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城市”技术科学论坛第四十二次学术报告会-校历-上海交通大学

[责任编辑]李敏妍 [信息提供]电信学院 白杰

报告人简介与报告摘要

郑时龄院士
sRc=http://www.sjtu.edu.cn/uploadfile/calendar/uploadfile/201005/20100507104350759.jpg
  郑时龄,同济大学工学博士,意大利罗马大学名誉博士,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士,法国建筑科学院院士,美国建筑师学会荣誉资深会员。现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建筑学会名誉理事长,上海市规划委员会城市发展战略委员会主任、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演绎顾问等。
  主要论著有:《建筑批评学》、《世界大城市——上海》、《上海近代建筑风格》、《建筑理性论——建筑的价值体系与符号体系》、《世博会规划设计研究》、《世博园及世博场馆建筑与规划设计研究》、《世博与建筑》等。主要设计作品有南浦大桥建筑设计、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城市设计、复兴高级中学、朱屺瞻艺术馆、格致中学、嘉兴市行政中心、中国财税博物馆、外滩公共服务中心等50多项。曾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90多篇论文,并应邀在许多国际会议和学术论坛上作报告,曾参加许多国际和国内的规划与建筑设计竞赛的评审。

  报告摘要:世博会与城市化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主题的核心价值是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宜居环境,探讨城市纪元的全球城市化问题,应对全球面临的巨大挑战。世博会是城市化的大事件,世博会的历史也是城市化的历史,也是关于城市主题的一种连续的演绎过程,世博会推动了城市的更新和可持续发展,促进再城市化。上海世博会的选址就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选择,世博会的辐射效应和场地的后续利用关系到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化应当在任何可能的情况下,都要使居住、生产、服务、文化、休闲等城市功能相互融和,注重建筑对城市空间和环境的作用,保护景观品质。上海世博会占地5.28平方公里,是历次世博会占地{zd0}的,又位于城市中心。世博会场地的后续利用方式将会对城市的总体发展,对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在城市功能、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方面产生重大的影响,从而促进城市更新,推动上海的再城市化,建设绿色的宜居城市。

褚君浩院士
sRc=http://www.sjtu.edu.cn/uploadfile/calendar/uploadfile/201005/20100507104517560.jpg
  褚君浩,男,1945年生,中国科学院院士,半导体物理和器件专家。江苏宜兴人。1984年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1986-1988年德国慕尼黑理工大学物理系洪堡研究成员。1993-2003年担任红外物理xxxx实验室主任。现任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太阳能电池研发中心主任,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红外与毫米波学报》主编,上海市红外与遥感学会理事长。
  他长期从事红外光电子物理和光电跃迁效应研究,在窄禁带半导体物理和铁电薄膜材料器件物理等研究方面,获得有国际影响的系统研究成果,近年来从事太阳能光伏电池研究和极化材料器件的研究。他发表SCI论文350余篇,中英文专著三本;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以及中科院和上海市自然科学奖和科技进步奖10项。他是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中科院太阳能行动计划首席科学家。

  报告摘要:现代光电科学和城市发展
  本文介绍现代光电科学技术与未来城市融合发展的前景,讨论光电传感器与物联网,光伏电池与能源环境。说明光电科学技术的发展将促进智慧城市与低碳城市的建设,促进实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

吴志强教授
sRc=http://www.sjtu.edu.cn/uploadfile/calendar/uploadfile/201005/20100507104658372.jpg
  
吴志强教授,德国柏林工业大学工学博士(Dr.-Ing)。现任同济大学校长助理、博士生导师,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总规划师,兼任全球规划教育联合会联席主席、联合国科教文组织 - 国际建筑师协会建筑教育委员会终身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国内外学术机构要职。2001年,作为大会秘书长组织了全世界1000余位学者参加的首届世界规划院校大会(WPSC1),成立了全球规划教育联合会网络组织,活跃于国内外城市规划学界。
  吴志强教授作为城市规划领域的国内外知名专家,他在科学研究领域探索创新,取得了大量的成果并将这些成果广泛运用于城市规划和建设实践中,主持了大量国内外城市规划设计项目,其中包括上海世博会园区规划、俄罗斯圣彼得堡‘波罗的海’明珠规划、都江堰市灾后重建总体规划等较有影响力的作品,为中国城市规划走向世界作出积极贡献。

  报告摘要:世博与下一代城市研制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工业前城市以及工业城市,后者在创造{swql}的城市辉煌的同时也带来了深重的城市诟病。下一代城市必须走出这个可预见的自寻灭亡之路,开拓一条新的清洁、可再生能源利用之路。本届上海世博会以整个场址作为展示“Better city,Better life”的样板,实验下一代城市技术体系,同时将“中华传统智慧”与“时代新技术”相融合,走向新的适宜的“和谐城市”。

张曙光研究员
sRc=http://www.sjtu.edu.cn/uploadfile/calendar/uploadfile/201005/20100507104742774.jpg
  
张曙光,男,1956年12月生,江苏溧阳人。现任铁道部副总工程师,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
  作为我国“和谐”号高速列车总设计师,他和他的研究创新团队系统突破了高速列车诸项关键技术,用5年多的时间建立了我国高速列车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总体技术水平跻身世界先进行列。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与一等奖等多项奖励,并取得有关高速列车的专利20余项。

  报告摘要:中国高速铁路与城市化发展
  
介绍了世界城市化的基本态势与我国城市化的特征与趋势,分析了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交通发展面临的需求;并通过论述高速铁路的综合比较优势,指出高速铁路将为应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交通问题提供更为积极有效的、可持续的解决方案。

张文军教授
sRc=http://www.sjtu.edu.cn/uploadfile/calendar/uploadfile/201005/20100507104823463.jpg
  
张文军,1963年生于山东青岛,1984、87和89年在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分别获得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90至93年在德国PHILIPS公司工作,主要参与了欧洲高清晰度电视编码传输系统研制,期间获得欧洲发明专利四项。1995年受聘担任国家重大科技产业工程项目“数字高清晰度电视(HDTV)功能样机系统研究开发工程”总体组组长,主持研制成功我国{dy}套自主研制的高清晰度电视功能样机系统。长期从事高清晰度电视信源编解码和无线宽带传输研究工作,近十年来,先后主持国家发改委数字电视研究开发及产业化专项(一期),863“十五”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重大专项“高清晰度电视SoC平台”项目等国家和地方的数字电视系统和芯片设计和开发项目,是国家数字电视地面传输标准的主要起草人之一。先后与同事合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6项,其中已获得授权16项。曾率开发团队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高效、抗干扰无线宽带技术图传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应用”2008年,“数字高清晰度电视系统关键技术与设备”2003年)。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教育部首批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报告摘要:未来城市中的电视新形态
  
借助于数据压缩和数字传输等处理技术,电视刚实现从模拟到数字的转型换代,又将面临无所不在的网络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和严峻挑战,未来城市中网络化交互应用需求冲击着传统的电视广播方式和消费习惯,三维电视或超高清晰度电视新业务能否xx电视事业和产业的未来发展?我国数字电视研发在过去的16年中从技术跟踪,到掌握和突破关键技术,再到形成国家强制性技术标准,既充满艰辛,也成效显著。结合国情如何有效组织国家标准的推广应用?如何形成xx产业发展的知识产权战略?都是当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本报告将结合三网融合的大背景,分析数字电视国内外发展趋势,尝试提出我国在该领域面向未来的组织改进方式、技术研究重点和城市电视主要业务应用方向。

高濂研究员
sRc=http://www.sjtu.edu.cn/uploadfile/calendar/uploadfile/201005/20100507104907847.gif
  
高濂,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上硅所–索尼联合实验室主任,世界陶瓷科学院院士,中国硅酸盐学会特陶分会结构陶瓷专业委员会主任,长期从事高温结构陶瓷和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近几年来主要在碳纳米管分散和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等方面开展研究。作为{dy}完成人,获2002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3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06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和2009年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发表SCI收录论文535篇,专著7本,被SCI他引5500篇次,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59项,2006年评为中科院研究生院优秀教师。目前担任五种国际专业期刊的编辑或编委,已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邀请报告50余次。

  报告摘要:未来城市能源—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
  清洁能源是未来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目前光伏发电成本还很高,人们寄希望于科技进步来降低成本,使太阳能发电能够迈入大规模发展时期。在各种光伏电池中,以半导体、染料、电解质为三大主要部件的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Dye Sensitized Solar Cell,简称DSSC)具有成本低、结构简单和易于制造等众多优点。特别是它对光照条件要求不高,即便在阳光不太充足的阴天或室内,光电转化效率也不会受到太大影响。报告在介绍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基本知识的基础上,简要汇报我们近来在此类电池关键材料开发与器件制作上的{zx1}进展:成功研制了低成本高性能可丝网印刷的TiO2浆料和高纯敏化染料,其品质超过了国外同类产品,电池光电转换效率有显著提高,在标准光照条件下{zg}效率超过11%;而电池材料成本大幅度降低,具有广阔的潜在应用前景。上硅所-索尼联合实验室建立了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试验线,掌握了电池模块的制造技术,成功制作出尺寸为36cm×36cm的电池面板。目前正在探索以廉价的碳材料替代贵金属铂作催化剂、以不锈钢箔片替代昂贵的FTO玻璃基体的对电极材料等,以期进一步大幅度降低电池的成本。

金亚秋教授
sRc=http://www.sjtu.edu.cn/uploadfile/calendar/uploadfile/201005/20100507105037601.jpg
  
金亚秋,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78年中国科学院首批公派出国研究生,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ECS)科学硕士(MS,1982)、电气工程师(EE,1983)、博士(Ph.D.,1985)学位。现任复旦大学特聘教授、波散射与遥感信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研究领域为复杂自然环境中电磁波散射辐射传输与传播、空间遥感与对地监测信息理论与技术、复杂系统中计算电磁学等。他在国内外已发表590篇学术论文、7本中英文专著与4本学术文集。
  他是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上海市劳动模范。他是IEEE Fellow,IEEE GRSS AdCom委员,IEEE Fellow评委会主席(GRSS)、IEEE GRSS杰出演讲者。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3)、三次国家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2,1996,2009)、光华科技奖一等奖(1993)、国家图书奖(1997)等十多项科技奖励,获得IEEE GRSS Education Award(教育奖)(2010)。回国23年来,主持承担了国家与部市委四十多项科研项目。

  报告摘要:空间遥感-架起城市与科学的桥梁
  
迅速发展的城市化环境的监测检测评估预测与科学决策要求持续可靠的物理数据信息源与全面的自动分析技术。近三十年迅速发展起来的空间遥感能覆盖完整的空间区域,具有定量信息的能力、具有现场不具备的分类识别物理特征属性的能力、具有观测周期更新与定量比较的能力、具有在全球与区域同样的物理与技术监测能力。随着空间遥感在多源与高分辨率技术的进展,形成了高度动力变化的城市遥感重要的科学研究与应用领域。
  本报告以贯穿当今空间微波遥感发展方向为研究背景,概述了作者近年来在极化电磁散射与合成孔径雷达等微波遥感信息的研究进展,形成遥感定量信息“理论建模、散射计算、成像模拟、反演重构”的遥感信息链,及其在城市环境国土监测等各类问题中的应用。也简略介绍了作者的复杂自然介质矢量辐射传输理论的发展,及其在星载微波遥感大气、海洋、地表、水文、城市环境遥感数据验证、反演与同化应用;中国嫦娥探月任务中微波辐射探测月壤层的理论与应用;目标回波与环境杂波复合系统的电磁散射理论建模与计算机数值计算的理论方法与应用等。

毛军发教授
sRc=http://www.sjtu.edu.cn/uploadfile/calendar/uploadfile/201005/20100507105125711.jpg
  
毛军发于1992年在上海交通大学获博士学位,然后留校工作至今。1994年-1996年在香港中文大学和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作博士后研究。现为上海交通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总装备部某专业组成员。他的研究方向包括高速电路系统的互连问题、微波射频电路与电磁兼容等,已主持10多个{gjj}和20多个省部级项目研究,发表3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IEEE 刊物论文60篇),申请发明专利17项(已授权9项)。2004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完成人),2008年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1完成人)和19届国际电磁兼容会议(新加坡){wy}{zj0}大会论文奖。

  报告摘要:微电子技术与城市生活
  
微电子技术是整个电子信息技术的基础。在过去几十年里,微电子技术使城市生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电脑、手机、电视、数码相机,到数字医疗设备、智能电网、地铁、高速列车,都是以微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前提。微电子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上述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成本越来越低。然而,微电子技术发展到今天的超深亚微米/纳米工艺已面临一些严峻的科学技术问题,包括物理极限问题、功耗问题、互连问题,以及技术手段问题等,这些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将影响到未来城市数字化、信息化的进程,包括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本文将简要地介绍微电子技术发展面临的这些问题的产生背景及分析解决方法,包括作者所在课题组的一些研究成果。

伍江教授
sRc=http://www.sjtu.edu.cn/uploadfile/calendar/uploadfile/201005/20100507105217189.jpg
  
伍江,男,1960年10月生。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毕业于同济大学建筑系建筑学专业,先后获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1996年至1997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做高级访问学者。长期从事城市与建筑发展历史研究,著有《上海百年建筑史》、《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等多部专著,发表专业论文60余篇,完成建筑设计工程项目10余项。曾任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同济大学校长助理、上海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副局长。现为中国建筑学会理事,中国雕塑学会特邀理事,全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建筑学会副理事长。

  报告摘要:中国特色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问题与思考
  
改革开放30年来的中国城市化进程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在人类历史上{swql}。大规模快速城市化必然带来社会、经济的巨大变革,并对环境、资源产生巨大冲击。因此,城市化所带来的问题也自然成为当代中国所面临的{zd0}的挑战之一。报告总结分析了这一进程的特点,并针对我国下一阶段城市化发展的空间发展战略问题、城市规划问题和城市设计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陈锐研究员
sRc=http://www.sjtu.edu.cn/uploadfile/calendar/uploadfile/201005/20100507105255705.jpg
  
陈锐,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城市运行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城市管理科技协会副理事长。1975年出生,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理学、经济学双学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城市运行与发展、区域管理与公共政策、社会预警与政策模拟、决策支持系统、电子政务与信息化规划。主要学术任职与社会兼职为中国科学院自然与社会交叉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助理、政策模拟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发展战略学会理事、社会发展战略专委会副主任、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政策模拟专委会委员、国家减灾委-北京师范大学汶川地震专家行动组成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客座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建设研究员兼职研究员、北京社科院城市管理研究基地客座研究员、北京城市管理学会理事、北京市市政市容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城市管理与科技》编委。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其中20余篇被SCI/EI/ISTP检索;联合出版论著近20部。主持(及联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课题、国家环境宏观发展战略研究课题、国家发改委战略规划课题、欧盟国际科学合作计划第五框架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重要方向性项目、北京市科技计划、北京市软科学计划、北京市政科技发展计划,北京、成都、唐山、江门、南通、温州等地方政府规划与战略研究课题等重要研究项目40余项。获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2006-2020)重要贡献荣誉证书、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多项。

  报告摘要:构建世界城市:理念、模式、经验与启示
  
建设世界城市,塑造了城市化进程的xx形态,为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如何从规模式扩张向内涵式发展转型,进而以可持续创新xx区域均衡发展,保障城市和谐良治提供了战略导向。
  在简要回顾纽约、伦敦、东京和巴黎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总结了世界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与特征,认为世界城市职能特征相似,但细微差异体现精明增长内涵;运行机理相近,无形价值载体体现核心功能;关注焦点相对集中,城市基本价值导向逐渐显现。进而从社会运行、经济运行个和环境运行三个方面对中国城市化进程进行了战略背景解析。
  随后,通过实例剖析,对焦点问题进行了论证,即突出城市文化主题是城市实现国际化,迈向世界城市的保障,是城市发展的灵魂;国家战略在世界城市培育过程中将发挥重大作用,尤其是在金融资本等外部市场存在不确定性的环境内;城市环境建设日益成为世界城市关注的焦点,良好的人文环境塑造成为未来世界城市提高竞争力的关键。认为未来世界城市更加趋向全能型、区域化、人本性、文化化,并将最终成为世界城市未来的发展模式。
  在此基础上,系统论述了世界城市成功的发展经验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启示。{zh1},对“十二五”时期中国的城市运行与发展进行了战略审视。

郑重声明:资讯 【“未来城市”技术科学论坛第四十二次学术报告会-校历-上海交通大学】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