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去图书馆找资料的时候看到一本书,《蓝花布上的昆曲》。正赶上那段时间在听昆曲,觉得很是欣喜,只是当时有资料要找,所以略翻了下就放回原位了。记得去年考试的时候,恶补这些东西的时候,心里还是有些厌恶的,只是离了那个情境,还可以静下心来听,心绪也就不同了,不看那些个词啊什么的,其实是听不懂的。只是喜欢那些依依呀呀的感觉。喜欢声调委婉悠长,缠绵柔曼触感。很想知道这种与昆曲搭在一起的,透着古朴气息的蓝花布,会有一个怎么样的名字,百度这东西很是好用,它有个很漂亮的名字,叫蓝夹缬。
文/图
戏曲图像是各种民间工艺在纹样上的{zg}成就,也是中国工艺区别于其它国家的鲜明标志。纵观雕塑、剪刻、印刷、染织等门类,无不如是。也因此,各种民间工艺的传世作品,保留了大量的戏曲图像,为今人进行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左图:民国-蓝夹缬-白兔记-出猎;右图:民国-蓝夹缬-白兔记-岳赘)
蓝夹缬是流传在浙江南部温州地区的传统蓝染织品,戏曲图像是它的主要纹样,数量惊人,流传地的永嘉昆曲占据相当部分,如永昆的传统剧目《白兔记》、《杀狗记》等。永昆的发源地是南戏的故乡温州,在我国的昆曲大家族中,永昆是比较特殊的一支,其声腔、身段等,粗犷直率,保留着浓郁的民间色彩,因此被谑称为“草昆”。
一、童年看到的蓝花布
蓝夹缬是温州地区的婚用被面。直到我母亲那一代(上世纪50年代出生的人),女孩长到13岁,家里的长辈还要手捧黄历,挑选“黄道吉日”,将家织坯布送到染坊,印制蓝夹缬。做好的蓝夹缬精心保管,至女孩出嫁前夕拿出来,由女伴们帮忙,在蓝夹缬的下面衬上一层青蓝大布,缝成蓝夹缬被套。被套的四角要订上红绿小被栓,讲究的人家还要往被栓里装上谷粒或米粒。再用双股红线在被面四周缝上一圈,用胭脂把被面上的人物图案涂成红唇,使素净的蓝夹缬在大喜的日子里显得红艳。
迎亲路上,伴郎们抬着嫁妆前进时,蓝夹缬或是摆在显眼位置,或是挂在伴郎的肩上,走在队伍的最前列。这是告诉一路观看的人们:新娘备有蓝夹缬,礼数已到。因为当地风俗认为,新婚夫妇盖了蓝夹缬,才能和睦齐寿。温州地区埋怨人家嫁妆羞涩的谚语,就是“嫁囡儿连一床双纱被也没有”。这个双纱被,指的就是蓝夹缬①。
家织棉布耐用,一床蓝夹缬被面,一般可用数十年。随着被面的渐渐磨损,蓝白图案虽然依旧分明,但新婚时缝上的红双线,在洗洗刷刷的过程中,已逐渐退成水白色。等到边角破损,蓝夹缬已变得非常柔软,撕成碎片是很好的小孩尿布。听母亲说,我儿时的尿布,就是蓝夹缬碎片。当然,这些最初的人生体验,来不及保存到那太幼小的脑袋。对蓝夹缬比较早的印像,是邻居家的奶奶去世时,三位嬷嬷为一床旧蓝夹缬争吵斗气,两位大的嬷嬷一人撕了一半,走了。最小的嬷嬷没分到,捧着老奶奶的一双旧鞋子,坐在门前大哭。那个时代经济困难,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后来生活宽裕了,前人遗留的旧物,晚辈不是随手扔掉,就是一把火化在先人的墓前。
等我稍大时,家里就不用蓝夹缬被面了,换了更舒适的机印花布。母亲的蓝夹缬,做为她的嫁妆,珍藏在柜子里,只在每年的农历六月初六,和所有的衣服被子一起抱出来过太阳“晒霉”。在那{yt},老家的大院子里,一床接一床地铺着妈妈婶婶们的蓝夹缬,连绵成片。阳光下,沉静的蓝与白图案十分清新悦目,常常引诱我赤了双脚,趁着大人不注意,偷偷地在上面跑几个来回。
长大后,曾经翻出母亲的蓝夹缬,铺在席梦思上做床单,但没有想像中那么漂亮,用了个把月,撤了。这些年天天伴着蓝夹缬,拿了几件挂在窗上,居然很出效果,就正儿八经地摆着了。(图前-02,蓝夹缬窗帘)
二、蓝色的昆曲图卷
蓝夹缬是蓝花布的一种,也是唐代复色夹缬技艺的遗存。
我国织品印花的历史较为悠久,有实物可据的上溯可至西汉。至隋唐,各种利用花版或其它介质来完成的印花技艺纷纷成熟,如夹缬、蜡缬、绞缬等。此时的承印材质主要为丝织品,在色彩方面,有单色,如绞缬,但传世夹缬以复色居多。(图前-03,唐花树双鸟纹夹缬;图前-04,唐山水纹夹缬)“缬”是古汉字,指在织品上染制出图案花样,也指染制了图案花样的织品,现代汉语常用“染”来替代。
到元末黄道婆成功改革棉纺织技艺后,棉织品取代丝织品成为应用最广的服饰用料。就印染来说,棉织品对染液的消耗大大超过丝织品,由此造成印染成本剧增。在此情况下,印染行业必然重新选择染料,普遍种植的靛青成为{sx},复色印花技艺逐渐向单蓝色转变。各种蓝花布正是在此后大量涌现,如蓝夹缬、蓝印花布、蓝蜡染、蓝扎染等。而蓝夹缬在传承复色夹缬技艺的同时,纹样发生变化——从传统的花鸟造型,变为戏曲人物造型。这种变化,一般解释为和传承地的戏曲渊源有关。
因此,从工艺的角度出发,可将夹缬划分为古典和传统两个阶段。古典夹缬遍布全国,承印材质主要为丝织品,复色,单元纹样多方连续,造型以花鸟动物等大吉祥为主,在唐宋两朝达到{df},余绪至明清;传统夹缬即蓝夹缬,是前者的遗存和发展,在地域分布上仅流传于中国东南部的温州及周边地区,承印材质为棉织品,单蓝色,单元纹样独立隔断,造型以戏曲人物为代表,在晚清和民国前中期达到高峰,至1975年后基本退出生活范畴。(图前-05,蓝夹缬流传地域示意图)
蓝夹缬是传统染织品中以戏曲人物为主要纹样的惟一孤例。根据现有实物考察,蓝夹缬的戏曲纹样数量庞大,剧种以留传地的永嘉昆曲为主,涉及乱弹。这些图像资料整理面世后,将大大丰富我国的民间戏曲图像信息量。其纹样断代如下:
表前-1,蓝夹缬纹样断代:
所属时代 |
主要纹样 |
辅助纹样 |
清代中晚期 |
无特定指向的吉庆戏出人物 |
花鸟瑞兽等大吉祥纹样 |
清代晚期—民国中期 |
指向明确的戏出纹样,以昆曲为主,旁及乱弹等;婴戏纹样 |
花鸟瑞兽等大吉祥纹样 |
民国后期—共和初期 |
无特定指向的戏出人物;农村时事人物 |
花鸟瑞兽等大吉祥纹样 |
三、蓝夹缬的传说和歌谣
蓝夹缬在流传地的相关传说不多,我仅记录到两个。
一个记录于乐清市,是关于蓝夹缬的工艺起源。说是很早很早以前,乐清有用乌桕树叶染蓝布的习惯。后来有个姑娘,人很聪明,但家境贫困,临出嫁时,没钱置办花花绿绿的嫁衣,全家人都为此发愁。
姑娘家的院子里有个废弃的石臼,边上种着乌桕树。秋天的时候,乌桕树的叶子掉在石臼里,和着雨水积了满满一臼。姑娘在石臼里染了几片蓝布,心想,如果能在染的时候弄出一点花色就好了。恰好石臼旁边丢着两片破搓衣板,姑娘随手拿来,试着夹住一片白布去染。结果出来的蓝布上带着几个圆骨朵,像是染了几朵花,漂亮多了。姑娘受此启发,就去找村里的木匠,雕了两块有花朵的木版,果然染出了蓝花布,大家叫它“夹白花”。
据讲述人说,“夹白花”最早的图案只有花朵,是做衣服。后来花色越来越多,有了人物,除做衣服外,还用来做帐子、被子。再到后来,就只做被子了,名字也改作“方夹被”,只有很老很老的人们,有时候还叫它“夹白花被”。
另一个传说记录于玉环县,是关于蓝夹缬四角的红绿布袋。蓝夹缬被面上缝着的四个红绿小被栓,有的里边还装着谷粒或米粒,究竟有什么含义?使用者已很少能说清楚。台州市玉环县的这个传说,是这么解释的:
楚汉战争时,楚霸王项羽老是踢掉被子,睡不好觉。后来虞姬得高人指点,在被子的四角缝上四个小袋子,果真项羽就睡上了安稳觉。民间知道后,就一直流传了下来。
这个传说没涉及小袋子的色彩和内容。结合浙南一地的习俗,新房上梁,或新娘落轿时,均有洒米粒、挂红绿布片等驱邪纳彩举动,民间谓之“破煞”、“映红”。蓝夹缬的红绿袋含义应该基本相同。至于为什么攀上和台州关系不大的项羽、虞姬等人,可能和浙南民间形容体格魁梧的男性像霸王等习惯用语有关。
相关歌谣五首,拙著《中国蓝夹缬》120页、131页曾涉及。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夹被”歌:“四角四耳朵,四四十六堂。堂堂放八仙,嘴嘴放横胭。”短短四句,概括了蓝夹缬的外观形状、图案特色、婚俗讨彩等内容,以谜语的形式,留传在温州市的鹿城区、龙湾区、瓯海区,及瑞安市等。
流传在乐清市的两首蓝夹缬民歌很动听,内容和婚俗有关。一首《娒娒,勿心焦》,是哥哥嫂嫂们跟小妹逗乐,许给她诸般嫁妆,其中大嫂许诺的是蓝夹缬(方夹被):
……大哥许你一担箱,
二哥许你一担笼,
三哥许你尿盆脚盂桶。
大嫂许你方夹被,
二嫂许你花被单,
三嫂许你金打戒子银丁香……
……上轿囡,哭啼啼,
落轿新妇笑眯眯。
吃了交杯和同饭,
坐落床杠两夫妻。
花亭床,方夹被,
一夜讲到鸡头啼。
流传在温州市文成县畲乡的两首蓝夹缬情歌,一首是《莲花连连莲花》,其中两句为:“要睡就去睡,床上夹被花里郎。四角被头塞紧紧,也无半点寒着郎……”另一首是《哥妹团圆入洞房》,细细例举畲乡婚俗及结婚必备品——饭桌、眠床、蓝夹缬(夹被)、篾席等:
饭桌四脚蹲厅堂,眠床四脚在间房;
夹被四角四个耳,篾席四角光淌淌。
饭甑圆圆炊饭香,盘碗圆圆盛菜汤;
锣鼓圆圆做喜事,哥妹团圆入洞房。
——————摘自作者专著《蓝花布上的昆曲》(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年版),论述蓝夹缬的工艺渊源、相关民俗及戏曲纹样剖析、传承现状等方面内容。
已投稿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