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与应用- 航天雷的日志- 网易博客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与应用

      前言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汽车性能的提高,汽车行驶速度越来越快,特别是由于汽车拥有量的迅速增加,交通越来越拥挤,使得事故更为频繁,所以汽车的安全性就变得尤为重要。汽车的安全性分为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两种,主动安全是指汽车防止发生事故的能力,主要有操纵稳定性、制动性能、平顺性等,被动安全是指在万一发生事故的情况下,汽车保护乘员的能力,目前主要有安全带、安全气垫、防撞式车身和安全气囊防护系统(Airbag RestraintSystem,以下简称安全气囊)等。由于现实的复杂性,有些事故是难以避免的,因此被动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安全气囊作为被动安全性的研究成果,由于使用方便、效果显著、造价不高,所以得到迅速发展和普及。

  气囊做为车身被动安全性的辅助配置,日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当汽车碰撞后,乘员与车内构件尚未发生二次碰撞前迅速在两者之间打开一个充满气体的气垫,使乘员因惯性而移动时扑在气垫上从而缓和乘员受到的冲击并吸收碰撞能量,减轻乘员的伤害程度。

  安全气囊分布在车内前方(正副驾驶位),侧方(车内前排和后排)和车外三个方向。在装有安全气囊系统的容器外部都印有Supplemental Inflatable Restraint System,简称SRS)的字样,直译成中文,应为辅助可充气约束系统。英文名称中强调了安全气囊是辅助性的设备,应该与安全带配合工作才能起到{zj0}的保护作用。可惜的是中文名称中忽略了这一点,容易给用户带来误解,以为仅靠安全气囊就能获得良好的保护效果。其实,若不配合安全带使用的话,在某些情况下,安全气囊展开时会对乘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在正驾驶位的气囊装在方向盘的中间位置,副驾驶位的安全气囊安装在正前方的平台内部,在意外发生的瞬间可以有效的保护驾驶员和副驾驶位乘员的头部和胸部,因为正面发生的猛烈碰撞会导致车辆前方大幅度的变形,而车内乘员会随着这股猛烈的惯性向前俯冲,造成跟车内构件的相互撞击,另外车内正驾驶位置的安全气囊可以有效的防止在发生碰撞时方向盘顶到驾驶者的胸部,避免致命的伤害。

  侧面气囊系统是保护汽车遭侧面碰撞以及车辆翻滚时乘员的安全一般安装于车门上,在车辆遭到侧面碰撞会导致车门严重变形,以至于无法开启车门,车内乘员被困于车内,侧面安全气囊可以有效的保护车内驾乘人员来自侧面撞击导致的腰部,腹部,胸部外侧,以及胳膊的伤害,保证身体上肢的活动能力和逃生能力。

  随着整车被动安全重要性的深入人心,在一些xx豪华车中车现了高达30几个气囊从颈部、膝部、甚至是在车顶的两侧会配有两条管状气囊,在意外情况发生时能够有效的缓解来自车顶上方的下压力,配合侧面气帘能够有效的保护乘客的头部和颈部。膝盖部分的气囊位于前排驾驶座椅内,一旦打开能够有效保护后排乘客的腰下肢体部位,从而也能缓解来自正面碰撞的前冲力。

  车外气囊系统又叫保险杠内藏式气囊。当汽车在正面碰撞行人时,气囊迅速向前张开和向两侧举升,托起被撞行人同时防止行人跌向两侧。目前车外气囊系统正处于研制阶

 

汽车安全气囊的发展史

 

 

安全气囊由美国人约翰·赫特里特(John·Hotrich)发明。他是一位自学成才的宾夕法尼亚州工程师。1952年,在遭遇一次事故后,他萌发了设计撞车安全装置的想法。在这次事故中,约翰为躲避一个障碍物而猛打方向盘进行制动,他和妻子都用手臂本能地保护坐在前座中间位置上的女儿。这次事故后他意识到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方法来保护乘员,两周之后他绘好了设计图纸交给了代理人,这份图纸确定了今天安全气囊的雏型。1953818,他获得了"汽车缓冲安全装置"的美国专利。

安全气囊从1952年就取得了专利,但在应用推广中经历了几上几下的波折,足足走过了30多年的漫长路途。直至1984年,汽车碰撞安全标准(FMVSS208)在美国经多次被废除后又重新被认可并开始实施,其中规定从199591以后制造的轿车前排座前均应装备安全气囊,同时还要求1998年以后的新轿车都装备驾驶者和乘客用的安全气囊,自此才确认了安全气囊的作用。如今,这个在当年颇具创意性的发明已转为千百万个产品,种类也发展为正面气囊、侧面气囊、安全气帘等等。各国生产的中高级轿车,大多数都装有安全气囊,有些轿车已将安全气囊列入必装件。在国内,随着CMVDR294碰撞安全法规的开始实施,国内消费者对汽车被动安全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目前除了极少数高级车装备了侧面气囊之外,大部分车型还只是安装了正面气囊。

 

安全气囊在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价格大幅度下降,装备了安全气囊的轿车也从过去的中高级轿车向中低级轿车发展。同时,有些轿车前排安装了乘客用的安全气囊(即双安全气囊规格),乘客用的安全气囊与驾车者用的安全气囊相似,只是气囊的体积要大些,所需的气体也多一些而已。进入90年代以来,安全气囊的安全性能已被人们普遍接受,并被视为一种现代化和xx次的安全装置。了解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及注意事宜对我们更好的保护自己有很重要的作用,但对于驾驶员来说,安全驾驶才是{dy}位的,这是任何先进的安全装置都无法替代的! 

 

汽车安全气囊的组成及作用

 

安全气囊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容量约在(50-90)L。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安全气囊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或一氧化碳。 以车速50公里每小时进行正面撞车时,其发生时间只有十分之一秒左右,车辆紧急停止。安全气囊是由传感器、气体发生器、气囊和电控单元组成,传感器感受汽车的碰撞程度并将信号送到控制器,控制器对信号进行处理,当判断有必要打开气囊时发出信号触发气体发生器,气体发生器迅速点火并产生大量气体给气囊充气,整个过程所需要的时间约需10毫秒。

 

 

安全气囊控制器(ECU)是汽车安全气囊的大脑和中枢,它通过实时监控汽车的运行状态来判定事故是否发生和碰撞的严重程度,从而适时而可靠的发出点火指令及时展开安全气囊拯救乘员于危难。

汽车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安全气囊的工作原理

 

  典型的气囊系统包括二个组成部分:探测碰撞点火装置(或称传感器),气体发生器的气囊(或称气袋)。当传感器开关启动后,控制线路即开始处于工作状态,并借着侦测回路来判断是否真有碰撞发生。如果讯号是同时来自两个传感器的话才会使安全气囊开始作用。由于汽车的发电机及蓄电池通常都处于车头易受损的部位,因此,安全气囊的控制系统皆具有自备的电源以确保作用的发挥。在判定施放安全气囊的条件正确之后,控制回路便会将电流送至点火器,借着瞬时快速加热,将内含的氮化钠推进剂点燃。在近乎爆炸的化学反应快速发生的同时,会产生大量无害的以氮气为主的气体,将气囊充气至饱满的状态,并借着强大的冲击力,气囊能够冲开方向盘上的盖而xx展开,以保护驾驶者头部不受伤害。同时在推进剂点燃的过程之中,点火器总成中的金属网罩可冷却快速膨胀的气体,随即气囊可由设计好的小排气口排气,以发挥逐渐缓冲功能,并避免在车身仍继续移动时阻碍碰撞后的视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传感器只有在满足了一定的条件下才会工作。安全气囊的传感器的设计有很多种,有一部分是采用摆锤或杠杆式开关,还有的是弹簧负载的转轮式,此外还有用水银开关的产品。但不论感测器开关型式如何,都必须有足够的撞击力才能使得开关启动,同时这个撞击力必须来自正的方向才行。通常这个撞击力约等于以时速25公里至50公里左右碰撞固定物所产生的结果。当汽车受到这种高速碰撞时,装在车前端的碰撞传感器和装在汽车中部的安全传感器,就可检测到车速突然减速,并将这一信号迅速传递给安全气囊系统的控制电脑,电脑在经过分析确认之后,才会引爆安全气囊包内的电热点火器,使气囊发生迅速膨胀。

 

  据计算,正规的安全气囊必须在发生汽车碰撞后的0.01秒内微处理器开始工作,0.03秒内点火装置启动,0.05秒内高压气体进入气囊,0.08秒内气囊向外膨胀,0.11秒内气囊xx胀大,此刻之后,驾车者才会撞上气囊。

 

  可见,气囊的打开与否与撞击角度和撞击速度都有关,一般来说在汽车翻转、轻微碰撞、侧面碰撞或后面碰撞时,气囊均不会打开,比如桑塔纳2000级版在车身正面左右各30度以内受到重创时才会打开安全气囊。再有一点,对于撞击速度而言,安全气囊系统测定的是撞击后车辆的减速度,因此,在做安全碰撞实验时,一般都是让车笔直地撞在不能移动且不能变形的墙上。

汽车安全气囊的关键技术

1、碰撞判断准确

  汽车的碰撞形式是各式各样的,其碰撞强度、减速度波形、车体变形等都是不一样的,但都要求气囊系统能准确地判断出强度如何,并能准确控制气囊点爆。

  目前气囊系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与安全带配合使用,当低速碰撞时。主要是安全带对乘员起保护作用,当发生高速碰撞时,才启动气囊对人进行保护,此时气囊主要保护人的面部,又称之为面袋;第二种是单独起保护作用,发生碰撞时,气囊要保护人的头部和胸部。第二种气囊的体积较大(对司机侧气囊为 60升以上),充气时问长,充气量大,启动气囊的碰撞车速较低,造价高。{dy}种气囊的体积较小,(对司机侧气囊为40升左右),充气量小,充气时间短,启动气囊的碰撞车速高,造价低。就我国情况看,{dy}种气囊更适合我国国情。

  气囊的点爆车速与各个国家的事故形式有关。通常是根据大量的事故统计数据,总结出在不同车速的碰撞事故对乘员造成的伤害程度,据此确定何种车速需启动气囊对乘员进行保护。目前国外的资料中可以得知,对使用安全带的面袋来说。

  一般规定:20kmh 以下正面撞墙时,气囊不点爆:30kmh以上正面撞墙时,气囊一定点爆;2030kmh之间为点火的模糊区,气囊可点爆也可不点爆。对不使用安全带的气囊,一般是128kmh(8mph)正面撞墙时气囊不爆,209kmh ( 3mph)正面撞墙时气囊要点爆。如果高速碰撞时气囊没有点爆(漏点火),会造成乘员的严重伤害,是{jd1}不允许的。

  2、点火时刻准确

  以司机侧气囊为例。气囊点爆后,气体发生器的充气时间约是30毫秒,对处于正常位置的50百位假人,{zj0}情况下发生碰撞时,气囊刚刚充满气体后,人的头部即与气囊接触,这样保护作用{zh0}。如果人头部接触到气囊时,气囊尚未充气完毕(迟点火),则气囊不仅不能起到缓冲吸能作用,巨大的爆炸力反而会将人打伤。如果气囊充气完毕后很长时间人的头部才与气囊接触(早点火),由于气囊节流小孔的排气/乍用,气囊中没有足够的气体压力,同样会影响对人的保护作用。

  如果乘员乘坐位置偏离了正常位置,如司机离方向盘过近或过远,称为离位乘员。气囊对离位乘员具有较强的伤害作用。以司机侧气囊为例。根据美国有关机构的尸体试验结果,如果气囊点爆时尸体胸部靠在方向盘上,气囊会将其肋骨打断:如果胳膊靠在方向盘上,气囊会使得胳膊骨折。气囊对离位儿童乘员的伤害尤为严重。因此美国在推行低能量气囊,即延长气囊的充气时间,减少气囊爆出时的侵略性 此时气囊的充气时间大于30ms,气囊的点爆时间要提前

  3、抗粗糙路面干扰能力强

  安全气囊系统是一次性使用的安全防护系统若意外点爆,除了会造成经济损失,由于点爆时的巨大声响和体积,会对乘员造成惊吓,可能引起不必要的事故。因此必须具有高的抗粗糙路面干扰能力。

  当汽车以2060kmh的速度通过下述路面时,气囊不应点爆:上下11O毫米的台阶、铁路铁轨、270毫米深的坑及国标路面,计有扭曲路面、抗洼路面、石块路面、搓板路面、卵石路面等。这些情况都会产生较大的汽车减速度,应能识别出此种状况,气囊不能点爆。

  4.高可靠性与工作稳定性

  由于汽车的工作环境比较复杂,气囊必须有较高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例如:在雨中工作:在高温气候中行驶;在寒冷的地区使用;汽车在高海拔的地区使用;汽车在强电磁干扰环境中等。因此气囊必须经过一系列严格的试验才可以投入使用。

  如机械强度试验,气候试验,X射线试验,电磁兼容性试验,静电试验,化学试验等等。这些环境都不能引起气囊系统的失效。另外,某些时候汽车上的电瓶电压可能偏低,在发生碰撞时,可能在碰撞的最初时刻即将电瓶破坏,使气囊系统失去电源。因此,气囊系统要有很宽的工作电源范围,并且当电源失掉后,应能有数百毫秒的持续工作能力。

  

   安全气囊的使用

 

  首先,驾驶者应将座位尽量向后移,以便有足够空间使安全气囊在发生意外扩张后充分发挥其保护作用;

  其次,驾驶者不宜倾前控车,坐姿要正确及紧贴座位背椅,且扣上安全带。

  第三,12岁以下的小孩应坐在汽车的后排,并扣上安全带。

体重不超过18公斤的幼儿应放在配有儿童座椅装置的后排座位,并扣上安全带。一般 说来,轻微的碰撞不会打开安全气囊,只有在车辆正面一定角度范围内才是打开安全气囊的有效碰撞范围,后碰、侧碰、翻转都不会引发安全气囊打开。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安全气囊只起辅助作用,在不系安全带的状况下,安全气囊不但不能对乘员起到有效防护作用,甚至还会对乘员有严重的杀伤力。须记,安全气囊的爆发力是惊人的,足以击断驾乘者的颈椎!所以,系好安全带是安全气囊发挥保护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由于气囊是通过爆发起作用,而设计者往往是从大多数、正常的碰撞模拟试验中寻找{zj0}方案,但生活中,每一位乘驾者都有自己乘驾习惯,这就造成了人与气囊会有不同的位置关系,也就决定了气囊工作的不稳定性。因此,要保证安全气囊真正起到安全的作用,驾乘人员一定要养成良好的驾乘习惯,保证胸部与方向盘保持一定距离。而xxx的措施就是系好安全带,安全气囊只是辅助安全系统,需与安全带配合使用才能发挥{zd0}的安全保护效果。

 

不要在气囊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物品

 

  注意不要在气囊的前方、上方或近处放置物品,因为在紧急时刻这些物品有可能防碍气囊充气或被抛射出去,造成更大的危险。在车室内安装收音机、CD机等附件时,要遵照汽车厂的规定,不要随意修改属于安全气囊系统的零件及线路,否则会影响气囊工作。

 

  安全气囊打开的必要条件:
 
  A、车速一般在50公里/小时以上,但关键因素是碰撞发生时的加速度(在国家鉴定试验中,碰撞瞬时的加速度约为-40g
 
  B、正面行驶;
 
  C、碰撞物体:刚性墙壁或障碍物;
 
  D、打开时间:在碰撞发生后的几十毫秒内。
 
  E、碰撞物体的刚性:车辆以50公里时速撞向墙壁和撞向沙堆的效果截然不同,因此50公里/小时只是相对速度,只有当实际碰撞满足条件时,安全气囊才会自动打开。
 
  需要强调的是,系好安全带是安全气囊发挥保护作用的一个重要条件。 

 

 

汽车安全气囊的优缺点

 

气囊自从问世以来,曾经拯救了不少人的生命,然而事物都有两面性,气囊也有其缺点.

1.在低速碰撞不致命情况下,由于气囊起爆使一些近视眼带眼镜的人眼睛受到伤害甚至失明.

2.由于气囊是按大人身高匹配,而对于孩子来说是致命的,曾经发生过多起气囊在碰撞起爆后将孩子颈椎折断致死案例,为此国外已立法禁止前排乘座幼童.

3.气囊必须配合安全带使用,否则在气囊作用下人有被甩到车外可能.

 

 

汽车安全气囊的常用技术问答

安全气囊相xx意事项
1)安全气囊必须与安全带一起使用
如果不系好安全带,即使有气囊,在碰撞时也可能造成严重伤害甚至死亡。在撞车事故中,安全带可以减小乘员撞击车内物体或被抛出车外的危险,而气囊是用来与安全带协同工作而不是用来取代安全带的。种种迹象表明,安全气囊必须与安全
带一起使用。
2)乘车时与气囊保持合适的距离
如果离气囊太近,可能会受到严重伤害。在撞车前和撞车过程中,安全带可以保持住乘员的位置。切记,即使有气囊,也要系好安全带,并且驾驶员应当在保证能够操控车辆的前提下尽量靠后坐。
3)安全气囊为一次性产品
每个气囊只能使用一次,引爆后须回厂换一个新的气囊,不可重复使用。
4)修xx囊的特征显示
要注意观察位于仪表板上的安全气囊报警灯。在正常情况下,点火开关转到ACCON位置时,报警灯会亮大约6 s,进行自检,然后熄灭,若报警灯一直亮,则表明安全气囊系统有故障,应立即进行修理。否则会产生不良后果。
5)要尽快清理残留物
当安全气囊充气时,随着氮气产生,会有相当大的声响和烟雾,这些是无害的,但务必要尽快将残留物清洗掉,以防止皮肤过敏。
 
3丰田汽车安全气囊的检测与修理
3.1丰田安全气囊的诊断与检测
3.1.1初步检查
当点火开关从LOCK位置打至ACCON位置时,诊断电路起动气囊报警灯约6 s进行初步检查。当检测到故障时,报警灯不熄灭,即使过了6 s,报警灯仍点亮。
3.1.2常规检查
在初步检查中如没有发现故障,6 s后报警灯熄灭,使发火级做好准备。诊断电路开始常规检查,以检查各个部件、电源和电气配线是否有断路或短路等故障。发现故障,报警灯常亮以提醒驾驶员。
3.1.3诊断码校核
诊断码可由报警灯闪烁方式表示。
1)将点火开关打至ACCON,并等待20s以上。
2)连接TDCL(丰田专用诊断接口)或用跨接
线跨接诊断插座的TcE1两个端子,当报警灯开始闪烁,则显示诊断代码。
如果SRS系统功能正常,则仪表板上的SRS指示灯每秒闪烁2,每次点亮与熄灭的时间均为0.25s,高电平时灯亮,低电平时灯灭。如果SRS系统有故障,SRS指示灯会闪烁显示故障代码。丰田车系安全气囊系统的故障代码均为2位数字,指示灯先
显示十位数字,后显示个位数字。同一数字灯亮与灯灭的时间均为0.5 s,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间间隔1.5 s。如果有多个故障代码,则故障代码与故障代码之间的间隔为2.5 s,并按故障代码的数字由小到大顺序显示。故障代码全部输出后,间隔4 s后再重复显示[1,3]
3)诊断代码xx。
故障排除后,如果点火开关在ACCON位置时,不将所储存的诊断代码xx,报警灯不会熄灭。此时的xx程序要视存储器类型而异。
常规型只须切断电源即可。EEPROM(电子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型即使切断电源,也不能擦除存储内容。此时则可使用以下2种方法。
方案1:不使用专用检测器SST(丰田专用维修工具)TDCL连接。将点火开关打至ACCON6 sTC端子起动,1.0+0.5 s周期内,交替地将TC端子与各个端子搭铁2,{zh1}将TC端子搭铁几秒。在进行xx程序后的几秒内,报警灯会以50 ms的周期闪烁,表示诊断代码已经xx。
方案2:使用丰田专用检测器(IT2)IT2TDCL连接,根据检测器屏幕上的提示,逐步xx诊断代码。
3.2安全气囊的修理
当安全气囊发生故障时,最普遍使用的是丰田专用检测器(IT2),按以上检测方法检测出故障后,通过该仪器进行修理。
进入丰田专用检测器(IT2)相应界面,选择AUTO(自动),再选择相应车型和出厂年份,然后检测。根据提示,逐一xx故障,故障解除后,{zh1}xx故障码。切记要再次进入系统,重新检测一下,确认无误后方可。
4  如何废弃安全气囊
首先准备一个蓄电池作为张开安全气囊的电源。
1,使用相应工具,拆下气囊总成。
2,用车辆维修线束绑住气囊总成。在总成上安装2个螺母,将线束缠在总成的双头螺柱上,将总成放在轮胎内侧,气囊朝里张开(切记线束要绑紧,否则会由于张开时的冲击而飞出)
3,检查SST专用工具的功能。
4,放置轮胎。绑有总成的轮胎下面至少应放置2个轮胎;绑有总成的轮胎上面至少应放置2个轮胎,顶部轮胎应有钢圈;2条线束将轮胎绑在一起。
5,安装SST
6,弃置气囊总成。
注意:放开时,总成会很热,所以应将其放置至少30 min;处理已张开气囊总成时,戴上手套和护眼镜;不能往张开气囊总成上泼水;操作完成后,一定要洗手。 

 

 

 安全气囊系统组成

 

  驾驶员处的安全气囊是存放在方向盘衬垫内,因此,当您看见方向盘上标有"SRS""Airbag"字样,就可知此车装有安全气囊。安全气囊系统主要由传感器、微处理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等主要部件组成。传感器和微处理器用以判断撞车程度,传递及发送信号;气体发生器根据信号指示产生点火动作,点燃固态燃料并产生气体向气囊充气,使气囊迅速膨胀。气囊装在方向盘毂内紧靠缓冲垫处,其容量约5090不等,做气囊的布料具有很高的抗拉强度,多以尼龙材质制成,折叠起来的表面附有干粉,以防安全气囊粘着在一起在爆发时被冲破;为了防止气体泄漏,气囊内层涂有密封橡胶;同时气囊设有安全阀,当充气过量或囊内压力超过一定值时会自动泄放部分气体,避免将乘客挤压受伤;气囊中所用的气体多是氮气。

 

 

安全气囊的安全性

 

  安全气囊可将撞击力均匀地分布在头部和胸部,防止脆弱的乘客肉体与车身产生直接碰撞,大大减少受伤的可能性。安全气囊对于在遭受正面撞击时,的确能有效保护乘客,即使未系上安全带,防撞安全气囊仍足以有效减低伤害。据统计,配备安全气囊的车发生正面碰撞时,可降低乘客受伤的程度高达64%,甚至在其中有80%的乘客未系上安全带!至于来自侧方及后座的碰撞,则仍有赖于安全带的功能。

 

  此外,气囊爆发时的音量大约只有130分贝,在人体可忍受的范围;气囊中78%的气体是氮气,十分安定且不含毒性,对人体无害;爆出时带出的粉末是维持气囊在折叠状态下不粘在一起的润滑粉末,对人体亦无害。

 

  万事都是一把双刃剑,安全气囊同样也有它不安全的一面。据计算,若汽车以60km的时速行驶,突然的撞击会令车辆在0.2秒之内停下,而气囊则会以大约300km/h的速度弹出,而由此所产生的撞击力约有180公斤,这对于头部、颈部等人体较脆弱的部位就很难承。因此,如果安全气囊弹出的角度、力度稍有差错,就有可能酿出一场"悲剧"

 

安全气囊为一次性产品

 

  每个气囊只能使用一次,也就是说气囊只要引爆就不再有下一次保护的能力,也不能塞回去再使用,引爆后须回厂换一个新的气囊。在美国,重新装置一套新气囊和感应系统及整组电脑控制器,一般需要3000美元左右,虽说比较贵,但为了生命安全,这俩钱还是不能省的!

 

安全气囊需与安全带配合使用

 

  何时应考虑关闭气囊?

 

  在乘坐者之中若有儿童应格外受到xx。由于气囊充气可能对前排儿童产生意外危险,所以{zh0}把儿童安排在后中间位置,并固定好。在副驾驶位无人或必须坐儿童的情况下,应考虑关闭气囊开关。

 

何时需要修xx囊?

 

  要注意观察位于仪表盘上的安全气囊警告灯。在正常情况下,点火开关转到"ACC""ON"位置时,警告灯会亮大约6秒钟,进行自检,然后熄灭,若警告灯一直亮,则表明安全气囊系统有故障,应立即进行修理。否则,有可能出现气囊不起作用或误弹出的情况。

 

 

郑重声明:资讯 【汽车安全气囊系统设计与应用- 航天雷的日志- 网易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