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河母亲流淌了千年岁月,留下了多少美丽的故事,我们这代人最难忘却的,应该就是海河广场了。
海河广场在河北区民族路到广场桥的海河东岸。这里曾经是新中国成立后,天津人民集会活动的重要场所,从1949年天津解放到21世纪初的六十多年间,海河广场经历并见证了家乡天津每一阶段的社会变迁。
解放初期,天津曾在百货大楼对面(原胜利公园位置)搭建临时检阅台,游行队伍从南向北行进,在最繁华的和平路,接受河北省、天津市的领导们检阅,后来才转到宽阔的海河广场进行。
上世纪50年代中期前,这个位置是一条不宽的马路,路东侧有一些二、三层的意式小楼,现如今摩天大厦“君临天下”所在地,曾经是一家轧钢厂,炽热的炉火,热烈的工作场景,与河对面的百货大楼相映成辉,老八路公交车从轧钢厂门前经过。路西侧是一片很大的开阔地,直至海河沿岸,也就是后来的海河广场了。
当年,每逢重大集会、游行,这里就会用竹竿和苇席搭建起一座临时观礼台,老百姓习惯称其为“检阅台”,新中国的{dzz}xxx,曾在此检阅了天津民众的盛大游行。50年代后期,当时的中共天津市委书记、天津市长黄火青同志,主持设计、并修建了{yj}性的检阅台,并正式命名为“中心广场”,工程于1959年竣工。于是几十年中,检阅台便成为海河广场的标志性建筑。
60年代初叶,海河广场成为天津政治活动中心,检阅台中间鲜花簇拥着巨幅xxx画像,两侧观礼台松柏翠绿,上方各书巨幅标语“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和“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五一国际劳动节、声援古巴反对美国侵略示威游行,支援亚非拉民族独立……每逢重大集会或者示威游行,各行各业市民,打着标语口号,排着整齐队伍,如潮水般涌向海河广场,震耳欲聋的口号此起彼伏,各色小旗迎空挥舞,那情形使人心潮澎湃,豪情万丈。
最值得记录一笔的是国庆节的庆祝游行。清晨,身穿兰裤白褂、佩戴县红领巾、手持小彩旗的少先队员,来自工农商学兵、身着行业制服的各条战线检阅队伍,纷纷来到海河岸边的中心广场。广场上矗立着马恩列斯毛的巨幅画像,彩旗飘扬,人山人海,歌声、欢呼声汇成欢乐的海洋。
上午9点,由卡车改装成的彩车,浩浩荡荡地通过检阅台。彩车上是活动的舞台,上面站着怀抱稻谷、麦穗等农作物模型的农民,手持钢钎、铁锤的工人,英姿勃发的解放军战士,还有教师、学生、京剧、曲艺人物表演……一片欢呼声中,无数的气球与鸽子冲天而起,蔚为壮观。随即,游行队伍以方阵的形式一次进场,整齐地高呼庆祝口号,直至中午游行结束。
夜晚的海河两岸,灯光点缀,更有韵味,就像一颗颗珠子穿成的两条项链,与波光粼粼的河水,相映成辉,礼花从广场四周的渤海大楼、百货大楼、劝业场、{dy}工人文化宫的楼顶升起,火树银花,星光灿烂。
当时还有一项鲜为人知的设计。在广场附近的便道上,有一些平时被水泥条板掩盖住的下水道口,每当广场有集会游行的时候,就搭建起很多临时厕所,只要外面用帆布围严,里面揭开平时作为便道的长条水泥板,就露出直通下水道的洞口,可谓是奇思妙想。
在海河广场的岸边,筑有一座小码头,这是天津市公安局水上xx的办公地,负责海河区域内的船只运输、渔民捕捞、治安防护及水上救护工作。一位叫冯耀先的水上xx,当年被评为{gjj}劳动模范,曾经几次见到xxx。为了保证人民的安全,他一年四季坚持游泳,即便是数九寒天也不中断,老人今天如果健在,应该是耄耋之年了。
海河广场北头是一处渡口,以河西侧的马家口命名,起初是摆渡,后来改为轮机船,行人每次一分钱,推自行车的二分钱,自己把钱扔到码头上的一个木箱子里。60年代末,码头取消,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铁索桥,也就是80年代建成的“广场桥”前身。
到了70年代,海河广场最值得记录的有几件事情。其一,在“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口号下,铁索桥由xx改建成三角钢制成的“战备桥”,大大方便了两岸通行。其二,1976年天津地震,广场搭满了各式各样的防震棚,成为了老百姓的避难所。其三,“xx四人帮”时,这里举行了超级的数万人集会,共同庆祝大快人心事,成为了海河广场大型的群众集会的{zh1}纪念。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到了80年代。庄严肃穆的广场变得喧嚣起来,检阅台被改造成消暑茶座,两侧的大标语换成了“三五香烟”的巨型广告。广场上建起了一座3000多平米的灯光喷泉,并安装了宇宙飞船、人造卫星、摩天轮(观览车)、碰碰车等游艺设施。水上xx的小码头改为休闲脚踏船,汽艇的停泊地,这里甚至举办过全市青年集体婚礼晚会……成为了老百姓的休闲避暑之地,海河广场也由此进入了商品社会。
从上世纪末到本世纪初,海河广场四周有了xxxx的变化,一座座高层建筑,摩天而起,昔日的检阅台原址建设成为天津市城市规划展览馆,旧日的广场桥被新型的日月双辉大沽桥取代,意式风情街、马可波罗广场接替了海河广场,以自己的独特魅力迎接八方来客。时代车轮在前进,海河广场重获新生,给天津人民留下一段并不遥远的回忆。
海河广场,我们不会忘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