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迎宾馆捐款已汇出,请查收。
晚上写了一篇宣传稿,其实更象是小沈阳的苏格兰七分裤——跑偏了!想来想去还是贴出来,我是这样宣传的。
从向玉树捐款看迎宾馆的一些内在气质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这种“彗星撞地球式”的灾难再次传来时,所有国人一起行动起来,爱心纷纷涌向玉树。。。。。。我所服务的单位——扬州迎宾馆同样也举行了向地震灾区捐款活动。然而这次选择向“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下面简称“格桑花”)捐款,是出乎我的意料的,至少在我看来,迎宾馆这样的举动,反映出的是一种嗅觉、一种新思路和一些内在的气质。
“格桑花”是个什么样的机构组织?是我首先要说明的。格桑花是成立于05年的一个NGO(民间非营利组织)助学组织,由关注西部教育的一群志愿者自发组成,以网络为平台,对西部青海为主要地区的贫困孩子进行助学,几年来,格桑花共筹集资金达2000多万元,用于改善教育。捐助燃料、冬衣、文具、体育用品等物资价值超过600万元,在青海捐建图书室34个,捐助涉及人数超过4万人200多所学校,在玉树州玉树县、称多县、曲麻莱县等地筹集资金修建校舍,为玉树州培训教师200多人次。。。。。。
我做为一名格桑花志愿者(更多的我只能算是一名关注者,汗),了解格桑花做为一个NGO助学组织,是有着许多尴尬的地位和扮演着怎样的服务角色的,好在我们的身边从来不缺那些充满爱心、执着帮助的人。5年来的风风雨雨使得青海政府机构对格桑花高度认可,于去年7月,正式注册成立“青海格桑花教育救助会”,走上了专业道路,以能帮助到更多的孩子。这是一种集群式的群体努力状态,其实是相关理智的,也是吸引我的地方。
迎宾馆呢?做为扬州市政府的主要接待阵地、和面向xx商务人士做市场的扬州xx五星级酒店,很多事远非我这样的一名普通员工所能想象的。
前些天的一个忙碌而平淡无奇的上午,我接到办公室电话,问格桑花在青海玉树地震的事。有那么一段时间,或者说是相当的时间,我自觉其实我已经不再那么热爱自己曾经xx热爱的东西了,也不再真正认真思考发生的事,或许人是最容易变得懒惰的。我去到办公室,只是简单的向办公室主任聊了下:玉树灾区有着1800名格桑花孩子,玉树县第三xx小学和玉树州民族综合学校受灾最重,学校房屋全倒塌了,其他格桑花助学点学校情况稍稍好些,格桑花发起人洪波在{dy}时间已飞往玉树救灾,格桑花论坛上已发出通稿——全力寻找1800个“格桑花孩子”,并即时公布幸存学生名单。目前{dy}阶段的抗震救灾急需物资的采购、运输、发放或移交任务已完成,正转入第二阶段,叫做“新校园计划”——帮助灾区困难学校恢复教学。
我曾思忖过,国有企业的迎宾馆有的是接触官方的红十字基金会等,打听格桑花干啥。然而今天,还是在一个忙碌而平淡无奇的上午,又接到办公室的电话,没有过多的话语,仅是和我约个时间,下午一起到农行去汇款。。。。。。当我静静的站在一旁,看着办公室小陈将17462元汇向青海格桑花的帐户,思维才渐渐恢复。
和小陈聊将起来,说聊,事实上就谈了几句,基本上摸清了对捐款去向酒店的思路,其实说起来非常简单:在酒店管理层的一些会议上,讨论到捐款去向时,更多的声音是钱怎样才能更加直接、更加有效的帮助受灾的人。。。。。。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的确听得到一些不太靠谱的事情发生,灾区重建时购买超标车,捐款的资金操作不透明,不知去向等等。迎宾馆选择格桑花这样的民间助学组织,让我总是不由自主心生了许多散发性的思维,这,反映出的是迎宾馆的一种嗅觉,一种更加务实、脱离形式的新思路,有效的对周围信息进行了提炼和负载,表现出一些内在的敢为气质。(这也让我B4自己,血不流向大脑,全流到脚上去了!)
。。。。。。。。。。。。
今天很累,夜23点,我才下班回到家,敲完以上文字现在已是凌晨1点多了,今天(事实上已是昨天了)迎宾馆处于大任务来临的{dy}天,从4.18任务到此次大任务(5.5),期间无休止的忙碌(这也是捐款拖至今天才汇出的原因。另:关于忙碌与任务,不属本文范畴,这里就不写了。)外人是难以体会的,但再累,也值得我这次捐款之事亲历者来追记,以提醒自己。
上面的叙述比较拉杂,文字显得十分孱弱,就此停住吧。其实我认为抛开:或是从迎宾馆为这场捐款在寻找她市场意义和注脚的角度,或是从格桑花无私奉献关爱助学的角度,而回到事件主角——玉树的震灾和玉树的格桑花孩子,是她们给了我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呦。
没了睡意,回到格桑花论坛,挨个将论坛“玉树抗震救灾专版”里的帖子一路看下去。不知怎的,看着海拔在3700米高的玉树震区,看着气温在10℃环境下的格桑花孩子,在这个深夜,我很不争气的哭得一塌糊涂、地动山摇。
5月6日1:30
附:格桑花论坛:
玉树抗震救灾专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