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07 00:46:27 阅读10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引用
的
引用
的
引用
的
真实不属于房产中介,从店面的报价到中介的伪善,这是一个需要依托“卖假”才能存在的行业。如果要进入这个行业,你要不就戴着面具,要不就彻底被洗净心灵。“我们这里没有真话。”是我的“同事”们{wy}信服的真理。
房产中介手拿房产信息牌开始{yt}的工作 4月14日起,楼市调控政策“重拳出击”,火爆的房价终于在政策的疾风下“退了烧”:二套房首付比提至五成,xx不得低于基准利率1.1倍;房价过高地区可暂停发放第三套及以上房贷……市场观望气氛浓厚,中介交易遁入寒冬。在这个铺天盖地挂满招牌的店里,中介员工如何生存?日前,本报记者以员工的身份“潜入”闵行区某中介公司五天,目击“寒冬”下中介生活的“众生相”。
DAY1、“这里没真话”
真实不属于房产中介,从店面的报价到中介的伪善,这是一个需要依托“卖假”才能存在的行业。如果要进入这个行业,你要不就戴着面具,要不就彻底被洗净心灵。“我们这里没有真话。”是我的“同事”们{wy}信服的真理。
做一个普通的房产中介,其实不需要什么资历,当然也更谈不上有什么培训。记者把相关证件给闵行区一家中介门店的某位负责人看一下,就算入伙了。不过他们会在私下观察乃至跟踪和偷听我所有的形迹,因为他们害怕是不是其他中介会进来“学习”(几乎每个公司都会遇到其他中介前来“卧底”)。
这家中介共有9名员工,1名经理。其中包括一位刚工作10天的新员工,刚满20岁,他已经想辞职了,因为10天里一套房子都没卖出去;有一位以前做过销售的女孩子,工作刚满月不久,虽然以前没有接触过房产中介行业,但她相信自己口舌如簧的语言天赋,能够打拼出一片天地;还有一位是1965年出生,在这个行业里已经摸爬滚打了五六年的老员工,对新员工们的一言一行了如指掌。
{dy}天,我所负责的内容是打140个电话给未谋面的业主,问他们是否会出售房子。“不能说有没有房子卖,要说你的几零几室的房子有没有意向出售,”负责人告诉我这样说有益于告知对方,我们掌握了他全部资料,并非陌生人。这140个电话号码是同一小区几栋楼的业主联系方式,几乎没有遗漏一户人家,电话号码、门牌号码、姓名一应俱全。
晚上7点下班的时候,一个老中介偷偷说,我们这行20句话里,能听到一句真话,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了。下班路上,想想那些收入不多又有着刚性需求的买房者,是否还会遇上一个好中介呢?
DAY2、“站岗”拉客源
万源城刚推出56套新房源,竞争对手的业务员驾着摩托车驶来,摩托车上摆放着xx房的信息牌,站在万源城门口,紧盯每一位路人。
“今天下午我们也要去抢客,这套万源城三期一定要尽快出手,对手已经开始‘站岗’。”经理开始着急地“调兵遣将”。被员工喻为“抠门老板”的他,向业务员散出糖衣炮弹,声称若能售出这套房子的,除提成之外再奖励200元。“你们把牌子带上,售楼处门口盯盯,三期门口转转。”经理转念一想,这种方式还不够彻底,“堵住三期的大门口,因为这是购房者看房子的必经之处”。我跟着一名接受任务的业务员前去“应战”,这套房子挂了半个月还没卖掉。
这套万源城三期内的房子是这家中介的“{dj2}资源”,房东在不久前买了一套新房,想在半月内抛售这套房产。售楼处本就人庭冷落,在万源城守候多时无果,摆摊的中介业务员之间也开始拉起了家常。“两万六的确是xxx,这套房子命不好,如果摆到一个月以前,肯定卖得贼快。”其他的销售员也对着怀“价”不遇的房子充满了怜悯。
万源路上走几步就能碰到不同中介业务员举着牌子“插蜡烛”,看到有人驻足,就堆上满脸笑容送上名片。对于业务员来说,每天的“揽客大战”与其说是行业竞争,不如说是对老板们的敷衍。带上信息牌开着摩托车出发,站一会儿和路人聊聊天,再扛着牌子回来,似乎成了他们的“例行公事”。
终于,业务员们等到一位前来议价的客户。一通唇枪舌剑后,卖方死死咬住280万到手价,而买方至多只能接受260万,业务员用尽了花言巧语也不能把两头的价格拴到一起,只能眼看着这单生意飞走了。
业务员们纷纷叹气说,这种“围追堵截”客户的“委琐事”,两年多都没人干了。而在当前的形势下,房子卖不掉,所以只好出此“下下策”。和业务员们一同“堵截客户”成了我特殊时期的“附加功课。”
DAY3、“房价坐滑梯”
雨天的店堂更显得空空荡荡。一大早上班,迎面又是排山倒海的电话单。刚拨通了一个电话,那头传来一阵训斥:“刚才打过怎么现在又打”,再拨通了一个,又听到抱怨:“你们刚刚才打过。”我与周围的业务员们核对了单子,确认自家人没有重复打。业务员说,下雨天不是出去抢客户的好时候,于是中介都在给顾客打电话,想搜刮到“{dj2}房源”。
这天,一位业务员碰到个主动降价的业主。这位业主的房子挂牌近一个月,本来死咬300万到手价不松口,而当天打电话来,主动送车库,又准备承担税收,核算下来“房价如坐滑梯”。即使这样,仍然难觅买家踪影。
楼市当下的观望气氛浓厚,每个推开大门的顾客都会先问一句:房价跌了吗?卖家抛盘,买家稀少,这让新入行的业务员感觉人心惶惶。而资深业务员仍然“稳坐泰山”,他说自己经历过2005和2007年两次的楼市寒流,这次的情况和前两次极其相似,在一段时间的压制之后,房价开始节节攀高,一发不可收拾,中介之后的生意又迎来过数个阳春。
搜刮房源仍然是“例行公事”,房源也并没有“如潮水般涌进”。政策毕竟不是神话,大家都还在观望,一切尚还风平浪静。
DAY4、卖房门道真多
店里每天都只有零零星星的客户出入,用一位资深业务员的话讲:“大家都在硬扛”,所以,中介最近一段时间销售量大不如前。
这家中介的收入一般是1100元底薪加上业务员提成。提成根据业务员的资质,提成为佣金的10%—30%不等。据资深业务员小江说,有段时间几乎“挂一套卖一套”,前段时间月收入高的可以拿到三四万元,而这个月即使做得再出色的业务员,也不过只有四千元。
一位资深业务员教了我“卖房技巧”,如果上家开出了100万“心理价位”,那么中介要根据市场行情,加10万到20万元,也就是以110—120万的价格报给下家。这么做是一种“行业习惯”。因为价格炒得高,提成拿得多。时间长了,业务员也对“炒房”乐此不疲。
除了为炒房推波助澜,资深业务员们也有自己的“独门法宝”,业务员会私下和其他中介相互串通。如果这里有客户来看房,而隔壁的中介正有合适的房子,那么业务员可以私下串通隔壁的同行,让其透露房源信息。而所得的佣金则“对半分”。
资深业务员们还有更为便捷的敛财之道,他们可以带自己公司的客户和业主到另一家中介签合约。这样,他拿的就不是30%的“绩效奖”,而是把全部佣金收入囊中。
DAY5、三夹板的痛苦
90后业务员小李背负着梦想从安徽远道而来,但这个月她没有卖掉一套房子,这就意味着这个月她的收入仅有基本工资1100元。不单是小李一人,所有的业务员都遭遇寒“冬天”。
“这个月业绩完得成吗?”我问一位资深业务员。“完不成,得扣工资了。”这位资深业务员一脸苦笑。中介公司的休息日少之又少,如果上半月未开单,下半月就没有休息。每个员工都有一定量的指标。新入行的业务员没有用工合同和福利保障,每天的上班时间10到12个小时。小李觉得自己备受歧视,因为新入行的人员常常面临“三夹板”的处境,客户不满意就是一通教训,老板也整天用“鞭子抽人”干活。
的确,我在中介的生活也体会了“三夹板”的痛苦。每天几百通的电话变成了一种苦役。奉命去万源城勘察地形,被保安逮个正着,让我写下“再不来此地”的保证书。整日操劳却得不到丝毫尊重,也从来没有安宁。
(本文来源:青年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