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 香橼
外文名称: Medicinal Citron;Xiangyuan
别称: 拘橼,枸橼子
拉丁学名: C.medica;C.wilsonii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原始花被亚纲
目: 芸香目
亚目: 芸香亚目
科: 芸香科
属: 柑橘属
种: 2种
香橼(学名:Citrus medica L.)又名枸橼,为芸香科柑橘属植物。香橼是植物香橼和药材香橼的统称。
植物香橼为芸香科常绿小乔木或灌木植物,生于海拔350米到1750米的高温多湿环境。云南西双版纳的阔叶林中,有处于半野生状态的香橼。
中药材香橼是植物香橼和同属植物香圆(学名:Citrus wilsonii Tanaka)的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江苏、广东、广西等地。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趁鲜切片,除去种子及瓤,晒干或低温干燥。具有xx宽中,消胀降痰之功效。此外,可用作砧木,但只可嫁接佛手,对其他种类严格不亲和。
香橼树不规则分枝的灌木或小乔木。新生嫩枝、芽及花蕾均暗紫红色,茎枝多刺,刺长达4厘米。
单叶,稀兼有单身复叶,则有关节,但无翼叶;叶柄短,叶片椭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6-12厘米,宽3-6厘米,或有更大,顶部圆或钝,稀短尖,叶缘有浅钝裂齿。
总状花序有花达12朵,有时兼有腋生单花;花两性,有单性花趋向,则雌蕊退化;花瓣5片,长1.5-2厘米;雄蕊30-50枚;子房圆筒状,花柱粗长,柱头头状.
果椭圆形、近圆形或两端狭的纺锤形,重可达2 000克,果皮淡黄色,粗糙,甚厚或颇薄,难剥离,内皮白色或略淡黄色,棉质,松软,瓢囊10-15瓣,果肉无色,近于透明或淡乳黄色,爽脆,味酸或略甜,有香气;种子小,平滑,子叶乳白色,多或单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药材】
为圆形或长圆形片,直径4~10cm,厚0.2~0.5cm。横切片外果皮黄色或黄绿色,边缘呈波状,散有凹人的油点;中果皮厚1~3cm,黄白色,有不规则的网状突起的维管束;瓤囊10~17室。纵切片中心柱较粗壮。质柔韧。气清香味微甜而苦辛。
【 性味 】 辛苦酸,温。
① 陶弘景:“温。”
② 《 本草拾遗》 : “味辛酸,性温。”
③ 《 饮膳正要 》 :“味酸甘,平,xx。”
④ 《 本草通玄 》 :“苦酸辛,温。”
【 归经 】 入肝、肺、脾经。
① 《 玉揪药解 》 :“人手太阴肺经。”
② 《 本草从新 》 :“入肺、脾二经。”
③ 《 本草再新 》 :“入肝、脾、肺三经。”
【 功用主治 】 xx,舒郁,消痰,利隔。治胃痛胀满,痰饮咳嗽气奎,呕哆少食。
① 《 本草拾遗 》 :“去气,除心头痰水。”
② 《 饮膳正要 》 :“下气,开胸隔。”
③ 《 本草通玄 》 :“理上焦之气,止呕逆,进食,健脾。”
④ 《 本经逢原 》 :“治咳嗽气奎。”
⑤ 《 医林纂要 》 :“治胃院痛,宽中顺气,开郁。”
⑥ 《 本草再新 》 :“平肝舒郁,理肺气,通经利水,治腰xx。”
⑦ 《 本草求原 》 :“除久哮。”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1—2 钱;或入丸、散。
【 宜忌 】 阴虚血燥及孕妇气虚者慎服。
【 选方 】
① 治鼓胀:陈香橼一枚(连瓤),大核桃肉二枚(连皮),缩砂仁二钱(去膜)。各缎存性为散,砂糖拌调。空心顿服。( 《 本经逢原》 )
② 治嗽:香橼(去核)薄切作细片,以时酒同入砂瓶内,煮令熟烂,自昏至五更为度,用蜜拌匀。当睡中唤起,用匙挑服。( 《 养疴漫笔》 )
③ 治气逆不进饮食或呕哕:陈极香橼二个,真川贝三两(去心),当归一两五钱(炒黑),白通草(烘燥)一两,陈西瓜皮一两,甜桔梗三钱。共研细末,用白檀香劈碎煎浓汁泛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钱,开水送下。大虚者酌用。( 《 梅氏验方新编 》 香栋丸)
【 各家论述 】
① 《 本草通玄 》 :“香圆性中和,单用多用亦损正气,与参、术同行则无弊也。”
② 《 本经逢原 》 :“柑橼乃佛手、香橼两种,性味相类,故 《 纲目》混论不分。盖柑者佛手也,橼者香橼也,兼破痰水,近世治咳嗽气塑,亦取陈者。除去瓤核用之,庶无酸收之患。”
③ 《 本草便读 》 :“香圆皮,下气消痰,宽中快隔。虽无橘皮之温,而究属香燥之品,阴虚血燥之人仍当禁用耳。”
【 备考 】
① 《 本草图经 》 :“拘橼,如小瓜状,皮若橙,而光泽可爱,肉甚厚,切如萝卜,虽味短而香氛,大胜柑橘之类。陶隐居云性温宜人,今闽、广、江西皆有,彼人但谓之香橼子,或将至都 下,亦贵之。”
② 《 纲目 》 :“拘橼,产闽、广间。木似朱栗而叶尖长,枝间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实状如人手,有指,俗呼为佛手柑;有长一尺四、五寸者,皮如橙、袖而厚,皱而光泽,其色如瓜,生绿熟黄,其核细,其味不甚佳而清香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