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披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深入调研、反复论证的基础上,拟定了《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并将“两个办法”的主要政策措施向社会公布,广泛征求意见。(资料图片) 中新社发 井韦 摄
本报记者 尹晓宇
2008年12月,备受瞩目的《社会保险法》二审草案浮出水面,提出逐步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目标。2009年,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能走多远?为此,本报记者对社保研究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郑秉文进行了专访。
2009年是完善社保体系的绝好机会
记者:金融危机能否成为社保改革的驱动?
郑秉文:此次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衰退不单是挑战,对于中国社保制度来讲,也充满了机遇。社保制度分为“缴费型的社会保险”和“非缴费型的社会保障”制度,前者的融资方式主要是由参保人的缴费形成,后者主要是来自一般税收的各级财政转移支付。社保制度不仅是社会政策和社会问题,而且还是一个经济政策和经济问题,涉及到经济发展的后劲和长效机制问题。从这个层次来看,2009年是完善社保体系的一个绝好机会。
记者:面对机会,着力点在哪儿?
郑秉文:社会保险制度应重在制度建设和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重在增设项目和加大财政投入。加强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并非简单地向财政要钱,而是要改革投资制度以提高其收益率,尽快提高统筹层次,解决社保关系转续,完善社保基金治理结构等。另外,要处理好待遇水平调整机制和财政投入的关系,保险制度的待遇水平要基本能够与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率挂钩或指数化。比如,可以考虑把现在简单型的统账结合改为混合型的统账结合,将个人缴费和单位缴费统统划入个人账户,多缴多得,在账户积累与未来待遇之间建立密切联系。对个人而言,账户内的单位缴费相当于对自己缴费给予的高额储蓄利息,形成强大的激励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