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股哥-搜狐博客

    五、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
  到2010年,基本形成铝加工、食品、林浆纸、糖业、化工与精细化工、机械制造、建材、电力、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等xx产业集群,实现工业总产值1180亿元。
  (一)铝加工产业集群
  打造高铁三水铝土矿--氧化铝--电解铝锭-铝板带箔、型材、压铸件--电子涂层铝箔、PS版、铝基复合包装产业链。以横县、宾阳高铁三水铝土矿综合开发利用项目、二期年产30万吨、三期年产35万吨铝及铝合金板带项目、年产5000吨空调亲水箔等项目为支撑。
  按照建设国际铝加工业中心和铝研发中心的理念,以南宁铝工业园、六景工业园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铝加工产业,建设集铝资源开发、铝冶炼、铝加工及相关配套产业于一体的铝加工产业集群。以南南铝业、南南铝箔公司为xxxx,选择以资源型工业为核心的大中小企业共生的集群发展模式,建设南宁铝加工产业园。采取“两头延伸”的战略延伸铝产业链,上游以铝电结合优势发展电解铝,下游以高、精、尖铝板带箔以及民用、工业用铝型材为重点,带动建筑、装饰、包装、印刷、电子、汽车配件、电力等后续铝深加工行业的发展。培育1-2个大型铝加工企业集团,提高我市铝工业产品市场竞争力与规模效益,将我市建设成为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铝加工基地。到2010年,铝加工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0亿元以上。
  (二)食品产业集群
  打造食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链。重点发展烟草、果蔬深加工、饮料、乳品、粮油食品加工等产业。烟草制造业以“真龙”品牌烟专用生产线为支撑,果蔬精深加工产业以年产3万吨果蔬罐头速冻食品加工项目、年产10万吨罐头食品深加工项目、年产5万吨果蔬食品(复合果蔬汁、果蔬原汁、果蔬浓缩汁等)深加工项目等为支撑。乳制品业建设年产10万吨乳制品项目。粮油食品加工产业以年产10万吨粮油食品加工项目等为支撑。
  依托我市丰富的食品工业原料资源,与精细化工结合,加快高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加强食品安全系统工程建设,增强企业食品安全和环保意识,注重原料的深加工与综合利用,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水平。卷烟产业继续支持南烟抓好技术改造和创新,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重点增加一、二类卷烟的比重,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行业同规模企业的先进水平,“真龙”品牌进入全国性知名大品牌行列。果蔬精深加工产业重点发展以南方亚热带果蔬为原料,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果蔬汁、果蔬饮料、果蔬粉、果蔬脆片、果蔬罐头、冻干蔬菜等新产品。利用速冻和冻干技术,带动荔枝、龙眼、香蕉、芒果等水果保鲜、储运等配套产业,发展茉莉花茶、蘑菇罐头、果汁原浆和饮料等特色深加工产品以及原浆饮料分装。乳制品业依托南宁市丰富的优质水牛奶特色资源,打造奶水牛养殖基地和水牛奶加工基地,形成养殖-配送-生产-销售产业化,依托广西皇氏生物工程乳业有限公司等xxxx,建立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集约化和科学化的乳业产业体系。粮油食品加工产业重点推广面制食品工业化、标准化生产,开发方便食品、休闲食品、早餐食品、功能保健食品等系列产品。至2010年,食品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20亿元以上。
  (三)林浆纸产业集群
  打造速生林、甘蔗渣、竹--浆--纸及纸制品--包装装潢--印刷产业链。以年产20万吨CTMP木浆项目、实施一期12万吨,二期20万吨,三期50万吨造纸项目等为支撑。
  坚持走糖纸结合、林纸结合和竹纸结合的发展路子,建设林业基地。依托南宁糖业、凤凰纸业、华劲纸业三个xxxx,培育1~2家年产50万吨以上制浆造纸集团企业,引进一家百万吨级特大型制浆造纸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利用进口或区外的商品木浆,实施大规模造纸项目,实现造纸业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发展轻量涂布纸、高级文化纸、高级生活用纸、高级包装用纸、纸板、纸浆等产品。开展综合利用,做大林产工业,形成生态循环工业产业。纸制品围绕xx文化用纸及包装纸(板)生产,鼓励一批中小企业大力发展纸张分切和包装加工;围绕xx生活用纸原纸的生产,鼓励一批中小型民营企业形成品种齐全的系列卫生用纸生产集群。以超级吸水材料为上游产品,发展系列卫生用品,同时吸引国内xxxx到东盟经济园建设卫生用品生产基地。到2010年林浆纸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0亿元以上。
  (四)糖业产业集群
  打造甘蔗--糖--糖深加工、燃料乙醇和浆纸系列产品产业链。以生物技术酶法转化蔗糖生产异麦芽酮项目、高纯度蔗果低聚糖生产项目、年产10万吨燃料乙醇项目等为支撑。
  进一步调整制糖生产的布局,建设好甘蔗种植基地,优化甘蔗资源配置,实现甘蔗制糖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形成绿色的循环工业产业。以南宁糖业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带动其他六家制糖企业集团,按照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以高新技术改造和现代管理整合传统制糖产业,提高综合利用深度和水平,建设广西甘蔗渣制浆造纸基地。拓宽机制糖在生物工程领域的应用,增加品种,延长产业链,通过氧化、氢化、水解、醚化等工艺技术,形成糖、糖精深加工、味精、燃料乙醇和浆纸系列产品,大力发展酒精深加工,开发乙醛等产品,生产葡萄糖、高纯果糖、甘露醇、山梨酸等,提高产业经济效益及整体竞争力。到2010年,糖业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
  (五)化工与精细化工产业集群
  打造氯碱化工、石油化工产业链。氯碱化工工业以新增年产10万吨离子膜法烧碱及10万吨PVC项目、聚合氯化铝由年产2万吨扩至5万吨相关氯平衡产品项目为支撑。延长氯乙烯产品产业链,以年产1.5万吨塑料管材管件项目、年产3000吨降解材料生产项目为支撑。精细化工工业以年产10000吨歧化松香项目、年产10万吨高纯度木薯酒精技改项目等为支撑。石油化工工业以大型石油法PVC生产装置、合成树脂项目、合成橡胶项目等为支撑。
  调整化工产业布局,把六景工业区建设成为南宁市的重化工生产基地。推进技术进步,实施“化电结合”,建设重化工业基地。重点发展氯碱化工产业和石油化工产业。构筑离子膜烧碱、高浓度化肥、钾肥及复合肥、新型高效化学农药、化学建材、山梨酸、味精、柠檬酸、木薯变性淀粉、氯、氢深加工产品、生物化学产品、石化产品等较完备的产品体系。氯碱化工依托南化股份公司、南化集团为龙头,积极采用清洁生产工艺,利用节能、环保与节约资源新技术,生产离子膜法烧碱,开发高附加值的耗氯聚合氯化物系列产品。精细化工重点加大微生物工程、生物化学工程等领域研究,开发木薯、蔗糖、松香深加工技术和产品,利用木薯或糖蜜开发生产海澡糖、乳酸、苹果酸、黄原胶等新产品。石油化工主要依托钦州市、北海市的炼油项目,加强同中石油、中石化等大公司的合作,形成较完整的石油化工产业。到2010年化工与精细化工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20亿元以上。
  (六)机械制造产业集群
  打造机械装备、汽车及配件产业链。以年产1万辆重型货车项目、年产15万辆微型轿车、年产10万辆轻型车、年产60万台柴油发动机项目、年产15万套汽车中冷器项目及汽车散热器系列产品项目、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建设项目等为支撑。
  大力发展大型机械加工制造业,建设北湖机械制造和机械装配工业基地。重点发展轻型货车、特种汽车、工程机械、汽车零部件、高低压成套输配电设备、农业机械等产品。充分发挥机械行业的基础优势,以南宁广发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原南宁重型机器厂和南宁发电设备总厂)等企业为依托,引进国内外xx企业,整合市属各类机械生产企业,以重型设备机械为核心,积极采用信息技术、光机电一体化等高新技术进行改造,推动传统产品升级。以五菱桂花车辆公司、玉柴南宁专用汽车公司、八菱汽配公司、桂格精工等企业为依托,大力发展轻型货车、特种汽车、工程机械;大力发展汽车零部件产业。指导中小机械企业调整其产品结构,逐步形成具有比较优势和特色的机械制造业体系。到2010年机械制造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145亿元以上。
  (七)建材产业集群
  打造水泥及制品、玻璃及深加工产品产业链。水泥工业以4000吨/日熟料新型干法回转窑水泥生产线项目、年产120万吨特种水泥项目等为支撑。玻璃工业以三期日熔化900吨级、四期日熔化800吨级在线镀膜玻璃生产线项目、年产400万平方米超薄玻璃生产线项目、年产100万平方米钢化玻璃生产线项目等为支撑。
  围绕发展先进和淘汰落后生产力,加快建材工业结构调整,向节能、节地、环保达标方向发展。重点发展水泥、水泥制品、商品混凝土、纳米锌、浮法玻璃、镀膜玻璃、卫生陶瓷、新型墙体材料等产品。水泥工业加快优化生产力布局,推进企业重组,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加速淘汰落后工艺。依托华润、华宏、正大等大型企业,促进形成企业集团,进一步提高我市水泥企业的生产集中度和生产规模水平。大力发展散装水泥和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和新型砌块等,根据市场需求配制水泥干浆和高性能混凝土,提高综合利用效益。玻璃工业依托南宁浮法玻璃有限公司扩大玻璃生产规模,成为西南乃至华南地区{zd0}的浮法玻璃生产企业之一,积极开发玻璃深加工产品,重点发展钢化、镀膜、超薄、超厚玻璃以及汽车安全玻璃、电子电器、仪器仪表专用玻璃等,推动玻璃深加工产品向配套化、系列化方向发展,形成玻璃原片生产及玻璃深加工产业基地。鼓励发展新型建材和非金属矿业。支持维罗高岭土矿开发,生产附加值较高的涂布级高岭土。到2010年建材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0亿元以上。
  (八)电力产业集群
  打造矿产--电--铝-矿渣--水泥-水泥制品产业链,发挥煤、矾矿资源综合利用优势。以南宁电厂4×60万KW煤电项目、140万KW天然气发电项目、续建完成隆安金鸡滩水电站、加快老口航运枢纽综合利用、上林上莫抽水蓄能电站、上林大丰钒石煤矿综合利用项目等为支撑。
  适度超前发展电力工业,加快电源开发建设,优化电源结构。重点发展火力发电、天燃气发电和水力发电;鼓励现有企业充分利用自备发电设备进行技术改造,增加发电能力;鼓励发展热电联产;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风能发电、太阳能发电和垃圾等生物质能发电,做好上林大明山、宾阳大妈山风力发电和LNG燃机电厂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建设国家生物质能源基地。加快现有小型水力发电机组的技术改造,集约化运作和发展我市小型水电站;开展褐煤开发利用前期研究工作,充分利用我市煤炭资源,通过引进多元投资,加快开发建设火电厂,进一步拓展发电能力,为南宁市工业强市战略的实施提供可靠电力保障。到2010年,电力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以上。
  (九)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打造电子信息产业链,建设成为南宁市工业经济的先导产业。以DVD视盘机及配套电子产品生产基地项目、嵌入式系统研发中心及生产基地项目、全系列液晶显示器生产基地建设项目、CMOS图像传感器生产线项目、配套电子元器件生产项目、数码相机项目、数字化工业用检测设备生产基地等为支撑。
  积极融入珠江三角洲电子信息产业带,发挥后发优势,通过开发科研项目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产业升级步伐,创建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建设高新区软件园。重点引进国内外xxxx整机生产企业,优先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重点发展税控收款机、汽车电子、电力电子、家电控制板卡等微电子和光电子产业,移动通信、下一代网络产品、卫星通信产品等现代通信产品产业,以及数字电视应用及数字记录介质音视频产业。到2010年电子信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以上。
  (十)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集群
  打造制药产业链。以利用剑麻皂素生产甾体xx类药品项目、无公害农用生物制剂产业化基地项目、年产5000吨海藻糖、中成药加工配送基地,采用生物技术开发高效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兽药和生物饲料等为支撑。
  依托博科、桂西、百会、培力等企业为龙头,加快对传统医药产业的改造,以生物技术和中药现代化为切入点,利用生物技术对优势资源深加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争取建设国家生物医药工程基地。重点发展以亚热带农副产品及动植物资源为原料的生物工程产品、生物技术产品、生物医药产品、生物食品、生物肥料、生物质材料、高效低毒生物农药等产品。开发xx资源xx、xx新制剂、中成药等生物医药产品,开发氨基酸和核酸等新生物技术产品;发展光电机一体化医疗器械产品;在壮、瑶医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和开发壮、瑶医等本地化民族化的自主知识产权新药;采用生物技术开发高效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兽药和生物饲料等,开发农作物秸杆生物蛋白饲料、秸杆压块饲料、秸杆生物有机肥料等产品。以高新区、西乡塘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等为依托,加强种子库、基因库、现代药用植物园、南宁东盟医药博览城、医药产业孵化园的建设。到2010年,生物工程与制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5亿元以上。

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推动规划实施
  “十一五”工业发展规划作为南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的一个专项规划,由市加快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制定各年度全市工业发展实施方案,逐年落实全市工业发展的各项目标任务。各县、城区、开发区要根据本规划,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方案,采取有力措施,确保全市目标的实现。
  (二)以项目为核心,突出抓好工业重大投资项目
  围绕铝加工、化工与精细化工、食品、糖业、机械制造、林浆纸、建材、电力、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等重点发展产业,在全区范围内调整和配置资源,以项目为中心,坚持“开工一批,在建一批、竣工一批、储备一批”,开展“百项工业项目大会战”活动,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关键性项目、xx项目的建设、竣工投产及投产后服务工作。重点组织策划一批有带动作用的产业链核心项目,建立市、县(城区)、开发区、重点企业各层次工业项目库,动态调整,滚动实施。增加资源深加工产业投入,做大总量,做强后续深加工。增加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投入,加快产业升级。着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强技术、设备、人才的引进、消化和吸收。
  充分运用好工业结构调整资金、工业土地增值收益资金和经营工业存量资产收益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投向工业项目。设立市级重大工业项目扶持专项资金,由市加快工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统筹使用,对重大工业项目的xx贴息、项目用地等方面予以扶持。以开发区(工业集中区)为载体,延长产业链,形成产业集群,促进产业升级,培育壮大加工制造业,促进大中小企业相互配套、协调发展,实现比较优势向竞争优势转变。建立市领导、部门领导、项目业主三级责任目标,确保每年一批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投产项目尽快达产达效。
  (三)加快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建设,推进工业园区化
  加快发展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突出抓好一批重点工业基础设施及配套项目。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下发的一系列推进开发区发展的政策文件,进一步调整完善开发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鼓励实行一区多园,落实开发区的区域规划,落实好土地,加快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和非公有制经济为主,抓好重大项目,注意搞好各工业园区的分工,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园区,抓好招商引资,迅速做大做强,进一步强化开发区带动作用。县区工业集中区要加快建设步伐,落实好市委、市政府下发的一系列加快县区工业发展的政策文件,理顺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把工业集中区作为县区发展工业的主要载体,调整优化县和城区工业经济结构。
  (四)大力开展工业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
  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和博览会、西部大开发等机遇,主动融入泛珠三角经济区,积极参与国内有影响的招商引资活动,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实施市领导、部门重大工业招商项目联系制度,制订“南宁市外商投资产业目录”,建立招商项目库,集中力量抓好重大项目、关键性项目、xx项目、产业链项目的招商引资,创新招商方式,以我国东部地区和东盟、日本、韩国等为招商重点区域,以产业链招商为主要招商模式,坚持政府推动,深入实施招商引资“千百十”工程,开展“百企入邕”活动,进一步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加强出口硬环境建设,建立出口加工区和保税区,设立出口信用保险基金。重点在电子信息、新材料和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一批自营进出口大户,推动企业开展境外加工贸易业务,鼓励生产企业到境外投资办厂。
  (五)振兴县区工业,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工业
  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精神,各县区要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突出产业特色,推动传统产业向特色化、高加工度转变,形成一批具有产业特色和一定规模的工业集中区,创造县区工业发展新优势,促进县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落实县区、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工业项目市一级的审批管理权限,大力培育和发展县区优势工业。各县区要结合实际研究制订县区工业发展规划和相关政策,因地制宜地发展主导产品和特色产业,以招商引资为主要渠道,重点抓好一批大中型工业投资项目,引进和培育一批“小巨人”,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共同发展,形成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工业集中区,壮大县区经济实力。
  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和完善放宽非公有制经济市场准入等相关政策措施,大力培育和发展民营工业。积极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创业,突出发展科技型、外向型企业,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和集体企业结构调整,提升民营企业的规模水平,形成一批有较强市场竞争力和辐射带动能力的企业,成为县区经济的主体。
  重点发展中小企业。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建立和完善民营及中小企业融资、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发挥南宁市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培训中心作用,加快培育和发展各类民间商会、行业协会,完善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服务体系,加大中小企业服务扶持力度,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六)加快企业改革重组,做大做强一批优势企业
  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积极采取引进外来投资、外来大企业集团方式,加快企业重组;进一步完善国有资产运营机制,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监管方式,完善国有资本收益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管理制度;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在支柱产业和优势领域内的聚集,充分发挥国有资本的引导、催化和放大功能,吸引、推动社会资本和有效资源投入,培育优势产业;积极稳妥推动扭亏无望,不再适应市场竞争的劣势企业通过破产、兼并、注销、关闭和歇业等方式退出市场;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和资源合理有效配置,实现国有资产总量增加、布局优化、质量提高。
  积极实施企业“实力工程”和xx战略,在重点产业集群中培育和发展一批大企业、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进一步落实各项培育和扶持政策措施,鼓励企业实施资本扩张,加大技改投入、技术创新和实施xx战略,增强骨干大企业、企业集团在全市工业的主导支撑作用,充分发挥大企业xx产品的产业聚集效应。
  (七)加快推进工业企业信息化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竞争力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行业创新中心、产品设计中心,创建高校科技园、工业园区科技园,积极完善社会化科技服务体系和建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联合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开展科技攻关、技术开发以及企业孵化,进一步整合、优化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提高全市技术服务水平。
  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入力度。企业每年用于科研开发、技术创新的经费不低于当年销售额的2%,高新技术企业不低于当年销售额的5%。建立以技术开发中心为核心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全面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大中型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企业技术开发中心,提高技术开发投入的比重和申报专利的比重,开展争创市级、区级和{gjj}技术中心活动。以产品为龙头,编制滚动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对重点产品和关键技术有重点地给予扶持,加快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的开发应用速度,优化产品和技术结构,通过主导产品的开发,带动相关技术的发展,提高整体产品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紧紧围绕我市食品、造纸、化工、机械等传统的资源型产业,以节能降耗、提高产品质量档次和提高生产效率为目标,采用技术复合,设备改造,产品嫁接等方式,推广、应用对提高传统产业生产工艺和技术创新水平有重大影响的信息技术成果,不断引进国内外{yl}的先进设备,全面提高企业装备水平,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通过培育信息化示范企业活动,组织开展“企业信息化百企行动”工程。xxxx企业要全面实现信息化,自治区重点企业要基本实现信息化,规模以上企业要建立企业管理信息系统,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提高。
  (八)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以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提高能源、土地及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强化节约意识,努力缓解要素制约,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水资源,推进节约型工业建设,逐步形成节约型的增长方式。
  贯彻实施《》,建立促进推行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制度。继续大力开展清洁生产审核、ISOl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和环保标志产品认证工作,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建设一批循环经济型企业。做好在糖业、造纸、化工、建材等行业的清洁生产审核试点工作,初步实现环境保护由末端治理向生产的全过程控制转变,确保经济进步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鼓励发展环境标志产品和环境友好型产品,开展环境友好企业创建活动。重点在糖业、造纸、化工、建材等行业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创建糖业、木薯加工业生态示范产业。加强对主要行业的能源、原材料、水等资源消耗管理,突出抓好铝加工、化工、建材等重点耗能行业节能工作,推行产品生态设计和使用再生材料,节约包装材料,加大散装水泥推广力度。编制发展循环经济规划,制定推进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的办法,逐步提高“三废”利用比率,用足用好国家减(免)税政策。优化能源结构、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努力提高南宁市工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促进我市工业协调、可持续发展。
  (九)实施“人才强市”,加强培养和引进工业经营管理人才
  实施优秀企业家培养工程、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开发工程和高技能人才振兴工程,根据“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原则,建立完善人才市场体系,培养一支适应我市产业发展需要的工业人才队伍。采取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的方式,引进重点行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等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及紧缺的高技能人才,引进和培育掌握现代经营管理知识,擅长资本运作,熟悉国际惯例的职业化、现代化、国际化的高素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支持企业建立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技术研发中心,加强技术集成和产业配套,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建立健全科学的人才评价机制,完善人才引进、人才资源配置和人才激励等配套政策,充分调动工业经济管理、技术和技能人才的创造性和积极性。
  (十)进一步优化工业发展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继续完善工业发展硬环境,加快一批工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优化工业发展软环境,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各级各部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做好指导和服务工作,创造公开、公正、廉洁、高效的行政环境。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市委、政府下发的一系列政策文件精神,确保各项政策和下放的权限落实到位,出台新的鼓励工业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营造统一、稳定、可预见的政策环境。大力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立简便高效、公开透明、协调规范的行政审批制度。坚持“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一路绿灯,全程服务”的原则,各相关部门都要建立工业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加快项目报批。每年都要在全市开展“工业企业服务月”主题活动,为在南宁市注册的工业企业及在南宁市范围内投资工业建设项目的外地企业服务。加强整顿和规范经济秩序,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为投资者、为企业办实事。严格执行收费管理制度,规范收费行为,严肃处理向企业或项目业主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检查的行为,着力营造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要大力推进诚实守信的道德教育,强化全社会特别是市场主体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推动全市企业信用建设,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加大工业发展宣传力度。充分发挥党报、电台、电视台等新闻媒体的作用,大造声势,振奋精神,昂扬斗志,在全市形成人人关心、支持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郑重声明:资讯 【2-股哥-搜狐博客】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