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olumn爱专栏» Blog Archive » 迷笛草莓加阅兵的解放日

201055,瓦村每年最热闹的日子,{dy}次亲历的解放日。

或许没经历过战争的人很难深刻的体会到解放日之于国家和xx的意义。因为没有亲历,那些血泪和死亡都成了历史书上淡然而冷漠的印刷体,越久越符号化。就像秦始皇焚书坑儒民族起义和镇压,就像血腥玛丽鼠疫和霍乱,就像二战。

我们这一辈人生长在世界和平的旗帜下,对于白色恐怖和动辄上万的拼杀只有文字上和屏幕上的认识。直白的讲,那不过是一种形式上的应景,做个不恰当的比喻,那些唏嘘和感慨干瘪的就如同熟落在黑壤里时日已久的苹果,虽然也是一种传承,却没了视觉和味觉价值上的亲授。

的确可以想象,也可以在各种文学和影视作品里伪亲历,但那永远差着厚实的质感,难免浅薄。想当时在安妮之家,说实话我真的很难想象十几岁的Anne是如何小心翼翼的踩在木楼梯上不让它发出任何声音,很难想象几家人在密室里是如何的惊恐忧虑,不能开窗,不能正常交谈,要注意水声,脚步声,洗澡,抽水马桶,一切的一切都是问题。那座小楼是那么小,密室更是窄小,转不了多久也就到了尽头,从屋子里出来的时候,我站在王子运河前,看着西教堂的穹顶深深的吸了口气,却没了言语,是真的无话可说。逃不了的天灾xx各种,nnd,人从没出生就开始争夺一颗卵子,坠地之后也逃不了局情时势,实在是有够纠结。

今天我站在街上等待游行队伍的人群里,很多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有的坐着轮椅,有的拄着拐。有老夫妻挽着手,相互搀扶,还有很多的孩子,中学生,小学生还有婴儿车们。那些老人们离栏杆很近,大概也等的最久,因为年轻人还可以到死亡金属电音的各种牛乐队的台子前享受,孩子们可以在汉堡薯条冰淇淋各种零食摊前驻足,而他们,似乎只有这里更吸引人。当那些一样老迈的二战老兵们出现的时候他们也像年轻人那样激动,欢心的鼓掌叫好,这是一场重生的喜宴吧,年复一年的铭记着。他们挂着军功章,被军乐队的声音和周围的气氛衬托的那么耀眼。军车上笑意盎然的老兵拿着花朝着人群挥手致意,队伍里还有人拄着拐,一样满脸认真的踢着步子。然后我忽然想起一朋友早上的电话,说,不知道今年的游行会怎么样,二战老兵们也一年比一年少了。

然后我眼前就晃过了我们那青灰土黄的身影,我们没有815,我们的国庆很盛大很振奋人心很让人激动,可我不知道我们的老兵们境遇如何,孩子们是不是还知道那些故事甚至比我们更懂得过去;蓦地,又想到自己看到网上各种愤慨谩骂的声音,却不知道说话的人自己做了什么事去努力去改变去做贡献;我和人争论着国家不易积重难返任重道远请学会判断不要轻易受人挑唆,却得来一句爱国不等于爱党你该回来看看这里的水深火热;我可以和人解释台湾问题解释中日关系,却不知道如何解释一些人对自己国家的逃离且说的那里一无是处眼前的呼声一浪一浪,纸条从天台不断撒下,我这么没出息的难过的想哭。

前几天和一个英国大叔和荷兰哥们聊起十八十九世纪的一些事,关于英荷冲突,关于印第安,关于南非和远洋贸易。荷兰哥们说,每个国家的历史上都有dirty page,没法否认。我就想,那网络背后浮躁的人群如果都能沉静下来想问题想对策,那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才能有作为之地,否则,是不是所有制度真的难免{zh1}沦为一场民主暴力。

默哀日之后的解放日是个欢乐的海洋,我只要静静的享受就好,{zh1}送一声安好给我们和世界,结。


关于本作者:


或许你还感兴趣的

Leave a Comment

郑重声明:资讯 【iColumn爱专栏» Blog Archive » 迷笛草莓加阅兵的解放日】由 发布,版权归原作者及其所在单位,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企业库qiyeku.com)证实,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若本文有侵犯到您的版权, 请你提供相关证明及申请并与我们联系(qiyeku # qq.com)或【在线投诉】,我们审核后将会尽快处理。
—— 相关资讯 ——