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城垃圾分类停的停没的没[陈奕启]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都市报新闻互动 ...

    垃圾倾城之六城扫描(南方都市报  )

    日益增长的数量和庞大的处理成本投入,使城市生活垃圾逐渐成为珠三角城市面临的社会问题。当低碳一词在网络和现实中四处荡漾时,垃圾分类正被越来越多的城市关注和重视。

    2010年4月末起,南方都市报六城联动,在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同步展开珠三角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大型调查。调查中南都记者发现,这种一度被认为具有社会、经济、生态三重效应,被认为是填埋或焚烧处理科学前提的方式,但在珠三角各城,垃圾分类或刚刚起步,或进展艰难。

    究其原因,各城多因市民意识、投资复杂庞大、配套体系缺乏,及缺乏有效经验参照,这或将是整个珠三角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共同面临并亟待解决的难题。

    东莞

    分类垃圾桶成了摆设

    1999—2000年,我国选择了包括广州、深圳在内的10个城市进行垃圾分类试点;2004年,东莞城区内各大主次干道,全部铺设了“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两桶式分类垃圾桶;2006年6月6日,东莞开始进行针对城市环境的“五整治”,于是东莞各镇街的主干道大规模铺设了这种两桶式分类垃圾桶。

    市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在我国,用可回收、不可回收进行垃圾分类并不符合实际,应该从简到繁,例如现在东莞试图尝试分类收集厨余垃圾。该负责人介绍,深圳街头的“可回收垃圾桶”里都是空的,另外两个分类桶里的垃圾也都没有分类。“我国有一支庞大的拾荒者队伍,在东莞就有几万人,即使可回收垃圾不被拾荒者捡走,也会被环卫工人捡走。”

    同时他也认为,垃圾分类现阶段推广难度十分大。有一项调查显示,90%的市民认为应该进行垃圾分类,但同时90%的市民也认为进行垃圾分类很麻烦。他提到,2005年广州“创卫”曾在一些居民区试点垃圾分类箱,但后来还是合并收集“证明还是不可行”。

    配套处置设备掉链子

    城市垃圾分类要形成链条,从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到{zh1}的分类处置。分类投放、收集需要分类垃圾桶、垃圾箱,分类运输则需要压缩车运输不可回收垃圾,类似吸粪车运输厨余垃圾。

    前期投入如此大的成本去分类投放、收集、运输,但{zh1}所有垃圾还是堆放到一起,那么前面的工作就全部白做。然而事实是,现在很多城市还没有垃圾分类处理装置,包括东莞。

    “上周我们到华南农业大学参观了他们{zx1}的厨余垃圾处置设备,厨余垃圾和园林枝叶一起放进这个机器里,经过打碎、搅拌等处理程序,{zh1}能够形成农作物肥料,我们正在考虑引进这个设备。”

    “几年前,东莞中学号召师生回收废旧电池,一下子就收集了10多件,老师看总堆着不是办法,就找到我,问哪里可以集中处理电池。但当时在东莞,这种危险固体废物都是和普通垃圾一起填埋,根本没有配套设施。”他说,直到2009年惠州才有一间危险废物处理中心开始试运行,而处理类似电池这种危险废品要收取一定费用。(南方都市报  )

    “分类收集垃圾,想得好也做得对,但只有分类处置设施到位,前面的工作才有意义。”

    佛山

    七年前推三试点终夭折

    2002年,原佛山市环卫处与玫瑰园、侨都花园住宅物业管理公司及所属居委会,就垃圾分类收集问题达成共识,从2002年11月4日开始,在玫瑰园、侨都花园住宅小区,从2002年12月3日起,在环卫宿舍实施垃圾分类收集,三个试点共1943户住户参加。

    当时,在原市公用事业局的支持下,曾拨出专项款40万元,用于开展垃圾分类的启动资金。首先向住户派发22万个黄、绿两色垃圾袋和5000只垃圾分类桶,并在小区和祖庙路等繁华路段设置30多个不锈钢垃圾分类收集箱。同时,为方便居民处理弃置的大件家具、电器、盆栽等,还特设热线电话介绍信誉可靠的废品回收公司。

    为方便市民监督,佛山还制定了有关监督制度,设立了投诉咨询电话,由专人负责处理群众的投诉和咨询。环卫部门甚至还要求小区保安人员配合,禁止捡破烂者进入,同时调派人手,派出专门的三轮车和多功能车到试点小区收运垃圾,并派出监督人员加强巡查。

    据环卫部门介绍,这些措施当时取得了垃圾减量4%的效果。但颇为遗憾的是,仅仅四个月后就结束了试点。环卫部门认为,首先是缺乏持续的资金支持。当年试点时,环卫处从运作经费中投入了40万元资金,但其运作经费没有拨款,只能自筹,使宣传、设施更换等难以为继。同时,由于没有具体的政府文件规定,试点中出现的具体问题难以得到有效解决,此外,相当一部分居民分类意识差,保洁员多次劝说也无效。再加上后期宣传力度渐渐减弱,使试点难以继续进行。

    2007年6月3日,佛山全市性垃圾分类收集工作启动,由市公用事业局、市环保局、市教育局、团市委等单位联合主办,并吸收了市爱卫办、市青年志愿者协会等十四个部门或团体参与,并在13所学校开展试点,但截至目前,佛山的垃圾分类工作并没有取得显著的实质性进展和成效,部分道路两旁设置的分类垃圾箱也xx形同虚设。

    禅城区城市综合管理局有关负责人说,开展垃圾分类有一定难度,一方面要大力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对居民垃圾分类行为进行有效引导;另一方面,需要配套相关垃圾分类设施,建立一个完整的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该负责人指出,要依靠居民自觉对垃圾进行源头分类投放,主动配合垃圾分类,从根本上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是垃圾分类成功与否的关键。

    中山

    推行八年效果不明显

    黄色桶装不可回收物,红色桶装有毒有害物,蓝色桶装可回收物,每个桶上都有文字说明。从2002年起,中山市就开始试点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在公共场所添置2000多套分类垃圾收集箱,然而8年过去了,目前垃圾分类处理情况仍不理想。

    在兴中园的一个垃圾桶,被塑料袋子裹着的一包香蕉皮被放在蓝色可回收桶里,而可以回收的一叠旧报纸却摆在红色有毒有害物桶里。过了一会,一名垃圾清运工来到垃圾桶旁,把三个桶的垃圾一股脑倒进同一个垃圾斗里,然后直接拉走……市民张小姐对自己错将废报纸扔进有毒有害物箱的行为不以为然,她表示,“现在清洁工都是三个箱子一并倒入垃圾车的,我们分了也是白分。”

    2009年,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对中山垃圾分类处理现状调查后指出,目前中山的街道两旁虽然设置了大量的分类垃圾箱,但是负责收集垃圾的环卫工人却缺少专门用于分类收集的运输设备,只能直接将分类的垃圾混合运输,出现“既分又不分”、“先分后混”的尴尬局面。

    此外,由于缺少专门的垃圾处理分拣机构,垃圾转运站也没有专人对收集到的垃圾再进行分类,除部分有毒有害物质能得到及时处理外,其余混装的垃圾在转运站只做简单处理,就直接被填埋或焚烧处理。

    珠海

    尝试专人分拣不成功

    南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几年前九洲大道改造时,珠海就引进了大量的分类垃圾箱,后推广到市区许多街道。但由于大部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收集的垃圾大都还是混在一起。“后期分类运送、处理的系统也没有建立起来。”珠海市政园林和林业局环卫科科长柏红卫说,这些垃圾最终都是送往垃圾填埋场或焚烧厂处理。

    2004年以前,珠海曾经在各垃圾房(点)试行专人分拣收集,在管养经费不足的情况下,分拣人员往往只注重回收资源,而疏于对垃圾房(点)的卫生管理,引起市民投诉,这样的尝试后来被取消。“垃圾从源头上分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投资也比较大。”柏红卫认为,珠海目前还难以从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分类,除了政府要建立垃圾分类处理的一整套运作系统,也需要市民具有较强的垃圾分类意识和主动性,是一个需要较长时间形成的过程。

    惠州

    垃圾分类工作尚在筹划

    目前,惠州的垃圾分类尚在筹划当中。惠州市环卫局局长黄水祥谈到,惠州目前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主要还是在一些小区对有毒、有害垃圾进行回收,实现单独收集、单独运输和处理。据了解,惠州市区东平东湖花园小区设置了一个废旧电池的专门回收点,集中回收废旧电池。黄水祥称,环卫部门筹划在市区物业管理的小区、大型商场、学校里配置垃圾分类回收装置,特别是废旧电池回收装置,由环卫部门定期收集,并在垃圾处理场建设一个处理及储存场所,开展垃圾分类的起步工作。

    江门

    无经验可循暂未推行

    虽然江门市区的一些街道上设置了分类垃圾桶,但江门目前还没有施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全部采用填埋方式。江门城市综合管理局城管科科长周文光告诉南都记者:“我们也想进行分类回收,但目前国内没有哪个城市有成功经验,根本无经验可循”。江门蓬江区环卫局办公室副主任赵伟权表示,江门实行环卫工人上门收垃圾,在这个环节会进行一些分捡,路面上也有分类回收桶,但这根本算不上科学分类。周文光还告诉南都记者,分类回收除了回收桶之外,还要分类运输环卫车、环卫工人的分类意识等,无论硬件还是软件,江门目前都不具备条件。

    曾经试点

    佛山

    从2002年11月4日开始,在玫瑰园、侨都花园住宅小区,从2002年12月3日起,在环卫宿舍实施垃圾分类收集,三个试点共1943户住户参加。

    中山

    黄色桶装不可回收物,红色桶装有毒有害物,蓝色桶装可回收物,每个桶上都有文字说明。从2002年起,中山市就开始试点推进垃圾分类回收,在公共场所添置2000多套分类垃圾收集箱,然而8年过去了,目前垃圾分类处理情况仍不理想。

    珠海

    南都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早在几年前九洲大道改造时,珠海就引进了大量的分类垃圾箱,后推广到市区许多街道。但由于大部分市民垃圾分类意识不强,收集的垃圾大多都还是混在一起。

    采写:南都记者 施诗 吴刚 蓝辉龙 唐波 李更祥 刘其劲

    南都制图:张许君

(南方都市报  )
    本网站所刊登的所有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图片、文字及多媒体形式的新闻﹑信息等,未经著作权人合法授权,禁止一切形式的下载、转载使用或者建立镜像。获得合法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必须为作者署名并注明"来源:南方都市报"字样。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法律顾问:梁香禄(020-87366226)、肖曼丽(020-87366691)、袁铮(020-87366099)
郑重声明:资讯 【六城垃圾分类停的停没的没[陈奕启]__鲜橙互动南都网南方都市报新闻互动 ...】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