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大山的记忆-森林小火车(下)

原创:大山的记忆-森林小火车(下)

        门前的铁路是一条森林小火车的专用线,沿着海浪河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一头向东,通向外面的世界,可以到镇上。在镇上换乘大火车之后,就可以到达任何地方了;另一头向西,挺进大山的深处。那山也很神秘,阴雨天云层就悬挂在半山腰,更增加了几分神奇。即使在晴朗的白天,大山也是黑森森的,对小孩子来说,其中也包藏着无数的玄机。

        稍大,随着个人行动范围的逐步扩大,关于这条铁路线秘密也开始逐条xx。原来,这条铁路线主干全长不过106公里,起点就在镇上的小火车站,终点就在双峰林场(现在的雪乡),而我家在44公里处左右,是一个居中的位置。

        为了保证铁路畅通,林业局专门设有养路段。这些人和林场工人分属不同的体制,具体区别在哪里我也说不清,反正是林场管不着他们。他们有自己的家属区和房子,和林场工人家属间很少走动。大人特别提醒,要距离他们远点,惹不起。后来知道,惹不起的原因不过是因为同在一个林场,却很少走动,没有什么感情,如果发生点什矛盾,不如林场职工间那么容易解决而已。这点隔膜在我们刚刚搬家过去的时候非常明显,后来随着孩子们在一个学校上学,以及再后来的通婚,慢慢就被打破了。

        每逢春夏秋三季,养路工人就要对铁路上的枕木进行更换。这也是我们小孩子{zg}兴的时候,可以捡拾换下来的旧枕木回家做烧柴。不过,废弃的旧枕木上因为有防腐剂,而且也比较重,最初并没有多少人家愿意用来烧火。我们更感兴趣的是废弃的道钉和夹板。说不上有什么用处,但对这些有一定分量的金属,就是喜欢收藏。当时很少有收废铁的光临,但每个小朋友都会在自家院子的某个角落里有那么一堆。

         对于小孩子来说,最有利用价值的东西,就是那些新的木塞。这些木塞都是松木的,十公分左右长短,一公分见方,养路工人本来是用来塞进枕木的空洞加固道钉的。道钉牢靠了,铁轨才能牢靠,行车安全才能保证。拾到这样的新木塞后,挑选木纹整齐、方方正正的,只需经过小刀简单的雕刻,然后再用烧红的铁丝在中间钻上一个孔,就做成了一个风车。在房头或者棚顶的高处树一个木杆,把风车安装上去,起风的时候就会发出“呜呜”的响声,并快速的旋转,心里别提多美了。如果再复杂点,用蜡笔把风车涂抹上七彩的颜色,就更令人羡慕了。

       因为集中维护铁路的机会并不是很多,而正赶上在家门口修路的时候就更少了,所以,依靠修路的时候捡拾新木塞有点困难。好在为了保证铁路安全,一年四季都有一个养路工每天对铁路进行巡视。我们最熟悉的养路段职工就是一个养路工,大约四五十岁的老头。每天上午扛着一把细长木柄的专用镐。他的专用镐只能用来钉道钉,因为锤头的一面是锤形的,当锤子用,另一面是一把锋利的斧面,略微上翘,用来砍削木塞和枕木。除了扛着这把特殊专用镐,养路工还背着一个棕色的牛皮兜子,里面都是新的道钉、螺丝、木塞和一把大号的活扣扳手。如果我们想要新木塞了,就会提前站在铁路附近,等到养路工大爷过来后,就围着他献殷勤,陪着他一同巡视检查铁轨和路基。一般走出去不用多远,懂得小孩子心思的养路工大爷就会从兜子里摸出一把新木塞来分给我们,然后劝我们快点回家,别走远了。

       说起后来对新木塞彻底失去兴趣,现在想想都有点奇怪,不知道是那是一种怎样的心理?{yt},一个小伙伴非常神秘地告诉我,有一个地方有很多很多的新木塞,想要多少都可以。于是,在放学后,我就跟着去了,地点在火车站附近的一个房子里。伙伴非常轻松地打开了已经坏了的门锁,来到房子里面,原来是一个仓库,专门储存木塞的仓库。看到这么多的新木塞,我太高兴了,冲了上去,很快就挑捡了一把。也许贪得无厌是人的本xx?总感觉地上的木塞要比手中的好,于是在木塞堆中捡起看上去更好的,然后把手中的扔下。看看同来的伙伴,和我的动作基本相同,重复进行着捡起和丢弃和动作。也就是在这反反复复的重复中,我们失去了对新木塞的兴趣,{zh1}每人只拿走了几个。回去之后也没有兴趣再做风车了,以后再看到新木塞都懒得捡拾了。

        门前的铁路线尽管距离不长,但当时的作用却非比寻常,每天就是依靠它 ,才得以把大量的木材通过森林小火车运出大山。同时,这条铁路线也见证了林区的兴衰。

        坐在我家的炕上就可以看到铁路上往返的小火车,无论是吃饭的时候,还是在忙于其他什么事情,听到声音,抬头就可以看见眼前驶过的火车。即使在睡梦中,也能根据声音判断出运材车的长度。往西去的,也就是上山的,都是空车;而东下的,都是满载的运材车。

       最初的运材车,是两节为一组。每一节四个轮子,上树两个钢铁的支柱,底面横着一个立着楔形钢齿的横梁。这种车只能用来运输原条。原条就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树干,去掉了枝杈和树冠的树干。有十多米长的,也有二十甚至三十米长的。原条的两头分别搭在两节运材车组上,中间空悬。每一组根据原条的直径不同,细点的能载四、五根,粗点的两、三根。也曾经看到过只载一根的,那是根部直径超过两米的大树,不太常见。因为下山不需要太大的动力,因此,一般每列运材车能拉上二三十组,在门前要走上几分钟。夜深人静的时候,感觉能有十多分钟,具体没有算过,也许只是一种感觉。每天数趟,而且,从我家门前过的,仅仅是山上的部分。因为我家所在林场,以及其他林场的火车不经我家门前。

       林业局的变化就是从这些运材车开始的。原条又粗又长的时候,林场逢年过节都要为职工搞福利,免费或者低价发放鸡鱼等,而且还要每月都会在职工俱乐部放映几场电影,偶尔也有演出。春节都要举办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家家户户比赛着灯笼的大和高,处处散发着浓郁的节日气氛。后来,原条开始变细变短;再后来,原条变成了原木。原木一般六七米长,直径都在五十厘米以下,多是二三十厘米的。运材车也改成了平板车,就是可以用来装运粮食和其他任何物品的板车。没有了原条,林区的好日子也到头了。俱乐部破烂不堪,成了危房,露天电影放的也很少了,春节也没有了林场统一组织的庆祝和娱乐活动,过节越来越不像过节。

         时间转入二十一世纪,这条铁路线彻底推出了历史舞台。回家探亲的时候,父亲说之所以拆铁路,是因为新任林业局长没有能力,是个败家子,把铁轨拆下来当废铁卖钱了,卖了好几千万。我本想替这位不认识的局长解释几句,但看父亲严肃的表情,忍住了没有说什么。其实,并不在于林业局长是不是败家子,关键是他拆掉了老一代林业工人的自豪和感情。通过这条铁路,父亲一代给国家经济建设运送大量的木材。父亲在伐木一线工作的时候,年年被评为劳动模范。但现在山上已经没有木材可采,即使用板车运输原木,也要很多天才能有一车,一车也没有多少。因此,铁路运输成本大大高于从前。

        由于铁路交通的单向性,每天往返一次的森林小火车客运,对人们进山出山极为不便。我在上大学的时候,从西安到镇上不过三十个小时左右,而从镇上到家里这四十多公里却还要等上二十多小时。事实越来越证明,这条曾经连接外面世界的{wy}通道,已经成为林场与外面联系的阻碍。拆掉铁路,改修公路使用汽运交通,提高了运输效率,密切了山里与外界的联系。

         近几年,雪乡的名气越来越大,交通也越来越方便了。去年冬天,省里开通了三条赴雪乡的公路,并加大了宣传的力度,林区经济的复苏应该有指望了吧?不过,和弟弟通电话,弟弟却一点都不乐观。弟弟说,人们都知道雪乡搞旅游能挣到钱了,自打去年春天开始,各有关部门上门收费的一拨接一拨,也不知道是什么钱,反正都说有文件依据,都得必须交。更不好的消息,据说门票还要翻倍涨价。如果只能这样只知道收钱和涨价,而不搞建设和开发的话,等游客都不来了,雪乡也就完了。

         这就是国情。地方经济发展了,{zh1}得实惠的却并不是老百姓,尽管他们为此付出得最多。

郑重声明:资讯 【原创:大山的记忆-森林小火车(下)】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