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的低碳经济王贵龙_鄂尔多斯之春_百度空间

鄂尔多斯的低碳经济

王贵龙

有人说:鄂尔多斯赖以生存的是煤炭;有人说:鄂尔多斯是“黑金经济”;有人说:煤炭是鄂尔多斯经济高速运转的核心,它如同太阳;有人说:煤炭占全国六分之一总量的鄂尔多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造成环境的恶化。有人说:鄂尔多斯还年轻,但已经有了巨额财富,这财富背后却是污染环境的原罪;还有人说:鄂尔多斯没有模式、没有秘方,目前的一切只是因为有了煤,如果没有煤,就什么也不是。如此等等……

 鄂尔多斯有煤不是今天的事,可在改革开放初期,鄂尔多斯还是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由于荒漠化的自然灾害,鄂尔多斯是有名贫穷落后地区。

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鄂尔多斯人民遵循自然规律,,在全国率先发展生态经济。2000年,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思路,走生态脆弱地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路子,打破传统放牧方式,率先制定禁牧舍养和退耕还林、植树扶持补助政策,政府还鼓励和支持林业大户,并给予政策补贴,根据市场需求搞公司化模式,种、养、加工相结合xxx产业化经营,开创了生态经济的先河。

2009年,全市禁牧草场面积达到3518万亩,休牧草场面积达5298万亩,分别占草场总面积的40%60%。鄂尔多斯用整合经济的模式,采用“农牧业经济收缩转移、集中发展”的战略思维,根据自然地理和农牧业生产条件,优化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把为农村、牧区国土空间划分为三大功能区:农牧业优化开发区、农牧业限制开发区、农牧业禁止开发,简称“三区规划”。到2009年,完成了禁止开发区1万平方公里生态集中恢复区建设任务,使生态得以大面积恢复,建成沿河百万亩现代农牧业示范基地,共转移农牧民35万人。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2 %提高到23%以上,植被覆盖度由30%左右提高到75%以上。

特别一提的是李京陆,,他视防沙治沙为已任,不辞劳苦,不计得失,不顾安危,坚持沙区、深入实践,为利用沙生灌木平茬生物质直燃发电的产业,历时300天,行程数万里,遍访专家贤者,研究成功用沙柳热电。实现了治沙、发电、富民、环保效应。是他建成中国{dy}座、也是全球xx沙生灌木生物质发电厂,让毛乌素升有了不烧煤炭的“绿色电厂”。

鄂尔多斯人民防沙治沙,治出一个沙产业。种植沙柳、沙棘、野生甘草等治沙防沙,征服了狂暴肆虐沙漠。同时,发展沙漠生物的后续的产业链,如用沙棘、沙柳等的制刨花板、造纸、生物制药、调味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开发沙漠旅游、毛纺等,形成了沙---肉类产业链、沙---皮毛产业链、沙--造纸造板产业链、沙-草木-生物制药产业链、沙-草木-保健食品产业链、沙-草木-化妆用品产业链、沙--生物质热能发电产业链以及由上述产业链所延续的新兴产业链。 “反弹琵琶,逆向拉动”,使鄂尔多斯实现了“绿富同兴”。

二 

有了资源并不等于有了一切。上世纪90年代末,鄂尔多斯棋盘井等地上了很多小煤窑、小焦炭、小水泥、小火电、小炼铁等“五小”企业。一时间,天空中黑、白、蓝、紫、黄各色浓烟交织上升,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味道。而煤炭回采率仅30% ,浪费惊人。2003年夏天,棋盘井镇上了国家环保总局的“黑名单” 。

鄂尔多斯痛定思痛:不能再走掠夺自然资源、制造环境污染的传统经济老路,下决心坚决关停整顿制造污染的“五小”企业,

到了2006年底,鄂托克旗投入7个亿,关闭取缔“五小”企业400多户,实施技改达标排放的企业有50多户。共削减二氧化硫排放量6726万吨,烟尘排放量115972吨,大气质量达到国家三级标准,减少能源消耗470万吨标煤。“小黑三角”堆积如山的废弃煤矸石,用来生产水泥、发电、造高岭土;电厂产生的粉煤灰,提取氧化铝;风积沙,又生产水泥……上下游结合,一个闭合产业链形成了,整个园区竟然是零排放。天空湛蓝了,道路干净了,烟雾散去——空气中散发着塞外高原特有的清爽。棋盘井摘掉了“黑三角”的帽子。

鄂尔多斯在资源转换过程中,创造性地提出坚持“六个高”发展的思路,六高即:“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在“六个高”前提下,依托资源,发挥优势,延伸产业链,提高产业层次,形成了循环经济的模式。如过去精煤炼焦所产生的煤矸石、中煤及煤泥都是当成废弃物直接扔掉,而现在“变废为宝”,作为燃料送到了电厂发电,还利用沙子和煤矸石制作出了新型砖。工业园区四周有风积沙,通过技术创新,将风积沙替代黄土作为生产水泥的原料,然后从水泥的窑尾废气中回收纯度可达到食品级的二氧化碳,再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生产纳米级轻质碳酸钙和具有国际{lx1}技术的二氧化碳基全降解塑料,这种塑料很神奇,能在预定时间降解,不会对环境造成任何污染。同时,又把纳米轻质碳酸钙作为园区PVC异型材和绿色环保涂料的添加剂。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将以前的废弃物变成工业原料,不但降低了下游企业的生产成本,而且提高了上游企业的利润率,并实现园区污染的零排放。

现在的鄂尔多斯,循环经济发展愈来愈迅猛,已形成煤炭开采—洗煤—发电—特色冶金产业链;煤—兰炭—电石—化工产品产业链;天然气—合成氨—尿素产业链;发电—粉炭灰—氧化铝—水泥—制砖产业链。以及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直至煤变气、煤转油应有尽有。以天然气化工为龙头,以甲醇项目为先导,以煤化工、盐化工和碱化工为补充,扩延甲醇制烯烃、乙炔制PVC、天然气制合成胺、生产纯碱和氯化氨等产业链也已形成。产业链的每一次延伸,都带来几倍、甚至于十几倍的效益。现在,蒙西是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棋盘井煤电联产循环经济项目其规模世界{dy}。

鄂尔多斯有丰富的煤炭和石油资源,但他们知道,这些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不科学的开采,很快就会枯竭。因此,他们十分珍惜资源,千方百计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性,积极地、创造性地为子孙后代永续发展留下丰厚的精神和物质财富。

鄂尔多斯煤炭资源虽然很丰富,但他们贯彻科学发展观,早已不是“一煤独大”。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鄂尔多斯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培育和发展非煤产业,努力形成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产业格局。培育化工、建材、冶金、纺织、草畜林沙等产业集群,推动传统产业的新型化发展。

巩固提升绒纺产业集群,打造国际xxxx,建设“{sjj}绒纺产业科研生产基地”,向高精羊绒制品和绒丝等混纺产品发展,提高国际市场占有率。

石油化工,支持建设天然气制造石油。不断扩大基础化工,发展基础化工项目在化工园区布局,实现基础化工原料的区内供给。

建材工业对水泥、建筑陶瓷、日用陶瓷等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的同时,重点发展非金属矿深加工、微晶玻璃、高标号低碱水泥等新型建材,提质降耗,创造品牌,提高市场占有率。

冶金工业充分利用丰富的煤、电、石英砂、铁矿、高岭上等资源,合理配置,重点向煤、电、冶金一体化、规模化、循环化产业方向发展,积极引导企业延伸开发主导产品。

发展生物制药、新型材料、纳米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推动新型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以制造业、物流业为代表的非煤产业集群崛起,使鄂尔多斯的科学发展开启了内涵型的新纪元。华泰汽车5万辆特拉卡生产线已建成并投入生产,年产15万台车身项目在建;华泰汽车意大利VM柴油发动机项目进展顺利、汽车产业园研发和营销将全部入驻。东胜区装备制造基地计划完成基础设施投资56亿元,协议入驻单位20多户,天地华润煤机制造项目部分设备已到位;精功恒信汽车制造项目抓紧进行;久和风力发电机组整机及配件项目已开工奠基;三一重工集团重型装备制造项目也已落户基地;鄂尔多斯芯能源集团公司LED新光源及显示器项目落地;陶尔斯陶瓷有限公司25条陶瓷生产线项目,开工建设。精功重载汽车、久和能源风电设备制造、中煤煤机制造、星光集团特种钢等项目顺利开工,宝风新能源风电设备制造项目、恒隆发光二极管项目加快推进;内蒙古欧意德发动机有限公司已形成年产30万台清洁柴油发动机和30万台自动变速器的制造能力,未来产能将达到100万台发动机。在阿拉腾席热镇,占地33平方公里、5年计划投资150亿元的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已经有5家亿元以上的装备制造和机械维修项目入驻;天隆煤机维修有限责任公司的制造和维修两大中心已经开始生产;神东煤炭分公司机械维修中心项目已进入试运营阶段;乌兰集团煤矿机修制造维修中心和林州重机煤矿综采自动化成套项目也将在年内开工建设。

在鄂尔多斯以先进制造业为重点的非资源型产业异军突起,正在成为xx和带动结构转型的强劲动力。

第三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水平、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十五”末,鄂尔多斯在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基础上,适时地确立发展“大旅游”、“大文化”、“大运输”,进一步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三产发展思路,增强加快第三产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采取切实积极措施,开创第三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地球环境变化,为保护全球气候和地球家园,是人类的重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是低碳。低碳新能源被呼唤,低碳新能源主要是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力发电、太阳能风电、沼气发电以及地热发电,煤的洁净利用。新能源技术革命无疑是这次新兴产业浪潮中的重头戏。鄂尔多斯抓住机遇,坚持大型、xx、集群、循环、绿色的理念发展非资源型能源,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国家战略性生态能源基地。

鄂尔多斯不仅“扬眉吐气”,又兴起“追风逐日”,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鄂尔多斯依托库布其沙漠和毛乌素沙地,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以形成能够支撑经济长期增长的产业格局。伊泰集团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组建鄂尔多斯应天多多晶硅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开发太阳能应用技术,20081月投产。杭锦旗伊和乌素风电场是鄂尔多斯地区{dy}座风力发电场。整个工程分三个阶段,总投资约100亿元人民币,{dy}阶段到2009年建成装机容量200千瓦,到2010年建成装机容量500千瓦,最终建成装机容量1000千瓦特大型风电场,与同等规模的燃料发电厂相比,伊和乌素风电场每年可为国家节约标准煤16万吨、减少燃煤所造成的多种有害物质的排放8万多吨。杭锦旗并网的风力发电机组已达上百台,成为内蒙古自治区18个重要的风电基地之一。内蒙古新锦风力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007年底建成投产为鄂尔多斯清洁能源发展,起到示范作用,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发电等一批低碳产业开始在杭锦旗崭露头角,显示了后发优势。鄂尔多斯的太阳能开发也走在了全国前列。早在2007年, 伊泰集团董事长张双旺,投资2000万搞新能源方面太阳能发电,建成205万千瓦发电量的大型太阳能发电厂,2008年发电成功后将所发电送入华北电网。香港艾德集团1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确立,美国{dy}太阳能公司将在杭锦旗建设2000兆瓦发电能力的太阳能光伏发电厂,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zd0}的人类使用太阳能项目。日前,双方签署了谅解备忘录。项目建设将分四期完成,一期工程的开工时间是201061,发电规模将为30兆瓦;二期、三期将在2014年完成,规模为100兆瓦和870兆瓦,四期项目完工时间定于2019年,规模为1000兆瓦。项目占地64平方公里,预计总投资为40亿至60亿元人民币。电站建成后的规模将比现今世界上{zd0}的光伏电站要大30倍。 2009年还与美国索朗英福特集团签订了光伏产业发展及应用合作协议,建设大型光伏电站、光伏产业各生产环节生产线、光伏建筑一体化及城乡光伏应用系统。内蒙古奥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鄂尔多斯xx自主研发制造太阳能应用终端产品的企业,他们与伊金霍洛旗天福祥现代农业示范区携手打造的目前全市{zd0}的太阳能照明工程——奥博太阳能照明工程投入使用。2009年,投资55亿元,生产规模为年产2千瓦变速恒频风机组1000台久和风电整机及配件的先进装备制造业项目在东胜区装备制造基地开工奠基。鄂尔多斯还发展水力发电,在准格尔旗龙口镇,总投资27.15亿元,建设了龙口水电站,规模为42万千瓦。鄂尔多斯还积极实施沼气能源, 东胜区传祥生活垃圾处理有限责任公司应用“城市生物质垃圾联合厌氧发酵工艺”,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粪便、餐厨垃圾和和污泥等,处理城市垃圾产生的沼气用于发电,这些沼气可供500千瓦机组发电。 正在规划建设的沼气发电项目还有达拉特旗北疆三和公司奶牛养殖场400千瓦沼气发电项目和内蒙古东达集团獭兔养殖场,利用兔粪产生沼气的发电项目。2009年,鄂尔多斯在养殖大户、养殖企业、,现代农牧业项目区、新农村和标准化居民点新增户用沼气13177 户,逐步实现农牧业地区沼气化。鄂尔多斯市已经形成10万千瓦风电、205千瓦太阳能发电、2.4万千瓦生物质能发电装机。

鄂尔多斯依托北京清华的科研力量,成立国家低碳研究所,共同打造“中国低碳谷”,低碳经济成为鄂尔多斯新的经济增长光辉点,成为非煤的绿色能源开发、研究、利用的新天地,是“结构转型、创新强市”战略的新落实,必将为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与制造二氧化碳的碳源相对应是碳汇,碳汇是指从空气中xx二氧化碳的过程、活动、机制。森林是{zh0}的汇碳,在降低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减缓全球气候变暖中,具有独特作用。2010年初,鄂尔多斯200多家煤炭企业联合倡议,启动鄂尔多斯市碳汇林项目,初步计划投入10亿元,在5年之内营造10万亩碳汇林。

鄂尔多斯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荣获第五届中国环境保护领域{zg}的社会奖项:中华宝钢环境优秀奖。

鄂尔多斯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将从“资源型城市”转变为 “低碳经济型城市”。



郑重声明:资讯 【鄂尔多斯的低碳经济王贵龙_鄂尔多斯之春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