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泡出闻名世界的坦洋工夫| 中国红茶网

  在福建坦洋工夫的发祥地———福安市社口镇坦洋村,李宗雄沉默地守候着自己的100多亩茶园———每年,等待着茶树长出新芽,然后细心采摘、精心制作,只为制出不让自己失望的那一泡茶———这样,一晃便是数十年。

  在李宗雄生活的坦洋村,几乎每家每户都种茶产茶,这个小小的村落也因打上坦洋工夫发祥地而名声大振。

  老茶师的执著

  今年71岁的李宗雄是福安市老茶工茶行的首席顾问,也是坦洋工夫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之一。“年轻时,我可以三天三夜不睡觉制茶。”李宗雄笑着说,他从18岁学做茶开始,制茶永远是他人生的主题。

  时值4月中旬,站在李宗雄的茶铺往外看,就能望见坦洋村前如练的清流、碧绿的茶园———而自去年红茶开始走红后,在红茶上市的旺季,古老的坦洋村开始变得人声鼎沸,古街旧巷茶香弥漫。

  “以前也有过这样的场景。”李宗雄说。资料显示,1851年,坦洋工夫在坦洋村试制成功,经广州运销西欧,备受西方市场青睐。在此后的数十年间,大批商贾慕名而来,一时声名远播,素有“三十六茶行”、“茶行一条街”等辉煌记载。

  但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起,坦洋工夫却因抗日战争全面爆发陷入沉寂。上世纪70年代,坦洋茶区由“红”改“绿”,仅在坦洋和邻近几个村保留生产少量工夫红茶出口。直到2004年,茶界泰斗张天福向国家提交了一份力保“闽红三大工夫”—————坦洋工夫、政和工夫与白琳工夫的提案。至此,坦洋工夫终于迎来发展新契机。

  “坦洋工夫的历史漫长而沧桑,如果不好好制茶,怎么对得起这份厚重?”李宗雄闻着茶香,看着记者说。

  逾越十余关的倾力之作

  福安拥有悠久的种茶、饮茶历史。福安人将茶叶列为开门七件事之列,谓之“茶哥米弟”。一旦有客至家中,一定会以小瓷盅冲泡。如果是不常造访的贵客或远道而来的稀客,则要以冰糖茶招待。泡茶之水一定要是刚烧开的水,最忌“无意冲茶半浮沉”。

  “工夫者,精心{jz}也。”李宗雄说,精心造极,坦洋工夫乃倾心力作之上品红茶,论工艺,不胜精微繁细,历经分青、萎凋、揉捻、发酵、初焙、拼配、筛分、捡剔、复火提香、再次拼配、归类匀堆……工序逾越十余关,方可凝香一壶春。

  李宗雄给我们表演了传统的泡制手法。他轻轻提手,高冲低斟,刮沫淋盖……历经一番时间,一泡优质的坦洋工夫由此而生:其形特细、外形紧秀、香气鲜浓,喝起来滋味鲜爽、汤色红艳而叶底红亮。

  李宗雄端着这泡茶,有些迫不及待地向我们讲述它的种种复杂工序,“现在很多人都不记得这些了,他们只关心茶价可以卖得多高。”他那样说着,好像是说给我们听,又好像是说给自己听———只有那泡茶,还一直散着热气。(来源:厦门商报)

  • 2010/05/07 --
  • 2010/05/06 --
  • 2010/04/15 --
  • 2010/04/15 --
  • 2010/02/06 --
郑重声明:资讯 【百年泡出闻名世界的坦洋工夫| 中国红茶网】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