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问城市是什么? - 猪不再翱翔,只要脚印不断延伸。 - qdwyl - 和讯博客
再问城市是什么? [原创 2010-05-09 08:17:49]   
 

 

    几年前在复旦研修时,执笔过一个公共策划,小组讨论中提起过一个问题:“城市与农村究竟有什么本质区别?城市到底是什么?”当时策划中讨论的重点是城市规划,所以就没有对此深入,其实就我这水平也不可能有更深刻的探索。今日看到2010年5月7日星期五出版的报刊文摘转4月29日《中国青年报》陈季冰的一文《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该文中有几句话又xx了我的疑惑。

    “……城市里充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陌生人”,他们不仅有着千差万别的,更怀有南辕北辙的信念、价值、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他们能够和平舒适地共处于逼仄的城市空间里,必定需要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相互理解和尊重彼此的价值。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城市有于乡村“熟人社会”的{zd0}特性:这是一个自由、开放和多元的时空。从这个意义上说,城市与乡村,分别是开放的现代与封闭的传统的对应物。……”

    陈季冰所述的观点在城市中的确能体现出来,如职业、兴趣社交圈,分年龄的活动场所,都体现出了与农村格格不入的城市气息。但是在日常生活的小区里有么?在拥挤的交通中有么?而且现在的农村社会也不再是一个纯粹的熟人社会,市场经济的影子渗透到人际关系的方方面面不说,小城镇的日常生活中就看不到有多少传统农村社会的影子。

    给城市下定义,主要是针对与农村的区别而确定的,那么城市与农村的本质区别究竟是什么?我们以前讨论过,基础硬件设施不是根本,国家政策也不是根本,城市是一种人们预期的环境和氛围:在这个地方可以实现每个人不现实的梦想的地方。城市的商品房已成为一种概念(与纸币概念类同),这也可用这种假设来佐证,人气所聚。

    陈季冰的观点对改善农村治理有益,熟人社会也需要法律认同,道德亲情无法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剂,要么社会不发展,要么礼崩乐坏。《万历十五年》上说得很清楚了。

 

 

附:对城市规划的新认识

 

对城市规划的新认识

——读《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研读指导老师:刘春荣

城市因交易活动而存在,二三产业因城市交易的便捷而在城市聚集。城市是思想、价值、服务、技术、贸易、消费和生活环境的交汇点。不断日新月异的城市如何规划才能避免过早地衰败?加拿大学者简·雅各布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写作了《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在此书中她对流行的城市规划和重建理论——尼泽·霍华德(Ebenezer Howard18501928)的花园城市理论、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1887-1965)的梦幻之城理论以及后来的丹尼尔·伯纳姆主持的城市美化运动——进行犀利的抨击。并针对美国大城市的非贫民区化和非贫民区化现象,提出了自己的主张。她认为城市规划对城市安全有重要影响,城市安全是城市发展的生存基础,在城市规划方面对城市安全的影响因素有:人行道、街区公园和街区;城市多样化是城市发展的经济基础,城市多样化产生需四个条件:特定城市内部区域内主要功能多元、大多数的街段必须要短、一个地区建筑物应各种各样且包括一定比例的老建筑、人流动密度要足够的高;城市的多样化需要多元的经济资源的支持。城市就像生命科学一样也是一种有序复杂性问题,理解城市的方法类似于对生命科学的理解,主要的思考角度有三点:对过程的考虑、从归纳推导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寻找一些“非平均”的线索。这本书对我们认识城市规划问题有了很好的切入点,为我们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本小组对本书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并结合上海和启东的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小组研读讨论会上,在刘春荣老师的组织了头脑风暴式的讨论,每个成员根据自己的研读体会,踊跃发言,并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或补充、或批驳,现场讨论中临时涌现了许多的新的观点与体会。经初步梳理,归纳成如下几点。

一、对城市规划内涵的新认识。

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为了城市能更有序地发展,城市的各项基础建设为将来的发展留有一定空间。但是城市规划并不仅仅是对住房、道路的规划,城市规划包括城市社会各种功能的前瞻性设置。譬如说启东的交通状况,随着启东市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买得起私家车的人越来越多,自2003年农历年{zh1}几天,启东市汇龙镇市区内的交通基本瘫痪,汽车行驶速度比步行还慢。这种现象直到农历大年初一早晨才xx,那{yt}人们多不劳动,或休假或下乡走亲戚。在本书中雅各布斯也提到了城市交通问题,城市道路、停车场与汽车使用量永远是矛盾的,市民为了方便购买汽车,但是汽车的过度使用又限制了汽车功能的发挥,拓展道路与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城市商业化用地存在冲突。为了城市发展只好限制私家车的发展,发展大众的便捷的公共交通。现以回到我国的汽车产业政策,在80年代,我国汽车制造业是个幼稚产业,国家为了支持这个产业的发展,在城市交通和汽车发展规划上都向这个产业倾斜。但是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当时自行车成为城市一道景观,现在电动自行车又是市民一个理性选择,城市马路上拥挤的汽车、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究竟该如何规划?这是摆在政府面前一个紧迫的规划问题。这个问题就引出了下一个问题。

二、城市规划的执行力与各方面的参与度

大家都认为城市是纯人工制作的城市,不能自生自灭,需要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对城市中各方社会关系和利益的调整,必然有一部分社会群体的利益受扼制,这就需要有一个社会各方都有利益协商的机制来确保规划的可执行性。人们只有理性地进行规划,城市环境才能有效地满足人们生活生产所需。具有法律效力的规划应当被规范而又严格地执行。城市规划就是规范和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一种机制,如果城市的有关规划,如交通规划,没有充分考虑到各方面的利益诉求,有利于私家车的无限度发展,排挤了电动车的发展,那么买不起私人汽车的普通民众,就享受不到低档的电动车带来的速度和效率,只能更低效地适应城市的发展,享受不到城市发展带来的便捷。这样的规划在实施中一方面实施成本很大,另一方面影响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最终阻碍城市发展。所以城市规划在制定程序上应当有一个让公众参与表达利益诉求的机会与空间,一个好的规划应当是各方面平等协商自愿接受的规划,这样的规划有xx性,有好的执行基础,这种xx来自于人民群众。

三、关于旧城改造与城市经营

城市发展到一定阶段,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的更新,功能的整合,总要进行旧城改造。一个城市的存在总有一定的文化渊源,任何改造脱离了城市的文化基础,就会造成物质基础建设与社会文化的脱节,这种改造是低效的,甚至是无效的。城市规划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如果规划与现实社会生活基础割裂,这个规划的生命力与执行力是值得怀疑的。前段时间社会上有个“经营城市”的说法,就是政府对某一区域进行基础设施更新,旧房拆迁,抬高地价,政府在土地的经营中美化了城市,并且有一定的收益,结果城市改造的成本全部转嫁到购买商品房的消费者头上。这其中,原有旧房户的期望收益被分割,政府房产商都从中得利,有时购房户也可分一杯羹。

联系到启东市农村的小城镇建设,其中也存在规划得不到群众理解的案例。1997年,启东市大兴镇实行小城镇改造,请上海某设计院设计了10年小城镇发展规划,在小城镇改造前,大兴镇镇区呈南北向狭长地带,长近1公里,东西两边商铺和住户紧临南北向马路而建。根据小城镇改造规划图,大兴镇小城镇发展为靠马路一侧的一个四方小城,其中农贸菜场距现在的镇中心有1公里路。1998年年底,菜场建成,通往菜场的农民新街是一条20宽的水泥路,其他附属基础设施也配套建设完成。但是在菜场搬迁时,小商贩都不愿去新菜场卖菜,旧菜场已关闭,他们便集中于马路两旁经营,造成交通不畅。对此情况,镇政府动用镇工商、个体劳协、城管以及其他乡村干部劝导经营者往新菜场经营,但是没有明显效果。于是镇政府请启东市城管大队协助维持菜场经营秩序,在一个星期的行政措施后新菜场终于正常运行。但是菜场边上的门面房和楼上的商品房却无人问津,这个菜场搬迁项目的结果是政府贴了菜场那边房屋开发的利润。到今天看大兴镇的小城镇,还是沿马路开发,遵循了市场导向。这个案例说明,城镇改造规划必须照顾到利益相关方面的利益,否则规划是没有执行力的,也缺乏生命力。

四、对于城市安全的理解

此书作者以城市居民的案例需要为立足点,说明街区的生存发展与安全密切相关。该书没有说明城市不安定因素的根本来源,只是从城市规划角度说明,什么样的人行道、街区、街区公园是安全的,是可以促进交往的,是可以增强居民间的认同感的。“一个成功城市地区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必须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会潜意识感受到陌生人的威胁。做不到这一点的城市地区在其他方面也会同样糟糕,并且会给它自己,给城市造成沉重如山的麻烦”。

简·雅各布斯认为:街区安全并不主要由xx维持的,也不是通过分散人群密度可以达到。关键是市民要存在归属感,一个没有归属感的流浪者对城市的印象中永远没有家的感觉,当然就不会为他人领地的得失而有任何道德责任。从城市规划空间上看,城市安全有三个条件: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界限分明;有眼睛盯着街区;街上必须有行人。安全的人行道产生了另外一个功能:交往。通过交往,彼此产生信任,增加了有效监督。进一步促进了街区的安全,市民便具备了不可多得的归属感。

五、城市发展与城市功能定位

我们目前城市规划中往往将城市设定几个功能区,并依据这些将来发展的功能区进行详细规划,这种思想往往带有花园城市理论的影子。雅各布斯认为这样把城市分成几个简单的、边界明晰的功能区,如果不考虑安全因素,不理解人行道的功能,只会加速城市的萧条。从规划的具体层面讲,多样性是城市发展的原动力。但是城市之所以成为城市,不仅仅是信息平台,更是一种成员特定的生存或生活方式。浙江的小商品企业如果搬到启东市,就不会达到那种低廉的成本,启东市的小商品生产企业如果搬到义乌或温州也许就被那里的经营方式同化,一样生产出xxxx的小商品。同样是复旦大学的本科生,如果四年都在张江校区,毕业后这个毕业生的素质与邯郸校区的毕业生会有明显的差异,邯郸校区的文化氛围是无法简单移植的。因此对于启东市城市规划,首先必须进行城市功能定位,城市功能就是这个城市的发展优势所在,脱离这个发展优势,企业发展成本就会高于具备这些优势城市的企业,结果是城市发展迟缓。

六、小组成员在经典研读后对《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理解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提出了几个城市规划必须考虑的几个要素,如:人行道、街区、公园、多样性、资金来源、对城市功能的再认识等等。它不是一本操作指导方面的使用手册,仅提出了规划依据的理念。本小组对此书进行研读讨论,对城市规划有了全新的认识,每个人以一句话概括了自己的理解:

A认为: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本。

顾锦霞说:无论从经济角度还是从社会角度,城市都需要尽可能错综复杂,并且相互支持功用的多样性,来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B提出:城市不是建筑师和规划者眼中简单的图画,而是一个综合的、人文的、发展着的特殊地区,有时不规划反而比规划更好。

C建议:小城镇建设也要以理解规划为基础。

D得出结论:规划不是简单的整齐划一,必须要有多样性,每个时段有人流过街道,从而起到维护安全的作用。

E建言:城市规划要有高瞻远瞩的眼光和高素质的{ldz}。

F说:城市规划要坚持多样性。

J的理解:城市规划影响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

H的感慨:城市规划要因地制宜,因人而易。

笔者的新认识:只要认识了城市存在的边界,城市的规划导向就明确了。

郑重声明:资讯 【再问城市是什么? - 猪不再翱翔,只要脚印不断延伸。 - qdwyl - 和讯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