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殷墟玉器(图1)_独玉博览_新浪博客

殷墟玉器(图1)

 

 

    安阳殷墟殷墟的正式英文名为Yin Xu。


  1.谓殷纣身死,国都为墟。


  2.指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在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及其周围。商代从盘庚到帝辛(纣),在此建都达二百七十三年,是中国历史上可以肯定确切位置的最早的都城。1899年在此发现占卜用的甲骨刻辞。从1928年10月13日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宫殿﹑作坊﹑陵墓等遗迹﹐及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礼乐器和甲骨等遗物,总面积24平方公里以上。

 


殷墟玉器


  殷墟是中国商代晚期的都城遗址,横跨安阳洹河南北两岸,现存有宫殿宗庙区、王陵区和众多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甲骨窖穴、铸铜遗址、制玉作坊、制骨作坊等众多遗迹,是中国历史上{dy}个有文献可考、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古代都城遗址,距今已有3300年的历史。

 


殷墟玉器


  说起殷墟的价值,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刘庆柱说,作为文化遗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时代越久,历史价值越高。

 


殷墟玉器

 

    中国玉器历史悠久,民族特色鲜明。近20年来,在全国不少地区的各种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中,都有玉器出土。这些发现,使人民确信,最迟在新石器时代晚期,我国的玉雕工艺已臻成熟。另方面,它也为探讨殷商文化玉器的渊源问题提供了线索。

 

 

    殷墟玉器是在继承前代具有初步发展的琢玉工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较长时间的生产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加以统治者对玉器的需求和重视,更促使玉雕工艺的迅速发展。从而为中国古代玉雕史谱写了新的一页。


  这就是殷墟之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和独特地位。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dy}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从1928年由中国学术机构独立主持考古发掘开始,在殷墟先后发现了110多座的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重要的历史阶段提供了坚实证据。2001年3月,在由国内48家xx考古机构参加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的评选中,殷墟以{zg}票数名列榜首。


  根据最近的考古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殷墟遗址的面积超过36平方公里,其中宫殿宗庙遗址、王陵遗址是核心区域,并被同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殷商玉器是商代后期盘庚迁殷后,由殷商王朝玉器作坊直接组织生产的玉作精品,是中国最早的王室玉器。由于年代久远,殷商玉器流传至今的玉器珍品稀少,故而真品备受国内外收藏家追捧。

 

 

     殷墟玉器的色泽瑰丽多彩,晶莹光润。以妇奸墓的玉器为例,以深浅不同的绿色最多,黄褐、棕褐次之,淡灰色、白色(包括乳白)、黄色的较少。多数杂有与主色相异的玉斑,纯色的较少。夏鼐先生认为:

 

    “这些颜色的不同,是由于它们的化学成分不同所致……不同的元素或化合物的同时存在,也会在呈色方面互相影响。”

 

    殷墟玉器的质料,有新疆和田玉、透闪石软玉、南阳玉、岫岩玉,可能还有河南密玉。而以新疆和田玉占多数;其次为透闪石软玉,南阳玉和岫岩玉甚少。那么,远在新疆的和田玉何时输入中原的呢?据《史记·李斯列传》,李斯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上书秦王曰:“今陛下致昆仑山之玉,有随和之宝……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矣。”可见秦统一中国之前,已有新疆玉输入秦地(中原地区)。郭宝钧先生据《穆天子传》有穆王登昆仑的传闻,认为“昆仑玉进入中原或可上溯到殷周之间。”妇好墓中出土有较多的用新疆和田玉琢成的玉器证实,和田玉输入殷墟最迟在殷王武丁时代。据“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学者推算,武丁在位的{jd1}年代为公元前1250至前1192年。

 

    在殷墟,至今还没有发现较大规模的制玉手工业作坊,只是1975年冬在小屯村北发现两座殷代晚期的小型房子。在房内,出土有大量砺石、石锥形半成品等,并有少量玉料和几件精致的“俏色”玉石艺术品,发掘者估计这里可能是磨制玉石器的场所。从殷墟出有各种品类的玉器,而有些器类的造型(如戈、簋等)与殷墟同类铜器接近,以及部分玉器的花纹与铜器花纹相近分析,大部分玉器应是殷人在当地制造的。至于少数刻有文字的,可能是某些方国贡纳的。

 

    二殷代玉工在继承前人琢玉技艺的基础上,不断改善青铜工具,使琢玉工艺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一)选料、用料缜密考虑:往往用同一块玉料和玉色相近的料琢雕成成对之物,如妇好墓出土的成对玉象和成对玉马,善于利用玉料的自然形状,设计出比较切合的题材,如妇好墓出土的一件作伏卧回首状的玉牛,主要是依据这件籽玉前高后低的自然形状巧妙设计而成,能利用玉石料的xx色彩,创作“俏色”作品,如小屯村北一座殷代晚期房子中出土的一件圆雕玉鳖,背甲呈黑色,头、颈和腹部呈灰色即是一例。这说明,我国的玉石“俏色”作品,最迟可追溯到殷代帝乙、帝辛时代。

 

   (二)造型多样化,某些作品突破了过去的传统程式,在人物和动物的玉雕中尤为突出。如妇好墓出土的圆雕人像,作跽坐形,双手抚膝,人体比例大致适当。它们面部表情不尽相同,发辫、衣纹各有特点,精细入微;圆雕的兽、畜、昆虫等,大多形象逼真,有些还突出其外形的主要特点,如虎的利齿、象的长鼻、螳螂的刀足等,勾画神似;对于龙、凤等神话动物,造型和纹样也很优美,多数浮雕的兽、禽设计成侧视形,以作静止状态为多见,只有少数作运动状态,如殷墟西区M216:24的一件玉雁,尖喙歪头,双翼展开,给人以飞向远方的感觉。

郑重声明:资讯 【[转载]殷墟玉器(图1)_独玉博览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