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 songliwu8 - songliwu8 - 和讯博客
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 [原创 2010-05-08 21:46:06]   
。二者在概念上的区别是,洪水灾害指的是因暴雨急流或河湖泛滥所造成的灾害;雨涝是指因渍水、淹没造成的灾害。雨涝主要危害农作物生长,造成农作物减产或绝收;洪水除危害农作物外, 还破坏房屋、建筑、水利工程设施、交通设施、电力设施等,并造成不同程度的人员伤亡。由于洪水和雨涝往往同时或连续发生在同一地区,所以进行灾情调查统计和分析研究时,大多难以准确界定区别,此时统称为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分布

  就全球范围来说,洪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多台风暴雨的地区。这些地区主要包括:孟加拉北部及沿海地区;中国东南沿海;日本和东南亚国家;加勒比海地区和美国东部近海岸地区。此外,在一些国家的内陆大江大河流域,也容易出现洪涝灾害。

  洪涝灾害的危害

  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zd0}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肩膀上面的阳光_天涯博客_有见识的人都在此_天涯社区,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本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曾先后发生过近40次特大洪涝灾害,每次都导致上万人的死亡和千百万人的流离失所。在近几十年中,洪涝发生频次与灾害损失都在逐年增加。

  中国自古就是洪涝灾害严重的国家。据不xx统计,在从公元前206年到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水灾1092次,死亡万人以上水灾每5-6年即出现一次,这种局面到现代尚无根本的改变。

  洪涝灾害不但直接引起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造成一系列其它灾害如滑坡、泥石流、疫病的出现。 我国的雨涝

  1951-1990年。我国平均每年发生严重洪涝灾害5.9次,平均受灾面积667万公顷,其中成灾面积470万公顷,死亡三四千人,倒塌房屋200余万间。1991年全国有25个省、市、区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农作物受灾面积2400万公顷,死亡5133人,倒塌房屋49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799亿元。

  主要的雨涝区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武陵山以东,这个地区又被南岭、大别山-秦岭、阴山分割为4个多发区。我国西部少雨,仅四川是雨涝多发区。

  根据历史雨涝统计资料,雨涝最严重的地区主要为东南沿海地区、湘赣地区、淮河流域,次多雨涝区有长江中下游地区、南岭、武夷山地区、海河和黄河下游地区、四川盆地、辽河、松花江地区。全国雨涝最少的地区是西北、内蒙和青藏高原,次为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和东北地区。概括而言,64县市遭遇大风袭击,雨涝分布总的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湖区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南坡多,西、北坡少。

  洪涝灾害控制及预防措施2008年05月16日 星期五 09:44洪涝灾害控制及预防措施

  洪涝灾害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洪涝灾害可导致生态环境、经济建设、财产损失,甚至传染病流行,严重威协人们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由于受强降雨影响,部分乡镇遭受洪涝灾害,为了做好受灾乡镇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上海,达到灾后无大疫的目标。特提出以下疾病预防控制措施,供受灾乡镇参考。

  一、加强饮用水卫生管理

  1、水源的选择与保护; 应在洪水上游或内涝地区污染较少的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严禁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有条件的地区宜在取水点设码头,以便离岸边一定距离处取水,。

  2、退水后水源的选择; 无自来水的地区,尽可能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井的周围30m内禁止设有厕所猪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取水应有专用的取水桶。有条件的地区可延伸现有的自来水供水管线。3、对饮用水进行净化xx;煮沸是十分有效的xx方法。在有条件时可采用过滤方法。但在洪涝灾害期间,最主要的饮用水xx方法是采用消毒剂xx。 4、加强供水设施xx; 被洪水淹没过的水源或供水设施重新启用前必须清理xx,检查xx学指标合格后方能启用。经水淹的井必须进行清淤、冲洗与xx。先将水井掏干,xx淤泥,用清水冲洗井壁、井底,再掏尽污水,待水井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投加漂白粉浸泡12~24h后,抽出井水,待自然渗水到正常水位后,按正常xx方法(一吨水加漂白粉4克,如污染较重加漂白粉8克/吨)xx,即可投入正常使用。

  二、加强食品卫生管理

  1、水灾地区需要重点预防以下食物中毒

  (1)霉变粮食引起的霉菌毒素食物中毒:常由食用了霉变的大米引起。

  (2)xx性食物中毒:常由动物性食品、已死亡的畜禽肉和没有很好冷藏(如肉、蛋类食品)和存放时间长的熟食(如米饭、蔬菜)引起。

  (3)化学性食物中毒:一般由误食有毒物质引起。由于灾区环境的变化和临时居住地的条件所限,农药、亚硝酸盐及其他工业用化学物质易被误食。

  (4)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误食猪甲状腺、肾上腺和含毒的鱼类会引起有毒动物性食物中毒;食用未经充分加热的豆浆、扁豆或发芽土豆、毒磨菇会引起有毒植物性食物中毒。

  2、发生食物中毒的现场处理

  (1)病人的救治与报告:病人的急救xx主要包括催吐、洗胃、灌肠以及对症xx和特殊xxxxxx:食物中毒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地点、时间、人数、典型症状和体征、xx情况、中毒食物和采取的措施。同时应注意采集病人标本以备送检。

  (2)停止食用中毒食品:封存现场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待调查确认不是中毒食物以后才能食用;通知追回或停止食用其他场所的中毒食品或疑似中毒食品。(3)食物及环境的xx处理工作:对中毒食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销毁,并对中毒场所采取相应的xx处理。对xx性食物中毒,固体食品可用煮沸煮沸消毒15~30min处理;液体食品可用漂白粉xx。对病人的排泄物、呕吐物可用20%石灰乳或漂白粉xx(1份排泄物加2份xx液混合放置2h),周围环境可采用过氧乙酸进行喷洒xx。化学性或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应将引起中毒的有毒物进行深埋处理。

  3、加强灾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特别是水淹过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应做好食品设备、容器、环境的清洁xx,经当地卫生行政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业,并加强对其食品和原料的监督,防止食品污染和使用发霉变质原料。4、开展对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教育;主要宣传不能食用的食品,包括:被水浸泡过的食物;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被水淹过的已腐烂的蔬菜、水果;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和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严重发霉(发霉率在30%以上)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等;其他已腐败变质的食物和不能辨认是否有毒的蘑菇等。三、加强环境卫生

  1、对灾民住所的卫生要求;首先要选择安全和地势较高的地点,搭建帐篷、窝棚、简易住房等临时住所,做到先安置、后完善。其次注意居住环境卫生,不随地大小便和乱倒垃圾污水,不要在棚子内饲养畜禽。2、厕所卫生和粪便处理措施(1)在灾民聚集点选择合适地点、合理布局、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搭建应急临时厕所,要求做到粪池 不渗漏(或用陶缸、塑料桶等作为粪池)。(2)尽量利用现有的储粪设施储存粪便,如无储粪设施,可将粪便与泥土混合泥封堆存,或用塑料膜覆盖,四周挖排水沟以防雨水浸泡、冲刷。在应急情况下,于适宜的稍高地点挖一圆形土坑,用防水塑料膜作为土地的衬里,把薄膜向坑沿延伸20cm,用土压住,粪便倒入池内储存,加盖密封,发酵处理。也可采用较大容量的塑料桶、木桶等容器收集粪便,装满后加盖,送至指定地点暂存,待水灾过后运出处理。有条件时用机动粪车及时运走。 (3)集中xx的传染病病人粪便必须用专用容器收集,然后xx处理。散居病人的粪便处理:粪便与漂白粉的比为5:1,充分搅合后,集中掩埋;粪便内加入等量的石灰粉,搅拌后再集中掩埋。禁止将病人粪便倒入溪水中,以防止疾病传播。3、垃圾的收集和处理方法(1)根据灾民聚集点的实际情况,合理布设垃圾收集站点,可用砖砌垃圾池、金属垃圾桶(箱)或塑料垃圾袋收集生活垃圾,有专人负责清扫、运输,做到日产日清。(2)及时将垃圾运出,选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堆肥处理,用塑料薄膜覆盖。四周挖排水沟,同时用xxxx杀虫,控制苍蝇滋生。(3)对一些传染性垃圾可采用焚烧法处理。4、人畜xxxxx 对正常死亡者尸体应尽快运出进行火化处理。对甲乙类传染病死亡者,应做好卫生xx,以最快速度运出火化。对环境清理中清出的家畜家禽和其他动物尸体应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处理后进行深埋。5、洪水退后的环境清理工作;水退过后,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在广泛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水淹地区的村庄和住户必须进行彻底的室内外环境清理,做到洪水退到哪里,环境清理就搞到哪里,消、杀、灭工作就跟到哪里。(1)组织清理室外环境:整修道路,排除积水,填平坑洼,xx垃圾杂物,铲除杂草,蔬通沟渠,掏除水井内污泥,修复厕所和其他卫生基础设施,掩埋禽畜尸体,进行环境xx,xx疫病发生的危险因素,使灾区的环境卫生面貌在短期内恢复到灾前水平。(2)凡是水淹地区的住户,水退后首先由专人对原住房的质量进行安全性检查,确认其牢固性,然后打开门窗,通风换气,清洗家具清理室内物品,整修家庭厕所,修缮禽畜棚圈,全面清扫室内和院落xx垃圾污物。必要时将房间地墙壁和地面进行xx。对室内和临时居住点带回的日常生活用品可进行煮沸煮沸消毒或在日光下曝晒。待室内通风干燥、空气清新后方可搬入居住。6、xx 由于洪水导致多种微生物混合污染,其中又以肠道致病微生物为主,因此要特别重视食物、饮用水、居住环境的xx。在xx方法和消毒剂的选择方面,要求简便易行,价格便宜,供应充足。首先应有专人负责保护水源和饮用水xx;同时要搞好环境卫生xx。对受淹的房屋公共场所要分类作好卫生xx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做好消毒剂的集中供应、配制和公发工作,做好xx常识宣传,组织群众实施xx措施并具体指导其正确使用。四、传染病控制1、强化灾区预防性的干预措施,百度相关搜索软件,刷相关搜索排名;加强环境卫生管理,xx垃圾、污物,掩埋动物尸体,进行粪便和家畜管理,改善居住环境。积极保护水源,开展打井或饮用水xx,使灾民清洁饮用水。2、控制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在某些传染病疫区应有重点地控制传染源,开展自然疫源地的灭鼠活动,在灾民密集的居住地xx蚊蝇滋生地,有效地控制和消灭病媒害虫。强化食品卫生管理,防止"病从口入",控制食源性疾病的发生。3、加强疫情监测,建立疫情报告网络; 在洪涝灾害这一非常时期,要特别重视疫情报告及疫情监测,保持疫情监测系统的敏感性,这是做好救灾防病工作的前提。发生传染病疫情,要按"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xx"的原则,积极处理疫情。在重点灾区或传染病多发地区设立疫情监测点、严密监视疫情动态。灾区一旦发生重大传染病疫情或不明原因疾病暴发,要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规与规章的要求,及时反馈信息,及时通报和报警。发生疾病特别是不明原因疾病暴发,责任报告人应当以最快的通讯方式向当地疾控机构报告疫情(2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同时以电话或传真等方式报告同级卫生行政部门),以便采取预防决策。同时,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疫情监测工作,防止疫情的交叉传播。4、提高人群免疫水平,发挥计划免疫效力; 水灾打乱了正常的工作程序,灾民移动分散,人群免疫水平难以控制。有必要对某些疾病进行疫苗的应急接种和服药预防,有针对性地开展强化免疫和预防服药等,以控制灾区的传染病暴发流行。5、加强特殊人群的健康保护,维护灾民身体健康;儿童、老、弱、病、残及孕妇等特殊人群的身体抵抗力差,由于灾害期间过度疲劳和紧张,环境恶劣、营养不良、生活不安定、日晒雨淋和虫咬,日夜不能安息,处于机体内外病因交加之中极易患病。因此对这类特殊人群应采取加强预防性保健,控制疾病的流行。6、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改善临时住地的卫生条件,是减少疾病发生的重要环节。同样还要开展卫生知识宣传教育,养成灾民良好卫生习惯,提倡不喝生水,饭前便后要洗手。五、媒介生物控制1、防蚊的主要措施(1)环境治理;(2)防蚊驱蚊:有条件的灾区,在住处装上纱门、纱窗,或使用经xx浸泡过的蚊帐;睡觉前点燃蚊香(或电热蚊香),近些天由于阴雨连绵加上气温回暖又来回急剧下降,早晚温差比较大;亦可用市售驱蚊剂涂在身体暴露部位。(3)室内(帐篷内)、外xx喷洒:如敌敌畏、奋斗钠、三氯杀虫酯等。2、防蝇措施(1)清理环境,减少滋生场所,。(2)室内(帐篷内)、外xx喷洒,,也可使用粘蝇纸、诱蝇笼或苍蝇拍人工捕蝇。3、灭鼠措施;洪水期间的临时聚居地属于特殊环境,开展灭鼠时应注意: (1)多用器械灭鼠,如鼠笼鼠夹等,但不能使用电子猫,更不能拉电网捕鼠。此时鼠洞较浅,取水方便,还可用水或泥浆灌洞。(2)慎用毒饵:当鼠密度很高,或人群受到鼠源疾病严重威胁时,则应在严密组织、充分宣传的基础上,开展毒饵灭鼠。(3)确保人畜安全:不能用熟食配制毒饵,毒饵必须有警告色。投饵工作由受过培训的灭鼠员承担,投饵点应有醒目标记,投饵后及时搜寻死鼠,管好禽畜,保藏好食品,照看好小孩。投饵结束应收集剩饵,焚烧或在适当地点深埋。卫生部门要做好中毒急救的准备。为避免鼠死后,离开鼠体的虫类叮咬,{zh0}在灭鼠同时,在居住区喷洒杀虫剂。六、健康教育;洪水灾区健康教育是促进救灾防病措施落实的重要保证。健康教育必须与受灾这种非常时期、非常环境和非常对象相适应。教育的内容不仅要和教育对象的心理、文化、素质等相适应,而且应根据灾情、气象、疾病、卫生服务等因素的变化和灾民对健康教育需求层次的变化进行精心组织。

  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强风、暴雨和风暴潮三个因素引起。

  1、强风台风是一个巨大的能量库,其风速都在17米/秒以上,甚至在60米/秒以上。据测,当风力达到12级时,垂直于风向平面上每平方米风压可达230公斤。

  2、暴雨台风是非常强的降雨系统。一次台风登陆,降雨中心{yt}之中可降下100-300毫米的大暴雨,甚至可达500-800毫米。台风暴雨造成的洪涝灾害,是{zj1}危险性的灾害。台风暴雨强度大,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

  3、风暴潮所谓风暴潮,就是当台风移向陆地时,由于台风的强风和低气压的作用,使海水向海岸方向强力堆积,潮位猛涨,水浪排山倒海般向海岸压去。强台风的风暴潮能使沿海水位上升5-6米。风暴潮与天文大潮高潮位相遇,产生高频率的潮位,导致潮水漫溢,海堤溃决,冲毁房屋和各类建筑设施,淹没城镇和农田,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风暴潮还会造成海岸侵蚀,海水倒灌造成土地盐渍化等灾害,。

  台风登陆后,受到粗糙不平的地面摩擦影响,风力大大减弱,中心气压迅速升高。可是在高空,大风仍然绕着低气压中心吹刮着,来自海洋上高温高湿的空气仍然在上升和凝结,不断制造出雨滴来。如果潮湿空气遇到大山,迎风坡还会迫使它加速上升和凝结,那里的暴雨就更凶猛了。有时候台风登陆后,"累"得实在动不了,不但风力减小,连低气压中心也移动缓慢,甚至老在一个地方停滞徘徊,这样,暴雨一连xxxx地倾泻在同一地区,灾情就更严重了。据世界气象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死于热带风暴的人数约为2000-3000人。据有关资料,西太平洋沿岸国家平均每年因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为40亿美元。我国也是一个台风灾害严重的国家。

  我国华南地区受台风影响最为频繁,其中广东、海南最为严重,有的年份登陆以上两省的台风可多达14个。此外,台湾、福建、浙江、上海、江苏等也是受台风影响较频繁的省市。有些台风从我国沿海登陆后还会深入到内陆。在西太平洋沿岸国家中,登陆我国的台风平均每年有7个左右,占这一地区登陆台风总数的 35%。台风给登陆地区带来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如:9711号台风于1997年8月10日上午8时在关岛以东洋面生成,8月18日21时30分在浙江温岭登陆。上海随即出现狂风、暴雨、高潮"三碰头"的严峻局面。上海市普遍出现8-10级大风,普降暴雨59-87毫米,局部地区高达152.1毫米。长江口、黄浦江沿线潮位均超历史记录,黄浦公园站潮位达5.72米,超警戒线1.17米,相当于500年一遇的水位。市区防汛墙决口三处,漫溢倒灌近20处,, 39处电线被刮断,电网发生故障952起,70条街路积水,倒塌房屋500余间,损坏2000余间。郊区受灾农田近500平方千米。导致135个飞机航班不能按时起降,22条轮渡线全部停驶。直接经济损失约6.3亿元以上;1994年,9417号台风灾浙江瑞安登陆,"风、雨、潮"三碰头,全省受灾农作物 750万亩,死亡1126人;1996年,9608号台风先后在台湾基隆和福建福清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5400多万亩,死亡700多人; 1997年,9711号台风先后在浙江温岭和辽宁锦州登陆,10多个省市受灾农作物面积1亿多亩,死亡240人;2001年广西连受"榴莲"、"尤特"两个台风袭击,出现大范围暴雨或大暴雨,全区48个县市区上千万人受灾,40多万人一度被洪水围困。

  寒潮

  a cold wave; cold-air outbreak

  什么是寒潮

  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群众习惯把寒潮称为寒流。所谓寒潮,,就是北方的冷空气大规模地向南侵袭我国,造成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我国气象部门规定:冷空气侵入造成的降温,{yt}内达到10℃以上,而且{zd1}气温在 5℃以下,则称此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可见,并不是每一次冷空气南下都称为寒潮。

  造成寒潮的主要原因

  在北极地区由于太阳光照弱,地面和大气获得热量少,常年冰天雪地。到了冬天,太阳光的直射位置越过赤道,到达南半球,北极地区的寒冷程度更加增强,范围扩大,气温一般都在零下40℃-50℃以下。范围很大的冷气团聚集到一定程度,在适宜的高空大气环流作用下,就会大规模向南入侵,形成寒潮天气。 ]

  寒潮的形成

  我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从我国往北去,就是蒙古国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西伯利亚是气候很冷的地方,再往北去,就到了地球最北的地区--北极了。那里比西伯利亚地区更冷,寒冷期更长。影响我国的寒潮就是从那些地方形成的。

  位于高纬度的北极地区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一带地方,一年到头受太阳光的斜射,地面接受太阳光的热量很少。尤其是到了冬天,太阳光线南移,北半球太阳光照射的角度越来越小,因此,地面吸收的太阳光热量也越来越少 ,地表面的温度变得很低 。在冬季北冰洋地区,气温经常在 -20℃以下,{zd1}时可到-60℃-- -70℃。1 月份的平均气温常在-40℃以下。

  由于北极和西伯利亚一带的气温很低,大气的密度就要大大增加,空气不断收缩下沉,使气压增高,这样,便形成一个势力强大、深厚宽广的冷高压气团。当这个冷性高压势力增强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像决了堤的海潮一样,,一泻千里,汹涌澎湃地向我国袭来,这就是寒潮。

  每一次寒潮爆发后,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就要减少一部分,气压也随之降低。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冷空气又重新聚集堆积起来,孕育着一次新的寒潮的爆发。

  寒潮的路径

  入侵我国的寒潮主要有三条路径:①西路:从西伯利亚西部进入我国新疆,经河西走廊向东南推进;②中路:从西伯利亚中部和蒙古进入我国后,经河套地区和华中南下;③从西伯利亚东部或蒙古东部进入我国东北地区,经华北地区南下。

  寒潮的影响

  寒潮和强冷空气通常带来的大风、降温天气,是我国冬半年主要的灾害性天气。寒潮大风对沿海地区威胁很大,如1969年4月21日~25日那次的寒潮,强风袭击渤海、黄海以及河北、山东、河南等省,陆地风力7~8级,海上风力8~10级。此时正值天文大潮,寒潮爆发造成了渤海湾、莱洲湾几十年来罕见的风暴潮。在山东北岸一带,海水上涨了3米以上,冲毁海堤50多千米,海水倒灌30~40千米,。

  寒潮带来的雨雪和冰冻天气对交通运输危害不小。如1987年11月下旬的一次寒潮过程,使哈尔滨、沈阳、北京、乌鲁木齐等铁路局所管辖的不少车站道岔冻结,铁轨被雪埋,通信信号失灵,列车运行受阻。雨雪过后,道路结冰打滑,交通事故明显上升。寒潮袭来对人体健康危害很大,大风降温天气容易引发感冒、气管炎、冠心病、肺心病、中风、xx、心肌梗塞、心绞痛、偏xx等疾病,有时还会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很少被人提起的是,寒潮也有有益的影响。地理学家的研究分析表明,寒潮有助于地球表面热量交换。随着纬度增高,地球接收太阳辐射能量逐渐减弱,因此地球形成热带、温带和寒带。寒潮携带大量冷空气向热带倾泻,使地面热量进行大规模交换,这非常有助于自然界的生态保持平衡,保持物种的繁茂。

  气象学家认为,寒潮是风调雨顺的保障。我国受季风影响,冬天气候干旱,为枯水期。但每当寒潮南侵时,常会带来大范围的雨雪天气,缓解了冬天的旱情,使农作物受益。"瑞雪兆丰年"这句农谚为什么能在民间千古流传?这是因为雪水中的氮化物含量高,,是普通水的5倍以上,可使土壤中氮素大幅度提高。雪水还能加速土壤有机物质分解,从而增加土中有机肥料。大雪覆盖在越冬农作物上,就像棉被一样起到抗寒保温作用。

  有道是"寒冬不寒,,来年不丰",这同样有其科学道理。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专家认为,寒潮带来的低温,是目前xxx的xx"杀虫剂",可大量杀死潜伏在土中过冬的害虫和病菌,或抑制其滋生,减轻来年的病虫害。据各地农技站调查数据显示,凡大雪封冬之年,农药可节省60%以上。

  寒潮还可带来风资源。科学家认为,风是一种无污染的宝贵动力资源。举世瞩目的日本宫古岛风能发电站,寒潮期的发电效率是平时的1.5倍。

  寒潮的影响范围

  其东西长度可达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但其厚度一般只有二三千米。寒潮的移动速度为每小时几万米,与火车的速度差不多。影响我国的寒潮大致有三条路线:一条是西路。这是影响我国时间最早、次数最多的一条路线。强冷空气自北极出发,经西伯利亚西部南下,进入我国新疆,然后沿河西走廊,侵入华北、中原,直到华南甚至西南地区。第二条是中路。强冷空气从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和蒙古人民共和国一带,经过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进入华北直到东南沿海地区。第三条是东路。冷空气从西伯利亚东北部南下,有时经过我国东北,有时经过日本海、朝鲜半岛,侵入我国东部沿海一带。从这条路线南下的寒潮主力偏东,势力一般都不很强,次数也不算多。

  寒潮的特点

  寒潮爆发在不同的地域环境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在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表现为大风少雪,极易引发沙尘暴天气。在内蒙古草原则为大风、吹雪和低温天气。在华北、黄淮地区,寒潮袭来常常风雪交加。在东北表现为更猛烈的大风、大雪,降雪量为全国之冠。在江南常伴随着寒风苦雨。

  寒潮的预防

  1、当气温发生骤降时,爱上你的外语,外教特色口语,要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要注意手、脸的保暖。

  2、关好门窗,固紧室外搭建物。

  3、外出当心路滑跌倒

  4、老弱病人,特别是心血管病人、xx病人等对气温变化敏感的人群尽量不要外出。

  5、注意休息,不要过度疲劳。

  6、提防煤气中毒,尤其是采用煤炉取暖的家庭更要提防。

  7、应加强,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

  寒潮的危害

  1、对农作物造成冻害(秋季和春季危害{zd0})--强烈降温

  2、吹翻船只,摧毁建筑物,破坏农场--大风

  3、压断电线,折断电线杆--大雪、冻雨

  1成因:

  干旱:干旱是指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过分干燥,土壤水分严重亏缺,地表径流和地下水量大幅度减少的现象

  洪涝:{dy},自然条件:洪水是形成洪水灾害的直接原因。只有当洪水自然变异强度达到一定标准,才可能出现灾害。主要影响因素有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第二,社会经济条件:只有当洪水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地方才能成灾。受洪水威胁{zd0}的地区往往是江河中下游地区,而中下游地区因其水源丰富、土地平坦又常常是经济发达地区。

  热带气旋:在温暖的海洋上,当水汽冷凝,能量的释放启动正反馈迥圈,热带气旋得以形成

  2.危害

  干旱:干旱的最直接危害是造成农作物减产,使农业歉收;在严重干旱时,人们饮水发生困难,生命受到威胁。干旱将造成水利发电量减少,能源紧张,严重影响经济建设和人们生活。在干旱季节,容易发生火灾,且难以控制和扑灭。大多数火灾,特别是大的森林火灾都发生在干旱季节。另外,旱灾还常常带来蝗灾的发生。

  洪涝:在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是最常见且又危害{zd0}的一种。洪水出现频率高,波及范围广,来势凶猛,,破坏性极大。洪水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从而造成饥荒。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部部门的破坏

  热带气旋:A强风。一个较强热带气旋的8级大风半径一般都达百公里,不少热带气旋都伴有12级以上的大风区域,强风会掀翻巨轮,会使地面建筑物和输电线路等严重受损。B暴雨。一般的登陆热带气旋均伴有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当其移动缓慢时常会造成一地数百毫米乃至上千毫米的降雨,例如1975年8月9503号台风衰变成的热带低压西进到河南驻马店地区时,在有利的环境条件下使局部地区降雨1200毫米以上。过量的降雨会造成洪涝灾害,对国民经济建设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极大威胁,。C风暴潮。当热带气旋登陆时,一般均伴有海潮,当海潮与天文大潮叠加时,情况就更加严重。前面提到的1991年4月底孟加拉国登陆的热带气旋,曾使潮位升高6米,使恒河三角洲的许多岛屿和陆地都沦为泽国,其危害程度可想而知。9216号台风侵袭我国时,就曾使南起福建北至辽宁的东部沿海先后出现大范围风暴潮,从而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3.分布

  干旱:这里有个分布图 http://www.mwr.gov.cn/lszl/slbk/slcs/2003072800000 0616056.aspx
郑重声明:资讯 【所以常和洪水灾害有密切关系- songliwu8 - songliwu8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