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成语文化_renrenfengshou_新浪博客

漫谈成语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文化信息的载体。语言与文化相伴相随,相互作用,关系十分紧密,语言运用中渗透着文化的巨大影响。人们学习、研究一个民 族的语言,往往要涉及到这个民族的文化。文化语言学进行的就是语言学和文化学跨学科的研究。正如xx语言学家吕叔湘所言:“我所了解的文化语言学是说某一 民族的某种文化现象在这个民族的语言里有所表现,或者倒过来说,某一民族的语言里有某种现象可以表示这个民族的文化的某一方面。照这样理解的文化语言学当 然是语言学的一个方面,是值得研究的。”① 

  汉语言是汉文化的表征,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在认识自然和社会中所创造的灿烂文化---物质文化(指物质生产、物质生活及其行为和成果,包括劳动工具、食 品、居室、衣着、服饰、日用器皿等)和精神文化(指思想意识及其活动和成果,包括知识、信仰、艺术、法律、道德、风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和 习惯等),无不在汉语中得到广泛而深刻的反映,而且首先体现在汉语词汇平面上。作为词汇重要组成成员之一的汉语成语,更是汉民族文化的精华,最富有汉民族 的文化特征。本文则以“成语与文化”作为论题,从“文化在成语中的反映”和“成语中所体现的文化”两个角度,阐述它们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 

  这里须说明的是,我们文中列举到的作为文化的沉积物的成语,在言语交际中,一般都引申出一种新的意义,这一点是应当注意分辨的。有些文化因素即使只表 现在成语的个别组成成分上,但是跟成语的整体意义仍有着紧密的联系。

 

  一、 文化在成语中的反映

 

  文化,从广义上讲,它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而从狭义上说,它只着眼于精神方面,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审美情趣、民族心态、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将语言材料应用于古代历史研究的创始人──德国语言学家、民俗学家雅各?格林指出:“关于各民族的情况, 有一种比骨殖、工具和墓葬更为生动的证据,这就是他们的语言。”②可见,文化在语言中反映之深刻、之广泛。本文所涉及到的文化是作比较宽泛的理解的,不过 仍侧重于精神文化方面。 

  中华民族的历史悠悠五千年,灿烂而辉煌。汉语中的传统成语,大多数在上古至秦汉时期就已经形成了。有人统计了《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版 社,1978年)中注明来源的4600条四言成语,结果是:来源于上古至秦汉时期的3128条,占68%;来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690条,占15%; 来源于隋唐时期的414条,占9%;来源于宋朝时期的276条,占6%;来源于元明清时期的92条,占2%。③由此看来,传统成语数量可观,历史久远,历 代以来一直被人们沿用至今。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遗迹,在成语中打上了深深的烙印。例如上古至秦汉时期的众多历史事件,进入了成语:完璧归赵、图穷匕见、围魏 救赵、朝秦暮楚、作法自毙、焚书坑儒、破釜沉舟、萧规曹随。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创建了儒家学派。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文化长期成为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政治组织和 精神生活的指导思想。《论语》是主要记载孔子言论的书,以至于古人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说法。仅从中摘引、节缩或演化出来的成语就不少。据我们统计, 被《汉语成语小词典》(商务印书馆,1981年)收录的就有59条。汉语中来自儒家十三部经书的成语不胜枚举。像下列这些成语都从不同侧面体现了儒家思 想:穷则思变、能屈能伸 、推贤让能 、知易行难、未雨绸缪、爱人以德、礼尚往来、行远自迩、多难兴邦、度德量力、当仁不让、名正言顺、过犹不及、言而有信、用行舍藏、得道多助、不违农时、与 人为善、不为已甚、威武不屈。这些成语,在扬弃了部分封建性糟粕之后,获得了一种新的含义,成为我们精神财富的一部分。至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男 尊女卑”一类,只是作为被批判、被否定的对象,才存活在当今人们的言语交际之中。 

  农历是我国传统的历法,相传创始于夏代,故又叫夏历。它是阴阳合历,平年12个月,闰年13个月,19年7闰。又据太阳年分为24个节气,便于农 事。纪年用天干地支搭配,60年周而复始。这在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四时八节、春华秋实、冬扇夏炉、寅吃卯粮、花甲之年、身怀六甲(传说六甲为天帝造物 之日)。 

  十二生肖是古代中国人用来代表地支以纪年月日的特征动物。据史载,南北朝时生肖已普遍用来纪年,至今民间仍然使用,俗称属相。而以十二属相纪年,其中 无“驴”,“驴年”纯属子虚;生肖不能用来称月,“马月”亦是乌有。所以成语“驴年马月”表示没有期限。 

  指南针、造纸法、印刷术和火药都由中国人发明,然后相继传入世界各地,是中国对于世界文明的四大贡献。这里以“造纸法”为例说一说。东汉蔡伦以树皮、 破布、废麻之类为原料,于105年制成了质量较好的纸,从此价廉物美的纸就迅速推广,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难以估量。④成语中存在着一系列同纸有关的成语: 纸上谈兵、纸醉金迷、一纸空文、片纸只字、三纸无驴、力透纸背、跃然纸上、洛阳纸贵。 

  中医是我国传统的医药学,源远流长,今天在世界医药学中仍然放射着夺目的光彩。春秋战国时期我国{dy}部最重要的医学巨著《黄帝内经》问世。明代李时珍 的《本草纲目》是中国xx名著,为世界医药界所瞩目。中医的诊疗方法、医治手段、xx名目等在成语里留下了它们的痕迹:灵丹圣药、狗皮膏药、药笼中物、牛 溲马勃、良药苦口、如法炮制、以毒攻毒、急脉缓灸、痛下针砭、药石之言。 

  围棋,据说是尧所作,是我国传统的棋种,春秋战国就有关于围棋的记载,汉墓殉葬物中曾发现石制棋盘。隋唐时传入日本,近已流传到欧美各国。现在通行的 中国象棋,相传是唐代牛僧孺所制。跟棋艺文化相关的成语也不少见:棋逢对手、举棋不定、星罗棋布、丢卒保车、放马后炮、过河卒子。 

  书法是用毛笔书写汉字的艺术,它是在书法家审美观的长期运用和发展之下逐渐形成的一门特殊艺术。书法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一,除了具有语言文字的 实用价值之外,更具有艺术欣赏价值。汉语中不少成语是反映书法艺术的,或喻笔势,或喻风格,或品评其高下。如:龙飞凤舞、剑拔弩张、铁画银钩、初写黄庭、 柳骨颜筋、春蚓秋蛇、信笔涂鸦。 

  茶是我国的主要特产之一,常绿灌木,嫩叶加工后就是茶叶,可泡制饮料。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制作都起源于我国。俄语和英语的“茶”都是音译词,只因借入 的途径不同而有差别。唐代陆羽著有《茶经》,被世誉为茶圣。中华民族创造了闻名于世的茶文化。如成语“三茶六礼”指明媒正娶(我国旧时习俗,娶妻多用茶为 聘礼,因而女子受聘称为受茶;六礼,即婚姻据以成立的六种仪式),“三茶六饭”表示茶饭周全,请人饮宴叫“杯茗之敬”。还如:茶余饭后、粗茶淡饭、残茶剩 饭、扫雪烹茶。 

  桂花是我国特有的植物,树形美观,终年翠绿,花小而芳香。桂花除观赏外,还有多种用途。尤其是它那古朴典雅、清丽飘逸的风格,深受人们的喜爱。成语中 的“桂”多用来比喻珍贵的人材和物品或比喻科举及第等。如:桂子飘香、桂酒椒浆、桂子兰孙、桂折一枝、折桂攀蟾、桂枝片玉、椒焚桂折、米珠薪桂。 

  我国有370多种竹子,约占世界竹类的三分之一。富饶的竹源,使我国在殷商时代就跨入了竹子文明时代。从远古时女娲用竹做笙簧,羿使用xx“射九日” 的神话始,我国人民种竹、爱竹、用竹盛行。仅殷商时代诞生的竹简就延续了两千多年,构筑了中华民族的竹文化,同竹子有关的成语不胜枚举。如:竹头木屑、成 竹在胸、破竹建瓴、青梅竹马、哀丝豪竹、箪食瓢饮、蓬门筚户、归心似箭。 

  语言中的色彩词常与民族文化心理相联系,汉语中的色彩词语体现着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服饰色彩的不同,代表着服色文化。汉民族的黄色,是帝王之色。古 代帝王乘的车叫黄屋,写的文告叫黄榜,穿的衣服叫黄袍。故成语“黄袍加身”表示被部属拥立为帝。而朱、紫、青、绿,都是官阶之色。前两种颜色代表封建官僚 中的{zg}层,因此成语“被朱佩紫”“兼朱重紫”“衣紫腰金”都表示身居高官,地位显贵。后两种颜色是中下层官吏服饰的标志,象征地位低微,所以“白发青 衫”指晚年当上微官,“青衫司马”泛指失意的官吏。白是平民之色,古代平民服饰不许施采,故称平民为白衣。成语“白衣秀士”指尚未做官的读书人。现代汉语 中也还常用成语“大红大紫”形容人的显赫、得意,尽管多含有讥讽意味。⑤ 

  鼎,是我国古代炊器,又是盛熟牲的器具。它多用青铜或陶土制成,盛行于商周。一般都是圆鼎,两耳三足。相传夏禹曾铸九鼎,象征九州,夏、商、周三代均 奉为传国之宝。我国政府赠送给联合国的就是“世纪宝鼎”,以此显示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汉语中留下了一批带有“鼎”语素的成语:鼎鱼幕燕、鼎铛 有耳、尝鼎一脔、举鼎拔山、牛鼎烹鸡、举鼎绝膑、三足鼎立、钟鸣鼎食、瓜分鼎峙、负衡据鼎、一言九鼎。  

  黄钟是我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多为庙堂所用,因此成语“黄钟瓦釜”比喻艺术性较高或较低的文学作品,“黄钟毁弃”比喻贤才不用,“黄钟大吕”形容音乐或 文辞庄严、正大、和谐、高妙。 

  其他再如跟汉民族建筑文化有关的成语:亭台楼阁、舞榭歌楼、空中楼阁、祸起萧墙、深宅大院、雕梁画栋、钩心斗角、曲径通幽。 

  再如跟汉民族服饰文化有关的成语:峨冠博带、拂袖而去、袍笏登场、被褐藏辉、长袖善舞、荆钗布裙、金钗换酒、巾帼英雄。 

  再如跟汉民族酒文化有关的成语:酒醉饭饱、酒有别肠、酒酣耳热、酒入舌出、酒色财气、酒囊饭袋、借酒浇愁、醴酒不设、高阳酒徒、求浆得酒、我醉欲眠、 酩酊大醉、平原督邮。 

  再如跟汉民族礼仪文化(含体态语)有关的成语:礼奢宁俭、入境问俗、张灯结彩、门不停宾、洞房花烛、打拱作揖、额手称庆、弹冠相庆、心服首肯、鞠躬尽 瘁、袖手旁观、抓耳挠腮、嗤之以鼻、扼腕叹息。 

  以上诸如此类,也无不方方面面、多多少少地反映着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等。

 

  二、 成语中所体现的文化

 

  语言承载着文化的信息,因而任何民族语言都是该民族文化的一种符号形态。美国人类学家、语言学家E?萨丕尔指出:“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 所服务的文化,从这种意义上说,语言史和文化史沿着平行的路线前进。”⑥成语是各个民族文化的结晶,是由文化的历史沉积下来的,成语中所包含的文化底蕴是 极其丰富多采的。 

  xxxx、精卫填海、天马行空、画龙点睛、杯弓蛇影、牛郎织女、南柯一梦:这些成语都源自古代的神话传说;拔苗助长、杞人忧天、守株待兔、刻舟求剑、 与虎谋皮、对牛弹琴、黔驴技穷:这些成语都源自古代的寓言故事;指鹿为马、四面楚歌、罗雀掘鼠、风声鹤唳、得陇望蜀、请君入瓮、逼上梁山:这些成语都源自 古代的历史事件。 

  我国是世界上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大量的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它们都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们将这些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事件凝固在四字格中,同时赋予了它们特定的含义,发展为成语,大大地丰富了汉语的语言宝库。这一类典故性成语所深深蕴 蓄于内的文化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东郭先生”“南郭先生”“北郭先生”这三条成语的喻义风马牛不相及,缘由何在?在于它们出典不同,所以喻义各异。“东郭先生”是明代马中锡《中山狼 传》中的人物,因救助被人追逐的中山狼,反而几乎被狼所害,因此比喻不分善恶、滥施仁慈的人。“南郭先生”是《韩非子?内储说上》一则寓言中那个“滥竽充 数”的人物,所以比喻无其才而居其位的人。“北郭先生”是汉代韩婴《韩诗外传》中的人物,他却楚庄王之聘而不仕,因而喻指隐居不仕的人。人们不了解这些典 故成语的来龙去脉,就无从知晓它们的特定含义。 

  月下老人、赤绳系足、红丝联喜、红丝待选:这几个成语,头一个喻指媒人,中间两个表示男女结成婚姻,{zh1}一个表示择婿。它们都有相同的文化出典:相传 唐朝有个韦固,{yt}夜里遇见一个老人倚坐在袋子上,对着月亮翻书。问他看什么书,答是婚姻簿子。又问袋内是何物,答是赤绳,用来系住夫妻的脚。不管是仇 家,或者贫富悬殊,或者相隔遥远,只要扣上这绳,终归成为夫妇(见唐代李复言《续玄怪录?定婚店》)。 

  比翼双飞、比翼连枝、比目连枝、连理分枝:前三个成语都用来比喻夫妻恩爱,{zh1}一个比喻夫妻分离。在汉文化中,比翼鸟是传说中的鸟,一目一翼,必须两 两双飞;比目鱼据传只有一目,也务必两鱼并游;连枝,即连理枝,指连生在一起的两棵树的枝叶。汉民族常用这三样事物来喻指夫妻。此外鸳鸯,也喻夫妻,故有 成语:鸳俦凤侣、乱点鸳鸯、棒打鸳鸯。 

  寄雁传书、来鸿去雁、雁来鱼去、鱼笺雁书、鱼沉雁杳:这几条成语都与书信有关,或喻书信,或喻书信往来,或喻音信断绝。个中的文化背景是:雁指书信, 典出《汉书?苏武传》(“常……教使者谓单于,言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鱼指书信,是因为古人寄信时,都把书信结成双鲤形 寄递。今天,人们还常将信使喻为“鸿雁”。 

  “歃血为盟”表示订立盟约;“歃血为誓”表示决心;“口血未干”表示订立盟约不久,但多用于随意毁约。它们都基于我国古代同一个文化习俗:古时订立盟 约时,嘴唇涂上牲畜的血,以示诚意。 

  “食不二味”表示饮食节俭,“食不厌精”表示饮食讲究,“羊踏菜园”表示偶食荤腥,“浆酒霍肉”表示饮食xx,“杀鸡为黍”表示殷勤待客。其他还有 “烹龙炮凤”“山珍海味”“嗟来之食”“若烹小鲜”等,也都不同程度地蕴涵着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信息。 

  本来面目、开山祖师、聚沙成塔、泥牛入海、盲人摸象、一尘不染、想入非非、现身说法、味同嚼蜡:这些成语都产生于汉魏至隋唐期间印度佛教文化传入之 后,而且大多来自佛经,是佛教文化的载体。不过,从形式上看基本上已xx汉化,人们一般已经不感觉到它们是外来的了。 

  “三位一体、象牙之塔、火中取栗、泥塑巨人”等也是外来成语,但是,汉语成语中的“舶来品”极少。这是成语的本质所决定的,因为人们在翻译时,碰上一 条外民族成语,常采用含义跟它相当的汉语成语来对译的缘故。在此不妨举几个汉语成语与外民族成语(外民族成语均直译为汉语)的例子作点补充。像汉语成语 “入乡随俗”,英语则是“到罗马就要像罗马人一样”;汉语“实事求是”,英语则是“铁锹就是铁锹”;汉语“一贫如洗”,俄语则是“光秃如铁杵”;汉语“对 牛弹琴”,俄语则是“把珍珠投到猪面前”;汉语“殷鉴不远”,法语则是“滑铁卢就在前面”;汉语“青出于蓝”,蒙语则是“后长的犄角比先长的耳朵硬”;汉 语“一箭双雕”,而英语是“一石二鸟”,俄语是“一石两兔”,德语是“一拳双蝇”;等等。 

  近读一篇文章说:“由此可知,汉英里的成语几乎没有对等意义上的交换。但是,在翻译过程中,它们是必须解决的。怎么办?翻译经验丰富的人都爱问这样一 句话:有现成说法吗?”又说:“不管怎样,‘现成说法’的运用,在英译汉里要精当得多。这自然是因为译者看见并理解某句英语时,能想起并运用的汉语‘现成 说法’又多又好之故。”⑦作者说的有道理,不过我们认为不能{jd1}化。那些典故性强、文化意味浓的汉语成语(含有国名、地名、人名的最为典型),是万不能用 它们当作“现成说法”去对译的。曾经有人在翻译莎士比亚十四行诗之116首时,前几行译为:“既同心之相结兮,吾知愚公之山可移。/顾真挚之爱情兮,讵随 境遇而变易?”这里用汉语成语“愚公移山”的变用来对译,实在是不伦不类。它是典故性成语,具有极其鲜明的中华民族的文化色彩,放在译文里很不恰当。⑧ 

  何况,由于文化的差异,即使字面意思相同,成语的含义也会不同。如汉语成语“如履薄冰”形容做事谨慎,英语与之字面意义相同的 skating on thin ice,则表示冒险的意思,而 tread on eggs(字面义为“如履鸡蛋”)才跟“如履薄冰”的意义相对应。汉语成语“行尸走肉”比喻不动脑筋、无所作为、糊里糊涂过日子的人,英语与之字面意义相 同的 a walking skeleton,则指非常清瘦或憔悴的人。这也是需要我们认真加以辨别的。 

  成语中,文化的民族性对言语交际的影响,在异类文化的对比和交流里显得尤为突出。如“狗急跳墙、狗仗人势、蝇营狗苟、瓦鸡陶犬”这一类带有“狗”(或 “犬”)这一语素的汉语成语,几乎都是贬义的,因“狗”在汉语中的文化含义是贬的。而西方人认为狗是人类的忠诚朋友,英语中“dog”的文化含义是褒的, 有时管自己的孩子叫狗,甚至把狗称作自己的孩子,这在汉民族中是不可思议的。虽然我们也有“犬子”之说,但要知道,那是自贬之词。汉语成语“扶危济困”译 为英语是“帮助跛狗过栅栏”(help a lame dog over a stile),如不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汉族人不大跌眼镜才叫怪呢! 

  龙是我国传说中的一种神异动物,身长,形如蛇,有鳞爪,能兴云降雨,为水族之长。它是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图腾,主宰着人类的命运。至迟在战国末期,它 就获得了“帝王”的喻义(还有其他喻义,此不述)。⑨汉语成语中就有:真龙天子、飞龙在天、龙子龙孙、龙飞凤翔、龙兴凤举、龙楼凤阁、龙颜凤姿、攀龙附 凤。但在西方人心目中,龙(dragon)是与“凶狠”“恶毒”联系在一起的。二者的文化意义竟如此大相径庭。 

  {zh1}从成语的外在形式来谈一谈。汉语成语的外在形式基本上都是四字格。有的学者干脆提出,汉语成语的外在形式“应定于四字格”。也有人对《中国成语大 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作过统计,结果是:它共“收条目17934个。其中由四音节构成的有17140个,约占总数的95.57%”。其 实,汉语成语中不少非四字格也有常压缩为四字格的,如“依样画葫芦”省作“依样葫芦”,“过屠门而大嚼”省作“屠门大嚼”,“王顾左右而言他”省作“顾而 言他”,“日月经天、江河行地”省作“经天行地”,等等。至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类,还常常各自以四字格形式单用。那么, 为什么汉语成语以四字格为基本形式呢?这显然与汉语的文化背景有关。⑩正像刘洁修在《成语》(商务印书馆,1985年)中所说的:“这跟汉语词汇的构造规 律、声调规则以及传统的诗文形式密切相关。”在此我们再补充一点:据笔者统计,《汉语成语小词典》所收录的3345条四字格成语中,联合式结构的有 1342条,约占总数的40%,如:窗明几净、背井离乡、暴风骤雨、精雕细刻、短小精悍,等等。那么为何联合式所占比例如此之高呢?这大概又跟我国传统文 化中以对称平衡为美,以不对称不平衡为不美的审美情趣不无关系。 

  汉语言的文字是独特的表意的方块字,这种书面形式的文化特点,在汉语成语中也有所体现。如:“八字打开、十字街头、止戈为武、利旁倚刀、三豕涉河、乌 焉成马、鲁鱼帝虎、亥豕相望”中的前四个成语都是在“析字”基础上产生的,而后四个成语都形容文字错讹多,前提是汉字中存在着形近字。 

     英国学者RK哈特曼、FC斯托克在他们编著的《语言与语言学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1年)中指出,成语是“具有特殊的、通常并不等于各单个词义总 和的涵义的词组,通常不能逐字直译成另一种语言,这样就会失掉其特殊的涵义”。我们认为,成语之所以有如此特点,是因为它具有特定语言的文化意义。一个民 族的文化意义,包括社会环境、生存条件、意识形态、道德规范、历史事件、文学艺术、宗教信仰、风尚习俗,等等,都是由该民族语言集团把它们附加在本民族的 词语中,从而使它们成为文化词语。习用久远的成语,这种附加的文化意义表现得更为显著。就是一般的词语,虽然词汇意义相同,但文化意义就不一定相同,也是 不乏其例的,前文提及的“狗”与“龙”即是。再如“岁寒三友”中的“松、竹、梅”,在汉文化中由于它们不畏严寒风雪的习性,故而用来象征人的坚强、高尚的 品格,但在其他语言中,就不一定有类似的文化意义。成语是语言中文化的积淀,它所蕴含着更为深层的文化意义,那是再自然不过的了。 

  本文各以“文化”与“成语”为视点,来观察“成语与文化”的关系的,可见它们二者的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密不可分。不过,笔者的阐述也 xx于举隅性的,成语中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还有待于人们作更为广泛的挖掘、更为深入的探究。

 

注释 :

 

  ①吕叔湘《 南北朝人名与佛教 》 ,《 中国语文 》 1988年第4期 。

 

  ②转引自张永言《 词汇学简论 》 ,华中工学院出版社,1982年。

 

  ③肖竹声《 四言成语的两项小统计 》 ,《 中国语文天地 》 1987年第5期 。

 

  ④《文摘报 》(2000年5月7日)载:根据近年来考古新发现,敦煌古纸向蔡沦造纸的传

 

  统说法提出了挑战 ,把我国造纸用纸的时间 ,至少提前了170余年 。

 

  ⑤参见刘云泉《 色彩、色彩词与社会文化心理 》 ,《 语文导报 》1987年第6期 。

 

  ⑥E.萨丕尔《 语言论 》 ,商务印书馆,1964年 。

 

  ⑦老苏《 寻找现成说法 》 ,《 语文建设 》2000年第2期 。

 

  ⑧参见沈叙伦《 试谈文化对比在翻译教学中的意义》 ,《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5年第1期。

 

  ⑨参见沈渭滨《 漫谈太平天国的“龙” 》 ,《复旦学报》2000年第2期。作者云:“把龙称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此说始于何时、何人 ,未能详考 。其实龙有多种文化含义,而其主流实为帝王象征,揆诸历代王朝,无不如此” 。

 

  ⑩参见姚鹏慈《 试论汉语成语的长度 》 ,《 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1998年第1期 。

 

参考文献:

 

  罗常培(1950):《 语言与文化 》 ,北京大学 。

 

  向光忠(1979):《 成语与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语言特点的关系 》,《 中国语文 》

 

  第2期。

 

  陈文伯(1982):《 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马国凡(1983):《 成语 》 ,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

 

  彭在义(1983):《 俄语成语释源 》 ,商务印书馆 。

 

  倪宝元、姚鹏慈(1990):《 成语九章 》 ,浙江教育出版社 。

 

  朱文俊(1990):《 语言与文化 》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第2期 。

 

  戴昭铭(1996):《 文化语言学导论 》 ,语文出版社 。

 

  (姚鹏慈 呼和浩特市爱民路11号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 010051)

 

已投稿到:
郑重声明:资讯 【漫谈成语文化_renrenfengshou_新浪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