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杨云青

    

                                               我和老杨合影

 

   “5.12”大地震快两周年了,我一直挂念着地震灾区重建,关心着灾区人民现在生活怎样了?趁回成都看望老母之际我萌生了去震中——映秀看看的想法。

虽然曾在四川当兵多年,但走过的地方不多,映秀在何方,如何去?我脑子几乎一片空白。

在成都我大概了解一下,去映秀应先去都江堰市,到了都市就有去映秀的车。

   

     在我犹豫中与战友“后门兵”进行了沟通,想法一说出就得到了他的热心鼓励,并介绍了几位他参加抗震救灾时结下的“堡垒户”以及参加营救过的地震幸存者,他们是杨云青、虞锦华、马元江。

   

     这三位的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他们都是“5.12”大地震时期的重量级人物,通过媒体和后门兵的博客,我早已经知道了他们三人的感人故事。此行如果能见到他们那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真是得来不费功夫!想到此,顿时坚定了我要去映秀的决心。

     于是,我便开始筹划我的映秀之行:我计划行程三天,吃住就在映秀人自己办的家庭饭店和旅店解决。{dy}站是映秀,要去看看杨云青;第二站要去汶川县城看看。没想到我的这一美好想法通过短信告知后门兵后,这一不切实际的“异想天开”得到他的回应却像“一盆凉水 ”,差点把我的热情浇灭。

  

     原来映秀为了加快灾后重建,已将大部分人都迁出映秀以外安置,饭店了了无几,住宿更是困难。不过,为了能让我成行,后门兵也就跟杨云青联系好了,让我到都江堰后先去找老杨。

   

     3月14日晚,我和老杨通了电话,相约第二日上午在都江堰客运站见面,之后,我们一起去看家住在都江堰市区的虞锦华,然后再去映秀。

稍停片刻。我忽然意识到如按老杨的安排我去映秀会变得非常顺利,因为我不必再操心路途中的任何事情了!

  

    虽然我和老杨未曾谋面,但从我们的{dy}次通话中,就让我感觉到了他的性格:说话干脆利落,是一个热心人。我想这一路的行程就由他来安排吧。

   

     3月15日临晨7点我离开成都母亲家开始了映秀之行,8点在茶店子客运站乘上了开往都江堰的{dy}趟公共汽车, 9:30 就到达了都江堰市客运站。

    

    走出都江堰车站,看着匆匆过往的人群,望着远处的街景,我有些茫然。想到与老杨的约定,便决定先给老杨打电话,他电话里告我:你原地不要动,等我来接你。

 

    十分钟后,我的手机响起,是老杨打过来的。他询问我所处的位置,不一会我们相互就找到了对方。

老杨快步向我走来,他的个头属中等,他年龄虽已六十,但相貌比实际年龄要年轻许多。

   

   相见后,握手交谈,我{dy}感觉是我们彼此间都没有陌生和拘束感。老杨是开他的车来接我的,我们一起先去他在都江堰临时的家,家在一个不太宽的巷子里,一座旧住宅楼房的四层,面积大概有125平米,这个临时住所是老杨新夫人姑姑的房子暂时让给他们居住,她姑姑去成都女儿家了。

 

为了争取时间,我们决定马上去看虞锦华。与虞通完电话,便离开老杨家下楼。在老杨家的楼下,我见到了他的新夫人刘明玉还有他四岁的小孙子,他们正在等我们一起去虞锦华家。

 

                                                杨云青和虞锦华,当时虞锦华正在接听电话。

 

从虞家出来,我和老杨又赶往映秀镇,我的一路行程都是在老杨的安排和陪同下进行的。

    我在映秀镇看到了映秀小学{wy}保留下来的一个孤零零的旗杆,看到了旋口中学遗址。这些地震遗迹以前在电视和网上经常看到,但身临其境看到这些凄惨景象,心中不免涌出些许悲情。

 老杨带我来到了他在映秀的板房家,他现在的工作是为映秀消防队看门.

   

                                           老杨在映秀的板房

 

                                    与老杨家相邻的渔子溪村委会板房办公地点

    

    不远处停着两辆消防车,一辆是上海消防总队通过老杨捐赠给映秀镇的,还有一辆是上海建工集团撤走时留给映秀镇的。

 

 

                                    上海消防总队通过老杨送给映秀镇的消防车

     现在整个映秀镇看上去是一片繁忙的工地,工人们正在加紧施工,按国家要求在9月份以前必须让映秀人住进政府为他们盖的新房。老杨带我到地震博物馆工地和灾区的住房建设工地看了看。

 

                                        这是老杨的媳妇,在为消防队员做饭。

 

     中午饭就是在他家板房吃的,之后老杨的侄子带我去看了万人公墓,我在那里看到了不少墓碑,有的一块墓碑上写着好几位遇难孩子的名字和年龄。据老杨侄子说,其实墓碑上的名字并非就是墓碑下的尸骨,因为在一个壕沟里掩埋了许多尸体,只是大概确定一个方位。我边走边看,边拍照,后顺着“爱心路”从上面走下来。

到了空旷地,老杨又带我到他女儿家的废墟前观看并讲解。他告我,他女儿是从倒塌的废墟中爬出来的,幸亏倒塌房子的残垣断壁起到了支撑的作用。

     在离开映秀时,他还给我指点虞锦华、蒋宇航两人被救时的位置,他们两人所处的位置就在斜对面不远处,当时为了争取时间,消防队员们就在他们的塌陷处同时施救,现在那里的废墟已被清理干净。

 

时间短,我的映秀之行只是走马观花的看了看,脑子里只有一个大概印象。

在返回都江堰市的路上我跟老杨说:今天和虞锦华会面时间太短,明天上午我还想去见她,想多聊聊。

这一想法得到了老杨的支持,他说:你晚上就住在我家。

我对他说:市里的大小旅馆很多,我随便住一晚上,不必再打扰和麻烦您全家了。话一出口,当即被老杨打住,他说:不麻烦,你听我的好了,我一定要安排好你。

    

     看到老杨不容置疑的态度,我只好再一次的听从他的安排,并回答他:那好,晚上就在您家吃饭,不去饭店,咱们随便吃点,不必把我当客人接待。 他答应了。

之后,基本上是我问他答,我们聊了一路。通过{yt}的接触我对老杨的印象是,他话不算太多,但他性格耿直,热情、豪爽;他考虑事情细致,周到;更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这只是我对他本人的印象,而对他家庭的了解,还是从住在他家开始与他们更近距离的接触。

                                                     

                        老杨的自驾车,以后映秀镇建设好了,他还会继续经营他的饭店。

                            请大家记住:“5.12震中饭店”

                                

                              这是政府给映秀人盖的新房的样板房,后面的新房正在施工。

                                      政府给映秀人盖的新房,正在施工的工地。

 

                                     这一片是地震博物馆的工地,在映秀这应算是最宏伟的工程了。

                                     

                            (本人特此声明:本文内所有图片请勿复制转载)                    

                                     

郑重声明:资讯 【初见杨云青】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