物浓度(无疑这是在体系容积不变前提下进行的),则可提高或降低其他反应物的利用率(如提高O2的浓度以充分利用SO2),但其本身利用率反而降低或增大了,绝不可能出现被增加浓度物种的利用率(如O2)和另一物种(如SO2)的利用率同步增长的情况。改变总压,则平衡体系中所有气态物的浓度均以同等倍数增加或减小,由于反应物方面和生成物方面气态物摩尔不同,平衡发生移动。以合成氨为例,增大总压可同时提高N2、H2的利用率。需要强调,由于增大总压,所以再次达平衡时c(N2)、c(H2)也比加压前增大了[请注意:在这里平衡移动离N2、H2而去,但c(N2)、c(H2)却增大了];若对合成氨体系减压,有利于NH3的分解,再次达平衡时,N2、H2浓度也比减压前减小(平衡向着它而来,但N2、H2浓度却减小了)。改变压力对平衡的影响,也能以浓度改变来表示其移动,但它和前述浓度对平衡移动的最基本的区别是:改变浓度往往只是改变一种物质(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浓度;而改变总压,则是体系中所有气态物均以同样倍数增大或减小,只是因反应前后气态物摩尔不同致使平衡移动。从反应体系容积是否有改变来判断平衡移动方向,结论是显而易见的。一般所谓的改变浓度并不包括体积改变,改变总压必
伴随着体积的改变;体积变,浓度相应变。归根结底,改变浓度是核心问题。
讨论了在有气态物参与的平衡中所得到的结论,对溶液中平衡移动是否有效?以醋酸电离平衡为例。如某浓度(~0.1mol/1)CH3COOH已达平衡,电离度(α)为定值,往其中加少量固态CH3COONa(忽略加CH3COONa前后溶液体积的改变:即体积不变),因c(CH3COO-)增大并和H+用向生成CH3COOH方向移动,电离度(α1)减小(α>α1),c(CH3COOH)、c(CH3COO-)比以前大了,但c(H+却减小(和上述增大O2以充分利用SO2相同);若往CH3COOH溶液中加等体积的水,在加水的一刹那间,CH3COOH、CH3COO-、H+浓度均减半,有利CH3COOH继续电离,即电离度(α2)增大(α<α2),但c(H+、c(CH3COO-)比加水前减小(和上述减压对合成氨平衡移动影响相同)。
一定浓度CH3COOH的电离平衡移动也可按改变某条件时溶液体积是否改变来讨论,这样就找到了和改变浓度、压力导致平衡体系移动的共同点(实际上体积和浓度是相通的)。
现在进一步讨论,把少量与平衡体系无关的物质引入体系,如合成氨体系中含Ar——是制备原料气N2、H2时由空气中带入的,将少量NaCl加入CH3COOH溶液,情况又该如何呢?
在合成氨达到平衡后,保持恒温,通入用气Ar时有两种情况。若保持体系客积不变,则在加少量Ar前后,c(N2)、c(H2)、c(NH3)未变,平衡当然不会发生移动;若在通入Ar时保持体系的总压不变[原ρ总=ρ(N2)+ρ(H2)+ρ(NH3),现在ρ总=ρ′(N2)+ρ′(H2)+ρ′(NH3)+ρ(Ar)],则体系容积增大,平衡发生移动。请考虑,此种情况是否和上述减压(体积增大)对合成氨影响相同?如若相同,则平衡移动的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同理,往CH3COOH溶液中加少量固体NaCl(忽略溶液体积改变),因c(CH3COOH)、c(CH3COO-)、c(H+未变(严格讲,其活度是改变了,本书不讨论活度,且加少量NaCl前后活度改变不大,可忽略不计),所以平衡不发生移动;若往CH
COOH溶液中加少量NaCl溶液,体系容积增大。请考虑,此种情况是否和往CH3COOH液中加水相同?无疑平衡移动结果是:CH3COOH电离度加大,但c(CH3COO-),c(H+)降低。
COOH溶液中加少量NaCl溶液,体系容积增大。请考虑,此种情况是否和往CH3COOH液中加水相同?无疑平衡移动结果是:CH3COOH电离度加大,但c(CH3COO-),c(H+)降低。
对于加水稀释弱酸稀溶液时,c(H+)下降的一个实际例子是:如因购得的食醋,味道太酸,可加水稀释。加水,电离度增大,如若c(H+)也同时增大,就是说往食醋中加水的过程是酸味逐渐增浓的过程,你能同意这个结论吗?
总之,上述结论适用于任何平衡。{zh1}提一个问题请读者考虑。如Cu(I)和Cl-的络离子有CuCl-2、CuCl2-3,用水稀释此络离子,则释出CuCl沉淀,请问选用下列两个反应式中的哪一个和实际情况相符?
-2→CuCl+Cl-2-3→CuCl+2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