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桃花有关的人和事(三)_憩园_百度空间

(四)桃贩子·桃钩子

       进入农历的五月份,各品种的蜜桃陆续成熟上市,桃贩子和“桃钩子”也随之粉墨登场。

       桃贩子就是从桃农手里大批量收购来运到外地水果市场批发销售的一级桃贩;“桃钩子”是在桃贩子和桃农之间牵线搭桥的联系人,也就是桃经纪。每个产桃的村子里都有两三个这样的人。

       桃贩子头{yt}将装桃的周转箱卸在桃钩子家,桃钩子再通知桃农来领箱子,领多领少根据自家桃子成熟的产量。按照惯例,每个周转箱的皮重都要多扣去一斤(典型的霸王条款,但桃农无可奈何)。桃钩子也不是白做好事,一般情况下每斤桃子抽取二分钱的好处费。

       套袋的桃子在摘前三至四天拿掉。刚摘下纸袋的桃子就像电视上做化妆品广告的美女的脸,白白的没一点雀斑瑕疵。经过三四天的阳光照晒,那些桃子白里透红,与不套袋的截然不同。



       由于桃子不耐储存,既不能早摘也不能晚摘,要在桃贩子规定的时点摘好装箱称好运到指定的路口。每到这时,收购点熙熙攘攘,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桃钩子在一旁记账开单子(桃农当时只能拿到一张白条,一般年底才付款)。

        桃贩子仔细翻看着,极力找出压价的理由。偶尔找出一只两只熟透了的桃子,朝地上一摔,瞪着眼狠狠地说:“这样的桃也敢装进来?每箱再扣去三斤!”

       主家赶紧辩解:“就这两个熟的有点厉害,当时装箱的时候还不软,其他箱子没有了,不信你再看看。”

      “不行,都像你这样,我还不赔死了!”

       有时桃钩子也帮着说点好话:“他这些桃又大又红,就少去点吧。”……

       那些挑着或用三轮车、小推车装着桃赶往收购点的桃农,路上遇着卖完桃往回返的乡亲,就问:“今天的价怎么样?”

       如果对方回答:“还行,比昨天贵一毛。”

       那卖桃的乡亲脚下随之轻快起来,喜滋滋的朝前而去。

       如果对方回答:“唉,比昨天跌了两毛。”

       那挑着桃子的乡亲就觉着心一沉,肩上的担子似乎也重了许多……

       每当看到卖桃的情景,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叶圣陶老先生那篇《多收了三五斗》里面的场景。

********************************************************************************************************************************************

附:推荐几种家乡的蜜桃。家乡的蜜桃色艳、个大、汁多味甜、质优,特别受消费者欢迎,全县一百万亩,产量占山东省的三分之一,销往上海、北京、广州、福建等地。据说上海市场三桃有俩是我们蒙阴的,许多消费者非蒙阴蜜桃不买,有些冒牌货,一尝便知。待到蜜桃成熟时欢迎大家品尝购买我家乡的蜜桃,记住产地——山东蒙阴








            怎么样,流哈喇子了吧?呵呵



郑重声明:资讯 【那些与桃花有关的人和事(三)_憩园_百度空间】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