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手机支付备粮-移动收购浦发20%股权剖析02_号百- 我的小桔灯_百度空间

四、案例分析

(一)NTT DoCoMo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历程  

20048月推出移动支付业务“Csaifu-keital

20054月获得三井住友信用卡公司34%的股份,双方合作推出iD子品牌的移动支付业务

20063月获得瑞穗金融集团关联企业Uccard 18%的股权

20064月,NTT DoCoMo宣布推出DCMX子品牌的移动信用卡,可透支消费,将移动支付渗透到消费信贷领域

20074月,NTT DoCoMo移动支付业务用户2150万户,占其FOMA用户的44%

20075月, DoCoMo与麦当劳开发手机支付

2007年第三季度,Docomo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在欧洲24个国家与15家运营商合作推广其手机支付业务

20077月,Docomo开始将Felica手机钱包拓展至中国的香港、澳门市场

20086月,与新加坡运营商StarHub合作推出手机支付

NTT DoCoMo移动支付业务产业链

(二)商家发展:在选择合作商家时,首先选择已经通过FeliCaIC技术提供电子支付业务的商家;为鼓励商家采纳移动支付方式,NTT DoCoMo在业务开展初期承诺为商家承担安装特殊读卡器的费用(以每月向商家收取租金的方式收回投资),向商家收取的交易佣金也比银行低。

(三)运营模式:三井住友银行和NTT DoCoMo联合推出的ID借记卡业务使得NTT DoCoMo的移动支付业务突破了小额支付的界限。DCMX信用卡业务使NTT DoCoMo的移动支付业务渗透到消费信贷领域。


1 2010年05月04日 星期二 13:43 |
感觉移动是按照NTTDoCoMo的路子在往前走,手机支付的{dy}阶段是发展和挽留用户,再往前走,如果希望支付业务自身盈利,必然走向信用支付,并走入传统的银行收单和xx领域,NTTDoCoMo的手机支付业务也是在发行了信用卡后才实现的。但移动要想在中国复制NTT的成功,主要障碍在于两国的国情和监管体制不同,同时,中国移动采用的2.4G技术,也是进入传统收单领域的障碍。
移动手机支付的策略是“打造手机支付完整的产业链”,“不甘心做银行的通道”,在这方面,联通和电信是不相同的,从银行信用卡业务的运营经验来看,用户规模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在中国,没有1000万以上的用户规模,信用卡业务不具备实现盈利的可能性,因此,针对电信来说,发展和保有用户应该是较长一段时间内的目标。
针对“移动参股浦发”这件事情,本人认为,移动这样做,是必然的,冷静下来想想,电信没有必要这样做,因为行业规律是“赢者通吃”,如果模式相同,电信是很难超过移动的,电信更合适的做法是和某个银行签订合作协议,解决结算成本太高的问题,同时和中国银联合作,采用“通道”方式进入银行传统收单市场。

郑重声明:资讯 【为手机支付备粮-移动收购浦发20%股权剖析02_号百- 我的小桔灯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