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华洗却见本真——复张希武老师评论_玉龙红霞_新浪博客

    张希武先生是xx词作家、剧作家。1938年10月出生于山东掖县,山东歌舞剧院一级作词,长期担当山东歌舞剧院的创作主力,负责歌词、歌剧等音乐文学创作和艺术生产的策划工作,创作了大量优秀文艺节目,有近百部(件)作品在全国和省市级获奖。俺演唱过的《沂蒙姑娘唱家乡》、《打秋千》等作品均出自张先生之手。张先生还长期担任山东省文化厅大型文艺晚会的主要策划、撰稿人,帮助山东电视台创作很多优秀节目,多年来和山东广播电台合作,为其创作的音乐作品屡屡在全国荣获大奖。

    前些日子,俺在张希武老师的博客上留言,请他“有时间的话,给俺的专辑提些宝贵意见”,前天晚上,张希武老师在俺的博客留言栏中留下了他听过俺的歌唱作品专辑《唱给妈妈的歌》之后的感想和意见,并作为听后感以为题在他的博客中刊载。下面俺先将张老师的文字稍作整理后转载:

   首先祝贺你精美的专辑出版,祝贺你歌唱事业的成功,希望你今后有更大的成功问世。

我已经说过,目前山东女xx无人能和你相比。你的专辑囊括了大部分当前中国民族歌曲的代表作,歌曲创作和你的演唱都代表了当今中国的民族声乐的高水平。有些歌在青歌赛上听过一些xx的原唱,你的演唱不比她们逊色,有的甚至青出于蓝。你的嗓音朴实、结实,圆润、甜美;更可贵的是你的音域宽厚,我感觉有三、四首歌你都不费劲地到了Hc,甚至更高,这是一些专业xx难以达到的高度,而你游刃有余。这是我听了你的专辑后的总的感觉。以下是我的几点具体想法仅供你参考吧。

你所选择的这些歌曲虽然都具有一定的高度、难度,涉猎的面也比较宽,但,这也难以形成你自己的风格特点。应该是我就是我,我有自己的特色、有代表自己的歌曲;我不是千人一面,一张口就让你听得出来,我是贾堂霞!

《唱给妈妈的歌》,苏柳先生的歌词写得很文雅,但作为你专辑的代表、主打,我感觉定调不够准确,代表不了你的风格特点。当然,我决不是说你不文雅,我是指风格特点的代表性。

专辑里大部分歌曲感情浓烈,跌宕起伏,声势浩大。感觉好像少了几首平平缓缓的抒情歌。不要高音,不要大嗓,我要听你的娓娓诉说,柔肠百转,哪怕是一首小歌小调,在其中有个对比,就会觉得新鲜。邓丽君的歌几乎都是小歌小调,但是她能扣人心弦。

我不喜欢《沂蒙山我的娘亲亲》这首歌,歌词似乎不是山东人写的,曲作者王佑贵倒是下了不少力气,也让演唱者费不少劲。

《木兰从军》是一首汉魏六朝民歌,绝不是刘麟作词,应该是编词。

《我的中华》和《断桥遗梦》词曲写得好,这两首歌你唱得也好。《玛依拉变奏曲》驾驭得也不错。《亲亲的红土高原》你开始唱是谁……”听起来很舒服,是贾堂霞的本色,但后来不应把的发音(DI)唱成(DE),民族唱法要跟着民族传统走,不要被流行歌同化。

    {zh1},建议你有空多听听郭兰英、李谷一的歌;也可以听听京剧名家李维康、张火丁的唱段,国粹,会对你有好处的。”

    前天晚上俺就看了张老师给俺的留言,昨天、今天一直在反思。张老师在文中对俺的演唱和专辑既有抬爱和溢美之词,也直接了当地给俺指出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俺是唱着张老师创作的歌曲一路成长起来的,读了他的点评文字之后,想说一下俺的体会和认识。

    张老师开始就说俺的专辑“囊括了大部分当前中国民族歌曲的代表作,歌曲创作和你的演唱都代表了当今中国的民族声乐的高水平”,俺想对俺的演唱而言是前辈老师的抬爱和鼓励,而就俺所选择的作品而言,确实是当前民族声乐界的一些代表性的作品,这些歌曲是难度较大、艺术性很强的高水平作品,也是俺在教学中经常指导学生学习并经常为学生们范唱的作品,因为俺在选择这些作品的时候,就有为学生们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教材的初衷,俺的演唱是否xx则是另外的问题,但是基本上代表了俺目前的歌唱状态、个人理解和演唱水平。张老师强调的“目前山东女xx无人能和你相比”的说法,俺想主要是出于他对当前山东这样一个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大省在民族声乐方面令人堪忧的现状的关切。事实上跟俺前后在山东走上民族声乐之路演员们有许多都是非常优秀的歌唱家,也曾在国内民族声乐界有较好的成绩和影响,只不过是她们大都在年龄上比俺稍大一些,已经过了声乐演唱的{zj0}年龄,毕竟声乐是靠人的身体作为“乐器”的工作;而另外一些年青的民族声乐演员或许是因为时代的原因,她们接触山东老一辈歌唱家的传统优秀演唱技法的机会少了,而更多的是接触一些新潮、时尚的东西,所以在演唱上会有一些身不由己,再加上基本功不够扎实,基础没打好,要想唱好歌特别是风格性较强的作品自然会有些勉为其难。曾经有山东老家的歌唱演员在北京的一些{yl}音乐学院进修学习的时候找俺想上上课,交流一下山东民歌或山东风格作品的演唱,说实在的让俺很为难,因为她们入了名师大家的师门,在有的方法上面又相当地崇拜,所以俺知不道如何切入是好,只能婉拒。

    张希武老师在点评中对风格特别强调,俺觉得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声乐工作的歌者,在歌唱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锤炼技法,形成自己的风格是很重要的。俺在推出《唱给妈妈的歌》这个歌唱作品专辑的同时,还在准备着另外一个以山东民歌和山东元素创作歌曲为主的新专辑,在这个尚未{zh1}定稿的专辑中,俺正试图用自己的演唱去表现一种民族声乐的“山东风格和齐鲁气派”,能否做得到,等专辑出来的时候再请朋友们批评指导。目前这个专辑中自己感动最难处理的是《沂蒙山小调》,已经录过一次,自己感到很不成熟,因为这首歌曲有很多经典的演绎,其中韦有琴老师、王世慧老师、彭丽媛老师的演唱版本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特别是韦有琴老师的演唱,给俺形成非常大的心理压力,这不仅仅是因为韦老师是俺的恩师,而且俺一直觉得她演唱这首歌的感觉和韵味几乎是难以逾越的,正如前年王音旋老师跟俺说的,“《沂蒙山小调》这首歌曲,演唱最到位的是你韦老师”,作为她的学生,不能简单地模仿,更何况模仿也不可能达到老师的境界,而要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进行再度创作,俺觉得最为困难的是在声音和情感的处理上自己总是有些拿不定,毕竟时代不一样了,自己在演唱这首歌曲时呈现在眼前的沂蒙山似乎变得有些陌生,原来那种自然的“青山绿水真好看,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恬静清新的情境似乎在渐行渐远。俺想,也许需要自己特别找一个时间到生活中去寻找和体验。

    俺在准备这篇文章的时候,在张希武老师的名为中看到两幅他的书法作品,一幅写的是“逊志时敏,明德惟馨”,俺想这是一种从艺的境界和品格,另外一幅写的是“白云怡意,清泉洗心”,表现出一种真纯、本真的人生境界。张老师的点评中所提到的问题和意见,既涉及到作品的选择,也有关作品的处理,同时还有一些文字处理的细节问题,可以看出作为一个前辈艺术家,他对艺术的严肃认真和对俺乃至山东民族声乐的厚爱和关心。俺定会认真学习领会老师的宝贵意见,加倍努力,以不辜负前辈师长们的培养、关心和扶持!

    再次感谢张老师的批评指导!   

 

   附:张希武老师简介

   张希武,xx作词家。193810月出生于山东掖县,19638月参加工作,199810月退休。曾任山东歌舞剧院一级作词。在职期间,一直是山东歌舞剧院的创作主力,主要负责歌词、歌剧等音乐文学创作和艺术生产的策划工作,创作了大量优秀文艺节目;还创作上演了《沈秀琴》、《农奴戟》、《桃花峪》、《大海作证》、《高高采油树》、《建筑爱的哥们儿》等十几部歌剧和歌剧小品,有近百部(件)作品在全国和省市级获奖。为本院独唱演员创作了许多优秀歌曲,如于联华演唱的《打秋千》参加中央电视台青年xx大奖赛荣获专业组二等奖,并被很多艺术院校选做教材;其演唱的《高飞的大雁》,荣获中组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部嘉奖(优秀作品奖);刘金华演唱的《家乡的花》被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选用;吴侃演唱的《唱武松》参加全国民族声乐比赛荣获第三名;雷岩演唱的《春的思念》参加全国音乐{zg}奖“金钟奖”角逐。在《歌曲》《词刊》及全国各省市音乐刊物发表歌曲歌词及理论文章。歌词《苦菜花、荠菜花》在全国歌词大赛中获三等奖。2005年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本人歌词诗文集《心影流韵》。十几年来一直是山东省文化厅大型文艺晚会的主要策划、撰稿人,策划撰写了建国四十、五十周年、建党七十、八十周年、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改革开放二十周年及山东省第4、5、6、7届艺术节开幕式等等。多年来帮助山东电视台创作很多优秀节目,如1985年的春节晚会《龙腾虎跃》、1986年的春节晚会《龙飞凤舞》分别获广电部一等奖;歌曲《庄稼人》、《苦尽甘来》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春申歌会”,分获一、二等奖,《庄稼人》荣获{dy}届山东文艺“泰山奖”歌曲{zg}奖;歌曲《婆媳情》、《泰山挑夫》参加华东六省一市春节晚会,获优秀作品奖。多年来和山东广播电台合作,为其创作的音乐作品屡屡在全国荣获大奖,歌曲《中华情思》获广电部广播新歌金奖;《染花女》获一等奖,《锦绣中华》获二等奖;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七十周年而创作的组歌《沂蒙山的故事》荣获金奖(全国第四)。

资料来源:



背景音乐:《打秋千》(山东民歌-张希武改词-山东民歌-姚继刚编曲-贾堂霞演唱)


 

【相关专题链接】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铅华洗却见本真——复张希武老师评论_玉龙红霞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