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鞠通xx危重病八法- 龙渊股市投资自然养生中学教育层层突破的智慧 ...
吴鞠通xx危重病八法 [转贴 2010-05-07 21:58:45]   

吴鞠通xx危重病八法

【摘要】  吴鞠通不仅是温病大家,还善于xx杂病,尤其在xx危重病方面胆大心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值得后人研究继承。本文对《吴鞠通医案》xx危重病医案进行研究,归纳出八点体会。一、敢用重剂;二、频服不断;三、道地药材;四、交替用药;五、内外合治;六、善用血肉有情之品;七、配合精神xx;八、综合运用。

【关键词】  吴鞠通 危重病

吴鞠通是温病学大家,在吸收叶天士温病理论的基础上,创立三焦辨证的体系,为温病学发展作出杰出贡献。吴氏不仅善于xx温病,还善于xx杂症,是一位杰出的中医内科大家。吴氏在xx危重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有很高的借鉴价值和临床意义。本文将吴氏xx危重病的经验归纳为以下八点:一、敢用重剂;二、频服不断;三、道地药材;四、交替用药;五内外合治;六、善用血肉有情之品;七、配合精神xx;八、综合运用。下面分别具体论述(按:文中医案引文皆出自《吴鞠通医案》[1],因引文太多,具体页码不注)。

  敢用重剂 吴鞠通在xx危重病的时候,所用xx的剂量有时达到令人瞠目结舌地步,患者却每因此转危为安。每一味xx都有规定的常用剂量。性味平淡的xx,多用一点,并无大碍。那些性味峻猛的xx,本来规定的剂量就很小,所以中医界有“辛不过钱”等说法,如果用多了,就会产生副作用,甚至出现生命危险。作为上工,需要知常达变,就是既要明白一般情况,也要知道在特殊情况下敢于突破常规。《内经》云“有故无殒,故无殒也”[2]也是这个道理。吴氏临床敢于使用大剂量的xx,并非哗众取宠,而是病情的确需要。一位蛊胀兼水肿的患者,“满腹青筋暴起如虫纹……六脉沉弦而细, 耳无所闻,目无所见,口中血块累累续出,……势太危急”。吴氏先煎鲤鱼汤让病人服用一昼夜,病情得到初步控制以后,用“《金匮》麻黄附子甘草汤”发汗xx上半身之水肿。前医用麻黄八分、附子一钱, 吴氏用麻黄二两、熟附子一两六钱。在座的其他医生看到这个分量,“大哗曰:麻黄可如是用乎?”经过吴氏解释,病家才敢去买药,药铺却不敢卖,必须主人亲自去才敢卖出。如此使用重剂足见吴鞠通非常大胆,但有他的道理。他向大家解释说,在通常情况下,“人之畏麻黄如虎者,为其能大汗亡阳”,但是这个病是一个特例,不能按照常理用药。一方面重病必须用重剂,“此症闭锢已久,阴霾太重,虽尽剂未必有汗”。一方面服用得法,“汤虽多,但服一杯,或半杯,得汗即止,不汗再服,不可使汗淋漓,何畏其亡阳哉”!在服药的方法上是多备分服,足以预防大汗亡阳情况发生。此病人在吴氏的重剂xx下,最终得以xx。孙思邈说过做一个好医生需要“胆欲大而心欲细”,吴氏足以当之。

  频服不断 吴鞠通在xx危重病的时候,在服汤xx法上也不拘一日三服的常理,而是频服不断。缪希雍云:“汤者荡也,煎成清汁也,去大病用之。”[3]汤剂有吸收快,能很快到达峰值发挥作用的优点,所以一般用于危急大病,但是也有药效难以持久的缺点。xx危重病使用汤剂,采用频服不断之法,既可以使迅速起效,也可以维持药效,这就是吴氏要求如此服药的道理。吴氏xx一位蛊胀兼水肿危重病人,“用活鲤鱼大者一尾,得六斤不去鳞甲,不破肚,加葱一斤,姜一斤,水煮熟透,加醋一斤,任服之。”服鲤鱼汤一昼夜,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

  道地药材 xx危重病,不仅需要辨证准确,对症用药,而且需要xx的质量可靠。如上所举蛊胀兼水肿病人,在使用xxx黄附子甘草汤发汗取效后,使用五苓散xxxx下部水肿,但是服用“十五天不效,病亦不增不减”。病家以为是xx不对,请求转方,吴氏心中明白这不是方子不对,“病之所以不效者,药不精良耳”。他让病家“去求好肉桂”。若仍系前所用之桂,明日他将不予立方。当病家“购得新鲜紫油边青花桂一枝”以后,吴氏曰:“得此桂必有小便……于是用五苓二两,加桂四钱,顶高辽参三钱,服之尽剂”,结果正如吴氏所言“其溺自子正始通,至卯正方完,共得溺三大盆有半”。{zh1}吴氏“用调理脾胃痊愈”。此则医案足以说明,xx危重病,必须使用道地药材才能够力挽狂澜。

  交替用药 一般来说,危重病的病机比较复杂,就算认证准确,有时也难以愈疾,还需要讲究用药之法。一位肝痈患者谢某,病势本来就很急迫,却又被庸医误治,以至于在吴鞠通接手的时候,这位患者“先因肝络瘀滞,以致血不归经,日久不治,由阴经损及阳气,自汗溺变痿弱,阳虚也,左脉洪数而芤,阴伤也。如是阴阳两伤之极,而瘀滞仍然未净,通络则虚急,补虚又络滞,两难措手”。这个患者因为肝痈导致吐血不止,吐血过多又导致阴血亏虚,因为长时间得不到有效xx,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两虚,瘀血内停,虚实夹杂。如果单纯化瘀通络,残存之正气将立刻消亡;如果单纯补虚,又会加重瘀血的症状。经过综合考虑,吴氏“不得已用新绛一方,缓通其络,其补药则用阴阳两摄法,聊尽人力而已”。 在具体操作上,“上半日服此方完,下半日服前补方……每日间服一通一补方”。如此危重病,上午服用化瘀通络之方,下午服用阴阳并补之方,坚持xx将近两个月后,居然逐渐转危为安。交替服药法,乃张仲景所创。《伤寒论》第29条经文云:“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4]此症因为误治导致阴阳两虚,张仲景却不使用炙甘草汤一类阴阳并补的方剂xx,而是采取先救阳后救阴的方法。吴鞠通深得仲圣心法,在xx此类重病的时候,亦效法先圣,师其意而不师其方,交替用药,终获良效。

  内外合治 中医治病,方法很多,不仅有内服xx之法,还有刀针之法。吴鞠通是一位内科大家,不擅长刀针手法,但是在遇到需要外科配合xx的危重患者,他会请外科医生一起xx,以提高疗效,迅速愈病。吴氏在xx一位“中风挟痰之实症”的患者陶氏时候,用开肺法xx,“服二十帖,诸病虽渐减,而无大效,左肢拘挛如故,舌虽消肿,而语言不清,脉兼结”。吴氏明白自己辨证以及方药无误,但是也认识到“此络中痰堵塞,皆误补致壅之故,非针不可。于是延郏七兄针之,舌上中泉穴一针,出紫黑血半茶碗,随后有物如蚯蚓,令伊芳子以手探出,即使针孔中拉出胶痰一条,如匀粉,长七八寸,左手支沟穴一针,透左关手背三阳之络,用小针十数针。以后用药日日见效” 。此案不仅体现了吴氏辨证之准,识证之明,医术之精,更见医德之高。他总是把解除患者的痛苦摆在{dy}位,而不是争功夺利之徒。

  善用血肉有情之品 使用血肉有情之品xx虚损性疾病,自《内经》之四乌贼骨一藘如丸始。此丸所用鲍鱼、雀卵,皆血肉有情之品,性味甘温,峻补肝肾,xx血枯经闭。到了明代葛可久、缪仲淳等将此法推广,直到叶天士,此法在理论上才得以阐发。吴鞠通在继承叶天士基础上,更向前推进一步,用大队的血肉有情之品组方,其中每味xx所用药量以斤计,xx极度亏损之患者,每每能够起死回生。吴氏所使用的血肉有情之品中龟版、鳖甲、猪脊髓、鸡子黄、 阿胶药性偏咸寒;燕窝药性甘平;乌骨鸡、大公鸡、鲍鱼、 海参、羊腰子偏咸温;鹿茸、鹿角胶、桑螵蛸偏温热。对于阴虚患者,用咸寒和偏咸温的组方,如大、小定风珠、专翕大生膏;对于阳虚患者,选用偏咸温和温热的xx组方,如通补奇经丸;对于阴阳两虚的患者咸寒、咸温、温热皆用,如天根月窟膏。吴鞠通xx极度虚损的危重疾病,如噎膈、癫狂、殒胎、产后虚厥等,或者直接选用上列各方,或者在收功阶段使用,每起危症。

  配合精神xx 经云“治病必求其本”,对于因为情志因素导致的危重病,仅仅使用草药难于起效,还需要配合精神疗法,常言“心病还需心药治”就是这个道理。吴鞠通在xx这类疾病的时候,在xxxx的同时,配合精神xx,通过说服教育,铲除患者心魔,即致病之本。如一位单腹胀患者郭氏,因丈夫客死异地,自己悲痛太过,终日哭泣不休,万念俱灰,不思饮食,因此得病。当时患者“六脉弦,无胃气,气喘不能食,唇口刮白,面色淡黄,身体羸瘦。”“单腹胀,死症也;脉无胃气,死脉也”,死症加上死脉,非常凶险。吴鞠通认为此病必须结合精神xx,“开其愚蒙,使情志畅遂,方可冀见效于万一”。郭氏之所以“痛心疾首十倍于常人”,是因为担心“夫死不可复生,所遗二子,恐难成立”。于是吴氏针对郭氏的心结展开心理开导,他说:“汝子之父已死,汝子已失其荫;汝再死,汝子其不更无所赖乎?……汝此刻欲尽妇人之道,必体亡夫之心,尽教子之职,汝必不可死也。不可死,且不可病,必得开怀畅遂而后可愈……”听了吴鞠通的开导,郭氏恍然大悟,大笑起来说道:“自此以后,吾不惟不哭,并不敢忧思,一味以喜乐从事,但求其得生以育吾儿而已。”正是得力于吴氏的恰当的精神开导,使郭氏化悲痛为求生的动力,所以服用汤药“十数剂而收全功”。吴鞠通结合精神疗法xx危重病的经典医案还有不少,如因为功名不遂而发狂七年,需要用铁索镣铐手足的鲍某,不仅xxxx,而且后来还考中科举了。

  综合运用各法 吴氏根据病情需要,还常常将以上诸法配合起来运用。吴氏在xx自己女儿的时候,综合采用重剂、频服、血肉之品等多种方法。他的女儿刚满两岁,还在吃奶期间,得了痘症,等到他回到家已经半个月了。正气旺盛的小儿,得了痘症,可以及时绽发,及时上浆,痘形饱满,浆液充足浓厚,全身均匀排布,此为顺症,相反则为逆症。吴鞠通的女儿所出之痘“鼓立者半,顶陷者半,根抱者半,散者半,毫无浆汁。”顶陷无浆为逆症恶候,气血不足使然,必须用温补之法xx。徐大椿《医学源流论·痘科论》云:“若冬春之际,气为寒束,则不起发;发而精血不充,则无浆。浆而精血不继,即不靥。则温散提托补养之法,缺一不可。”[5]此症本来是一个姓谢的医生调治,虽然谢姓医生知道用温补之法,但是只用常规药量,所以xx七八天也不见起色,也不见恶化,属于病重药轻也。小儿痘症本系危症,何况逆症已经迁延半月,每拖{yt}就会增加一分危险,必须速战速决。基于如此千钧一发之危险形势,吴鞠通采取“仍用其方,照方制二十贴,加燕窝十二两,大公鸡一只九斤重,紫河车一具,并药共十余斤,先分九锅煎,去渣后,复并一锅煎,自早至暮,不敢草率,成浓膏得二碗许。令乃母饮半茶杯,小人饮半酒杯。”用前医温补原方二十贴,又加上温补之力颇大的九斤重大公鸡、燕窝、紫河车等血肉有情之品,可以想象这两碗药膏温补之力是多么巨大。孩子他妈虽然回奶已经数日,喝下半茶杯药膏,到二鼓的时候乳房因为乳汁充盈而鼓胀起来。吴鞠通马上让孩子妈用奶水喂孩子,就是要用奶水滋补之力帮助上浆。小孩痛饮一饱之后,“漏下三鼓,清浆如露矣”。为了让药力持续,“未至四鼓,又令母女服药如前”。以后痘浆逐渐变浓,逆症逐渐转顺,到了五鼓,所出之痘和及时出现的顺症之痘一样。通过重剂、频服,以及加用血肉有情之品,吴女终于化险为夷。第二天谢姓医过来,看到痘已转顺,非常吃惊,当看到xx以及药渣以后,不得不叹服曰:“余实不能。”正是一般医生的不能,方显示吴鞠通的才能。

  由此可见,中医不仅能够xx一般病症,而且能够xx危重病。如果我们能够像吴鞠通等先贤那样,深究经典之奥,博采众家之长,那么在面对危重病的时候,也能够像他们那样临危不乱,游刃有余。

【参考文献】
    1 清·吴鞠通.吴鞠通医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62.

  2 唐·王 冰.黄帝内经素问[M].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446.

  3 明·缪希雍.先醒斋医学广笔记[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8:207.

  4 汉·张 机.伤寒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9.

  5 清·徐大椿.徐灵胎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52.

我最近在玩和讯财经微博,很方便,很实用。
一句话,一张图,随时随地与我分享理财心得与亲历见闻。
点击以下链接xx,来和我一起玩吧!

郑重声明:资讯 【吴鞠通xx危重病八法- 龙渊股市投资自然养生中学教育层层突破的智慧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