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在线» 从电子书到平板电脑数字阅读渐成中国阅读新潮

 4月3日上市的iPad给数字阅读市场又增添了一抹亮彩,就在电子书厂商为iPad猛烈的攻势感到不安时,读者们惊喜地发现他们的阅读体验在逐步改善。从纸质阅读到数字阅读,从电子书到平板电脑,阅读的载体在不断演进,不一样的阅读感受也随之而来。

  形态各异的数字阅读进入读者生活

  “我有好几年不看纸质书了。”在北京建国门外工作的赵祁告诉记者,她的日常阅读基本都已数字化,可能偶尔会买几份报纸或杂志,但纸质图书对于她而言,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产物了。

  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日前公布的《第7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显示,2009年,我国18周岁~70周岁国民中接触过数字化阅读方式的人占24.6%,其中,有16.7%的人通过网络在线阅读,有14.9%的人接触过手机阅读,有4.2%的人使用PDA/MP4/电子词典等进行阅读,有2.3%的人用光盘读取,有1.3%的人使用其他手持电子阅读器进行阅读。

  而赵祁正是这24.6%的一份子,她很享受她的数字阅读。每天早上、下午,她订阅的手机新闻早晚报会准时收到,这足以满足她{yt}的新闻需求。晚上,她打开电脑看在线小说,与作者直接互动,每天都能看到{zx1}的内容。在地铁里,她会拿出电子阅读器,利用闲暇时间看自己喜欢的书。“电子书很方便,起码你不用捧着一本那么厚的书,而且能随便换书,一部机器全部满足。”赵祁对记者说。

  对于读者来说,数字出版拥有比纸质图书更多神奇的功能。网络的普及使获取数字阅读变得极为简单,尤其在3G时代,只要拥有网络,随时随地都能下载{zx1}的图书,获得{zx1}的资讯,各种类型的终端使形态各异的数字阅读进入热爱阅读的读者生活中。“你可以随身带着装有一万本图书的电子书,可以随时阅读每一本,但你不可能随身携带一万本纸质图书,这就是它们的{zd0}差别。”数字出版业内人士这样告诉记者。

  细节的忽视与内容的缺乏制约发展

  “我习惯看电子书,出差的时候或是偶尔闲下来都会拿出来看,很方便,电子书可以随时随地阅读,因此我能及时获取新的内容和资讯。”数字出版在线发起人屈辰晨说。他最近正在帮国际知名电子书品牌Kindle做产品测试,这款电子书能无线上网,支持3G,因此通过电子书他能订阅国内大部分期刊杂志,及时获得信息,并能随时到亚马逊在线书城购买图书。

  屈辰晨告诉记者,电子书的设计符合人体工程学,与电脑相比能保证长时间看书眼睛不会疲劳。“但是,国内电子书的工业设计跟Kindle相比有差距,Kindle翻页很方便,而且可以横竖换着看,按键也考虑得很细致,键盘布局很舒服,国内则缺乏这种细致。”屈辰晨试用过多款电子阅读器后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其他读者也有同样的问题,国内电子书厂商采取预装书的方式,但是放进来的资源,读者并不买账。西北师范大学新闻系学生汪汉在使用电子阅读器时,感觉并不尽如人意,汪汉想找一些专业类书籍,但是发现在电子书商城里找不到,“他们提供的不是我想要的,而我想要的他们又没有”。

  “买电子书无非是想方便点,这样以后再也不用去报摊买《经济观察报》、《21世纪经济报道》、《参考消息》等,我是想借此省下时间、车费,并且希望不用去寻找畅销书,电子书城里面能提供试读,以此决定是否要购买,但现在都还没有做到,希望阅读器厂商能加把劲,让我们有更好的阅读体验。”一位读者说。当他兴冲冲地买回电子阅读器,他原本以为电子书内有几千本书,足够自己阅读,可是失望地发现内置的书籍太过陈旧,并且在电子书城里需要另外花钱下载的图书也没有他想要的畅销书。

  细节的忽视与内容的缺乏使得国内数字阅读终端的发展远没有国外迅猛,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数字阅读的发展,但国内1/4人口的广泛阅读受众,又使得数字阅读拥有无限潜力,一旦技术问题得以解决,内容平台得以搭建,数字阅读的市场将非常广阔。

  专业的数字阅读将成发展方向

  未来的数字阅读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仅从手机阅读来看,工信部2010年2月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国移动电话用户已经超过7.6亿,手机网民已经超过2.3亿,而国内使用手机进行各类阅读的用户目前有8000万,这一数字与手机使用者的数量相差甚远。并且从学历和收入来看,手机阅读者中,低学历、中低收入者的使用数量普遍要高于高学历、高收入的使用者数量;从城乡划分来看,农村中的手机阅读者的{jd1}量要高于城市。因此,城市、高收入人群就成为手机阅读的潜在用户。

  而在内容方面,数字阅读也大有可为。报纸、杂志等时效性强的读物更适合数字阅读,但国内的电子书并没有做到这一点,反而形成一个市场空缺。“其实杂志更适合电子书阅读,一是便利性、快捷性,二是用户的粘度。杂志会持续不断地更新内容,读者群会更有xx度,反而一本书可能只看一两次就放在那里了。”屈辰晨说。他透露,现在已经有人看到了这一点,专门做数字杂志的企业正在出现,这样能确保杂志内容在目前已有的终端阅读器上都能看到,并支持所有开放格式的电子书。

  3G时代智能手机的普及给手机阅读用户的增长带来了可能,并且手机阅读只是数字阅读的一部分。手机比较适合资讯类短信息的浅阅读,而对阅读品质有较高要求的读者,对数字阅读又有了进一步的要求,他们需要专业阅读器以及专业内容。“现在的数字阅读以网络文学为主,未来如果不能解决精品阅读优质内容的进入,也会是一个问题。”屈辰晨说。他认为,网络文学并不能承载未来电子书整个市场环境,仅仅是在特定人群特定读者之间有很大影响。现在上网看小说的都是低消费人群,但是其他人群也一样需要数字阅读。

  屈辰晨告诉记者,专业的数字阅读也将是一个发展的方向,但这方面需要专业人才来做,由此,出版社也有了提供真正价值阅读的空间,而这也会成为未来数字阅读的趋势之一。

  作者:任晓宁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出版网 )

标签:,

相关日志


◎ 如果喜欢本文,您可以订阅本站RSS ,以便及时获取信息。
◎ 转载本站文章请在文中注明「转载自 」 字样,并附上本站链接,敬请合作!
◎ Trackback 引用地址: http://www.epuber.com/wp-trackback.php?p=5793
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并不意味本站认同,转载之作品,版权归原作者。若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告知我们处理admin(@)epuber.com.本站原创作品,授权方式遵循 媒体及企业使用务必联系管理员。
?
?
郑重声明:资讯 【数字出版在线» 从电子书到平板电脑数字阅读渐成中国阅读新潮】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